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yu)才學校舊址位于重(zhong)慶(qing)城西北80公里處(chu)合川區草街鎮鳳凰村古(gu)圣(sheng)(sheng)寺(si)內(nei)。古(gu)圣(sheng)(sheng)寺(si)原名虎聲寺(si),建于明(ming)隆慶(qing)年(nian)(nian)間(1567~1572年(nian)(nian)),清康熙四十九(jiu)年(nian)(nian)(1710年(nian)(nian))重(zhong)建寺(si)廟時,因(yin)掘得(de)明(ming)隆慶(qing)年(nian)(nian)間“洪(hong)鐘”、“殘碣”,更名古(gu)圣(sheng)(sheng)寺(si)。清咸豐元(yuan)年(nian)(nian)(1851年(nian)(nian))再建。寺(si)坐(zuo)北向南,現(xian)存牛王、大(da)雄、觀音三大(da)殿,以(yi)及善堂(tang)和廂(xiang)房十余(yu)間,總占地3375平方米。
古圣寺(si)原名虎聲寺(si),建(jian)(jian)于明(ming)隆慶(qing)年間(1567~1572年),清康熙(xi)四(si)十九年(1710年)重建(jian)(jian)寺(si)廟時,因(yin)掘得明(ming)隆慶(qing)年間“洪鐘”、“殘(can)碣”,更名古圣寺(si)。清咸豐元(yuan)年(1851年)再建(jian)(jian)。寺(si)坐北向南(nan),現存(cun)牛王、大雄、觀音三大殿(dian),以(yi)及善堂和廂房十余間,總占(zhan)地3375平方米。
1939年(nian),教育家陶行知在此(ci)創辦(ban)創辦(ban)育才(cai)學校(xiao),旨(zhi)在招(zhao)收因戰爭流離失(shi)所(suo)的(de)難童(tong)。初有學生70余(yu)人(ren),后達到(dao)300余(yu)人(ren)。學校(xiao)開設語文(wen)、數(shu)學、物理、化學、歷史(shi)、地理、英語、哲學、常識(shi)、音樂、體育等課(ke)程。學校(xiao)得到(dao)中共中央南方局(ju)的(de)大力(li)支持,聘請了賀綠汀、翦伯(bo)贊、郭沫若、田漢、茅盾、周谷城(cheng)、姚雪垠、秦邦(bang)憲等知名人(ren)士(shi)任(ren)教,為國家培養(yang)了不少人(ren)才(cai)。1948年(nian)遷重(zhong)慶紅巖村(cun)。1949年(nian)后遷謝(xie)家灣,改(gai)名重(zhong)慶第(di)二十中學。1981年(nian)恢復原名至今。1997年(nian)學校(xiao)遷出(chu),舊址交給(gei)文(wen)物部門。
育才學(xue)校舊址是合川市(shi)(shi)和重(zhong)慶(qing)市(shi)(shi)愛國(guo)主(zhu)義教育基地(di),重(zhong)慶(qing)市(shi)(shi)直(zhi)轄后成為第一批重(zhong)慶(qing)市(shi)(shi)文物(wu)保(bao)護單位(wei)。 2006年05月(yue)25日,育才學(xue)校舊址被(bei)國(guo)務院批準列(lie)入第六批全國(guo)重(zhong)點文物(wu)保(bao)護單位(wei)名(ming)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