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象棋(北京市),編號:Ⅵ-19
(1)批次/類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項目
(2)申報地區或單位:北京棋院
(3)保護單位:北京棋院(北京橋牌院、北京市棋牌運動管理中心)
2、象棋(中直單位),編號:Ⅵ-19
(1)批次/類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項目
(2)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棋院
(3)保(bao)護單位:國家體育(yu)總局棋(qi)牌運動管理中(zhong)心(中(zhong)國棋(qi)院)
棋子活動的(de)場所,叫(jiao)作(zuo)“棋盤(pan)”。在長方形的(de)平面(mian)上,繪有九條平行(xing)的(de)豎(shu)線和十條平行(xing)的(de)橫線相交(jiao)組成,共有九十個交(jiao)叉點。
棋(qi)(qi)子就(jiu)擺在(zai)(zai)交叉點上(shang)。中(zhong)間(jian)(jian)部分,也就(jiu)是(shi)(shi)棋(qi)(qi)盤(pan)的(de)(de)(de)第五,第六(liu)兩(liang)橫線之間(jian)(jian)末畫豎(shu)線的(de)(de)(de)空(kong)白(bai)地(di)帶稱為(wei)“河界(jie)”。在(zai)(zai)中(zhong)國(guo)象棋(qi)(qi)的(de)(de)(de)棋(qi)(qi)盤(pan)中(zhong)間(jian)(jian),常有(you)一(yi)區空(kong)隙,上(shang)寫有(you)“楚(chu)河”、“漢界(jie)”字(zi)樣,這是(shi)(shi)以(yi)下棋(qi)(qi)比況歷史(shi)上(shang)的(de)(de)(de)“楚(chu)漢戰爭”。據史(shi)料記載,“楚(chu)河漢界(jie)”在(zai)(zai)古(gu)代的(de)(de)(de)滎陽、成皋(gao)一(yi)帶,該地(di)北臨黃河,西依(yi)邙(mang)山,東連平原,南接嵩山,是(shi)(shi)歷代兵(bing)家(jia)興師動眾的(de)(de)(de)戰場。公(gong)元前(qian)203年,劉邦出兵(bing)攻打楚(chu)國(guo),項羽糧缺兵(bing)乏,被(bei)迫提出了“中(zhong)分天下,割鴻(hong)溝(gou)以(yi)西為(wei)漢,以(yi)東為(wei)楚(chu)”的(de)(de)(de)要求,從(cong)此就(jiu)有(you)了楚(chu)河漢界(jie)的(de)(de)(de)說(shuo)(shuo)法(fa)。至今,在(zai)(zai)滎陽廣武山上(shang)還保留(liu)有(you)兩(liang)座遙(yao)遙(yao)相對(dui)的(de)(de)(de)古(gu)城遺(yi)址(zhi),西邊(bian)那座叫漢王(wang)城,東邊(bian)的(de)(de)(de)叫霸(ba)王(wang)城,傳(chuan)說(shuo)(shuo)就(jiu)是(shi)(shi)當年的(de)(de)(de)劉邦、項羽所(suo)(suo)筑。兩(liang)城中(zhong)間(jian)(jian),有(you)一(yi)條寬約(yue)300米的(de)(de)(de)大溝(gou),這就(jiu)是(shi)(shi)人們平常所(suo)(suo)說(shuo)(shuo)的(de)(de)(de)鴻(hong)溝(gou),也是(shi)(shi)象棋(qi)(qi)盤(pan)上(shang)所(suo)(suo)標(biao)界(jie)河的(de)(de)(de)依(yi)據。
兩端(duan)的中間(jian),也就是兩端(duan)第四條到第六(liu)條豎(shu)線之間(jian)的正方(fang)(fang)形部位,以斜交叉(cha)線構成“米(mi)”字方(fang)(fang)格的地方(fang)(fang),叫作“九(jiu)宮”(它恰好有九(jiu)個交叉(cha)點),象征著中軍帳。
整個棋盤以(yi)“河(he)界(jie)”分(fen)為(wei)相(xiang)等的兩(liang)部(bu)分(fen)。為(wei)了比賽記錄和學(xue)習棋譜方(fang)(fang)便起見,現行規(gui)則規(gui)定:按九條豎(shu)線從右至(zhi)左(zuo)用中(zhong)文(wen)數字一至(zhi)九來表示紅方(fang)(fang)的每條豎(shu)線,用阿拉伯數字1只至(zhi)9來表示黑方(fang)(fang)的每條豎(shu)線。己方(fang)(fang)的棋子始終使用己方(fang)(fang)的線路編(bian)號,無論棋子是否“過河(he)”。
對弈開始之前(qian),紅(hong)黑雙方應該(gai)把(ba)棋(qi)子(zi)擺放(fang)在規定的位置。任何棋(qi)子(zi)每走一步,進就(jiu)寫“進”,退就(jiu)寫“退”,如果像車一樣(yang)橫(heng)著走,就(jiu)寫“平(ping)”。
象棋(qi)(qi)是一(yi)種雙方對(dui)陣的競技(ji)項目。棋(qi)(qi)子共有三十二個,分為紅黑兩組,各有十六(liu)個,由對(dui)弈的雙方各執一(yi)組。帥與(yu)將;仕與(yu)士;相與(yu)象;兵與(yu)卒的作(zuo)用(yong)完(wan)全相同,僅僅是為了區(qu)別(bie)紅棋(qi)(qi)和黑棋(qi)(qi)而已。
現(xian)行(xing)的(de)記(ji)譜法(fa)一般使用四(si)個字(zi)來記(ji)錄棋子的(de)移動(dong)。
第一個字(zi)表(biao)示需(xu)要(yao)移動的棋子。
第二個(ge)字表(biao)示(shi)移動的(de)棋子(zi)所在(zai)的(de)直線編碼(ma)(紅黑方(fang)(fang)均為由(you)己方(fang)(fang)底線從右向左數),紅方(fang)(fang)用漢字,黑方(fang)(fang)用阿拉伯數字表(biao)示(shi)。當同(tong)一(yi)直線上有(you)兩個(ge)相同(tong)的(de)棋子(zi),則采用前、后(hou)來區別(bie)。如(ru)“后(hou)車平四”,“前馬(ma)進7”
第三(san)個字表示棋子移動(dong)的方(fang)向(xiang)(xiang),橫走用”平“,向(xiang)(xiang)對(dui)方(fang)底線前進用”進“,向(xiang)(xiang)己方(fang)底線后退(tui)用”退(tui)“。
第四個字(zi)分為(wei)兩(liang)類(lei):棋(qi)子在直(zhi)線(xian)上進(jin)退時,表示棋(qi)子進(jin)退的步數;當棋(qi)子平走(zou)或斜走(zou)的時候(hou),表示所到達直(zhi)線(xian)的編號。
基本下法
帥(將(jiang)):帥(將(jiang))是棋(qi)中的首腦,是雙方竭力(li)爭奪(duo)的目標。它只(zhi)能在九宮(gong)之(zhi)內活動(dong)(dong),可(ke)(ke)上(shang)可(ke)(ke)下,可(ke)(ke)左可(ke)(ke)右,每次走(zou)動(dong)(dong)只(zhi)能按豎線(xian)或橫線(xian)走(zou)動(dong)(dong)一格(ge)。帥與將(jiang)不(bu)能在同一直線(xian)上(shang)直接對面,否則走(zou)方判負。
仕(士):仕(士)是將(jiang)(帥)的(de)貼身(shen)保鏢,它也只能在九宮(gong)內(nei)走(zou)動。它的(de)行棋(qi)路徑只有(you)九宮(gong)內(nei)的(de)四條斜線。
相(xiang)(象(xiang)(xiang)(xiang)):相(xiang)(象(xiang)(xiang)(xiang))的(de)主要作用是防守(shou),保護自己的(de)帥(將)。它的(de)走法是每次循對角線走兩(liang)格,俗稱(cheng)“象(xiang)(xiang)(xiang)飛田”。相(xiang)(象(xiang)(xiang)(xiang))的(de)活(huo)動范圍限于河(he)界以(yi)內的(de)本方(fang)陣(zhen)地,不(bu)能過河(he),且如果(guo)它走的(de)田字中(zhong)央有一個棋子,就不(bu)能走,俗稱(cheng)“塞象(xiang)(xiang)(xiang)眼”。
車(che):車(che)在象棋中威力最大(da),無(wu)(wu)論橫線(xian)、豎線(xian)均可行(xing)走,只要無(wu)(wu)子阻攔,步數不受(shou)限(xian)制。因(yin)此,一(yi)車(che)可以控制十(shi)七(qi)個(ge)點,故(gu)有(you)“一(yi)車(che)十(shi)子寒”之稱。
炮:炮在不吃(chi)子(zi)(zi)(zi)的時候,移動與(yu)車完全相同。當吃(chi)子(zi)(zi)(zi)時,己方和對方的棋(qi)子(zi)(zi)(zi)中(zhong)間必須間隔1個棋(qi)子(zi)(zi)(zi)(無論對方或己方棋(qi)子(zi)(zi)(zi)),炮是(shi)象棋(qi)中(zhong)唯一可以越子(zi)(zi)(zi)的棋(qi)種。
馬(ma):馬(ma)走(zou)動的(de)(de)方法是一(yi)直一(yi)斜,即先(xian)橫(heng)著或直著走(zou)一(yi)格,然(ran)后(hou)再斜著走(zou)一(yi)個對角線,俗稱“馬(ma)走(zou)日”。馬(ma)一(yi)次可走(zou)的(de)(de)選擇點(dian)可以達到四周(zhou)的(de)(de)八個點(dian),故有“八面威風”之說。如果在要去的(de)(de)方向有別的(de)(de)棋子擋住(zhu),馬(ma)就無法走(zou)過(guo)去,俗稱“蹩(bie)馬(ma)腿”。
兵(bing)(卒(zu)):兵(bing)(卒(zu))在未過河前,只能向前一步(bu)步(bu)走,過河以后(hou),除不能后(hou)退外,允許左右移動(dong),但也(ye)只能一次一步(bu),即(ji)使這(zhe)樣(yang),兵(bing)(卒(zu))的(de)(de)威力也(ye)大大增強,故有“過河的(de)(de)卒(zu)子頂半個車”之(zhi)說。
口語歌:
馬走(zou)日字,象飛田,車走(zou)直路(lu),炮(pao)翻山(shan)。士走(zou)斜路(lu)護將邊(bian),小卒(zu)一去不復返。
車走直路(lu)馬踏斜,象(xiang)飛田字炮打隔,卒子(zi)過河了不得。
勝負判定
當棋(qi)局(ju)中出現一(yi)下情況判負,對方取勝:
將死(si)——另(ling)一方(fang)走一步棋之后試(shi)圖(tu)吃(chi)掉一方(fang)的帥(將),但該方(fang)的帥(將)卻不能躲避;
困斃(bi)——輪(lun)到一方(fang)行棋,但按規定,己方(fang)無棋可走;
認(ren)輸——由于子力(li)懸(xuan)殊,繼續抵抗毫無意義的主動認(ren)輸;
長(chang)打(即長(chang)捉、長(chang)將(jiang)、長(chang)殺、或一(yi)(yi)將(jiang)一(yi)(yi)要(yao)殺)的一(yi)(yi)方通(tong)常判(pan)負(fu);
行棋違(wei)規、違(wei)紀、超(chao)時(shi)等(deng)情況(kuang)判(pan)負。
當棋局中出(chu)現(xian)以下情(qing)況(kuang)作和(he):
雙方理論上無法取勝(sheng)的(de)簡單局(ju)面;
符合“六十回合規(gui)定”——從任(ren)意一步開始,六十回合內雙方(fang)均無損失一子;
一方提和,另一方同意和棋;
長(chang)(chang)跟(gen)、長(chang)(chang)兌、長(chang)(chang)攔、長(chang)(chang)獻(xian)、一(yi)捉一(yi)閑、或一(yi)將一(yi)閑,循環(huan)三回合后可判和。
局面
開局(ju):是指雙(shuang)方按各自的(de)(de)戰略思想把棋子布成一定陣勢的(de)(de)階段,通常(chang)在10回合之內,但當前(qian)棋手(shou)們對開局(ju)的(de)(de)研究越(yue)來(lai)越(yue)深入,某(mou)些明屬于開局(ju)的(de)(de)變化已達到前(qian)15回合,開局(ju)后期和中局(ju)前(qian)期交織;
中局:是陣(zhen)勢(shi)布列后雙方棋子(zi)接(jie)觸,進行扭(niu)殺的階段,介(jie)于(yu)開局與(yu)殘局之間(jian);
殘局:是尾聲(sheng)階段(duan),主要特點(dian)是兵力大量(liang)消(xiao)耗,盤上特點(dian)從中局大量(liang)子(zi)(zi)力的(de)扭殺轉變為少(shao)量(liang)子(zi)(zi)力間互動,殘局階段(duan)直接性的(de)戰斗接觸(chu)減少(shao),子(zi)(zi)力的(de)調運最為關鍵;
先(xian)手(shou):開(kai)局(ju)(ju)時紅先(xian),對局(ju)(ju)中的主(zhu)動(dong)者。
后(hou)手:開(kai)局時黑(hei)后(hou),對局中的被動者。
起著:開局第一著。
妙著:對局中(zhong),一方走(zou)出(chu)出(chu)人意料的(de)棋(qi),從而取(qu)得(de)戰術(shu)上的(de)成(cheng)功,或棋(qi)局的(de)主動權。
正著(zhu):當時棋局下(xia)必須走的一著(zhu)或數(shu)著(zhu),也指正確著(zhu)法或官著(zhu)。
劣著:一方弈(yi)出著法無全局觀念,或進攻(gong)不當,防守不力,往(wang)往(wang)導致局勢(shi)不利或失敗。
均(jun)(jun)勢(shi):雙方局勢(shi)均(jun)(jun)衡、兵力相等。
入局(ju)(ju):在雙方糾(jiu)纏階段,一方組織子力對另一方產生一個戰(zhan)術打(da)擊并且此(ci)打(da)擊直接獲勝的過程(cheng),入局(ju)(ju)可能是連殺(sha),也可能只是小(xiao)兵開(kai)始渡河,但必須(xu)是能產生勝利的過程(cheng)。
優勢:一方兵力多(duo)于另(ling)一方,或掌握了(le)棋局(ju)的主動(dong),明顯好走(zou)。
勝勢:一(yi)方多(duo)子占優(you),局勢大(da)局已定,勝利在望的一(yi)方稱勝勢。
棋盤
九宮(gong):將帥活動區域 棋盤(pan)的“米字格”,當對(dui)方棋子(zi)逼近時,通常要(yao)轉為(wei)防(fang)守;
中(zhong)(zhong)線:棋盤(pan)中(zhong)(zhong)第五條直(zhi)線,五(5)代表中(zhong)(zhong)路;
肋道(dao)(dao):中線(xian)左右(you)的四、六(4、6)路(lu),屬于攻防(fang)要道(dao)(dao);
邊線:棋盤的一、九(jiu)(1、9)路縱線;
河界線:雙方從下向上(shang)數(shu)第五條橫線;
兵(bing)行線(xian)(卒(zu)林線(xian)):雙方從下向上數第四條橫(heng)線(xian),兵(bing)(卒(zu))的初始位置(zhi)所在橫(heng)線(xian);
宮(gong)頂線(xian):雙方從下向(xiang)上數第三條橫線(xian),九宮(gong)的最高(gao)位(wei)置;
底二(er)路:雙方從下向(xiang)上數第二(er)條橫(heng)線;
底線:雙方最低(di)的一條橫(heng)線;
巡(xun)河(he):一方的棋子(一般(ban)指車、炮)在己方河(he)界(jie)上(shang)。
騎河:一方的棋子在對方河界上(shang)稱騎河。
行動
將(jiang):稱(cheng)將(jiang)軍、照將(jiang)等,攻(gong)擊(ji)敵方帥(shuai)(將(jiang))。
雙將:亦稱雙照將,一方走動(dong)棋子后(hou)由兩(liang)個字力同時(shi)攻(gong)擊對方帥(將)。三照將同理。
應將(解(jie)將):對(dui)于將軍采取反擊、躲(duo)避(bi)、防衛的辦(ban)法。
將死:照將無法(fa)應(ying)將稱(cheng)將死。
困斃:走棋(qi)一方無(wu)棋(qi)可(ke)走,稱困斃。
殺(sha):走子(zi)企圖下一步將軍(jun),將死對方者,稱殺(sha)著,簡稱“殺(sha)”。
捉:走子(zi)后造成下一著吃掉對(dui)方某個無(wu)根子(zi)。
打(da):將、殺、捉等攻擊手段統稱打(da)。
兌:走子與同等子互(hu)換吃者(zhe),稱“兌”。
閑:不屬于(yu)打(da)的(de)棋,統稱(cheng)閑。
獻:凡走子送吃者,謂之“獻”。
攔(lan)(lan):凡走子(zi)攔(lan)(lan)阻對(dui)方子(zi)力之左右(you)進(jin)退(tui)移動者,謂之“攔(lan)(lan)”。
解(jie)殺(sha):凡(fan)走子直接化解(jie)對(dui)方(fang)之殺(sha)著者,謂之“解(jie)殺(sha)”,若“解(jie)殺(sha)”同時給(gei)予對(dui)方(fang)“殺(sha)”,則(ze)稱“解(jie)殺(sha)還殺(sha)”(“解(jie)將還將”同理)。
有(you)根(gen):凡被捉子如有(you)另子保護(hu),可以反(fan)吃者,謂(wei)之“有(you)根(gen)”,否則(ze)謂(wei)之“無根(gen)”。
棋子
邊(bian)車(che):位(wei)于一路(lu)或九路(lu)上(shang)的車(che)。
肋車:位(wei)于四路或六路上(shang)的車。
沉(chen)底車:車移動到對方(fang)底線。
貼身車:貼著將帥的(de)車。
兵(卒)行車(che):位于(yu)兵(卒)林線的車(che)。
花心(xin)車(che):位于九宮中心(xin)的車(che)。
高頭車:位(wei)置高而出(chu)路開(kai)揚的車。
低頭(tou)(tou)車:“低頭(tou)(tou)車”是(shi)通頭(tou)(tou)車的反(fan)意詞,也叫(jiao)“暗車”。泛(fan)指(zhi)位置不佳(jia)、至(zhi)少要(yao)走一步或多步之后(hou)才能投入戰(zhan)斗的車。
重線車/同線車:橫排無阻隔(ge)的兩只車。
守喪(sang)車:被牽制(zhi)而動彈不得(de)的車。
巡河(he)車:位于己方河(he)頭(tou)線的車。
騎河(he)車:位于對方河(he)頭線的車。
篡位車(che):“車(che)”置于將帥(shuai)的原位。
大刀剜心/大膽(dan)穿心:以車闖入宮(gong)心的(de)一種(zhong)棄子入局著法(fa)。
小刀剜心/大膽穿(chuan)心:以(yi)兵闖入(ru)宮(gong)心的一(yi)種棄子入(ru)局著法。
雙(shuang)車(che)錯(cuo)(cuo):同(tong)一方雙(shuang)車(che)在部局范圍內交錯(cuo)(cuo)移動(dong)。
屏風(feng)馬:指馬二(er)進三或馬八進七。
邊馬:位于一(yi)路或九路的馬。
盤(pan)河(he)馬(ma):開局(ju)時指(zhi)位于三(san)路或七(qi)路己(ji)方(fang)河(he)頭線上的(de)馬(ma)。
高釣馬(ma)(側面虎):位(wei)于三路(lu)或七(qi)路(lu)對(dui)方卒林線上的馬(ma)。
釣魚馬(ma):位于三(san).八(3.8)和七.八(7.8)兩點(dian)上的馬(ma)。
臥槽馬:位于(yu)三.七(qi)(3.7)或七(qi).七(qi)(7.7)兩點上將軍的(de)馬。
窩心(xin)馬(ma)/歸心(xin)馬(ma):位于九宮中(zhong)心(xin)的馬(ma)。
連(lian)環馬(ma):兩(liang)馬(ma)互為(wei)根,互相(xiang)保護。
穿宮(gong)馬(ma):馬(ma)從九(jiu)宮(gong)的(de)一邊(bian)跳到(dao)九(jiu)宮(gong)的(de)另(ling)一邊(bian);開局(ju)泛(fan)指飛象后馬(ma)由底線穿過(guo)九(jiu)宮(gong)中路(lu)到(dao)士角位。
反(fan)宮馬:以雙正馬士角(jiao)炮為主(zhu)體的開局陣式,亦稱(cheng)“夾炮屏風”。
士角馬(ma)/掛角馬(ma):位于四.八(4.8)或六(liu).八(6.8)兩點上(shang)的馬(ma)。
絆腳馬:去路被(bei)阻的(de)馬。
拔簧馬/梭里拔簧:在馬后車的配置中(zhong),跳(tiao)馬露車的一種戰術(shu)。
八(ba)角馬(ma):指進到對(dui)方(fang)士角掛(gua)角將軍,并將對(dui)方(fang)的將(帥)逼到與“掛(gua)角馬(ma)”成對(dui)角位(wei)置的馬(ma)。
雙馬飲泉:雙馬逼近九宮(gong)的一(yi)種戰術,亦為(wei)一(yi)著名殘局的名稱。
邊炮:位于一(yi)路或九路的炮。
蝶炮:炮二進一。
重炮:兩(liang)只炮于前后(hou)排列(lie)威脅將軍,使對(dui)手之將軍設防也不(bu)行,不(bu)設防也不(bu)行。
巡河炮(pao):位于己方(fang)河頭(tou)線的炮(pao)。
擔桿(gan)炮:兩炮中間(jian)有一子(通常(chang)為(wei)相),互相保護。
空(kong)頭(tou)炮:炮和對方將帥(shuai)中間沒有任何(he)棋子(zi)。
窩心(xin)炮(pao):位(wei)于九宮中(zhong)心(xin)的炮(pao)。
沉底(di)炮:炮移動到對方(fang)底(di)線。
冷(leng)巷炮(pao):位置隱蔽的炮(pao)。
殺招
馬(ma)后炮(pao)(pao):泛指炮(pao)(pao)在馬(ma)后,以(yi)馬(ma)限制對(dui)方將(jiang)(jiang)帥的退路(lu),兼以(yi)炮(pao)(pao)向對(dui)方叫將(jiang)(jiang)。
天地(di)炮:一炮從(cong)中(zhong)(zhong)路牽制對(dui)方中(zhong)(zhong)士(shi)中(zhong)(zhong)象,另(ling)一炮從(cong)底(di)線牽制對(dui)方底(di)士(shi)底(di)象。
鐵門栓:以炮鎮中(zhong)路限(xian)制(zhi)對方士象的活(huo)動,兼以車或兵(卒)守(shou)著對方的將(帥)門。
夾車炮(pao):車炮(pao)或車雙炮(pao)前后互相配合的(de)一種戰(zhan)術。
炮(pao)碾丹沙:車炮(pao)在底線成將, 從而殺去障礙(ai) (主要是士象)成殺勢。
車炮抽殺:
泛指炮在車(che)后(hou)時,一(yi)面跳炮吃子,一(yi)面露(lu)車(che)叫將(jiang),令對方顧此(ci)失彼的一(yi)種戰術。
海底(di)撈(lao)月:車炮或(huo)車兵在對方(fang)底(di)線逼(bi)使對方(fang)將帥離(li)開中路的一種戰術。
兩頭蛇(she):把三(san)路兵和七路兵挺起的陣式(shi)。
高(gao)兵(bing)(bing):泛(fan)指不低于(yu)對(dui)方卒(兵(bing)(bing))林線的兵(bing)(bing)(卒)。
低兵:泛指低于(yu)對(dui)方卒(zu)(兵)林(lin)線的兵(卒(zu))。
底兵/老兵:位于對(dui)方底線的(de)兵(卒)。
過河兵(bing):高于己(ji)方河頭線(xian)的兵(bing)(卒)。
兄弟兵(bing):雙兵(bing)(卒)聯(lian)在(zai)一起。
對頭兵:雙方(fang)未過(guo)河(he)的兵卒在同一路上向(xiang)著(zhu)對方(fang)。
花心(xin)兵:位于九宮中(zhong)心(xin)的(de)兵(卒)。
咽(yan)喉兵(bing):在宮心(xin)線(xian)上(shang)接近(jin)九(jiu)宮的兵(bing)(卒)。
二鬼拍門:雙(shuang)兵逼近對方(fang)九宮的一種戰術。
羊角士:一士支在(zai)九(jiu)宮上角,一士守(shou)在(zai)宮心。
花士象:士(仕)和象(相)由(you)不同方向支(zhi)起。
山頂帥/山頂公:位(wei)于宮頂線(xian)的將帥。
光帥:無守備的將帥
雙車(che)錯:雙車(che)交錯將軍取勝;
白(bai)臉(lian)將(jiang):利用雙方將(jiang)帥不得(de)直接(jie)對面的規則取勝(右圖(tu)以己方帥占中,車照將(jiang)對方老將(jiang)取勝);
肋(lei)馬(ma)車:車在肋(lei)道,馬(ma)協助(zhu)殺將;
鐵門栓:中炮(pao)牽制(zhi)對方中線(xian)子力,用己方車(che)從(cong)底(di)線(xian)將軍(jun)取勝;
大刀剜心:中炮牽制對(dui)方中路子(zi)力,棄(qi)車強(qiang)砍對(dui)方中士(shi)構成鐵門栓局勢(shi)(shi)取勝。同樣局勢(shi)(shi)下,用兵(bing)則為“小(xiao)刀剜心”;
重炮;雙炮構(gou)成一(yi)線攻(gong)擊(ji)對方(fang)老將取(qu)勝;
夾車(che)(che)炮:車(che)(che)和雙(shuang)炮攻擊對方老將(jiang)取勝,雙(shuang)炮的作用等(deng)同(tong)于一車(che)(che);
三(san)進(jin)兵:兵(在炮(pao)保護下)的步步推進(jin)將軍取勝;
海底(di)撈月:車(che)、炮勝單車(che)的實用殘局,要(yao)求車(che)炮方(fang)奪(duo)取中路控制權才容易取勝;
老兵(bing)搜(sou)林:車(che)、底兵(bing)勝單車(che)的實(shi)用(yong)殘局,要求(qiu)車(che)兵(bing)方奪取對中路(lu)控制權才容易取勝;
臥槽馬:馬定(ding)將,其他子力將軍;
釣魚馬(ma)(ma):馬(ma)(ma)定將(jiang),其他子力將(jiang)軍;
金鉤馬(ma):馬(ma)定將,其(qi)他子(zi)力將軍;
八角馬:馬定將,其他子力(li)將軍;
高釣馬:馬定將,其他子(zi)力將軍。
文化
高檔花梨木象棋
高檔花梨木象棋
象棋收藏要“三看”
收藏者在購買(mai)古董(dong)象棋時要注意“三(san)看”:一看質(zhi)地,二看年代,三(san)看工藝。
同樣(yang)是木質象棋(qi)(qi),以木質細密的綠檀木、金絲楠(nan)木象棋(qi)(qi)最為貴重,其市(shi)場(chang)(chang)價格多在8萬(wan)元以上;紫檀木象棋(qi)(qi)次(ci)之。而其他木質的象棋(qi)(qi),如紅(hong)檀木、紅(hong)木等(deng),市(shi)場(chang)(chang)價格多在5000元到6萬(wan)元之間(jian)。另外(wai),缺棋(qi)(qi)子的非成套象棋(qi)(qi)價格會大幅度“縮水”,價格一直居高(gao)不下,一般收藏愛好者難以承受。
從的(de)(de)象(xiang)棋收藏(zang)市(shi)場(chang)來(lai)看,明(ming)清時期的(de)(de)象(xiang)棋是(shi)(shi)藏(zang)家(jia)最為(wei)(wei)關(guan)注的(de)(de)品(pin)種。工藝是(shi)(shi)否精湛也是(shi)(shi)衡量象(xiang)棋價(jia)值(zhi)的(de)(de)標準之一。值(zhi)得注意(yi)的(de)(de)是(shi)(shi),高檔的(de)(de)象(xiang)棋一般都做工精致(zhi)、表面光滑勻(yun)稱(cheng),不會有過(guo)多的(de)(de)雕(diao)刻,但如果(guo)遇(yu)到有雕(diao)花的(de)(de)珍品(pin)象(xiang)棋,藏(zang)家(jia)定會爭相購買。此副象(xiang)棋材質(zhi)厚實,包漿溫潤,正(zheng)面刻填紅黑二色楷書,字(zi)體(ti)(ti)端正(zheng),筆力雄健(jian);側面填金(jin)淺(qian)刻纏枝蓮(lian)紋(wen)(wen)(wen)裝飾,線(xian)條(tiao)流暢;棋背刻雙(shuang)蝠拱團壽紋(wen)(wen)(wen),寓意(yi)福壽雙(shuang)至。象(xiang)棋通體(ti)(ti)紋(wen)(wen)(wen)飾繁復,圖案具有吉祥意(yi)義,為(wei)(wei)典型乾隆朝工藝風格,極為(wei)(wei)珍貴。最終,這(zhe)副象(xiang)棋以高達77萬(wan)元(yuan)的(de)(de)價(jia)格成交。
易經與象棋
中(zhong)國象棋來(lai)源(yuan)有(you)(you)兩種說(shuo)法,一是伏羲先天八卦(gua)推(tui)出,另一是韓信(xin)推(tui)出。無論(lun)怎樣,中(zhong)國象棋的思想源(yuan)于《易(yi)經(jing)》,與《易(yi)經(jing)》中(zhong)的太極(ji)八卦(gua)圖有(you)(you)很大的聯(lian)系(xi),可(ke)以這么說(shuo),中(zhong)國象棋就是太極(ji)八卦(gua)。
就用太(tai)極八(ba)卦來解析一(yi)(yi)下中國象棋。太(tai)極八(ba)卦的精髓思(si)想(xiang):一(yi)(yi)個概念(nian)(內部時刻變(bian)化的)在某(mou)一(yi)(yi)方向上歸(gui)根結蒂分(fen)為對(dui)立(li)兩面,表現為三種形式(對(dui)立(li)兩者加(jia)他(ta)們(men)的統一(yi)(yi)體),接(jie)著一(yi)(yi)直細分(fen)下去(qu),無窮無盡。棋盤(pan)上有兩對(dui)立(li)方,還有一(yi)(yi)與雙方接(jie)觸的河(he)界。
觀查(cha)其中(zhong)一個軍事集團“將(jiang)”,一共有(you)16個棋子,大家知道怎么來的(de)(de)嗎(ma)?“將(jiang)”這個概(gai)念按照前面所說(shuo)的(de)(de)來邏輯推理。兩對立面分(fen)(fen)一次(ci)得2X3=6,三(san)種表(biao)現(xian)形(xing)式分(fen)(fen)一次(ci)得3X3=9,1 6 9=16,這就是“將(jiang)”集團的(de)(de)組織來源(yuan)。1代表(biao)未細分(fen)(fen)的(de)(de)“將(jiang)”,2代表(biao)相(xiang)(xiang)和士(shi)(shi),3代表(biao)車、馬(ma)、炮,6代表(biao)左(zuo)(zuo)(zuo)相(xiang)(xiang)、右相(xiang)(xiang)、左(zuo)(zuo)(zuo)士(shi)(shi)、右士(shi)(shi)再兩個兵(左(zuo)(zuo)(zuo)相(xiang)(xiang)與(yu)右相(xiang)(xiang)的(de)(de)中(zhong)間壯態物,左(zuo)(zuo)(zuo)士(shi)(shi)與(yu)右士(shi)(shi)的(de)(de)中(zhong)間壯態物),9代表(biao)左(zuo)(zuo)(zuo)車、兵、右車、左(zuo)(zuo)(zuo)馬(ma)、兵、右馬(ma)、左(zuo)(zuo)(zuo)炮、兵、右炮。
首先,必須明(ming)確(que),中國(guo)文化是(shi)(shi)“道”的文化。這(zhe)個“道”,不(bu)是(shi)(shi)指(zhi)狹隘的“道教”之道,而是(shi)(shi)指(zhi)的根本和整體(ti)的“道”。
在中國文(wen)化(hua)中,一切萬事萬物,都是、也(ye)都應從道的高度來統攝認識和實踐。
而從(cong)道的高度來(lai)看,萬事(shi)萬物無不可(ke)以、也(ye)無不必須從(cong)象理、位理、數理、哲理各個(ge)角度來(lai)綜合認(ren)識和實踐。
象(xiang)(xiang)棋(qi),稱(cheng)(cheng)為象(xiang)(xiang)者,象(xiang)(xiang)也,演象(xiang)(xiang)之棋(qi)也。從象(xiang)(xiang)理入道,即從象(xiang)(xiang)理角度出發(fa),達到對事(shi)物的認識和實踐,是中國象(xiang)(xiang)棋(qi)游戲設(she)立的名稱(cheng)(cheng)指地。
老(lao)子曰:人(ren)(ren)法地,地法天(tian)、天(tian)法道(dao),道(dao)法自(zi)然。指(zhi)出了宇宙萬物從整體系統上(shang)是四(si)個層(ceng)次崁(kan)套而(er)成,即道(dao)、天(tian)、地、人(ren)(ren),其規律內涵由簡(jian)到繁、外延由大到小。
易傳(chuan)曰(yue):形而(er)上(shang)者(zhe)謂(wei)(wei)之(zhi)道,形而(er)下者(zhe)謂(wei)(wei)之(zhi)器。指出了在人(ren)法(fa)地層次(ci)上(shang),萬(wan)(wan)(wan)事萬(wan)(wan)(wan)物(wu)包含(han)了二個基本層次(ci),即形而(er)上(shang)和(he)形而(er)下。形而(er)下者(zhe),時空分離,萬(wan)(wan)(wan)物(wu)萬(wan)(wan)(wan)事以空間分別、依(yi)時間展開;形而(er)上(shang)者(zhe),萬(wan)(wan)(wan)事萬(wan)(wan)(wan)物(wu)有氣化內(nei)景,從太極五(wu)行時空相聯系。象者(zhe),形而(er)上(shang)之(zhi)內(nei)景也(ye),為形而(er)下一(yi)切形式、變化之(zhi)肇端。
體現中國傳統(tong)的仁、義 、智、禮、信、忠
很多人覺得象(xiang)棋(qi)和(he)棋(qi)太(tai)多 分不(bu)出勝(sheng)負 于(yu)是(shi)(shi)有了 “升變” 之類(lei)的(de)(de)(de)(de)等(deng)等(deng)規則 其實他們只(zhi)是(shi)(shi)看到了象(xiang)棋(qi)的(de)(de)(de)(de)冰山一(yi)(yi)角 沒有用廣闊的(de)(de)(de)(de)視野(ye)來研究象(xiang)棋(qi)這 古人發明(ming)象(xiang)棋(qi)一(yi)(yi)定(ding)考慮(lv)到象(xiang)棋(qi)的(de)(de)(de)(de)的(de)(de)(de)(de)和(he)棋(qi) 但是(shi)(shi)古人自有他的(de)(de)(de)(de)道理(li)下(xia)象(xiang)棋(qi)的(de)(de)(de)(de)目的(de)(de)(de)(de)不(bu)在于(yu)贏棋(qi),而在于(yu)下(xia)棋(qi)中的(de)(de)(de)(de)樂趣,就(jiu)(jiu)看哪一(yi)(yi)步(bu)可以(yi)力挽狂瀾(lan),就(jiu)(jiu)看哪一(yi)(yi)步(bu)可以(yi)妙(miao)手回春,點到為止,所以(yi)勝(sheng)負不(bu)重要,這是(shi)(shi)下(xia)棋(qi)的(de)(de)(de)(de)境界(jie),象(xiang)棋(qi)就(jiu)(jiu)是(shi)(shi)要體現一(yi)(yi)個“和(he)”字 戰爭(zheng)的(de)(de)(de)(de)最(zui)高境界(jie)就(jiu)(jiu)是(shi)(shi) “和(he)平”而且中國(guo)象(xiang)棋(qi)最(zui)能(neng)體現中國(guo)傳統(tong)的(de)(de)(de)(de) 仁、義 、智、禮(li)、信、忠(zhong)。
首先是(shi)“仁(ren)”--中國象棋不(bu)同于國際象棋 因為 將(jiang) 仕(shi)(shi) 都(dou)不(bu)出九(jiu)宮 象不(bu)過(guo)河 只要前方將(jiang)士擒(qin)住 敵方將(jiang)軍即可(ke) 不(bu)需要 將(jiang) 仕(shi)(shi) 象 ,這種不(bu)為高(gao)官厚祿(lu)的(de)(de)勇往直前的(de)(de)精神正是(shi)我們國家的(de)(de)傳(chuan)統美(mei)德 也是(shi)“信(xin)”和(he)對(dui)國家的(de)(de)“忠”其次,象棋中的(de)(de)“將(jiang)”雖說是(shi)傀儡 但是(shi)寧死(si)不(bu)出九(jiu)宮 象棋中的(de)(de)“仕(shi)(shi)”寧死(si)也要在(zai)九(jiu)宮保(bao)衛“將(jiang)”的(de)(de)氣(qi)節 都(dou)體現了象棋中的(de)(de)“義”
最后是“智”--中國象(xiang)棋的 將(jiang) 士 不(bu)(bu)出(chu)九宮 而(er)指揮戰場 體現了 古(gu)代戰爭運籌(chou)帷(wei)幄的姿態 象(xiang)棋不(bu)(bu)是拼子(zi)力 而(er)是運用(yong)戰術 計策(ce)來贏得勝(sheng)利 講究的是“智斗” 不(bu)(bu)同的子(zi)在不(bu)(bu)同的位(wei)置就會有不(bu)(bu)同的“勢”
象棋譜式
將(jiang)軍不(bu)離九宮內,士止(zhi)相隨不(bu)出官。
象飛四(si)方(fang)營四(si)角,馬行一步一尖沖。
炮須隔子打一子,車行直(zhi)路任(ren)西東。
唯卒只能行一步,過河橫(heng)進退無蹤。
宜用心機
象(xiang)棋(qi)易學最(zui)難精(jing),妙著神(shen)機自巧生(sheng)。
得(de)勢舍(she)車方有益,失(shi)先棄(qi)子必無成。
他強(qiang)己(ji)弱(ruo)須兼守,彼弱(ruo)吾強(qiang)可橫行(xing)。
更熟此書胸(xiong)臆內,管教到處有(you)芳名(ming)。
中炮局
起(qi)炮在中(zhong)宮,觀棋氣象(xiang)雄。
馬(ma)常守中卒,士上(shang)將防(fang)空。
象要車相附,卒宜(yi)左右(you)攻。
居將炮車敵,馬出渡河容。
士相局勢
炮向士角安,車行兩路前(qian)。
過(guo)河車(che)炮上,炮在后為先。
集車拿士相,仍教炮向前。
敵人輕不守,捉將不為難(nan)。
飛炮局勢
炮車邊塞上,臨陣勢如飛。
虛隙(xi)井圖象(xiang),沖前敵勢危。
絕敵尋先子,無語自沉吟。
車將車破敵,變化少人知。
象局勢
象局(ju)勢能安(an),行車出兩邊。
車先(xian)河上立,馬在后遮攔。
炮(pao)急常行動(dong),上(shang)士必相圓。
象眼(yan)深防塞,中心卒莫行。
勢成方動炮,攻敵(di)兩(liang)河邊。
勸君依此訣,捉將有何(he)難。
破車勢
一(yi)車(che)在(zai)中營,鴛鴦(yang)馬上攻。
一車河(he)上(shang)立,中卒向(xiang)前(qian)沖。
引(yin)車塞象眼,炮在后(hou)相從(cong)。
勝宜得先
得(de)(de)子得(de)(de)先(xian)名得(de)(de)勝,得(de)(de)子失先(xian)卻是輸(shu)。
車前馬后須相應,進退應須要付車。
俗語
小卒過河頂大車
小卒一去不回頭
重炮將——無子墊
馬回頭——不如驢
一盤(pan)象棋下三天——棋逢對手
象(xiang)棋斗勝——紙上談兵
豆腐(fu)板上下象棋——無路可走
圍棋盤(pan)里擺(bai)象棋——不對路數
馬跳窩心,不死也昏
單車難破士象全
單車掛炮,瞎胡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