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wei)海(hai),別名威(wei)海(hai)衛,山東(dong)省轄地級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de)(de)山東(dong)半島的(de)(de)區(qu)(qu)域中心城(cheng)市、重要(yao)的(de)(de)海(hai)洋產業基地和濱(bin)海(hai)旅游城(cheng)市。位(wei)于中國華東(dong)地區(qu)(qu)、山東(dong)半島東(dong)端,北、東(dong)、南三面濱(bin)臨黃海(hai),北與(yu)遼東(dong)半島遙相呼應,東(dong)與(yu)朝(chao)鮮半島隔海(hai)相望,西與(yu)煙(yan)臺接(jie)壤。下轄2個區、代(dai)管2個縣級(ji)市。威(wei)海市行政區劃詳細情(qing)況,請看正文了解。
明(ming)洪(hong)武三(san)十(shi)一(yi)年(nian)(1398年(nian)),為(wei)防倭(wo)寇侵(qin)擾,析辛汪都三里置(zhi)設威海衛,原為(wei)文(wen)登縣地,永樂元年(nian)(1403年)建城,名寓“威(wei)震東海”之(zhi)義(yi)。“衛(wei)治極山(shan)(shan)東之(zhi)東,三(san)面環海,一城負山(shan)(shan),形勝險要甲于天下,蓋海防(fang)一重地也”(明谷(gu)景陽《重請威(wei)海衛(wei)印(yin)記》)。威(wei)海之(zhi)名從此始(shi)興(xing)。威(wei)海即由(you)此而來。1954年10月,威海市(shi)由專區(qu)(qu)轄市(shi)改為省轄市(shi)(縣級),由文登(deng)專區(qu)(qu)督導。1983年8月30日(ri),經國務院(yuan)批(pi)準,撤銷煙(yan)臺地區,煙(yan)臺改為省轄地級(ji)市(shi),威海市(shi)仍為省轄縣(xian)級(ji)市(shi),由煙(yan)臺市(shi)代管。1987年(nian)6月15日,經國務(wu)院批準,威海市升為(wei)地級(ji)市。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威海市轄(xia)2區(qu)2縣級市(shi):環翠區(qu)、文登區(qu)、榮成(cheng)市(shi)、乳山(shan)市(shi)。
序號 | 縣(市、區) | 街道、鎮 |
1 | 環翠區(5街道4鎮) | 環翠樓街道、鯨園街道、竹島街道、孫家疃街道、嵩山街道、張村鎮、羊亭鎮、溫泉鎮、橋頭鎮 |
2 | 文登區(3街道12鎮) | 龍山路街道、天福路街道、環山路街道、文登營鎮、大水泊鎮、張家產鎮、高村鎮、澤庫鎮、侯家鎮、宋村鎮、澤頭鎮、小觀鎮、葛家鎮、米山鎮、界石鎮 |
3 | 榮成市(10街道12鎮) | 寧津街道、港灣街道、桃園街道、王連街道、東山街道、斥山街道、崖頭街道、城西街道、尋山街道、嶗山街道、俚島鎮、成山鎮、埠柳鎮、港西鎮、夏莊鎮、崖西鎮、蔭子鎮、滕家鎮、大疃鎮、上莊鎮、虎山鎮、人和鎮 |
4 | 乳山市(1街道14鎮) | 城區街道、夏村鎮、乳山口鎮、海陽所鎮、白沙灘鎮、大孤山鎮、南黃鎮、馮家鎮、下初鎮、午極鎮、育黎鎮、崖子鎮、諸往鎮、乳山寨鎮、徐家鎮 |
地名 | 駐地 | 行政區劃代碼 | 區號 | 郵編 | 車牌代碼 |
威海市 | 環翠區 | 371000 | 0631 | 264200 | 魯K |
環翠區 | 環翠樓街道 | 371002 | 0631 | 264200 | 魯K |
文登區 | 天福街道 | 371003 | 0631 | 264400 | 魯K |
榮成市 | 崖頭街道 | 371082 | 0631 | 264300 | 魯K |
乳山市 | 城區街道 | 371083 | 0631 | 264500 | 魯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