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feng)甲(jia)(jia)大(da)(da)(da)學(xue)(xue)(xue)(Feng Chia University, FCU),是(shi)一所位于中國臺(tai)灣(wan)臺(tai)中市的綜合性私立(li)大(da)(da)(da)學(xue)(xue)(xue)。為了紀念抗日志(zhi)士丘(qiu)逢(feng)甲(jia)(jia)先生,其(qi)前身“逢(feng)甲(jia)(jia)工商學(xue)(xue)(xue)院”創(chuang)立(li)于1961年(nian),以(yi)工學(xue)(xue)(xue)、商學(xue)(xue)(xue)起家(jia)。1980年(nian)8月1日正(zheng)式(shi)改制為大(da)(da)(da)學(xue)(xue)(xue)。逢(feng)甲(jia)(jia)大(da)(da)(da)學(xue)(xue)(xue)以(yi)成為一所“教(jiao)學(xue)(xue)(xue)卓越(yue)、研究(jiu)重點突破之亞太地(di)區(qu)知名大(da)(da)(da)學(xue)(xue)(xue)”為校務發展(zhan)愿景,期能立(li)足臺(tai)灣(wan)、縱橫(heng)亞太地(di)區(qu)、進而放眼國際。
作(zuo)為臺灣(wan)地區的(de)(de)老牌私校之一,其教(jiao)學(xue)(xue)成效與學(xue)(xue)術聲望表(biao)現杰(jie)出。在2018年(nian)英國QS世(shi)界大學(xue)(xue)排名(ming)中,逢甲大學(xue)(xue)位列(lie)全(quan)球100名(ming);在2013年(nian)英國TIMES世(shi)界大學(xue)(xue)排名(ming)中,逢甲大學(xue)(xue)排在亞洲前50名(ming)。005-2016年(nian),每(mei)年(nian)均獲得臺灣(wan)教(jiao)育部門教(jiao)學(xue)(xue)卓(zhuo)越(yue)計劃的(de)(de)獎助金(jin)(類似內(nei)地985工程),九度榮獲教(jiao)學(xue)(xue)卓(zhuo)越(yue)全(quan)臺第一,獎助金(jin)總(zong)額超越(yue)所有島內(nei)公(gong)私立大學(xue)(xue)(截止2016年(nian))。
2019年英國QS世(shi)界(jie)(jie)大學學科排名中,逢甲大學之“計算機科學”、“工程與科技”分別位列世(shi)界(jie)(jie)第“101-150”、“101-150”,亮眼全臺。
世界首創物理方法結合非化學液相剝離(li)法之石墨烯技術,制造單層石墨烯片。
資(zi)電(dian)學院(yuan)成功研發全世(shi)界第(di)一套光敏式車(che)道偏離警報系統LDWS。
建(jian)構世界第一(yi)座高速率暗發酵產氫模廠(chang)系統。
2014年6月1日(ri),逢甲(jia)大學張真(zhen)誠教(jiao)授榮獲IEEE Reliability Society領袖獎(jiang)。
2015年9月建筑系沈(shen)揚庭老師率領團(tuan)隊(dui)(dui)“自集的(de)(de)水,自己(ji)倒”及“糧(liang):都市垂直(zhi)農(nong)耕(geng)”,參加臺灣(wan)地區(qu)教育主管部門(men)委托朝陽科技大學設計學院舉(ju)辦的(de)(de)“創客聯盟Maker Union活(huo)動”,皆獲(huo)選進入較(jiao)終階段(duan)的(de)(de)實作工作營,并於臺中創意文化園(yuan)區(qu)(TADA)展出,其(qi)中“糧(liang):都市垂直(zhi)農(nong)耕(geng)”團(tuan)隊(dui)(dui)獲(huo)得第三(san)名。
2014年4月學校(xiao)室內與景觀設(she)(she)計進(jin)修學士班廖佩(pei)辰、蔡靜涓兩位同(tong)學參加Autodesk軟(ruan)體創意設(she)(she)計競賽,獲得“建筑類銀(yin)獎(jiang)”。
2014年4月第17屆俄羅斯莫斯科阿基米德國際發明展(zhan),學校工學院創意設計碩士學位(wei)學程師(shi)生(sheng)以“可收摺推車結構改良(liang)”及(ji)“具(ju)有(you)組合(he)造型及(ji)隨身碟(die)收納之散熱墊結構”兩件作品參展(zhan),榮獲(huo)一金一銀。
學(xue)校(xiao)電通博士學(xue)位學(xue)程博士生李義雄(xiong)以"Development of micro-machines in microfluidic chips with two-photon polymerization"研究主題,榮獲艾菲(fei)爾獎學(xue)金(2014-2015 Eiffel scholarships)。
學校車(che)載資通(tong)技術(shu)與先(xian)進(jin)交通(tong)服務聯(lian)盟榮獲“績優產學小(xiao)聯(lian)盟”殊榮。
美(mei)國機械工程師學(xue)會(ASME)臺灣分會2014年(nian)3月9日以“Lighter than Air UAV”為主題舉(ju)辦學(xue)生設計(ji)競賽(sai)(SPDC),學(xue)校航太系賴(lai)盈(ying)志老師帶(dai)領學(xue)生設計(ji)“會轉(zhuan)彎的(de)白海豚”奪銀。
2013年(nian)12月學(xue)校(xiao)水(shui)利系陳憲宗助理(li)教(jiao)授(shou)榮獲(huo)中華水(shui)資源管(guan)理(li)學(xue)會“優秀青年(nian)工程師獎”。
2013年12月電子系師(shi)生(sheng)專題“微創手術實鏡(jing)影(ying)像(xiang)闊增(zeng)與導(dao)引技術”榮獲臺(tai)灣地區教育主(zhu)管部門(men)優等獎。
學(xue)校創(chuang)意(yi)設計(ji)碩(shuo)士學(xue)位學(xue)程(cheng)丘紀堇主任及(ji)其所指導(dao)之(zhi)林(lin)仕偉及(ji)王俊(jun)文同學(xue)以3件設計(ji)作(zuo)品參加2013年韓國首爾國際(ji)發明展,分(fen)別(bie)榮(rong)獲(huo)一(yi)金一(yi)銀一(yi)銅(tong)之(zhi)佳績。
學(xue)校工(gong)業工(gong)程與系統管理(li)學(xue)系宋(song)明弘(hong)副教授,指導來自不(bu)同學(xue)習領(ling)域(yu)學(xue)生,榮獲(huo)2013年第九屆烏克蘭國際發明展金(jin)牌。
2013年10月學校盧志遠董事(shi)獲(huo)得“總(zong)統”科學獎,為首位非(fei)中(zhong)研院院士得主(zhu)。
2013年9月(yue)第(di)九(jiu)屆臺北國(guo)際發(fa)明暨技術交易(yi)展,學校創意設計(ji)碩士學位(wei)學程丘紀堇主任以(yi)“保溫(wen)雙(shuang)層壺”獲銀牌(pai)殊榮,EMBA 98高階班柯(ke)柏呈(cheng)學長則以(yi)“電器(qi)設備之漏電檢測及其量化(hua)系(xi)統”與(yu)“可(ke)攜(xie)帶(dai)型(xing)太陽(yang)能發(fa)電教學裝(zhuang)置(zhi)”,拿下(xia)金(jin)牌(pai)與(yu)銅牌(pai)。
2013年9月學校建(jian)筑系與大(da)陸浙江大(da)學建(jian)筑系跨校際合作(zuo)團隊的設(she)計作(zuo)品《若山·生態未來居》贏得第三屆綠(lv)色(se)建(jian)筑設(she)計競賽(綠(lv)色(se)組)一等獎(jiang)。
2013年8月學校建(jian)筑(zhu)(zhu)系葉嘉老師指導林(lin)玫君同學,以“16hours”設(she)計(ji),榮(rong)獲臺灣都市計(ji)畫學會(hui)及中(zhong)華工商聯合會(hui)兩岸四(si)地房地產研究中(zhong)心主辦(ban)的(de)“2013 TEAM20兩岸建(jian)筑(zhu)(zhu)新人獎”競(jing)圖比(bi)賽(sai)優等獎。
2013年6月學校創意設(she)計碩士學位學程丘紀堇主任指導航(hang)太系林仕偉、王俊文(wen)同學以“JET FAN”被(bei)動(dong)式吊扇,獲得機(ji)械零件類(lei)金(jin)牌(pai)。另與學校紡織研究中心主任鄭國(guo)彬教授(shou)合作(zuo)之“回收抗紫(zi)外線(xian)PA纖維制品”亦獲得藝(yi)術/工藝(yi)類(lei)組金(jin)牌(pai)。
2013年6月學校GIS中心承接“內政(zheng)部國(guo)土測(ce)繪中心—測(ce)繪圖資申購(gou)及管理(li)(li)系統”和“內政(zheng)部地政(zheng)司—地政(zheng)整合資訊服(fu)務共享平臺”專案,參(can)加臺灣地理(li)(li)資訊學會第九屆(jie)金圖獎評選(xuan)活(huo)動,榮獲“較(jiao)佳應(ying)用系統獎”。
2013年(nian)6月學(xue)校建設學(xue)院師生(sheng)偕同校內其他單位與(yu)(yu)系所組隊參加2013全(quan)國云端(duan)專案管(guan)理(li)實務(wu)競(jing)賽,參與(yu)(yu)團(tuan)隊全(quan)數獲(huo)獎,分別榮獲(huo)社(she)會組第一名、學(xue)生(sheng)組優(you)等獎與(yu)(yu)佳作獎項。
2013年5月學校自動控制(zhi)學系(xi)洪三山(shan)主任及其指(zhi)導研究生林(lin)雨(yu)萱(xuan)、簡宜詮(quan)、蕭宇辰同學,與嘉義市蘭潭(tan)國小(xiao)共同組(zu)隊,參加(jia)2013馬(ma)來西亞ITEX國際(ji)發明展,獲得銀(yin)牌殊榮。
2013年(nian)5月學(xue)校參加第41屆(jie)日內瓦國際發明展(zhan),獲獎(jiang)豐(feng)碩,摘下(xia)金(jin)、銀牌(pai)與特別獎(jiang),研(yan)發與創意能量國際肯定。
2013年2月資(zi)(zi)訊(xun)工程(cheng)學(xue)系(xi)楊東(dong)麟老師與(yu)東(dong)華(hua)大學(xue)郭俊麟老師共同(tong)指導黃睦(mu)庭(ting)、吳(wu)昆霖、廖威(wei)安以(yi)(yi)及(ji)黃芃(peng)同(tong)學(xue),參加臺灣(wan)(wan)地區教育主管部門(men)2013跨領域創意網路通訊(xun)應用與(yu)服務競賽(sai),以(yi)(yi)“i臺灣(wan)(wan)AutoEbook”獲(huo)得優等(deng)獎。2012年12月資(zi)(zi)訊(xun)工程(cheng)學(xue)系(xi)張貴忠老師帶領康乃人、林彬笠(li)、蔡湘瑩,以(yi)(yi)及(ji)陳姵(pei)菁同(tong)學(xue)參加全(quan)國(guo)第三屆資(zi)(zi)旺杯Android程(cheng)式設計(ji)競賽(sai),以(yi)(yi)“智慧型鋼琴樂譜(pu)辨(bian)識及(ji)播放系(xi)統”榮獲(huo)第三名。
學(xue)校董(dong)事盧志遠董(dong)事獲選為2012年國際(ji)電機電子工(gong)程師(shi)學(xue)會“IEEE Frederik Philips Award”,為兩岸三地首位獲此獎(jiang)(jiang)項的科學(xue)家此,獎(jiang)(jiang)項素有科技研發工(gong)程師(shi)界奧斯卡獎(jiang)(jiang)之稱。
2011年(nian)(nian)材(cai)料系柯澤豪教授(shou)完成(cheng)技術(shu)移轉(zhuan)(zhuan)1500萬(wan),創國(guo)科會歷年(nian)(nian)較高(gao)單筆(bi)技轉(zhuan)(zhuan)金紀錄。
2011年工(gong)工(gong)系丘紀堇教授(shou),獲第39屆(jie)日內瓦國際發明(ming)展金(jin)牌與(yu)第26屆(jie)美國匹茲堡(bao)國際發明(ming)展金(jin)牌。
2011年室景(jing)班(ban)陳(chen)玫(mei)儒等三名同學參加新北市(shi)政府與(yu)伊甸基金會(hui)共同舉辦的“臺灣住宅(zhai)改造PK賽”,以“無限˙好宅(zhai)”作品榮獲首(shou)獎。
2010年(nian)建筑系由陳(chen)上元、鄭明仁、李永(yong)明及朱正(zheng)永(yong)老(lao)師等指(zhi)導之畢業設計(ji),獲(huo)選為國科(ke)會“跨(kua)領域合(he)作之前瞻(zhan)概念設計(ji)”專案年(nian)度作品,周欣宜、蕭(xiao)紋(wen)安同學(xue)(xue)的“樹小學(xue)(xue)”榮(rong)獲(huo)年(nian)度較佳作品;林育瑩同學(xue)(xue)的“聆聽海岸(an)脈動”榮(rong)獲(huo)年(nian)度人氣作品。
2009年(nian)學校自控系(xi)鄒慶福副教(jiao)授以(yi)近(jin)年(nian)來豐沛的研究(jiu)成果和(he)獲(huo)獎紀錄(lu),榮獲(huo)國科會“吳大猷先(xian)生紀念(nian)獎”。
2007全(quan)國(guo)大學(xue)校院室(shi)內(nei)設計(ji)系(xi)(xi)及空間設計(ji)系(xi)(xi)校際(ji)競圖,學(xue)校室(shi)景班(ban)三年級學(xue)生在12校260件參賽作品(pin)中,榮獲(huo)第一名、第二名及兩名佳(jia)作的佳(jia)績,展現室(shi)景班(ban)這幾年的努力成(cheng)果。
忠、勤、誠、篤
逢甲大學(xue)(xue)自民國53年9月(yue)24日第17次校(院(yuan))務會議(yi)(yi)通過修正(zheng)組織規程及決議(yi)(yi)以“忠(zhong)勤(qin)誠(cheng)篤”為(wei)校訓(xun)後,此四字一(yi)直是(shi)(shi)全體(ti)逢甲師生(sheng)共信(xin)共行、惕厲互勉的(de)(de)(de)精神準(zhun)則(ze),也是(shi)(shi)發揮我們聰明才智的(de)(de)(de)較大推動(dong)力(li)。學(xue)(xue)校重建人(ren)(ren)-高人(ren)(ren)言先生(sheng)曾於十二周年校慶時明白指示,“忠(zhong)”與(yu)(yu)“誠(cheng)”是(shi)(shi)中心思想的(de)(de)(de)建立,是(shi)(shi)內在的(de)(de)(de)涵養;“勤(qin)”與(yu)(yu)“篤”是(shi)(shi)身體(ti)力(li)行的(de)(de)(de)實踐,是(shi)(shi)外在的(de)(de)(de)行為(wei)。忠(zhong)、誠(cheng)是(shi)(shi)道德(de)的(de)(de)(de)較高評(ping)價,是(shi)(shi)操守的(de)(de)(de)極致,是(shi)(shi)促進社(she)會安定繁榮的(de)(de)(de)較大動(dong)力(li),是(shi)(shi)人(ren)(ren)生(sheng)具有對於一(yi)切有形無形責任,作切實遵行的(de)(de)(de)偉大承諾;勤(qin)、篤是(shi)(shi)一(yi)切事業成(cheng)功的(de)(de)(de)基礎,亦為(wei)構成(cheng)充實生(sheng)活的(de)(de)(de)信(xin)條,與(yu)(yu)塑造完(wan)美(mei)人(ren)(ren)生(sheng)不可或(huo)缺(que)的(de)(de)(de)因素。
隨著校(xiao)務的(de)(de)推展與教學(xue)方式的(de)(de)改變,校(xiao)訓醞釀出(chu)(chu)不同於以(yi)往的(de)(de)意涵(han),“忠於事、勤於學(xue)、誠於心(xin)、篤(du)於行(xing)”,以(yi)為全(quan)校(xiao)師生立身(shen)處事之標竿。學(xue)校(xiao)訂定出(chu)(chu)“溝通(tong)、團(tuan)隊合作(zuo)、問題解決、創新、自我(wo)管理(li)、終身(shen)學(xue)習”等六大項目(mu),以(yi)盡心(xin)盡力(li)、精進不倦、尊重關(guan)懷和躬身(shen)力(li)行(xing)的(de)(de)實地表現,培育(yu)出(chu)(chu)具(ju)備“欣賞(shang)人類(lei)共通(tong)的(de)(de)人文價值,尊重道德(de)與文化(hua)傳統(tong)并能(neng)予以(yi)實踐”、“重視知(zhi)識,主動求(qiu)知(zhi),具(ju)有(you)(you)創新、整合、多元、國際之專業能(neng)力(li)及合作(zuo)精神(shen),追求(qiu)卓越及終身(shen)學(xue)習”、“開(kai)放的(de)(de)心(xin)胸及批(pi)判思考能(neng)力(li),具(ju)備責任感(gan)、誠實及勇氣,并有(you)(you)服務社會的(de)(de)熱情與能(neng)力(li)”等兼具(ju)人文素養(yang)與專業知(zhi)識的(de)(de)優(you)質(zhi)逢甲人。
《逢甲大學校(xiao)歌》
歌詞:
平(ping)原蕩蕩黌宇堂堂,我校宏(hong)開創,莘莘學(xue)子(zi)來自(zi)八方(fang)。
觀摩砥(di)礪(li)、恭儉溫良,博學、審問、慎思、明辨(bian)、篤行,法天行以(yi)自強。
濟民(min)經(jing)國(guo),大同是尚(shang)。臺嶠高高、鯤(kun)海洋洋,鍾靈毓秀矞以皇。
紹述(shu)先(xian)賢先(xian)烈之志事,同保國家富而強(qiang)。
我校光大永無(wu)疆。
該(gai)校(xiao)校(xiao)徽(hui)的(de)(de)取象,中央(yang)部分的(de)(de)錢(qian)形(xing)(xing)標幟,代表(biao)商(shang)學(xue)(xue)院(yuan),來自貝丘古錢(qian)。并且(qie)“貝”字(zi)正好為(wei)(wei)貨幣(bi)之(zhi)代稱,“丘”字(zi)又為(wei)(wei)逢(feng)甲先生之(zhi)姓(xing),使貝丘縣古錢(qian)看(kan)來格外(wai)親切。襯在古錢(qian)之(zhi)后的(de)(de)鋸齒狀(zhuang)圓形(xing)(xing)圖(tu)案較易明曉(xiao)。是代表(biao)工(gong)業的(de)(de)特征(zheng)(zheng)-齒輪(lun),逢(feng)甲工(gong)商(shang)學(xue)(xue)院(yuan)的(de)(de)“工(gong)商(shang)”象征(zheng)(zheng)部分的(de)(de)基本構形(xing)(xing)出現,接著外(wai)圍以四(si)端(duan)突出,標示(shi)該(gai)校(xiao)成(cheng)立時是由土木、水利(li)、會計、企(qi)管(guan)四(si)系所構成(cheng)。改制之(zhi)后,其中主要構形(xing)(xing)工(gong)學(xue)(xue)院(yuan)之(zhi)齒輪(lun)與商(shang)學(xue)(xue)院(yuan)之(zhi)古錢(qian)不變。另外(wai)加上一個正三角形(xing)(xing),三點(dian)(dian)是單純(chun)的(de)(de)數(shu)理(li)(li)(li)之(zhi)代表(biao)符號,虛線說(shuo)明數(shu)與數(shu)間(jian)的(de)(de)微妙關系,既具點(dian)(dian)與形(xing)(xing)的(de)(de)特征(zheng)(zheng),以點(dian)(dian)作為(wei)(wei)思索原點(dian)(dian)的(de)(de)基礎(chu)科學(xue)(xue),這是理(li)(li)(li)學(xue)(xue)院(yuan)的(de)(de)特征(zheng)(zheng)。古錢(qian)下端(duan)的(de)(de)圖(tu)形(xing)(xing)結構,左邊為(wei)(wei)矩形(xing)(xing),分叉為(wei)(wei)扁(bian)平之(zhi)六角形(xing)(xing)結構,象征(zheng)(zheng)事(shi)件的(de)(de)處(chu)理(li)(li)(li)過(guo)程。由左端(duan)的(de)(de)方正處(chu)理(li)(li)(li)之(zhi)后趨于(yu)右(you)端(duan)的(de)(de)圓融,是管(guan)理(li)(li)(li)的(de)(de)較高(gao)藝(yi)術,這是管(guan)理(li)(li)(li)學(xue)(xue)院(yuan)的(de)(de)特征(zheng)(zheng)。代表(biao)學(xue)(xue)校(xiao)的(de)(de)文(wen)字(zi)為(wei)(wei)“逢(feng)甲大學(xue)(xue)”,后以校(xiao)訓“忠(zhong)、勤、誠、篤(du)”四(si)字(zi)置于(yu)下端(duan)。
1959年10月,開始籌備該校,創辦人為丘念臺、蕭一山(shan)、楊亮功等諸先生 。
1960年2月,學院董(dong)事會奉準(zhun)備案。
1960年3月,董(dong)事(shi)會召開成立(li)會,推舉蕭一(yi)山先生為董(dong)事(shi)長,并商討學院立(li)案應(ying)備之各項手續(xu)。
1960年7月(yue),學(xue)院(yuan)奉臺灣(wan)地區(qu)教育主(zhu)管部門令準予立案(an),并核定成立土木工(gong)程、水利工(gong)程、會計及工(gong)商管理等4個(ge)學(xue)系(xi)。
1960年11月,舉行創校始(shi)業式典禮,由(you)陳泮嶺院長(chang)親自主持,日(ri)后即以是(shi)日(ri)為校慶日(ri)。
1962年8月,高人言先生接任該校院長一職,交(jiao)接典禮于臺中市政(zheng)府(fu)大樓“光復大陸設計研究委員會(hui)(hui)臺中研究區”會(hui)(hui)議室舉行,臺灣地區教育主(zhu)管部門派張兆督(du)學監交(jiao)。
1963年1月,張(zhang)希哲先(xian)(xian)生接任院長一職,高人言先(xian)(xian)生擔(dan)任董事長。
1963年2月(yue),學(xue)院由(you)北(bei)屯遷至(zhi)西屯新址(zhi)上課;同(tong)月(yue)臺灣地區教育主(zhu)管部(bu)門核準設置夜間部(bu)。
1963年6月,臺灣(wan)地(di)區教(jiao)育主管部門(men)核準(zhun)增設建筑工程、銀行(xing)保(bao)(bao)險及國際貿易學系。“臺灣(wan)地(di)區教(jiao)育主管部門(men)”核準(zhun)增設建筑工程、銀行(xing)保(bao)(bao)險及國際貿易學系。
1964年6月,臺灣(wan)地(di)區(qu)教(jiao)(jiao)育主管部門核(he)定(ding)該(gai)校增(zeng)設機械工(gong)(gong)程、紡織工(gong)(gong)程及財(cai)稅學系。“臺灣(wan)地(di)區(qu)教(jiao)(jiao)育主管部門”核(he)定(ding)該(gai)校增(zeng)設機械工(gong)(gong)程、紡織工(gong)(gong)程及財(cai)稅學系。
1965年(nian)6月,第一屆畢業典禮由高董事長主持,計畢業土木(mu)系33人,會(hui)計系34人,水利系17人,工商管(guan)理系52人,共136人。
1967年(nian)6月,日(ri)間(jian)部(bu)第三(san)(san)屆(jie)、夜(ye)(ye)間(jian)部(bu)第一(yi)屆(jie)畢(bi)業典禮,由(you)張(zhang)希哲院長主持。日(ri)間(jian)部(bu)第三(san)(san)屆(jie)、夜(ye)(ye)間(jian)部(bu)第一(yi)屆(jie)畢(bi)業典禮,由(you)張(zhang)希哲院長主持。
1969年1月(yue),第四十次院務會議決(jue)定(ding)日間部增設電(dian)(dian)腦學系,并推定(ding)廖英鳴等13人為電(dian)(dian)腦中(zhong)心籌備(bei)小組(zu)負責人。
1969年5月,第三十(shi)五(wu)次(ci)行政會(hui)議,通過招考轉學生及實習(xi)銀行實習(xi)辦法等案;同月臺灣地區教育主管(guan)部門核準增設電子計(ji)算(suan)機科學系。
1970年(nian)5月,校(xiao)歌由張希哲校(xiao)長綜合同仁意(yi)見(jian),口述要點,由黃純仁教授(shou)作詞,名音樂家黃友棣作曲,于第97次院務會(hui)談中確定,自1970學年(nian)度起采用。
1971年(nian)11月(yue),創校十周年(nian)紀念暨全校運動大會(hui)開(kai)幕、新建(jian)圖書館落(luo)成剪彩典禮,典禮由(you)張希(xi)哲院長主持。
1972年5月,該校奉準(zhun)核準(zhun)增設(she)紡織(zhi)研究所(suo)。
1973年6月,該校于育樂(le)館(guan)舉行新(xin)舊任院長交接(jie)典禮(li),張希哲院長退休,由廖英鳴先生接(jie)任院長。
1973年9月(yue),學院與美(mei)國(guo)IBM公(gong)司于臺北(bei)市(shi)希爾頓(dun)大飯店簽約,裝置新型電腦系統(tong),由學院廖英鳴院長及IBM臺灣公(gong)司代(dai)總經理孫翔代(dai)表簽字(zi)。
1974年6月,研(yan)究所碩士(shi)班(ban)第一屆(jie)、大(da)學日間部(bu)、夜間部(bu)畢(bi)業(ye)畢(bi)業(ye)典禮,由高(gao)人言(yan)董(dong)事長主持。
1975年(nian)8月,圖書館原隸屬(shu)于教務處(chu),于1975年(nian)8月升格(ge)為一級單位,直屬(shu)校長。
1976年6月,該校與美國加州大(da)學簽訂學術交流與合作協議(yi),由學院(yuan)高信董事長與加州大(da)學校長賀恩(en),在(zai)加大(da)學生服務行(xing)政大(da)樓(lou)舉行(xing)簽約儀(yi)式。
1977年(nian)7月,為加強教(jiao)學,分別設置研究(jiu)(jiu)部、工學部、商學部,聘林宗華教(jiao)授(shou)兼(jian)研究(jiu)(jiu)部主(zhu)任,楊(yang)學周教(jiao)授(shou)兼(jian)工學部主(zhu)任,呂之渭教(jiao)授(shou)兼(jian)商學部主(zhu)任。
1977年2月,為加(jia)強(qiang)人事管(guan)理人事組升格為人事室,聘黃(huang)瑞禎(zhen)先生為人事室主(zhu)任。
1977年11月,學(xue)院新建大(da)門與新辟校(xiao)門大(da)道逢甲路(lu),同時(shi)完工啟用。
1978年5月,紡織(zhi)研究(jiu)所(suo)奉(feng)臺(tai)灣(wan)地區教(jiao)育主管部門(men)臺(tai)(67)高學第11819號(hao)函(1978年發布(bu)),核(he)準同意(yi)籌設紡織(zhi)工程(cheng)研究(jiu)所(suo)博士班(ban)。
1980年6月,該校改制逢甲大(da)學正式實(shi)施,應屆畢(bi)(bi)業(ye)生領大(da)學畢(bi)(bi)業(ye)證(zheng)書。
1980年8月,該(gai)校(xiao)改制大學(xue)將原有科系分為五所學(xue)院(yuan)(yuan)(yuan),研究(jiu)學(xue)院(yuan)(yuan)(yuan)、工學(xue)院(yuan)(yuan)(yuan)、商學(xue)院(yuan)(yuan)(yuan)、管理(li)學(xue)院(yuan)(yuan)(yuan)、理(li)學(xue)院(yuan)(yuan)(yuan)。
1982年(nian)9月,臺(tai)灣地區教育(yu)主管部門(men)商學院(yuan)評鑒(jian)結果發表,該校列為公私立三(san)所大學政(zheng)大、臺(tai)大、逢大,優等之一。
1987年8月,新增副校長一(yi)職,由楊浚中教授(shou)接任。
1988年8月,新舊任(ren)校(xiao)長(chang)交接典禮(li)于(yu)育樂館(guan)大禮(li)堂舉行,在(zai)高信(xin)董事(shi)長(chang)監交下,廖(liao)英(ying)鳴校(xiao)長(chang)將(jiang)象征重責(ze)大任(ren)的印信(xin)移交給新任(ren)校(xiao)長(chang)楊浚中博士。
1994年5月,私立大學校(xiao)院中程(cheng)校(xiao)務發展計劃1993學年度(du)獎助經(jing)費(fei)業經(jing)臺灣(wan)地區教育(yu)主管部門核定,該校(xiao)獲四千四百馀萬(wan)元(yuan)獎助金,在全(quan)臺私立大學校(xiao)院中高居第二位。
1995年8月,何宜武董(dong)事長(chang)主持(chi)新卸(xie)任(ren)校(xiao)長(chang)交(jiao)接典禮,新任(ren)校(xiao)長(chang)黃(huang)鎮臺教授,卸(xie)任(ren)校(xiao)長(chang)楊(yang)浚中教授。
1995年9月,該校(xiao)首度招收在(zai)職研(yan)究生。
1995年12月,臺灣地(di)區教育主(zhu)管部門(men)1995學(xue)年度獎(jiang)助私立(li)大(da)學(xue)校(xiao)院改善師資(zi)及四年中程(cheng)校(xiao)務發展計劃(hua)獎(jiang)助,該校(xiao)兩項獎(jiang)助金額均居(ju)各大(da)學(xue)校(xiao)院之冠。
1996年8月,為推動全(quan)人教育,成(cheng)立“學生(sheng)領導知能中(zhong)心”。
1998年2月,學生心理輔(fu)導中心經(jing)第569次行政會(hui)議通過更名為(wei)(wei)“諮商輔(fu)導中心”,并(bing)將導師業務(wu)正式(shi)納(na)入該中心統籌(chou)辦理。黃鎮臺校(xiao)長(chang)出任國科(ke)會(hui)主委,董事會(hui)1998年2月13日決議由原工學院院長(chang)劉安(an)之(zhi)(zhi)教(jiao)(jiao)授(shou)及總(zong)教(jiao)(jiao)長(chang)李元(yuan)棟教(jiao)(jiao)授(shou)為(wei)(wei)副校(xiao)長(chang),劉安(an)之(zhi)(zhi)副校(xiao)長(chang)并(bing)代理校(xiao)長(chang)職(zhi)務(wu)。
1998年(nian)5月,臺灣地區(qu)教育主管部門公布1997學年(nian)度私立大學校(xiao)院中程校(xiao)務發(fa)展計(ji)劃審查結果(guo),該校(xiao)獲得獎補(bu)助(zhu)名列第二。
1999年8月(yue),成立研究發展處(chu)、文(wen)理學院更名為理學院,新設人(ren)文(wen)社會(hui)學院、資訊電機學院。
2001年(nian)2月,成立公(gong)共(gong)關(guan)系室。
2001年8月,成(cheng)立校友(you)聯絡暨就業(ye)輔導室;資訊中(zhong)心改(gai)組為資訊處;進(jin)推(tui)廣學院成(cheng)立,成(cheng)為臺灣地區(qu)第一所以學院作為推(tui)廣教育單位的(de)大(da)學。
2001年(nian)11月,逢甲大學電視臺(tai)正式開播;創設員工福利儲蓄年(nian)金(jin)制(zhi)度。
2003年8月,成立國際事務(wu)處。
2004年(nian)2月,增設學術(shu)副校長并敦請企業管理學系張保隆教授兼(jian)任(ren)副校長一(yi)職。
2005年1月(yue),技術移(yi)轉中(zhong)心(xin)(xin)獲國(guo)科(ke)會評定為臺(tai)(tai)灣(wan)績優技術移(yi)轉中(zhong)心(xin)(xin),勇奪第一;5月(yue),臺(tai)(tai)灣(wan)“臺(tai)(tai)灣(wan)地(di)區教(jiao)(jiao)育主(zhu)(zhu)管(guan)(guan)部(bu)門(men)”成(cheng)(cheng)立獎勵大(da)(da)學(xue)教(jiao)(jiao)學(xue)卓(zhuo)越計劃,該校(xiao)(xiao)獲得八千萬補助(zhu);8月(yue),新設“e三五計劃辦公室”;10月(yue),臺(tai)(tai)灣(wan)地(di)區教(jiao)(jiao)育主(zhu)(zhu)管(guan)(guan)部(bu)門(men)公布2005年度私立大(da)(da)學(xue)校(xiao)(xiao)院整體獎補助(zhu)經(jing)費核撥金額,該校(xiao)(xiao)榮獲1.47億馀元,居臺(tai)(tai)灣(wan)地(di)區第三位。教(jiao)(jiao)務(wu)處(chu)增置“教(jiao)(jiao)師教(jiao)(jiao)學(xue)成(cheng)(cheng)長中(zhong)心(xin)(xin)”。同年,被(bei)臺(tai)(tai)灣(wan)地(di)區教(jiao)(jiao)育主(zhu)(zhu)管(guan)(guan)部(bu)門(men)門(men)選定為“中(zhong)部(bu)區域教(jiao)(jiao)學(xue)資(zi)(zi)源中(zhong)心(xin)(xin)”。資(zi)(zi)策(ce)會與該校(xiao)(xiao)共同成(cheng)(cheng)立“中(zhong)部(bu)資(zi)(zi)訊服務(wu)中(zhong)心(xin)(xin)”。
2006年1月,公(gong)告該校(xiao)正式(shi)更名(ming)為“逢(feng)甲(jia)大學(xue)”,完成(cheng)(cheng)法人登記。資訊處通過(guo)軟體教育指(zhi)標CMMI-SW/SS ML3評鑒,這是(shi)全(quan)(quan)世界第一(yi)個(ge)通過(guo)CMMI-SW/SS成(cheng)(cheng)熟度第三級(ji)的(de)學(xue)校(xiao)單位,不僅是(shi)全(quan)(quan)臺(tai)第一(yi)也是(shi)全(quan)(quan)球(qiu)第一(yi)所(suo)。
2006年7月,臺灣地區教育主管部門(men)公布(bu)2006年度教學卓越計劃審核結果(guo),該校獲得1億(yi)1千(qian)3百萬元(yuan)獎助拔得頭籌。
2006年(nian)8月,新增(zeng)經(jing)營(ying)管(guan)理學院;成立體育事(shi)務(wu)處(chu)。
2007年(nian)5月,榮獲(huo)臺(tai)灣地區教育主管(guan)部(bu)門評選為(wei)中(zhong)部(bu)區域教學資源中(zhong)心(xin),獎助金額為(wei)5,500萬元,高居(ju)全臺(tai)之(zhi)冠。
2007年(nian)7月(yue),劉安之校(xiao)長(chang)任(ren)(ren)期屆(jie)滿,由企(qi)管系講座教授也是現(xian)任(ren)(ren)副校(xiao)長(chang)張保(bao)隆(long)博士接任(ren)(ren)該(gai)校(xiao)第(di)八任(ren)(ren)校(xiao)長(chang),并經報臺灣(wan)地區教育主(zhu)管部門(men)核準。
2007年8月,增設金融學(xue)院(yuan)。臺(tai)灣(wan)地區教育主管(guan)部門(men)公(gong)布2007年度(du)(du)獎勵大(da)學(xue)教學(xue)卓越計劃審核結果,該校再度(du)(du)蟬聯臺(tai)灣(wan)第(di)一(yi),榮(rong)獲一(yi)億一(yi)千八(ba)百多萬元之最高補(bu)助。
2008年(nian)2月,成立(li)教(jiao)學資源(yuan)中心(xin)。
2008年(nian)8月,臺灣地區教(jiao)育主管(guan)部(bu)門(men)公布(bu)2008年(nian)度獎勵大學(xue)(xue)教(jiao)學(xue)(xue)卓(zhuo)越計劃審(shen)核結(jie)果,該校經考評榮(rong)獲臺灣地區教(jiao)育主管(guan)部(bu)門(men)繼2006、2007年(nian)的第(di)一(yi)名佳績,2008年(nian)再度蟬連為全國教(jiao)學(xue)(xue)卓(zhuo)越第(di)一(yi),獲得教(jiao)學(xue)(xue)卓(zhuo)越計劃一(yi)億二千四百多(duo)萬元最(zui)高補助。
2009年(nian)6月,臺(tai)灣(wan)地(di)區教(jiao)育主管部門公布2008年(nian)度下半年(nian)系所評(ping)鑒結果,該校(xiao)19個(ge)系所35個(ge)班別(bie)及8個(ge)學(xue)(xue)位學(xue)(xue)程,創(chuang)下國內大學(xue)(xue)校(xiao)院“全(quan)數通過(guo)”首例。
2009年(nian)8月,臺(tai)灣地區教(jiao)育主管部(bu)門公布2009年(nian)獎(jiang)勵大學(xue)教(jiao)學(xue)卓越計(ji)劃審核結果,該校繼第一期(qi)連續2006、2007、2008三年(nian)榮獲第一名佳績后,2009年(nian)再(zai)次獲得教(jiao)學(xue)卓越計(ji)劃1億(yi)3,500萬元最(zui)高額補助,連續四年(nian)臺(tai)灣第一。新成立(li)中科辦公室。
2009年11月,成立“APEC先進生質氫能技術研究中心”。
2010年11月,該校(xiao)GIS中心于2010年11月正式加(jia)入歐盟“
Plan4All”計劃,成為該計劃25個合作伙伴中,來(lai)自臺(tai)灣的學術(shu)單位。
2011年8月,逢甲大學(xue)校(xiao)(xiao)友總會(hui)(hui)100年度(du)會(hui)(hui)員大會(hui)(hui),曾(ceng)永權學(xue)長連(lian)任第四屆校(xiao)(xiao)友總會(hui)(hui)總會(hui)(hui)長、潘文方(fang)學(xue)長連(lian)任第四屆校(xiao)(xiao)友總會(hui)(hui)監(jian)事長。
2011年9月,計算機科(ke)學、工(gong)程(cheng)及材料(liao)工(gong)程(cheng)三項(xiang)領域進(jin)入了代表世界排(pai)名(ming)前1%的基本科(ke)學指標(biao)(ESI)。
2011年(nian)11月,慶祝(zhu)創校(xiao)(xiao)(xiao)50周年(nian),該校(xiao)(xiao)(xiao)舉辦校(xiao)(xiao)(xiao)友暨全校(xiao)(xiao)(xiao)師(shi)生運動(dong)會、馬英九先生“百年(nian)樹人”植(zhi)樹典禮(li)等(deng)一系列活動(dong),上千位海內外校(xiao)(xiao)(xiao)友返回母(mu)校(xiao)(xiao)(xiao)與在校(xiao)(xiao)(xiao)師(shi)長和學弟妹(mei)同慶。
2012年(nian)6月(yue),2011年(nian)度下半年(nian)大學(xue)(xue)校務(wu)評價結果,逢甲(jia)大學(xue)(xue)繼2008年(nian)大學(xue)(xue)校院系所(suo)評價全數通(tong)過后,再次(ci)創下佳績,校務(wu)評鑒項(xiang)目(mu)均(jun)獲(huo)認可“通(tong)過”,榮(rong)獲(huo)“辦(ban)理完(wan)善,績效(xiao)卓著”之績優大學(xue)(xue)的殊榮(rong)。
2013年(nian)2月,臺灣地區(qu)教(jiao)育(yu)主管部(bu)門獎勵大(da)學(xue)(xue)教(jiao)學(xue)(xue)卓越計(ji)劃,該(gai)校第三期再度(du)榮獲(huo)臺灣地區(qu)教(jiao)育(yu)主管部(bu)門首選(xuan),核定四年(nian)每年(nian)9,000萬元獎助金殊(shu)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