國(guo)(guo)企在(zai)中國(guo)(guo)的發(fa)展(zhan)歷程中有(you)著重(zhong)要地(di)(di)位,既為(wei)經濟建設做(zuo)出了(le)巨大的貢獻(xian),又為(wei)維(wei)護(hu)社會(hui)穩定起到一定的作用(yong)。國(guo)(guo)有(you)和國(guo)(guo)有(you)控股企業在(zai)幾乎所(suo)有(you)的工業領域仍占據主導(dao)地(di)(di)位,另外在(zai)金融(rong)服務和公(gong)共事業等領域也有(you)一定建樹,且基(ji)本覆蓋全(quan)國(guo)(guo)各個省(sheng)份,是我國(guo)(guo)國(guo)(guo)民經濟的重(zhong)要力量。
國有企業,是指國(guo)務院(yuan)和地(di)方人民政府(fu)分(fen)別(bie)代表國(guo)家履行(xing)出資人職責(ze)的國(guo)有(you)(you)(you)獨資企(qi)業、國(guo)有(you)(you)(you)獨資公(gong)司(si)以及國(guo)有(you)(you)(you)資本控股公(gong)司(si)。按《中華人民共和國(guo)企(qi)業法人登記管(guan)理(li)條(tiao)例》登記注(zhu)冊,資產(chan)的投(tou)入主(zhu)體是國(guo)有(you)(you)(you)資產(chan)管(guan)理(li)部門的,就是國有企業。
國(guo)企(qi)指一切歸國(guo)資(zi)委管理的企(qi)業(ye),分為(wei)國(guo)務院直屬和地(di)方(fang)直屬,前者(zhe)稱為(wei)央(yang)企(qi),后者(zhe)稱為(wei)地(di)方(fang)國(guo)企(qi)。也就是說,國(guo)企(qi)實則(ze)包含(han)了央(yang)企(qi)。二者(zhe)主要區別(bie)如(ru)下(xia):
1、規模(mo)不同,央企的規模都較(jiao)大,福利待(dai)遇較(jiao)好;
2、地位不同,央企基本(ben)是行業龍頭,是全民所有制企業;
3、數量不同,央企(qi)(qi)總數不超百家,而(er)地(di)方(fang)國企(qi)(qi)有上千家。
從國有企業的地域分布來(lai)看,上海、廣東(dong)、山東(dong)、江蘇(su)、安徽、浙江等經濟較發達區(qu)域,國企數量(liang)(liang)多,且整體(ti)資產質量(liang)(liang)較好(hao)。不同(tong)區(qu)域的(de)國企,資產的(de)分布狀況也各(ge)有不同(tong),如上海資產主(zhu)要集(ji)中(zhong)在汽(qi)(qi)車(che)、建筑(zhu)、房地產、電力設備、商貿零售行業,山東(dong)資產主(zhu)要集(ji)中(zhong)在煤炭、汽(qi)(qi)車(che)、鋼鐵、基礎化工,而江蘇(su)省資產集(ji)中(zhong)在房地產、機械、交(jiao)通運輸、食品飲料(liao)、汽(qi)(qi)車(che)。
地區 | 數量 | 地區 | 數量 |
安徽省 | 55 | 遼寧省 | 70 |
北京市 | 90 | 山東省 | 87 |
福建省 | 56 | 陜西省 | 48 |
廣東省 | 139 | 上海市 | 45 |
廣西 | 31 | 四川省 | 32 |
貴州省 | 42 | 天津市 | 55 |
河北省 | 32 | 云南省 | 48 |
河南省 | 33 | 浙江省 | 55 |
黑龍江省 | 33 | 重慶市 | 36 |
湖北省 | 59 | 山西省 | 24 |
湖南省 | 50 | 新疆 | 52 |
吉林省 | 28 | 新疆兵團 | 8 |
江蘇省 | 80 | 寧夏 | 15 |
江西省 | 26 | 內蒙古 | 15 |
從行(xing)業結(jie)構(gou)上來(lai)看,金(jin)融服務、采(cai)掘、交通運輸、黑色(se)金(jin)屬和公共事(shi)業(ye)等具(ju)(ju)有壟斷(duan)性(xing)質的(de)行業(ye), 國(guo)企占比(bi)最高(gao),控股(gu)市值(zhi)占比(bi)平均(jun)達到90%以上。相對的(de),醫藥、電(dian)子、家電(dian)、紡織等競爭性(xing)行業(ye)國(guo)資控股(gu)占比(bi)較低。國(guo)有資本在包括(kuo)金(jin)融、軍(jun)工、電(dian)網電(dian)力(li)、石油(you)石化、電(dian)信、煤炭、民航、航運等領域具(ju)(ju)有絕對的(de)控制力(li)。
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 | 0.18% |
非金屬礦物制品業 | 0.07% |
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 | 0.07% |
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 0.06% |
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 | 0.06% |
通用設備制造業 | 0.05% |
專用設備制造業 | 0.04% |
煤炭開采和洗選業 | 0.04% |
農副食品加工業 | 0.04% |
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 | 0.03% |
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 | 0.03% |
印刷業和記錄媒介的膚質 | 0.03% |
醫藥制造業 | 0.03% |
金屬制品業 | 0.02% |
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 | 0.02% |
食品制造業 | 0.02% |
紡織業 | 0.02% |
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制造業 | 0.02% |
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 | 0.02% |
飲料制造業 | 0.02% |
塑料制造業 | 0.01% |
有色金屬礦采選業 | 0.01% |
燃氣生產和供應業 | 0.01% |
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 | 0.01% |
非金屬礦采選業 | 0.01% |
造紙及紙制品業 | 0.01% |
紡織服裝、鞋、帽制造業 | 0.01% |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業 | 0.01% |
黑色金屬礦采選業 | 0.01% |
工藝品及其他制造業 | 0.01% |
煙草制品業 | 0.01% |
橡膠制品業 | 0.00% |
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 | 0.00%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0.00% |
文教體育用品制造業 | 0.00% |
廢棄資源和廢舊材料回收加工業 | 0.00% |
家具制造業 | 0.00% |
皮革、毛皮、羽毛(絨)及其制品業 | 0.00% |
其他采礦業 | 0.00% |
縱觀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在經營上的表現,其經濟運行繼(ji)續保持較好態(tai)勢(shi),在創造(zao)營收(shou)、盈利能力(li)和償債能力(li)上均逐年(nian)提升。但盈利和虧損企業(ye)在不同年(nian)份上均有(you)所不同,在化工、有(you)色等行業(ye)較為常見。
年份 | 營收 | 利潤 |
2018 | 587500.7 | 33877.7 |
2017 | 522014.9 | 28985.9 |
2016 | 458978 | 23157.8 |
2015 | 454704.1 | 23027.5 |
2014 | 480636.4 | 24765.4 |
2013 | 464749.2 | 24050.5 |
2012 | 423769.6 | 21959.6 |
2011 | 367855 | 22556.8 |
本鋼集(ji)團(tuan)(tuan)有(you)限公(gong)司(si)(si)(si)(si)丨(shu)華晨(chen)汽車(che)集(ji)團(tuan)(tuan)控(kong)股(gu)有(you)限公(gong)司(si)(si)(si)(si)丨(shu)遼(liao)寧(ning)(ning)省能源(yuan)產業控(kong)股(gu)集(ji)團(tuan)(tuan)有(you)限責任公(gong)司(si)(si)(si)(si)丨(shu)遼(liao)寧(ning)(ning)省交通建設投資集(ji)團(tuan)(tuan)有(you)限責任公(gong)司(si)(si)(si)(si)……>>
序號 | 企業(集團)名稱 | 總部所在地 |
1 | 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 北京市 |
2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北京市 |
3 |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 北京市 |
4 |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 北京市 |
5 | 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 | 上海市 |
6 |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 北京市 |
7 |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 | 北京市 |
8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北京市 |
9 | 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 | 北京市 |
10 | 中國融通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 | 中國香港 |
11 |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 | 北京市 |
12 |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 北京市 |
雙(shuang)百行動(dong)是(shi)國資委在(zai)單項(xiang)改革(ge)(ge)試(shi)點拓展深化的(de)基礎上,推(tui)進承擔(dan)多項(xiang)改革(ge)(ge)任務的(de)綜(zong)合改革(ge)(ge)。其主要目標是(shi)在(zai)穩妥推(tui)進股權(quan)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zhi)改革(ge)(ge),健(jian)全(quan)法人治理結(jie)構(gou),完(wan)善市場化經營機(ji)(ji)制(zhi),健(jian)全(quan)激勵約(yue)束機(ji)(ji)制(zhi),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進入企業(ye)改革(ge)雙百行動的(de)條件是(shi):企業(ye)主營業(ye)務(wu)突出,資(zi)產具有(you)一定的(de)規模,在(zai)行業(ye)發(fa)展中(zhong)具有(you)較強(qiang)的(de)影響力,有(you)較大的(de)發(fa)展潛(qian)力,且要(yao)求企業(ye)的(de)主要(yao)負責人及(ji)業(ye)務(wu)部門能充分(fen)理解掌握(wo)國企改革(ge)精(jing)神,能在(zai)改革(ge)重點(dian)領域和關鍵環(huan)節率先取得突破(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