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皖春秋(qiu)(qiu)》 展示(shi)新(xin)石器(qi)晚期(qi)的薛家(jia)崗(gang)文化精粹;春秋(qiu)(qiu)戰國時期(qi)的青銅器(qi)、玉(yu)器(qi)和漆木器(qi);各個歷史(shi)時期(qi)的陶瓷(ci)器(qi)。
《館藏青(qing)銅(tong)鏡(jing)精(jing)品展(zhan)》 精(jing)選戰國至明(ming)清銅(tong)鏡(jing)近百(bai)件,展(zhan)示古皖(wan)文化的風采。
《古生物化(hua)石陳列(lie)》 以百(bai)余件古生物化(hua)石標本(ben)(ben)為(wei)依據(ju),介(jie)紹古新世中(zhong)晚期(距今(jin)約6000萬年)嚙齒類(lei),爬(pa)行類(lei)等(deng)古代生物的(de)演(yan)變進化(hua)歷程,從而展現(xian)出本(ben)(ben)地區為(wei)亞(ya)洲哺(bu)乳(ru)動物的(de)發源地之一。
《通(tong)俗小說大家張恨水陳列室》、《京劇鼻祖程長庚生(sheng)平展》 利用家譜、遺(yi)物(wu)、道具、圖片、照片等,再現兩位世界文化(hua)名(ming)人的(de)風采。
春秋異形(xing)盉 通高(gao)24厘(li)米、口徑21.6厘(li)米。直口。圓盤狀(zhuang)(zhuang)蓋。扁(bian)圓腹,龍形(xing)提梁。通體飾(shi)重環紋與鱗紋。前有(you)一短(duan)曲狀(zhuang)(zhuang)獸(shou)首流。尾部為(wei)寬扁(bian)剔透的(de)扉棱。
戰國(guo)“廿(nian)四”年戈(ge) 援(yuan)上揚,中起脊,雙(shuang)面(mian)有(you)刃,闌側有(you)三(san)長方穿(chuan)(chuan)。近鋒處斷殘。現(xian)存長17.2厘米(mi)內正背兩面(mian)刻鑄銘文22個字,正面(mian)近穿(chuan)(chuan)處鑄陽文隸書(shu)“上”字,內末(mo)端上側陰刻小(xiao)篆(zhuan)“徒”字,系秦滅(mie)楚的重要物證。
仿古戲樓演(yan)藝活動 觀眾可(ke)在(zai)仿“古戲樓”上自娛自樂(le),表演(yan)各種娛樂(le)節(jie)目(mu),并(bing)在(zai)旅(lv)游旺季和周末有專業演(yan)員表演(yan)黃梅戲,供觀眾觀看。
交通(tong)線路:潛山市汽車站(zhan)站(zhan)乘車至太平路1500米處指示牌(pai)向(xiang)前3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