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
登錄 |    

【江西地理】江西天氣怎么樣 江西地理概況 江西自然資源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壯志凌云 上傳提供 評論 發布 反饋 0
摘要:江西地形以丘陵山地為主,盆地、谷地廣布,具有亞熱帶溫暖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夏季長而春秋季短。全年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江西有哪些豐富的自然資源?江西四季氣候特征是怎樣的?

【江(jiang)西地理】江(jiang)西天氣怎么樣 江(jiang)西地理概(gai)況 江(jiang)西自然(ran)資源

自然地理

礦產資源

江西(xi)為(wei)環西(xi)太平洋成(cheng)礦(kuang)帶的組(zu)成(cheng)部分(fen)。區內地層出露齊全,礦(kuang)產資(zi)源(yuan)(yuan)豐(feng)富。是中國主要的有色、稀有、稀土礦(kuang)產基地之一,也(ye)是中國礦(kuang)產資(zi)源(yuan)(yuan)配(pei)套程度較高(gao)的省(sheng)份之一。

江西已發現各類固體礦產資源140多種(zhong),其中(zhong)探明(ming)工(gong)業儲量的89種(zhong);礦產地700余處,其中大型礦床80余處,中型礦床100余處

地形地貌

江西地形以丘陵山地為主,盆地、谷地廣布,具有亞熱帶溫暖濕潤季風氣候。江湖眾多,以鄱陽湖為中心呈向心水系。又是中國南方紅壤分布面積較大的省區之一。植被以常綠闊葉林為主,具有典型的亞熱帶森林植物群落。地質與地貌地質構造上,以錦江—信江一線為界,北部屬揚子準地臺江南臺隆,南部屬華南褶皺系,志留紀末晚加里東運動使二者合并在一起,后又經受印支、燕山和(he)(he)喜馬拉雅運動多次改造(zao),形成了一(yi)系(xi)列東北(bei)—西南走(zou)向的(de)構造(zao)帶,南部地(di)(di)區(qu)有大量花崗巖侵入,盆(pen)(pen)地(di)(di)中沉積(ji)了白堊系(xi)至老第三(san)系(xi)的(de)紅色(se)碎屑巖層,并夾有石膏和(he)(he)巖鹽沉積(ji);北(bei)部地(di)(di)區(qu)形成了以鄱陽(yang)湖為(wei)中心的(de)斷陷盆(pen)(pen)地(di)(di),盆(pen)(pen)地(di)(di)邊(bian)緣(yuan)的(de)山前(qian)地(di)(di)帶有第四紀紅土堆積(ji)。這是(shi)造(zao)成全省地(di)(di)勢向北(bei)傾斜的(de)地(di)(di)質(zhi)基礎。

地貌上屬江南丘陵的主要組成部分。省境東、西、南三面環山,中部丘陵和河谷平原交錯分布,北部則為鄱陽湖湖積、沖積平原。鄱陽湖平原與兩湖平原同為長江中下游的陷落低地,由長江和省內五大河流泥沙沉積而成,北狹南寬,面積近2萬平方(fang)公里。地表主(zhu)要(yao)覆蓋紅土及河流沖(chong)積物,紅土已被切(qie)割,略呈波狀(zhuang)起伏。湖濱(bin)地區還(huan)廣泛發育有(you)湖田洲(zhou)地。水網(wang)稠密(mi),河灣港汊(cha)交(jiao)織(zhi),湖泊星羅棋(qi)布。

贛中南以丘陵為主,多由紅色砂頁巖及部分千枚巖等較松軟巖石構成,經風化侵蝕,呈低緩渾圓狀,海拔一般200米,接近邊緣山地部分的高丘,海拔約300-500米(mi);其相對高度除南部在百米(mi)以上外,一般僅50-80米。丘陵之中,間夾(jia)有盆(pen)(pen)地,多沿河作帶狀延(yan)伸,較(jiao)大的(de)有吉泰盆(pen)(pen)地、贛(gan)州(zhou)盆(pen)(pen)地及于都、瑞金、興國(guo)、寧都、南豐(feng)、貴(gui)溪等(deng)盆(pen)(pen)地。

山地大多分布于省境邊緣,主要有:東北部的懷玉山,東部沿贛閩省界延伸的武夷山脈,南部的大庾嶺和九連山,西北與西部的幕阜山脈、九嶺山和羅霄山脈(包括武功山、萬洋山、諸廣山)等,成為江西與鄰省的界山和分水嶺。山脈走向以東北—西南向為主體,控制著省內主要水系和盆地的發育。多數山地由古老的變質巖系和花崗巖組成,山峰陡峭,堆積物較厚

水文氣候

氣候

氣候屬中亞熱帶溫暖濕潤季風氣候,年均溫約16.3-19.5℃,一(yi)般自北向南遞增。贛東北、贛西北山區與鄱陽湖平原,年均溫為(wei)16.3-17.5℃,贛南盆地則(ze)為19.0-19.5℃。夏(xia)季較長,7月均溫,除省(sheng)境周圍山(shan)區在26.9-28.0℃外,南北(bei)差(cha)異很小,都(dou)在(zai)28.0-29.8℃。極端最高(gao)溫幾乎都在40℃以上,成為(wei)長(chang)江中游最熱地區之(zhi)一。冬季較短,1月(yue)均溫贛北鄱(po)陽湖(hu)平原為3.6-5.0℃,贛南盆地(di)為6.2-8.5℃。全(quan)省冬暖夏熱,無霜(shuang)期長達240-307天。日均溫(wen)穩定超過10℃的持續期為240-270天,活動(dong)積溫5000-6000℃,對(dui)于發展以雙(shuang)季稻為主(zhu)的三熟制及喜溫的亞熱帶經濟林木均(jun)甚有利(li)。唯北部地形(xing)開敞,特大寒潮南侵時有不(bu)利(li)影(ying)響。

江西為中國多雨省區之一。年降水量1341-1943毫(hao)米。地區分布上是南多(duo)(duo)北少,東多(duo)(duo)西少;山(shan)區多(duo)(duo),盆地少。廬山(shan)、武(wu)夷山(shan)、懷(huai)玉(yu)山(shan)和九嶺(ling)山(shan)一帶(dai)是全(quan)省4個多雨(yu)區,年(nian)均降水量1700-1943毫(hao)米(mi)。德安是(shi)少雨區,年均(jun)降水量1341毫米。年降水季(ji)節(jie)分配(pei)是(shi)4-6月(yue)約占42-53%。降(jiang)水的年際變化也很大,多雨(yu)與少雨(yu)年份相差(cha)幾近(jin)一倍。降(jiang)水季節分配不均(jun)及年際變化大是導致江西(xi)旱澇災害(hai)頻繁發生的原因之一。

水文

江西省境地形南高北低,有利于水源匯聚,水網稠密,降水充沛,但各河水量季節變化較大,對航運略有影響。全省共有大小河流2400多(duo)條,總長度達1.84萬公里(li),除邊緣部(bu)分(fen)分(fen)屬珠江(jiang)、湘江(jiang)流(liu)(liu)域(yu)及直接注入(ru)長江(jiang)外,其余均(jun)分(fen)別發源于省境(jing)山地,匯聚成贛江(jiang)、撫河(he)、信江(jiang)、饒(rao)河(he)、修水五大河(he)系(xi),最后注入(ru)鄱陽(yang)湖(hu),構成以鄱陽(yang)湖(hu)為中心(xin)的向心(xin)水系(xi),其流(liu)(liu)域(yu)面(mian)積達16.22萬平方公里。鄱陽湖是中國(guo)第(di)一(yi)(yi)大淡水(shui)湖,連同其外(wai)圍一(yi)(yi)系列大小湖泊,成為天(tian)然水(shui)產資源寶庫,并對航運、灌溉、養殖和調節長江水(shui)位及湖區氣候均起重要作用。江(jiang)西(xi)地表徑流贛(gan)東大(da)于(yu)贛(gan)西(xi)、山(shan)區大(da)于(yu)平原。

江西河川徑流主要靠降水補給,故季節性變化很大。汛(xun)期(qi)河水暴漲,容易(yi)泛濫成災;枯水期(qi)水量很(hen)小,又感(gan)水源不足。故具有夏季(ji)豐(feng)水、冬(dong)季(ji)枯水、春秋過渡的特點。年內(nei)波動較大:13月(yue)占(zhan)14-17%46月占53-60%79月占18-22%1012月占6-10%。徑流最(zui)大月份一般出現在6月或5月,各河最大月占(zhan)全年徑流量的22%左(zuo)右;徑(jing)流(liu)最(zui)小月份一(yi)般出現在12月或1月(yue),各(ge)河最(zui)小月(yue)占全年徑(jing)流量的3%以下。由于徑流的年(nian)內分配主要集中在(zai)4月至6月(yue),這段時間降水集中,且多以暴雨(yu)形式出現,易造(zao)成洪澇災害。而7月至(zhi)9月,降水(shui)稀,氣溫高,工農業用水(shui)正值高場,江河卻處在(zai)少(shao)水(shui)期。徑(jing)流量最大年(nian)比最小(xiao)年(nian)各河在(zai)4-5倍(bei)左右。年(nian)徑流(liu)量變化還存在連(lian)(lian)續干旱和(he)連(lian)(lian)續洪水的情況

水資源

地熱水及礦水資源

江西地處粵閩高、中溫熱水帶邊緣,截止200878日,發現溫泉(quan)百余處、熱水鉆孔(kong)20多處(chu)。最高溫度達82℃(溫泉)及88℃(鉆孔)。以60℃以(yi)下(xia)的多,約占總數的86%左右。溫(wen)泉總流量平均每秒718.6升(sheng),熱水鉆(zhan)孔總自流量平均每秒151.4升。溫(wen)泉(quan)分布以贛南(nan)和贛中南(nan)為最密,約占(zhan)總數(shu)的62.7%,熱水孔也多集中于該區,約占64%左右

水資源和水力資源

1、地表水資源

江西平均年降水深1600毫米,相(xiang)應(ying)平(ping)均每年(nian)降水(shui)總量約2670億立(li)方(fang)米。河川多年平均徑流總量(liang)1385億(yi)立方米,折合平均徑流深(shen)828毫米,徑流總量居(ju)全國(guo)第七位(wei),人均居(ju)全國(guo)第五位(wei),按耕地平均居(ju)全國(guo)第六(liu)位(wei),約相當全國(guo)畝均占有水量的二倍。

2、地下水資源

地下水天然資源多年平均值為212億(yi)立(li)方米以上。年內分配為:豐(feng)水期(qi)123.8億(yi)立方米,占全年的58%,多在47月間(jian);平(ping)水期55.5億立方米,占(zhan)26%,多在38910月間(jian);枯水(shui)期34.1億立方米,占16%,多(duo)在11212月間。其年際變(bian)化(hua)為:偏豐(feng)年(頻率20%282億立方米,平(ping)水年(nian)(頻率(lv)50%217億立方米,偏(pian)枯年(頻率75%150億立方米,枯水年(頻率95%67億立方米。

江西具有集中開采價值的地下水資源為68億立方米(mi)/年。鄱陽湖平原(yuan)最豐富(fu),其(qi)次為袁水、錦(jin)江(jiang)和瀘(lu)水流(liu)域等。具(ju)集中(zhong)開采(cai)價(jia)值的(de)地(di)下水在(zai)江(jiang)西分布面(mian)積較小,僅2.7萬平(ping)方公(gong)里(li)。主(zhu)要(yao)有平(ping)原沖(chong)積層潛水,賦存(cun)于(yu)河谷及湖盆砂(sha)礫石中,水量大(da),天然資(zi)源量達40億立方米/年,水(shui)質好、水(shui)位淺。其(qi)次是(shi)賦存于(yu)石灰巖、白云巖一類可溶(rong)性巖石中的(de)巖潛(qian)水(shui),水(shui)量(liang)也較(jiao)大(da),天然資源(yuan)量(liang)28億立方米/年,水(shui)(shui)質也較(jiao)好。其它(ta)地區(qu)(qu)則較(jiao)少可供集中開采的大(da)面積地下水(shui)(shui)分布,但在(zai)一些(xie)丘陵(ling)山區(qu)(qu)仍(reng)可利用(yong)地下水(shui)(shui)作為農田自流灌溉的主(zhu)要水(shui)(shui)源(yuan);同時在(zai)這些(xie)區(qu)(qu)內的地層(ceng)斷(duan)裂發育段(duan),也可能有可開采的中小型供水(shui)(shui)源(yuan)地。

3、水力資源

江西水能理論蘊藏量682萬千(qian)瓦(wa)以上(shang)。在華(hua)東地(di)區六個省(sheng)區中則處(chu)于第二(er)位。可開(kai)發的(de)水力資源有610.89萬千瓦,年發電(dian)量(liang)215.61億度。其中25萬千瓦以上(shang)大型水(shui)電站(zhan)有萬安、峽山、峽江3處,裝(zhuang)機容量(liang)131.8萬(wan)千(qian)瓦,年發(fa)電量45.55億度。省內(nei)中小(xiao)河流密(mi)布(bu),廣大農村蘊藏著相(xiang)當豐富(fu)的(de)小(xiao)水電(dian)資源。可開發(fa)小(xiao)水電(dian)資源在一萬千瓦以(yi)上的(de)有60個縣(xian)

耕地土壤

土(tu)壤(rang)與(yu)植被紅壤(rang)和(he)黃壤(rang)是江西最有代表性(xing)的地帶性(xing)土(tu)壤(rang)。

以紅壤分布最廣,總面積13966萬畝,約占江西總面(mian)積的56%,根據(ju)紅(hong)壤的發(fa)育程度和主(zhu)要性狀,大(da)致(zhi)可劃分為紅(hong)壤、紅(hong)壤性土、黃紅(hong)壤等三(san)個亞類。

黃壤面積約2500萬畝,約占江西總面積的(de)10%,常與(yu)黃紅壤和棕紅壤交錯分布,主(zhu)要分布于中山山地中上部海拔700米(mi)至1200米之間。土體厚度不一(yi),自然(ran)肥力一(yi)般較高,很于發展用(yong)材林(lin)和(he)經濟(ji)林(lin)。

此外還有山地黃棕壤,而山地棕壤和山地草甸土面積則很小。非地帶性土壤主要有紫色土,是重要旱作土壤,此外有沖積湖積性草甸土。石灰石土面積不大。耕作土壤以水稻土最為重要,面積約3000萬畝左右,占江西耕地的(de)80%

野生生物

植物資源

江西有種子植物約4000余種,蕨(jue)類(lei)植物約470種,苔蘚類(lei)植物約100種以(yi)上。低等(deng)植物中(zhong)的(de)大(da)型真(zhen)菌可達(da)五百余種,有標(biao)本(ben)依據(ju)的(de)就(jiu)有300余種,其中(zhong)可食用者有100多(duo)種。植物系統演化(hua)中各個階(jie)段的代表植物江西均有分布(bu),同時(shi)發(fa)現不少原始(shi)性狀的古老植物,還有“活化(hua)石(shi)”銀(yin)杏等(deng)。

江西珍稀、瀕危樹種有110種(zhong),屬(shu)于中國特有(you)。其中60余(yu)種(zhong)屬中國亞熱(re)帶特(te)有,16種(zhong)屬中國江西(xi)特有。這些品種(zhong)約占(zhan)江西(xi)珍稀樹種(zhong)的73.3%。江西境內尚(shang)有不少古(gu)木大樹。如廬山晉植“三(san)(san)寶樹”、東(dong)林寺(si)“六(liu)朝松”以(yi)及樹齡逾千(qian)年(nian)的(de)“植物三(san)(san)元老”之一的(de)古(gu)銀(yin)杏也保留(liu)有數十(shi)處(chu);在婺源縣篁嶺保存有80多株紅豆杉(shan),是世界上公(gong)認的(de)(de)瀕(bin)臨滅絕的(de)(de)天然(ran)珍稀(xi)抗癌植物。江西保留下(xia)來的(de)(de)古木大樹有近40種。分屬1329屬,分布點達95處(chu)之多(duo)

動物資源

歷年調查表明,江西有脊椎動物600余種。其中(zhong)魚類170余種,約占全國的21.4%(淡水魚(yu));兩棲類40余(yu)種,約占全國的(de)20.4%強;爬行(xing)類70余種(zhong),約占全國的23.5%;鳥類270余種,約占全國的23.2%強;獸類50多種(zhong),約占全國的13.3%

標簽: 江西省 省份/地區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注冊用(yong)戶提供信息(xi)(xi)存儲空間(jian)服務,非“MAIGOO編輯上(shang)傳提供”的文章/文字(zi)均是注冊用(yong)戶自主發布上(shang)傳,不代(dai)表(biao)本站觀(guan)點,更不表(biao)示本站支持(chi)購買和交易,本站對網頁中內(nei)容的合法性(xing)(xing)、準確性(xing)(xing)、真實性(xing)(xing)、適(shi)用(yong)性(xing)(xing)、安全性(xing)(xing)等概不負責(ze)。版權(quan)歸原作者所有(you),如有(you)侵權(quan)、虛假信息(xi)(xi)、錯誤信息(xi)(xi)或任何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men),我們(men)將在第一時間(jian)刪除或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提交(jiao)說明(ming): 快速提交發布>>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3845475個品牌入駐 更新518280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82454個代理需求 已有1335692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