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
登錄 |    
張掖大(da)佛寺
0
票數:0 #佛教寺廟#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鐘天地之靈"提供, 反饋
大佛寺景區,原名迦葉如來寺,因寺內供奉釋迦牟尼涅槃像,又名“臥佛寺”,位于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民主西街大佛寺巷,是絲綢之路上的一處重要名勝古跡群,是歷史文化名城金張掖的標志性建筑,也是集建筑、雕塑、壁畫、雕刻、經籍和文物為一體的佛教藝術博物館。寺廟總面積三萬余平方米,寺內保存有全國較大的西夏佛教殿堂—大佛殿,有較大的室內木胎泥塑臥佛和完整的初刻初印本《永樂北藏》等文物。
  • 門票參考: 41元(yuan)
  • 所在地/隸屬: 甘肅省張掖(ye)市甘州區民主西街大佛寺巷(xiang)
  • 開放時間: 08:00~18:00
  • 適宜季節: 全年
  • 建議游玩時間: 1~2小時
  • 旅游景區級別: 4A
  • 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第四批(西夏(xia)至清)
價格(ge)參考
介紹攻略

基本介紹

寺(si)廟始建(jian)于西(xi)夏崇宗(zong)永安元年(nian)(1098年(nian))歷(li)(li)時(shi)五載(zai),至西(xi)夏貞(zhen)觀三年(nian)(1103年(nian))竣工,歷(li)(li)經明、清(qing)兩(liang)朝(chao)擴建(jian),至今已有九百多年(nian)的(de)(de)(de)(de)歷(li)(li)史(shi)。1996年(nian),張(zhang)掖大(da)佛寺(si)被國務院公布為(wei)全國重(zhong)點文物保護單(dan)位。因寺(si)大(da)、佛大(da)、殿(dian)大(da),當地又稱:“大(da)佛寺(si)”。張(zhang)掖大(da)佛寺(si)作(zuo)為(wei)中國歷(li)(li)史(shi)文化(hua)遺產的(de)(de)(de)(de)杰出代表(biao),凝聚了(le)張(zhang)掖先民的(de)(de)(de)(de)辛(xin)勞和(he)聰(cong)慧,它(ta)所承載(zai)的(de)(de)(de)(de)科學(xue)、歷(li)(li)史(shi)、藝(yi)術價值,是(shi)研究(jiu)西(xi)夏歷(li)(li)史(shi)文化(hua)和(he)張(zhang)掖多民族融合的(de)(de)(de)(de)鮮活史(shi)書(shu)。景(jing)區對外開放的(de)(de)(de)(de)景(jing)點有建(jian)于西(xi)夏的(de)(de)(de)(de)大(da)佛寺(si)、明代的(de)(de)(de)(de)彌(mi)陀千佛塔、鐘鼓樓(lou)以及名揚西(xi)北的(de)(de)(de)(de)清(qing)代山(shan)西(xi)會館(guan)。其中,大(da)佛寺(si)是(shi)該景(jing)區的(de)(de)(de)(de)主(zhu)要組成部分(fen),為(wei)西(xi)北內陸久負盛名的(de)(de)(de)(de)佛教寺(si)院,素稱“塞上名剎,佛國勝境”。

景點景觀

大佛寺正殿

大佛寺正殿為兩層樓,重檐歇山頂,高33米,平面長方形,面寬9間,進深7間,占地總面積1770平方米。殿頂用青筒瓦笨覆蓋,殿周圍繞廊。殿(dian)內塑(su)釋迦牟尼涅(nie)槃像(xiang),為全(quan)國最(zui)大的(de)室內泥塑(su)臥佛(fo),身長34.5米,肩寬7.5米。木胎泥塑(su),金描彩繪,面部貼金,頭枕蓮臺(tai),側身而(er)臥,兩(liang)眼半(ban)閉,嘴唇微啟。右手掌展放在臉下,左手放在大腿一側,胸前畫有斗大“卐”字符號。梵文,意為“吉祥海云相(xiang)”。造像(xiang)精美,比例協調,線條流(liu)暢,神態自(zi)然,相(xiang)貌祥和,栩(xu)栩(xu)如(ru)生(sheng)。佛(fo)像(xiang)兩(liang)側塑(su)優婆夷、優婆塞(sai)立像(xiang)各一尊,背面是十大弟子悼念舉哀像(xiang)。南北兩(liang)側塑(su)十八羅(luo)漢群像(xiang),形(xing)(xing)態各異,形(xing)(xing)象生(sheng)動(dong)。殿(dian)內東西(xi)兩(liang)壁(bi)有取材于《西(xi)游記》《封神演義》故事的(de)巨幅(fu)壁(bi)畫。構(gou)圖(tu)雜而(er)不亂,形(xing)(xing)象躍然壁(bi)上。

殿門(men)兩側各鑲6平方(fang)米見方(fang)的(de)(de)磚(zhuan)雕一塊,上精雕如來(lai)佛(fo)講經說法(fa)的(de)(de)故事和神態各異的(de)(de)諸(zhu)佛(fo)像。南為西(xi)方(fang)極(ji)樂(le)世(shi)界,上書(shu)(shu)“登極(ji)樂(le)天(tian)(tian)”,右下方(fang)書(shu)(shu)“西(xi)方(fang)圣境(jing)”。對聯(lian)(lian)為“寶殿巍峨無人量天(tian)(tian)成(cheng)敬仰,金身顯(xian)煥(huan)河沙(sha)凡圣共皈依”。北為佛(fo)說法(fa)圖,上書(shu)(shu)“入三摩地”,右下方(fang)書(shu)(shu)“底園演(yan)法(fa)”,對聯(lian)(lian)為“佛(fo)日增輝(hui)萬善同歸(gui)登彼岸;法(fa)輪常轉十方(fang)瞻仰正菩堤(di)”。此(ci)(ci)為中國磚(zhuan)雕藝(yi)術(shu)之珍品。殿門(men)上有清代的(de)(de)兩副楹(ying)聯(lian)(lian),其中一副是“創于西(xi)夏,建于前明,上下數百余(yu)年(nian),更喜有人修善果;視之若醒,呼之則寐,臥游三千世(shi)界,方(fang)如此(ci)(ci)夢是真空”。

藏經殿

正(zheng)殿后為藏經閣。明正(zheng)統十(shi)年(nian)(1445年(nian))英宗皇帝朱(zhu)祁鎮將正(zheng)統五年(nian)(1440年(nian))宮版印刷的(de)經卷345種(zhong)、685函、3584卷敕書頒賜給大佛(fo)寺(si)。現(xian)藏用泥金(jin)書寫(xie)的(de)《大般若波羅密多經》等佛(fo)門瑰寶。

彌陀千佛塔

彌陀千佛塔,俗稱土塔。塔(ta)高33.37米。相(xiang)傳置(zhi)放(fang)著釋迦攝摩勝骨灰。全塔(ta)由塔(ta)基、塔(ta)身、相(xiang)輪三部分組(zu)成(cheng)。塔(ta)基每邊(bian)長(chang)23米,層層向上收小,共13節(jie),華蓋直(zhi)徑4米多,四周飾有36塊銅質(zhi)板瓦(wa),懸掛著36個流蘇風鈴。該(gai)塔(ta)造形別致,和(he)北京妙應寺白塔(ta)有相(xiang)似之處。土(tu)塔所在的(de)(de)殿內(nei)已(yi)修(xiu)建成(cheng)了一座(zuo)小(xiao)型的(de)(de)博物(wu)館。館內(nei)陳列的(de)(de)都是(shi)在大佛寺內(nei)出(chu)土(tu)發現的(de)(de)歷(li)朝歷(li)代的(de)(de)經書、石碑、銅鏡、玉雕、珍(zhen)珠等珍(zhen)貴(gui)文物(wu),還有中(zhong)國的(de)(de)古錢幣和波斯銀幣等。

《西游記》故事壁畫

《西游記》故事(shi)壁(bi)(bi)畫(hua)繪于大佛殿(dian)內臥(wo)佛身后的(de)墻壁(bi)(bi)上(shang),是該寺壁(bi)(bi)畫(hua)中的(de)經典之(zhi)作。這(zhe)幅壁畫(hua)色彩斑駁(bo),面(mian)積約15平(ping)方米(mi),由若干(gan)個獨(du)立的故事組成,畫(hua)面(mian)上(shang)有險山(shan)(shan)怪(guai)石、參(can)天(tian)古木、奔流溪水(shui)、云霧纏繞(rao)、高山(shan)(shan)火(huo)(huo)海,反映的是“取水(shui)子母河”、“道昧放(fang)心猿”、“嬰兒(er)(er)戲禪心”、“大(da)戰紅孩兒(er)(er)”、“活(huo)人(ren)參(can)果樹”、“路阻火(huo)(huo)焰山(shan)(shan)”、“大(da)圣拜觀音”、“大(da)圣鬧天(tian)宮”、“觀音收(shou)怪(guai)犼”、“大(da)鬧金(jin)兜洞(dong)”等(deng)故事情節,孫悟空、唐(tang)僧、豬八戒、沙僧、觀音菩薩(sa)、紅孩兒(er)(er)等(deng)人(ren)物形象刻(ke)畫(hua)細致(zhi)。壁畫(hua)采取“通景(jing)散點(dian)式”構圖法,用(yong)人(ren)、神(shen)、魔(mo)、獸、樹、云、水(shui)、火(huo)(huo)、山(shan)(shan)、石等(deng)點(dian)綴其間,或動或靜(jing),或隱或現,或明或暗,極其傳神(shen)。

實用信息

開放時間

冬季:8:30—17:30

夏季(ji):8:00-18:00

交通指南

市區內乘坐1、11、13路(lu)公交車(che)至(zhi)大(da)佛寺(si)站下(xia)車(che),步(bu)行可達。

建筑特色

張掖大佛(fo)寺作為歷代皇(huang)室家寺院(yuan),與西(xi)夏、元、明(ming)(ming)、清王室關系密(mi)切,具有典型(xing)的(de)宮廷建(jian)筑風格。寺院(yuan)建(jian)筑群貫(guan)穿于東西(xi)走向的(de)中(zhong)軸線上(shang),左右配殿呈對稱式排列,整組建(jian)筑造型(xing)別致、布局嚴(yan)謹、主題突出、基調鮮明(ming)(ming)。主體建(jian)筑大佛(fo)殿是(shi)西(xi)夏建(jian)筑藝術的(de)杰出代表,殿身由兩層樓(lou)閣組成,平(ping)面(mian)構架工整規(gui)范,空(kong)間組合變換多端,給人以既瀟灑(sa)自(zi)然又莊重深邃,既鮮明(ming)(ming)真切又朦朧(long)空(kong)靈之感,體現了(le)皇(huang)家“九五至尊”的(de)氣概。

榮譽及其他

1995年,張掖大(da)佛寺被命名為甘肅省(sheng)愛國(guo)主義教育(yu)基地。

2006年,張掖大佛寺被(bei)評定為國家AAAA級風(feng)景名勝區(qu)。

2018年,中(zhong)國西北旅(lv)游營銷大會暨旅(lv)游裝(zhuang)備展上,張掖(ye)大佛(fo)寺入圍(wei)“神奇(qi)西北100景”榜單。

地圖(tu)坐標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 鐘天地之靈 】編輯上傳提供,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示的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張掖大佛寺】的所屬企業/所有人/主體無關,網站不完全保證內容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場,各項數據信息存在更新不及時的情況,僅供參考,請以官方發布為準。如果頁面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可點擊“反饋”在線向網站提出修改,網站將核實后進行更正。 反饋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zhan)為注(zhu)冊用戶提(ti)(ti)供(gong)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u),非(fei)“MAIGOO編輯上傳(chuan)提(ti)(ti)供(gong)”的文(wen)章/文(wen)字均是注(zhu)冊用戶自主發(fa)布(bu)上傳(chuan),不代表本站(zhan)觀點,更不表示本站(zhan)支持購買和交易,本站(zhan)對網頁(ye)中內容的合(he)法性(xing)(xing)(xing)、準確(que)性(xing)(xing)(xing)、真實(shi)性(xing)(xing)(xing)、適用性(xing)(xing)(xing)、安(an)全性(xing)(xing)(xing)等概不負責。版(ban)權歸原作者所(suo)有,如(ru)有侵權、虛假信息、錯誤(wu)信息或任何問題,請(qing)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提交說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216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083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89829個代理需求 已有1354918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