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理(li)工學(xue)院(yuan)德里(li)(li)分校成(cheng)立于1961年(nian),于1963年(nian)正式招生,是全(quan)國(guo)7所理(li)工學(xue)院(yuan)的中心院(yuan)校,位于德里(li)(li)南部城區,與尼赫魯(lu)大學(xue)和國(guo)家教(jiao)育研究培(pei)訓(xun)學(xue)院(yuan)比鄰。
印(yin)(yin)度(du)理(li)(li)工學(xue)院德(de)里分校是印(yin)(yin)度(du)七(qi)大(da)理(li)(li)工學(xue)院之一,這七(qi)個(ge)(ge)(ge)理(li)(li)工學(xue)院成立(li)的(de)初衷是作為(wei)(wei)印(yin)(yin)度(du)在科學(xue)、工程和技術(shu)領域高級培訓、研究和發展的(de)優質(zhi)中心。除(chu)了(le)德(de)里分校,印(yin)(yin)度(du)理(li)(li)工學(xue)院的(de)其他六個(ge)(ge)(ge)分院分別(bie)位(wei)(wei)于坎普爾、卡哈(ha)拉(la)格普爾、瓦拉(la)納西(xi)、孟(meng)買、瓜哈(ha)提(ti)和盧克里。德(de)里分校1961年(nian)建立(li)的(de)時候只(zhi)是一個(ge)(ge)(ge)工程學(xue)院,后(hou)來印(yin)(yin)度(du)政府特別(bie)制(zhi)定(ding)(ding)了(le)一個(ge)(ge)(ge)的(de)獨立(li)法案(an),宣告工程學(xue)院為(wei)(wei)“國家級重要機構”。學(xue)校因此被(bei)更名為(wei)(wei)印(yin)(yin)度(du)理(li)(li)工學(xue)院德(de)里分校。自(zi)那以后(hou),德(de)里分校才獲得了(le)大(da)學(xue)的(de)地位(wei)(wei),有了(le)制(zhi)定(ding)(ding)學(xue)術(shu)政策(ce)的(de)權力和從事(shi)獨立(li)考(kao)核的(de)權力。
德里理工學院有(you)約(yue)6000名學生(sheng)。其(qi)(qi)中(zhong),本科生(sheng)2000名,研(yan)究生(sheng)3000名,博士生(sheng)900名。學院有(you)13個(ge)院系,9個(ge)研(yan)究中(zhong)心,2個(ge)多(duo)功能中(zhong)心。現有(you)教(jiao)師450名,其(qi)(qi)中(zhong)教(jiao)授200名,副教(jiao)授100名,講師及助教(jiao)150名。
主要(yao)的(de)學科領域(yu)有應用(yong)工(gong)程(cheng)、生物工(gong)程(cheng)與(yu)生物技術(shu)、土木工(gong)程(cheng)、化工(gong)、計算機科學與(yu)工(gong)程(cheng)、管理研究、機械(xie)工(gong)程(cheng)、物理、紡(fang)織技術(shu)等。
IIT的教育(yu)模(mo)式:訓練(lian)學(xue)(xue)(xue)生理論、實務兼備。學(xue)(xue)(xue)生畢業(ye)前要(yao)(yao)修滿180個(ge)學(xue)(xue)(xue)分,其中必(bi)須有20個(ge)基礎(chu)科學(xue)(xue)(xue)學(xue)(xue)(xue)分;每5個(ge)星期舉行一次全(quan)校(xiao)性大考,成績全(quan)校(xiao)排名。從大一開(kai)始,每學(xue)(xue)(xue)期都要(yao)(yao)修6門理工課程,以及兩(liang)三(san)門實驗(yan)課;在(zai)學(xue)(xue)(xue)校(xiao)的安排下,所有學(xue)(xue)(xue)生至少要(yao)(yao)到一家(jia)企(qi)業(ye)實習過。
德(de)里分(fen)院(yuan)側重工程學(xue)。
印(yin)(yin)度理(li)(li)工(gong)學院各(ge)(ge)分(fen)校(xiao)均(jun)設(she)有高級委員(yuan)(yuan)(yuan)會,其成員(yuan)(yuan)(yuan)直接(jie)由(you)總(zong)統任命,與學校(xiao)并不存在(zai)(zai)實(shi)質性的(de)“上(shang)下級”行政(zheng)(zheng)領導關(guan)系,不干預(yu)各(ge)(ge)理(li)(li)工(gong)學院的(de)具(ju)體決策(ce),只是定期對(dui)(dui)學校(xiao)的(de)工(gong)作(zuo)進行檢查。針對(dui)(dui)印(yin)(yin)度各(ge)(ge)理(li)(li)工(gong)學院的(de)事務(wu),設(she)有“主管人員(yuan)(yuan)(yuan)董事會”,其中主席由(you)視察者任命,其他(ta)成員(yuan)(yuan)(yuan)主要(yao)有:印(yin)(yin)度理(li)(li)工(gong)學院各(ge)(ge)分(fen)院的(de)院長;各(ge)(ge)分(fen)院所在(zai)(zai)地的(de)邦政(zheng)(zheng)府(fu)指定一人。
具有獨立行(xing)使學院(yuan)管理(li)權力(li)為(wei)IIT各分院(yuan)設立的屬于自(zi)己(ji)的行(xing)政(zheng)理(li)事會、評(ping)議會以及自(zi)治校友(you)會。這些部門的成(cheng)員(yuan)主要由(you)教授和科研人員(yuan)組成(cheng)。
印度(du)理工(gong)學院在印度(du)的7個分校,每年共招收4000多名新生,入校需參加聯合入學考試(shi)(簡稱JEE,JointEntrance Examination)。
每年超過30萬名(ming)中學生(sheng)報考JEE,錄取率(lv)卻不到2%。印度(du)理工(gong)學院可以單獨授予B.Tech.(科(ke)技學士)學位。
印度理工學院每年(nian)有2500名工程師畢(bi)業(ye),2004年(nian)開(kai)始增加了(le)約2000名入學名額(e)。2004年(nian),有17.5萬人(ren)參加了(le)JEE,只有2.6%的人(ren)獲得入學資格。
2015世(shi)界最難考大學排行,印度理(li)工學院(yuan)居榜首,報考450000人(ren),錄取13000人(ren),錄取率3%。
1951年8月,在聯(lian)合國(guo)(guo)教(jiao)科文組織的(de)資(zi)金幫助下(xia),尼赫魯委派實業家薩卡爾(er)率領22人的(de)委員會,研究成立一(yi)所按(an)照(zhao)國(guo)(guo)際(ji)標準(zhun)設(she)置、以美國(guo)(guo)麻省理(li)工學院(yuan)為藍本(ben)、獨具印(yin)度特(te)色的(de)高科技(ji)學院(yuan),并在印(yin)度東西(xi)南北部各(ge)設(she)分校(xiao)。第一(yi)所印(yin)度理(li)工學院(yuan)卡拉格普(pu)爾(er)分校(xiao)創(chuang)建(jian)。校(xiao)院(yuan)設(she)在加爾(er)各(ge)答附(fu)近的(de)卡拉格普(pu)爾(er),校(xiao)址原來是英國(guo)(guo)的(de)一(yi)所監獄,專門用來囚禁(jin)反(fan)對英國(guo)(guo)的(de)印(yin)度政治(zhi)異見分子(zi)。
1958年,孟買理工學院(yuan)建立(li)。
1959年(nian),在(zai)德國全方位的援助和支持(chi)下(xia),馬德拉斯分(fen)校建成。
1960年,坎普爾理(li)工學院建立。
1961年,德(de)里理工學院(yuan)建立。美國(guo)國(guo)際開發署組建了援助坎普爾分(fen)校的(de)9所頂尖大學聯盟,美國(guo)國(guo)際開發署與設在麻省(sheng)的(de)教育(yu)開發中心達(da)成協議,聯合管理該項目(mu)。
1996年,在東北部創(chuang)辦(ban)了第6所印度理工學院。
2001年(nian),盧克里大學(xue)被改造為(wei)印度(du)理工(gong)學(xue)院(yuan)分校。
以上信息源自網絡,數據截止至2021年6月,請以官網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