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監理套路多 如何挑選第三方裝修監理
本文章由
MAIGOO編輯(ji) 上傳提供
★★★
評論
發布
反饋
0
很多人對裝修監理的認識不深,往往也會將其忽略。實際上,監理在整個裝修流程中也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也只有他能真正幫助業主把關。但是,有的監理也喜歡玩套路,即使是第三方監理,也會如此.......
所謂裝修監理,就是負責監督工程進展情況,以及裝修質量的檢驗等。有的業主平日忙于工作,無暇顧及裝修事宜,再加上自身專業性不足,這才需要監理的幫助。
但是,有的過來人卻認為,有的監理同樣也很坑,譬如下面這些案例——
工程(cheng)未達標不負責任,反稱(cheng)業(ye)(ye)主無理取鬧,最容易(yi)被坑的水電改造圖(tu),也未發(fa)送給業(ye)(ye)主查閱(yue)。
拖延驗收時間,拒絕與業主溝通,驗收質量低等,也難怪業主如此氣憤了......(截圖僅為一部分)
這種情況不在少數。在此之后,我也將監理辭退了,賠了筆錢,原因是他的專業度實在低,有的知識甚至比我了解的還要更少。借此機會,我們也來講講裝修監理的一些知識。
自帶監(jian)理(li) PK 第(di)三方監(jian)理(li)
所謂自帶監理,就是裝修公司內部的監理。基本每家裝修公司,都配置有監理,只向業主收取少許費用,或直接免費提供。很多業主欣喜若狂,以為占到便宜了,至少能省下請監理的錢。
事實上,有的裝修公司監理,也會聯合工頭增項加錢。
而第三方監理,就是脫離于裝修公司,并就職于監理機構的人。
第三方監理收取的監理費要幾千元,但專業度比較高,責任心也強。真正厲害的監理,能幫我們確保工程質量的同時,還省下不少錢,且敢于站在業主的利益面,與工長「撕X」。
最重要的是,在裝修設計前就聘請第三方監理,與裝修公司簽訂合同時,就不必擔心會被宰,合同細節等均可由監理代看。
不過,這并非意味著第三方監理就不存在潛規則的情況。因為有的機構抽成高,監理們只有玩點小套路,才能賴以生存。
有的第三方監理會兩家通吃,既拿著監理平臺下發的工資,又收下工長許諾的好處,最終受傷最多的依舊是業主,白白花錢,糊里糊涂被增項,裝修質量還很差。
由于裝修圈子比較小,再加上身處同一個地方,第三方監理與工長早就認識,并非沒可能,這也增加了兩人之間合作的可能性。
根據知乎用戶的爆料稱,有的裝修監理公司要求監理,在每個工程中都必須扣夠一定的錢,而且是針對工長的,這樣機構才能獲得更多的利潤。
為了避免矛盾產生,監理就會私下與工長事先商量好,錢照扣,被扣的錢可以增項,由業主來買單。
另外裝修第三方監理的手上,并非只有一戶人家的房子需要監管,而是同時監管多戶。
在這種情況下,監理每日查看的裝修房很可能達十幾間,要做到全天候監管,顯然不太現實,因此會出現監督不嚴格、驗收效果差等問題,而這些很可能要讓業主重新買單。
也有的監理會誘導業主消費,從中獲得返點。如果你沒有請專業設計師,而選擇了清包、半包的裝修形式,很可能就要請監理幫忙選購建材、大家電等。
因為經驗豐富的監理有渠道可購買,拿到的價格相對優惠。當然,他們也會從中獲得一定返點,至于質量好壞,小編可就不得而知了。
有(you)的(de)裝修(xiu)監理機(ji)(ji)構,會組織大型的(de)團購會,將需(xu)要購買建材(cai)和(he)家電的(de)業主聚在(zai)一(yi)起,由專業監理領隊,幫大家砍價。有(you)的(de)機(ji)(ji)構會宣稱這是純福利,他(ta)們沒有(you)任何提成,但(dan)是真是假,也不敢妄加猜測。
雖然價(jia)格很(hen)誘(you)人,但具體是否很(hen)坑,跟著不同的(de)監理就有不同的(de)體會(hui)。所以(yi),如果你能獨立購買建(jian)材(cai)和家電(dian)的(de)話,就盡量自己購買。
當然,監理領域水深套路多,但其所起到的作用還是很大。
從合同簽訂到工程驗收,整個裝修流程下來,專業、正直的監理能為我們提供最中肯的建議,也許他未必能每天都堅持到工地里把關,但每一個環節,他都會仔細檢查。
這樣的監理,才稱得上放心,也讓人肯定,而且多數存在于第三方監理機構中。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尋找本地最為出名的第三方獨立機構。這類機構在當地的口碑最佳,自然不敢輕易砸自家招牌,尤其是在小縣城里,一旦出問題可就眾人皆知了。
不過,由于中小城市的第三方機構比較少,所以只能是盡量嘗試找找。
請熟人幫忙介紹也是個不錯的選擇,注意不是請熟人做監理,否則可能會被坑。
裝修過的熟人普遍都有監理的聯系方式,印象好壞自然有過體驗,所以不妨厚著臉皮請他們幫忙聯系,成功率也很高,當然,這類監理也有可能不是第三方機構的。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的時間比較充裕,而且懂得少許裝修知識,也不要自恃清高。
因為年長的監理經驗豐富,熟悉整個裝修流程,也知道哪些環節坑最多,而且他的專業性是你所不能企及的—畢竟,光靠幾個月就能消化整個裝修工藝和建材知識等,是根本不現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