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山火車站修建于1937年,是日本關東軍駐扎時期的產物,是一幢東洋風格的低檐尖頂二層日式建筑。它的一側還保留著半圓形尖頂的碉堡,遠看就像是農村里的“糧囤”,已經將當時的槍眼用水泥堵上了,估計成了倉房。候車室里面(mian)(mian)有兩(liang)(liang)排(pai)(pai)橘紅(hong)色的塑(su)料椅,每(mei)排(pai)(pai)八個座位分別裝(zhuang)在兩(liang)(liang)側墻(qiang)上,地當央是(shi)個站(zhan)爐子。候車室隔壁是(shi)“貴(gui)賓室”一(yi)樣的小巧(qiao),里面(mian)(mian)成(cheng)U字形擺放(fang)著幾個沙(sha)發。
客運:辦(ban)理旅客乘(cheng)降(jiang);行李(li)、包裹托運。
貨運:辦理(li)整車、零擔、集裝(zhuang)箱貨物(wu)發(fa)到;辦理(li)整車貨物(wu)承運前保管。
1937年,阿爾山站修建是(shi)日本(ben)關(guan)東軍駐扎時期的(de)產物。阿爾山站是(shi)白阿鐵路(lu)的(de)終點。白阿鐵路(lu)是(shi)侵華日軍擄(lu)掠(lve)當地礦產資源(yuan)所(suo)修建的(de)鐵道線。
2008年,王文(wen)按照第七(qi)批(pi)全國重(zhong)點文(wen)物(wu)(wu)保(bao)護單位申(shen)報要求(qiu),獨自完成了包括五(wu)岔(cha)溝機場、南興(xing)安隧(sui)道碉堡(bao)、花(hua)炮臺陣地、阿爾(er)山(shan)(shan)車站四處文(wen)物(wu)(wu)點的(de)《侵華日(ri)軍阿爾(er)山(shan)(shan)要塞(sai)遺址(zhi)》紙質(zhi)文(wen)本(ben)和(he)電子文(wen)本(ben)制作。
2013年3月(yue)5日,侵華(hua)日軍阿爾山(shan)(shan)要(yao)塞(sai)(含阿爾山(shan)(shan)站)被國務(wu)院(yuan)核(he)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wu)保(bao)護單位(wei),躋身“國保(bao)”行列,填補(bu)了(le)阿爾山(shan)(shan)市國保(bao)單位(wei)的(de)空(kong)白。
2013年9月(yue)~2014年6月(yue),王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阿(a)爾(er)山(shan)車(che)站、五岔溝機場(chang)、南(nan)興安隧道碉堡(bao)、花(hua)炮臺陣地遺址(zhi)樹立保護標(biao)志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