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
登錄 |    
★★★★★

中國十大軍事建筑

中國古代軍事建筑盤點 中國古代十大軍事工程建筑
本文章由 MAIGOO編輯 上傳提供 2024-02-14 評論 0
在動蕩的古代社會,社會局勢少有太平,許多古建筑在建設上大都離不開軍事防御原則。封建統治者們為鞏固社會的安定以及自身的權利,建設了諸如城墻、甕城、烽火臺、關隘、古地道等一系列軍事工程。本期,MaiGoo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下中國十大軍事建筑,包括萬里長城、劍門關、雁門關、南京明城墻、山海關等,帶你了解古代軍事工程有哪些。
  • 排排榜
  • 關注榜
  • 點贊榜

中國十大軍事建筑榜中榜,是MaiGoo小編主要依據全國各地的古代軍事建筑,包括城墻、甕城、烽火臺、關隘、古地道等,根據建筑工程的知名度、影響力、建造歷史、面積規模、網絡關注度、社會評價等多個指標,結合有關部門公布的等級劃分及榮譽稱號,并參考互聯網相關排行榜/榜單,進行推薦。榜單僅供參考,如有疑問,MAIGOO小編歡迎在末尾評論/批評指正。(注:研究參考數據截止至2023年2月14日) 為我喜歡的投票>>

本榜單僅供參考使用,如果對于該榜單您有更好的建議,請

中國十大軍事建筑
中國古代第一軍事工程世界遺產文物保護單位
長城,是最為著名的古代軍事防御工程,其修筑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在春秋戰國時期因列國爭霸而進入修筑的高潮。在秦始皇大一統后,將各國長城連接和修繕,便形成了如今的“萬里長城”。此后,長城作為防御邊境的重要軍事工程,在歷朝歷代經歷過多次修筑。直至明朝,為最后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筑。長城不僅是單獨的城墻,而是由、敵樓、關城、墩堡、營城、衛所、鎮城烽火臺等多種防御工事所組成的一個完整的防御工程體系,是當之無愧的“中國古代第一軍事工程”。【 詳細>>】
地址:北京市、河北省、天津市、山西省、陜西省、甘肅省、內蒙古、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山東省、河南省、青海省、寧夏、新疆
劍門關,是劍門蜀道的核心和精華。其地處世界罕見的城墻式礫巖斷崖景觀,兩側的懸崖峭壁垂直高度接近300米,中間夾有一條近30里的天然古道,兩崖所夾的天然隘口最窄之處僅為50米左右,可謂是天然形成的關隘,也因此被蜀相諸葛亮所看重,命人在此處壘石為關,形成了如今的劍門關。歷史上,魏將鐘會曾領兵10萬來到劍門關,苦戰月余也無法讓鎮守于此的3萬蜀國將士損失分毫,足見劍門關“川蜀第一防御關隘”的稱號,是古代四川地區軍事戰略的要地。【 詳細>>】
地址: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劍門關鎮
中華第一關5A景區
有著“中華第一關”美譽的雁門關,是萬里長城當中一處重要的關隘。代縣北部有一座高高的勾注山,由于山高風勁,南下途徑此地的大雁必須在此地盤旋3圈才能通過,故此得名“雁門”,而修筑于勾注山山脊之上的關隘也就得名為雁門關。雁門關北扼草原大漠、南空萬里中原,附近峰巒疊嶂、溝壑陰森,以“險”而著稱,是歷代兵家鎮守的重地。在古代,漢朝名將衛青、李廣、霍去病等都曾領兵經過此關而征戰于塞外;著名的“昭君出塞”典故中,王昭君出走匈奴要塞即是雁門關。【 詳細>>】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代縣
世界上最長的城墻護城河文物保護單位
南京明城墻,是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的產物,始建于1366年,根據南京山脈、水系的走向筑城,有著周長達31159米、世界上最長的城墻護城河。據史料記載,南京明城墻全部完工于1393年,動用全國28萬民工,約3.5億塊城磚,歷時28年建成京師應天府四重城垣的格局。據買購網小編了解,現南京城墻遺產涵蓋宮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四重城垣,可從中山門、玄武門、和平門、太平門或臺城的解放門入城口登上明城墻。【 詳細>>】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邊營1號
京師咽喉天下第一關5A景區
山海關,地處萬里長城的最東端、渤海灣的海岸線上,因北依燕山、南臨渤海而得名,是長城的一個天然關隘。山海關素有“天下第一關”、“京師之咽喉”的美譽,所處的地段是北方部族進入中原的唯一途徑,自隋朝建成此關后,歷代兵家為便利,出入中原定會經過山海關。歷史上,山海關更是有著“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重要性。在明朝統治時期,清軍曾在26年的時間里,寧可繞路,也不愿進攻山海關。直至明崇禎17年,山海關守將吳三桂投降,大開城門迎進清軍,才使得氣數將盡的明朝徹底滅亡。【 詳細>>】
地址: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
天下第一雄關5A景區
嘉峪關,是長城最西端的關口,與山海關一東一西,遙遙相對。嘉峪關關城,及其兩翼長城和沿線的烽燧墩堡,形成南起祁連山、北銜黑山峭壁,長15公里的明墻暗壁。烽燧、墩臺縱橫交錯,攻防兼備,構成了嚴密的軍事防御體系,被世人譽為“天下第一雄關”。據MaiGoo小編了解,這里還曾是古絲綢之路的“國門”,也是中西互通往來的“海關”,被譽為“古代出入境必由之關”。據史料記載,古時候的人們進出嘉峪關必須持有相當于現在護照的“關照”方才允許出入,因此,嘉峪關也是歷史上“關照”一詞的發源地。【 詳細>>】
地址:甘肅省嘉峪關市峪泉鎮
西安城墻,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由朱元璋親自下令,在隋、唐皇城的基礎上進行修筑,是中世紀后期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也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明代擴建后的西安城墻高12米,頂寬12-14米,底寬15-18米,總周長13.74公里。現西安城墻遺址有城門四座:長樂門(東門)、永寧門(南門)、安定門(西門)、安遠門(北門)。從民國開始為方便出入古城區,先后新辟了多座城門,至今西安城墻已有城門18座。【 詳細>>】
地址:陜西省西安市碑林區南大街
曹操運兵道,又稱曹操藏兵道,是中國現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地下大型軍事設施。運兵道以大隅為中心,在地下蜿蜒延伸、錯綜復雜,至今已近挖掘8000米,還是看不到盡頭。從中心處向四周延伸,就好像一個地下長城,經緯交錯,結構復雜、規模浩大。直至唐宋年間,這里仍被作為軍事戰道使用。一直到南宋時期,由于黃河改道,洪水泛濫,亳州城被淹沒,而運兵道也被淤泥掩蓋,從此之后,被深埋地下幾百年。據MAiGoo小編了解,直至抗日戰爭時期,日本飛機瀕臨亳州,亳州民眾在挖掘防空洞的過程中,才意外發現了這個古運兵道。【 詳細>>】
地址: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人民路548號
北京城東南角樓,是北京內城四座角樓唯一保存下來的是東南角樓,也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城垣角樓。明代為了加強城垣的防衛,于北京內城四角城臺上均建箭樓一座、其正式名稱應是城角箭樓,簡稱角樓。角樓高大峻拔,形式特殊,是明清城防和城樓建筑的獨特例證。東南角樓已經歷經近六百年的風風雨雨,不但見證了明清兩代的更替、封建王朝的覆滅、和軍閥時期的混亂,更見證了新中國的成立。【 詳細>>】
地址:北京市崇文區
天下第九關4A景區
娘子關,又稱“葦澤關”,因唐朝平陽公主派兵駐守于此而得名。娘子關地處綿山山麓,依山傍水,高據險要,控制著“太行八陘”的第五陘——井陘,石太鐵路和晉冀公路均從此經過,是聯結晉冀的門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此有“三晉門戶”和“天下第九關”的稱號。娘子關為戰國時期中山國所建長城的關口之一,從唐朝開始一直受到當朝統治者的重視。直到近代的抗日戰爭時期,娘子關依然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曾為百團大戰的戰場之一。【 詳細>>】
地址: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娘子關鎮
更多相關榜單
全國各省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名單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zhan)注明(ming)(ming)“MAIGOO編(bian)(bian)輯(ji)上傳(chuan)提供(gong)”的所(suo)有作(zuo)品(pin),均為MAIGOO網(wang)(wang)(wang)原創、合法擁有版(ban)權(quan)或有權(quan)使用(yong)的作(zuo)品(pin),未經本網(wang)(wang)(wang)授(shou)(shou)(shou)權(quan)不得轉載(zai)、摘編(bian)(bian)或利用(yong)其它方式使用(yong)上述作(zuo)品(pin)。已經本網(wang)(wang)(wang)授(shou)(shou)(shou)權(quan)使用(yong)作(zuo)品(pin)的,應(ying)在授(shou)(shou)(shou)權(quan)范圍內使用(yong),并注明(ming)(ming)“來源:MAIGOO網(wang)(wang)(wang)”。違(wei)反上述聲(sheng)明(ming)(ming)者,網(wang)(wang)(wang)站(zhan)會追責到底。 推薦入榜>> 糾錯>> 投訴侵權>>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xin)評(ping)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