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金(jin)剛(gang)石 金(jin)剛(gang)石】人造金(jin)剛(gang)石和金(jin)剛(gang)石差別 金(jin)剛(gang)石與人造金(jin)剛(gang)石的區別
天然金剛石與人造金剛石生長最根本的區別有以下三點:
(1)溶劑的不同,天然金剛石是從硅酸鹽溶液中生長的,在其中碳的溶解度非常低,而人造金剛石是從金屬熔體中生長出來的,其中碳的溶解度比硅酸鹽高得多。正如:α=ε(1-X2s)-(lnXs+c)方程所表示(shi)的(de)那(nei)樣,“溶(rong)解度越(yue)高(gao),α值越(yue)小”,這樣固(gu)液界面就粗糙,所以對于人造金剛石,小面的(de)生長比(bi)預期得要少。
上式中α——Jackson因子
ε——取向因子
Xs——溶液中溶質的密度(du)
C——常數取1—2.5
(2)天然(ran)金剛石的生長溫度(du)(估計1000—1300°C)比人(ren)造金(jin)剛(gang)石(1400°C以(yi)上(shang))低,生長溫(wen)度(du)越低,α值(zhi)越小。因此,對于人造金剛(gang)石能預料有一個粗糙界面。
(3)人造(zao)金(jin)剛(gang)(gang)石(shi)成長時的(de)(de)過(guo)飽和度大于天然金(jin)剛(gang)(gang)石(shi),因而(er)無(wu)論(lun)如何都可以預測人造(zao)金(jin)剛(gang)(gang)石(shi)的(de)(de)表面是較粗糙的(de)(de),然而(er)實際所觀察到的(de)(de)人造(zao)金(jin)剛(gang)(gang)石(shi)卻顯示(shi)出一(yi)個(ge)較光滑的(de)(de)界面。
天然金剛石與人造金剛石之間的(de)形態(tai)差(cha)異(yi),以(yi)及理論預見的(de)晶體形態(tai)與實(shi)際(ji)觀察之間的(de)差(cha)異(yi)是由生長單元大小不同所造成的(de)。
天然金剛石和人造金剛石形態的區別可概括如下:
天然金剛石與人造金剛石的區別
金剛石是一種天然礦(kuang)物,是鉆石的原(yuan)石,也就是沒有經過加工的礦(kuang)石
鉆(zhan)石:鉆(zhan)石是指(zhi)經過琢磨的金剛石,簡單(dan)地講,鉆(zhan)石是在地球深(shen)部高壓、高溫(wen)條件下形成一種由碳(tan)元素組成的單(dan)質晶體。
人造金(jin)剛石:人造金(jin)剛石是通過模擬地下2300℃、15到18萬個大氣壓的高溫高壓環境,在中心放一顆很小的天然鉆石作為種子,在種鉆周圍是高溫金屬液體,在金屬溶液的上層是石墨,在這種環境下石墨中的碳原子會從金屬原子中列隊走向金剛石從而形成新的金剛石,這樣培育出來的鉆石就是人造金剛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