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na)丁(ding)·戈迪(di)默出生在南非約翰內斯(si)堡附近多有猶太人和黑人的(de)礦(kuang)山小鎮斯(si)普林(lin)斯(si),對有色人種的(de)痛苦和白黑二(er)種人的(de)爭斗感同身(shen)受。
上小學(xue)以后(hou),她廣泛閱讀,深受美國左翼(yi)作家(jia)厄普(pu)頓·辛克萊的(de)影響,意識(shi)到種族隔離制度(du)給黑人(ren)造(zao)成的(de)及(ji)由此對白人(ren)自身造(zao)成的(de)危(wei)害(hai)。
9歲時,戈迪默(mo)開始寫小(xiao)詩和小(xiao)故事,刊登在當地報紙(zhi)的兒童(tong)欄里。
13歲時,在約翰內斯堡《星期日快報》兒童版上(shang)發表名為《追求(qiu)看得見(jian)的(de)黃金(jin)》的(de)寓言故(gu)事,深受好評,從(cong)此自(zi)覺地愛好寫作。
15歲(sui)那年,她的第一(yi)篇小說《昨(zuo)日再來》在約翰(han)內斯堡一(yi)家周(zhou)刊上發表,據她自己說,“這是一(yi)篇寫大人的故(gu)事”。
1946年(nian),她進入約翰內斯(si)堡的威特(te)沃斯(si)特(te)蘭大學學習。
1949年,她的(de)第一(yi)部短(duan)篇小(xiao)說集《面對面》問世;同年開始一(yi)次短(duan)暫婚姻,生下一(yi)女兒(er)。
1950年,她的作品在美國幾家刊物上(shang)發表,反映(ying)強烈(lie),美國出(chu)版商紛紛向(xiang)她約稿。
1952年,美(mei)國出(chu)版(ban)了(le)她的(de)短篇小說集(ji)《毒蛇的(de)溫柔聲音(yin)》。
1953年,發表(biao)第一部長篇小說(shuo)《說(shuo)謊(huang)的日子》,從此主(zhu)要靠筆耕為(wei)生(sheng)。
1954年,她與商人榮因霍(huo)爾德·卡塞(sai)爾結婚;同年第一次訪問埃及,接著開始在(zai)非洲大(da)陸的(de)旅行。
1956年,出版短篇小說集《六(liu)英尺土地(di)》。
1958年,出版長(chang)篇小說《陌生人的世界》,該書歌頌了白人與(yu)黑人之(zhi)間的友(you)誼(yi),也(ye)揭(jie)示了黑人隨時可能(neng)遇到的危(wei)險,因(yin)此(ci),在南非遭禁達十(shi)年之(zhi)久(jiu)。
1960年—1965年,分別(bie)出(chu)版了短篇小說集《星期五的(de)足跡》和《不是為了出(chu)版》以及長篇小說《愛的(de)時機》。
1966年,出版了長篇小說《已故的資產階級世界》,其主題是:“種族隔離(li)政策使白人和(he)黑人同時成為(wei)犧(xi)牲品”,該(gai)書在南非遭禁達十二年之久。
1971年,出版短篇(pian)小說集《利文斯通的伙伴們》、長篇(pian)小說《貴賓》。《貴賓》因寫了白人與(yu)黑人之間(jian)的矛盾,也寫了黑人集團(tuan)之間(jian)的爭斗,引起(qi)業界重視(shi),而獲得詹姆斯·萊特·布萊克(ke)紀(ji)念獎。
1974年,出版長篇小說《自然(ran)資源保(bao)護(hu)論(lun)者》,獲(huo)布克文(wen)學獎(jiang)。
1976年,出版(ban)短篇小說集《小說選》,獲法蘭西國際(ji)文學大金鷹獎;同(tong)年另出小說選《一個確定的(de)星期一》。
1979年,出版長篇小(xiao)說《博格的(de)(de)女兒》,該書(shu)寫的(de)(de)是(shi)一(yi)個(ge)南非白(bai)人共產(chan)黨領袖的(de)(de)女兒繼(ji)承父志勇敢(gan)抗爭的(de)(de)故事,曾(ceng)被禁四個(ge)月。
1981年,出版長篇小說《七月(yue)的人民》,這(zhe)是她后來獲諾貝爾文學(xue)獎的決定性作(zuo)品(pin)之一。
1987年,出版了(le)長(chang)篇(pian)小說《大(da)自(zi)然的游戲》。
1988年,出版(ban)隨筆集《根本(ben)的姿態》。
1990年(nian),出版(ban)《我兒子的(de)故事》,參加非洲人國民大(da)會(hui)組織,這(zhe)是(shi)“多年(nian)來(lai)與之共同斗爭(zheng)”的(de)結果。
1991年,獲得(de)諾貝爾文學獎。
2014年(nian)7月(yue)13日,戈迪默去世,終(zhong)年(nian)90歲(sui)。
1953年(nian)《說(shuo)謊的日子》(《虛妄年(nian)代》或《縹緲(miao)歲(sui)月》)
1953年《太遲了,法拉羅普》
1958年《陌(mo)生(sheng)人(ren)的世界(jie)》
1963年《戀(lian)愛季節》
1966年《資(zi)產階級世界的末日》
1970年《貴客》
1974年《自然資源保(bao)護(hu)論者》(《生態保(bao)護(hu)者》)
1979年(nian)《伯格的女兒》
1981年《七月的(de)人(ren)民》
1987年(nian)《大(da)自然的運動》
1990年《我兒子的故事(shi)》
1994年《無人伴我》
1998年《家藏的槍(qiang)》
2002年(nian)《偶遇者》
2005年《新生》
1949年《面對(dui)面》
《城市和鄉下的(de)戀人們》
1952年《蛇的低(di)語》
1956年《六英尺土地》
1956年《何種(zhong)新時代?》
1960年《星期五(wu)的足跡》
1965年(nian)《不宜公(gong)開》
1970年《利文斯頓(dun)的伙伴》
1975年(nian)《短篇(pian)小說選》
1978年《沒有這樣的地(di)方短篇小說選(xuan)》
1980年(nian)《士兵的(de)擁抱》
1984年(nian)《有(you)什么東(dong)西》
1984年《函授(shou)課程(cheng)短篇小說集》
1988年《開槍前的一剎那》
1989年《往昔歲月》
1991年《跳(tiao)躍短篇(pian)小說集》
1950年—1972年《你(ni)為什么沒有寫作:1950年至1972年短篇小說選》
1992年(nian)《曇花一(yi)現:1950至1972年(nian)短篇小說集(ji)》
2003年《戰(zhan)利品短篇小說集》
2007年《貝多芬是1/16的黑(hei)人》
1949年《第一(yi)回環》
1973年《黑人解釋者(zhe)》
1976年(nian)《今(jin)日(ri)南非創作》
1988年《基本(ben)姿(zi)態》
1995年《寫作與(yu)存(cun)在》(《創作與(yu)生(sheng)存(cun)》)
2004年《訴說傳奇(qi)》
1950年—2008年《講述時代:1950年至2008年之創作與生活(huo)》
1973年《在礦(kuang)山》
1986年《種族隔離制度下(xia)的(de)一(yi)生》
戈(ge)迪默(mo)的(de)作品以種(zhong)族隔離(li)(li)政(zheng)策下的(de)南非白(bai)人(ren)(ren)和黑人(ren)(ren)社(she)會(hui)為背景(jing),描繪了(le)南非的(de)政(zheng)治格局和動蕩的(de)社(she)會(hui)、以及白(bai)人(ren)(ren)和黑人(ren)(ren)覺醒后的(de)革命運(yun)動。她揭露了(le)隔離(li)(li)政(zheng)策給(gei)男人(ren)(ren)和女(nv)人(ren)(ren)、子女(nv)和父(fu)母之間造成的(de)嚴(yan)重后果,表(biao)現了(le)人(ren)(ren)物在南非種(zhong)族隔離(li)(li)政(zheng)策的(de)高(gao)壓下的(de)反抗(kang)意(yi)識。
戈(ge)迪(di)(di)默不(bu)(bu)僅(jin)善于描(miao)寫(xie)受(shou)壓抑的(de)白(bai)人心態、社會(hui)的(de)畸形和人性(xing)的(de)扭曲,也敢于正面(mian)描(miao)寫(xie)黑人戰士反(fan)抗種(zhong)(zhong)族隔離(li)制度的(de)正義斗爭(zheng),歌頌為正義而(er)(er)英勇獻身的(de)人們。她(ta)以其創作(zuo)實踐證明(ming),在(zai)南非,作(zuo)家的(de)基本姿態“只(zhi)能是革命的(de)姿態”。戈(ge)迪(di)(di)默以熱切而(er)(er)直(zhi)接的(de)筆觸(chu)描(miao)寫(xie)在(zai)她(ta)那(nei)個環境當(dang)中極其復雜的(de)個人與社會(hui)關系。與此(ci)同(tong)時,由(you)于她(ta)感受(shou)到一(yi)種(zhong)(zhong)政治(zhi)上的(de)卷入感——而(er)(er)且在(zai)此(ci)基礎上采取(qu)了行動——她(ta)卻并不(bu)(bu)允許這種(zhong)(zhong)感覺侵蝕她(ta)的(de)寫(xie)作(zuo)。盡管如此(ci),她(ta)的(de)文學作(zuo)品由(you)于提供了對這一(yi)歷史進程(cheng)的(de)深(shen)刻洞(dong)察力(li),幫助了這一(yi)進程(cheng)的(de)發展。
迪(di)默(mo)的小說,盡(jin)管政(zheng)治色彩(cai)濃郁,道義上的迫切感貫(guan)串其(qi)中(zhong),卻不(bu)失文(wen)學性和藝(yi)術性,顯出非同尋常的力量。戈迪(di)默(mo)常用清新雋永(yong)中(zhong)透(tou)露著靈氣的散文(wen)詩般(ban)的語言,配以象征手法(fa),使得(de)作品(pin)充滿詩意。同時戈迪(di)默(mo)擅長(chang)心理描(miao)寫,筆法(fa)細膩。
1971年,獲得詹姆(mu)斯·萊特·布萊克紀念獎。《貴賓》
1974年,獲(huo)得布(bu)克文學獎。《自然資源保護論者》
1976年,獲得獲法蘭西國際文(wen)學大金鷹獎(jiang)。《小(xiao)說(shuo)選》
1991年,獲得諾貝爾文(wen)學獎。
“以直截了當(dang)的(de)方式描述了在(zai)環境十分復雜的(de)情況下個(ge)人和社會(hui)的(de)關系,戈迪默的(de)文(wen)學(xue)作(zuo)品深入地考察了歷(li)史(shi)的(de)過程,同時又有助于歷(li)史(shi)的(de)進(jin)程。”“她(ta)的(de)獲獎是因其壯麗史(shi)詩般的(de)作(zuo)品使人類獲益匪淺。”(諾貝爾(er)文(wen)學(xue)獎頒獎詞評)
“戈迪默是一(yi)位(wei)愛國者,一(yi)位(wei)著名(ming)作家,一(yi)位(wei)爭取平等和自由的振(zhen)臂疾(ji)呼者。”(南非總(zong)統祖馬(ma)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