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zhan)分(fen)類
登錄 |    
山西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01
芮城縣永(yong)樂宮(gong)旅(lv)游區(qu)
永樂宮(又名大純陽萬壽宮),位于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城北3公里的龍泉村東側,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故址在永樂鎮而得名。永樂宮的中軸線上排列有龍虎殿、三清殿、純陽殿、重陽殿四座規模宏偉的建筑,吸收了宋代“營造法式”和遼、金時期的“減柱法”,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風格。永樂宮是以壁畫聞名天下,可與敦煌壁畫媲美,其藝術價值之高,數量之多,實屬世上罕見。
02
清虛觀(guan)
平遙清虛觀位于山西省平遙縣城內東大街東段路北,坐北向南,前后三進院落,總占地面積5890.9平方米,是平遙古城內最大的道觀,按照道東佛西的傳統布局安排,坐落于東大街東段路北。原名太平觀,始建于唐高宗年間,幾經易名,至清代復稱“清虛觀”至今。1989年,平遙縣文物局進駐清虛觀。1996年1月12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清虛觀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清虛觀被開辟為平遙縣綜合博物館。2006年05月25日,清虛觀作為元至清古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03
長治(zhi)玉皇(huang)觀
在殿內東山墻上鑲嵌著一塊墻碣上,記載了明崇禎年間金妝圣像的詳情。明、次、稍間補間科斗拱與柱頭科相同。殿內實施斗拱一跺。這對于研究玉皇觀內雕塑、琉璃、木構殿堂的歷史概況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像這樣結構錯綜復雜,形體壯偉高大的五鳳樓,全世界只有三座,另外兩座一在中國的北京,一在日本的京都,至于一般的五鳳樓全國也僅10多個。2006年05月25日,長治玉皇觀作為元至清古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04
太符觀(guan)
太符觀位于汾陽市區東北13公里上廟村,始建于金代承安五年(1196),正殿玉皇大帝及其侍者七尊泥塑,軀體高大,形象逼真,從其塑造風格看可能是明代作品。左右配殿內懸塑滿壁,表現后土圣母在文武侍從護衛下出巡的場景,造型藝術令人贊嘆。其配殿大于正殿的設計,打破了廟宇建筑的慣例,實為罕見。殿內有來狄青墓碑一座,保存完好。在山西省汾陽市區東北15公里上廟村。為金(1115年-1234年)至清代(1644年-1911年)建筑。為道教廟宇,規模宏敞,布局疏朗,場面開闊。國務院公布的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05
大(da)同觀(guan)音堂(tang)
觀音堂,位于大同城西7.5公里的一座小山崗上。建于遼代。曾毀于兵火。 公元1122年,金兵攻陷大同,觀音堂再次毀于兵火。現存的建筑系順治8年(公元1651年),在舊址重建,屢加修蕞至今。1996年1月,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在中國其他的地方也出現很多觀音堂。大同觀音堂創建于遼重熙年間(1032-1056年)天輔六年(1122年)毀于兵火。明清時期多次修葺,現存建筑系清順治八年(1651年)重建。
06
長春觀(運城(cheng)市(shi))
長春觀位于絳縣陳村鎮東荊下村。始建于元延祐七年(1320年),占地面積大約1739.5平方米,建筑面積 347平方米。坐北向南,自南向北原有戲臺、獻殿、玉皇殿、混元寶殿,有配殿、廊房。現僅存獻殿、混元寶殿、配殿、東廊房。獻殿為清代建筑,面闊三間,進深一間,抬梁式構架,單檐硬山卷棚頂,兩面山墻為水磨磚墻。混元寶殿,面闊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前椽施四根粗木柱。木柱上承粗圓形通面額枋,通額上施七朵五鋪作雙下昂斗栱。國務院公布的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07
天貞(zhen)觀
天貞觀俗稱鳳山道院,是國家第六批明至清文物保護單位。創建于宋,是為祭祀宋代道祖陳希夷和其門徒明代道士孫云際而建。元代遭兵火焚毀,明洪武、宣德、景泰年間進行過較大維修、擴建。道院分上下兩院,建筑依山就勢,現存主要建筑有三清殿、孫真人殿、讀書樓、陳摶殿、黃寶壇玉皇樓、雷公殿、三官樓,附屬建筑有老爺廟、土地廟、五道廟、石碑坊等。陳摶殿又稱白云洞,是道院主要建筑之一,面闊三間,進深二間,單檐懸山頂。殿內現存明永樂十一年《修建武當山宮觀感應之圖》壁畫30余平方米。
08
觀音堂
觀音堂位于山西省長治西北郊5公里處的梁家莊。它是一座明代建筑的廟堂。觀音堂坐北朝南。進門并不見廟堂,只看到一座小土丘,芳草凄凄,野花爭放。西面有一小拱橋,兩池漏水,過小橋人中門,青磚鋪地,一片空闊,仍不見廟堂。往東不見天王殿。 頗有峰回路轉、空靈幽深之感。天王殿是觀音堂的前殿。說是殿,其實早就前后辟門用作過道了。2001年06月25日,觀音堂作為明代古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09
良戶玉虛觀
玉虛觀位于山西省高平市原村鄉良戶村村中,為金、元、明、清相繼營造而成的道教古建筑群,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該古建筑群坐北朝南,占地面積約1600平方米,為道教發展史上的重要建筑,現存正殿及其西耳殿、中殿、西配殿、南房、魁樓,正殿及其西耳殿、中殿為金、元建筑,其余皆明清建筑。玉虛觀正殿臺基有金大定十八年的石匠題記,面闊五間,單檐懸山頂,無補間鋪作,心間和次間用壸門。中殿面闊三間,進深六椽,梁架結構為六椽栿通達前后檐,但題記較多,仍有重大研究價值。
10
太原清真寺
太原古清真寺清真寺是山西省太原市的清真古寺之一,原名“清修寺”。始建于唐朝(618—907)年間公元8世紀末晉陽地區。太原古清真寺總面積為2800平方米,整體建筑為典型的磚木混合結構。寺中保存著中國古代許多著名人物所題寫的牌匾,以及幾位皇帝頒發的“圣諭碑”。太原古清真寺位于解放路南段東側。太原古清真寺后又經宋代重修。現存寺宇,是明代重建后的遺物。寺院開有東西兩門,1958年擴建解放路前,東門為正門,面臨狹窄的東米市牛肉巷。擴建解放路后,西門改為正門,面臨寬闊的解放路大街。
加載(zai)更多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為(wei)注冊(ce)用戶提供信息(xi)(xi)存儲空(kong)間(jian)服務,由于更新時(shi)間(jian)等問題(ti),可能存在信息(xi)(xi)錯(cuo)誤(wu)的情況,本(ben)站不保(bao)證所提供信息(xi)(xi)的準確性(xing)、完整性(xing)、合法性(xing)和真(zhen)實性(xing),如(ru)有侵權、錯(cuo)誤(wu)信息(xi)(xi)或(huo)任何問題(ti),請及時(shi)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shi)間(jian)刪除或(huo)更正。 版權申明>> 糾錯>> 申請刪除>> 投訴侵權>> 網(wang)頁(ye)上相關信(xin)息的(de)(de)知識產權歸(gui)網(wang)站方所有(you)(包括但不限(xian)于文字、圖(tu)片、圖(tu)表、著作權、商標權、為(wei)用戶提(ti)供的(de)(de)商業信(xin)息等),非經許(xu)可不得(de)抄襲(xi)或(huo)使用。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122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073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89198個代理需求 已有1353004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