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聯(lian)合國教科文(wen)組織的《保護(hu)非物(wu)質文(wen)化遺(yi)產(chan)公(gong)約》定義,非物(wu)質文(wen)化遺(yi)產(chan)指被(bei)各群體(ti)、團體(ti)、有時為個人所視(shi)為其文(wen)化遺(yi)產(chan)的各種實(shi)踐(jian)、表(biao)演(yan)、表(biao)現形式、知識體(ti)系和技能及其有關(guan)的工具(ju)、實(shi)物(wu)、工藝品(pin)和文(wen)化場所。公(gong)約所定義的“非物(wu)質文(wen)化遺(yi)產(chan)”包括(kuo)以下方面(mian):
根據《中(zhong)華人民共和(he)國(guo)非物(wu)質文(wen)(wen)化(hua)遺產法(fa)》規定(ding):非物(wu)質文(wen)(wen)化(hua)遺產是指(zhi)各族人民世代相傳(chuan)(chuan)(chuan)并視為其文(wen)(wen)化(hua)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zhong)傳(chuan)(chuan)(chuan)統文(wen)(wen)化(hua)表現形式,以及與傳(chuan)(chuan)(chuan)統文(wen)(wen)化(hua)表現形式相關(guan)的實物(wu)和(he)場(chang)所(suo)。包括:
屬于非物質文(wen)化遺(yi)產組成部(bu)分(fen)的(de)實(shi)物和(he)場所,凡(fan)屬文(wen)物的(de),適(shi)用(yong)《中華(hua)人(ren)民共和(he)國(guo)文(wen)物保(bao)護(hu)法》的(de)有關規定。
2020年北(bei)京時(shi)間12月17日晚(wan),我(wo)國(guo)單(dan)獨申報(bao)的(de)(de)“太極拳(quan)”以及與馬來(lai)西亞(ya)聯合(he)(he)申報(bao)的(de)(de)“送王船——有(you)關人與海(hai)洋可持續聯系(xi)的(de)(de)儀式及相關實踐(jian)”兩個項目,經聯合(he)(he)國(guo)教(jiao)科(ke)文(wen)組(zu)(zu)織保護非物質(zhi)文(wen)化遺產(chan)政府(fu)間委員會評審通過(guo),列入(ru)聯合(he)(he)國(guo)教(jiao)科(ke)文(wen)組(zu)(zu)織人類非物質(zhi)文(wen)化遺產(chan)代表作名錄。至此,我(wo)國(guo)共有(you)42個非物質(zhi)文(wen)化遺產(chan)項目(含(han)“急需保護名錄”和“優秀實踐(jian)名冊(ce)”)列入(ru)聯合(he)(he)國(guo)教(jiao)科(ke)文(wen)組(zu)(zu)織非物質(zhi)文(wen)化遺產(chan)名錄(冊(ce)),居世界(jie)第(di)一。
為使中國的(de)非物(wu)質(zhi)文化(hua)遺(yi)產(chan)保(bao)護(hu)工作規(gui)范化(hua),國務院發布(bu)《關于加強(qiang)文化(hua)遺(yi)產(chan)保(bao)護(hu)的(de)通知》,并制定“國家 + 省 + 市 + 縣(xian)”共4級保(bao)護(hu)體(ti)系,要(yao)求各地(di)方和(he)各有關部門貫(guan)徹“保(bao)護(hu)為主、搶(qiang)救第一、合(he)理利用(yong)、傳承發展”的(de)工作方針,切實做(zuo)好非物(wu)質(zhi)文化(hua)遺(yi)產(chan)的(de)保(bao)護(hu)、管理和(he)合(he)理利用(yong)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guo)(guo)國(guo)(guo)務院先后(hou)批準分(fen)別(bie)于2006年、2008年和2011年、2014年、2021年命(ming)名了五批國(guo)(guo)家級(ji)(ji)非物(wu)質文化遺(yi)產(chan)名錄(lu),共計10個類別(bie)1557項國(guo)(guo)家級(ji)(ji)非物(wu)質文化遺(yi)產(chan)。
類型 | 簡介 | 數量 | 代表 |
傳統民俗 | 民間流行的風尚、習俗,包括節日、活動、祭祀等 | 183項 | 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會、廟會、皇帝祭典、土族婚禮等 |
傳統技藝 | 有著悠久文化歷史背景的技術、技能 | 287項 | 景德鎮制瓷、蜀錦織造、客家土樓建造、茅臺制作技術等 |
傳統美術 | 蘊涵著國家、民族特有的價值觀念、審美追求和情感記憶 | 139項 | 四大名繡、玉雕、石雕、泥塑、年畫、藏族唐卡、漢字書法等 |
傳統音樂 | 綿延幾千年并包含諸多審美品格的音樂思想特殊本質的集中體現 | 189項 | 陜北民歌、蒙古族長調民歌、畬族民歌、苗族民歌、銅鼓十二調、、吟誦調、蘇州玄妙觀道教音樂等 |
傳統戲劇 | 以語言、動作、舞蹈、音樂、木偶等形式達到敘事目的的表演藝術 | 171項 | 京劇、川劇、豫劇、徽劇、粵劇、評劇、皮影戲、梨園戲、黃梅戲、歌仔戲、采茶戲、秧歌戲等 |
傳統曲藝 | 由民間口頭文學和歌唱藝術經過長期發展演變形成的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 | 145項 | 東北大鼓、山東大鼓、京東大鼓、、赫哲族說唱藝術伊瑪堪、北京評書、陜北說書等 |
傳統舞蹈 | 具中國獨特形態和神韻的東方舞蹈藝術 | 144項 | 土家族擺手舞、苗族蘆笙舞、朝鮮族農樂舞、傣族孔雀舞、高山族拉手舞、秧歌、京西太平鼓等 |
傳統文學 | 包括詩歌、散文、小說、劇本、寓言、童話等不同體裁 | 167項 | 白蛇傳、梁祝、孟姜女、濟公、西施、牛郎織女、劉三姐歌謠、吳歌、苗族古歌、畬族小說歌、壯族嘹歌、土家族哭嫁歌等 |
傳統醫藥 | 從古代開始通過長期醫療實踐逐步形成并發展成的醫學理論體系 | 23項 | 中醫診法、中醫正骨療法、中藥炮制技術、中醫傳統制劑方法、藏醫藥、壯醫藥、蒙醫藥等 |
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類 | 包括各種游戲、雜技、體育競技活動等內容 | 109項 | 太極拳、武當武術、少林功夫、詠春、精武武術、花毽、蹴鞠、蒙古族搏克、摔跤、馬球、賽龍舟、吳橋雜技、聊城雜技等 |
2019年11月29日,文化和旅游部(bu)辦公廳發布(bu)了《關(guan)于(yu)公布(bu)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yi)產代表性項目保護(hu)單(dan)(dan)位(wei)(wei)名(ming)單(dan)(dan)的(de)(de)通(tong)知》,同意對793個涉(she)及(ji)更名(ming)、撤(che)銷、職能調整(zheng)(zheng)的(de)(de)保護(hu)單(dan)(dan)位(wei)(wei)進行調整(zheng)(zheng)和重新(xin)認定、對14個檢查不合(he)格的(de)(de)保護(hu)單(dan)(dan)位(wei)(wei)給予限期整(zheng)(zheng)改、對38個檢查不合(he)格的(de)(de)保護(hu)單(dan)(dan)位(wei)(wei)取消其保護(hu)單(dan)(dan)位(wei)(wei)資(zi)格。調整(zheng)(zheng)后(hou)的(de)(de)國家級非遺(yi)代表性項目保護(hu)單(dan)(dan)位(wei)(wei)名(ming)單(dan)(dan)共(gong)3154個。
序號 | 名稱 | 遺產名錄等級 |
---|---|---|
煉火 | Ⅹ-175 | |
臘八節習俗 | Ⅹ-174 | |
嚴東關五加皮釀酒技藝 | Ⅷ-266 | |
鑄鐵技藝(永康鑄鐵技藝) | Ⅷ-250 | |
彩帶編織技藝(畬族彩帶編織技藝) | Ⅷ-247 | |
序號 | 名稱 | 遺產名錄等級 |
---|---|---|
徐州伏羊食俗 | Ⅹ-179 | |
謝馥春脂粉制作技藝 | Ⅷ-261 | |
瓷刻(大豐瓷刻) | Ⅶ-135 | |
水晶雕刻(東海水晶雕刻) | Ⅶ-134 | |
蘇北大鼓 | Ⅴ-131 | |
序號 | 名稱 | 遺產名錄等級 |
---|---|---|
黃茶制作技藝(君山銀針茶制作技藝) | Ⅷ-267 | |
巖鷹拳 | Ⅵ-90 | |
巫家拳 | Ⅵ-89 | |
嘉禾伴嫁歌 | Ⅱ-174 | |
老司城傳說 | Ⅰ-159 | |
序號 | 名稱 | 遺產名錄等級 |
---|---|---|
簡牘制作技藝(楚簡制作技藝) | Ⅷ-257 | |
制漆技藝(壩漆制作技藝) | Ⅷ-255 | |
青銅器制作技藝(青銅編鐘制作技藝) | Ⅷ-251 | |
天門漁鼓 | Ⅴ-137 | |
女媧傳說 | Ⅰ-158 | |
序號 | 名稱 | 遺產名錄等級 |
---|---|---|
擦擦制作技藝(拉薩擦擦制作技藝) | Ⅷ-264 | |
古爾魯 | Ⅴ-143 | |
巴貢(霞爾巴貢) | Ⅳ-170 | |
門巴族薩瑪民歌 | Ⅱ-178 | |
傳統帳篷編制技藝 | Ⅷ-285 | |
序號 | 名稱 | 遺產名錄等級 |
---|---|---|
龍神賽會 | Ⅹ-172 | |
麻紙制作技藝(西和麻紙制作技藝) | Ⅷ-258 | |
拔河(萬人扯繩賽) | Ⅵ-102 | |
龍頭琴彈唱 | Ⅴ-145 | |
隴西云陽板 | Ⅲ-142 | |
序號 | 名稱 | 遺產名錄等級 |
---|---|---|
祀兄弟公出海儀式 | Ⅹ-170 | |
白沙黎族骨器制作技藝 | Ⅷ-262 | |
海南苗族盤皇舞 | Ⅲ-137 | |
疍歌 | Ⅱ-175 | |
三月三 | Ⅹ-12 | |
序號 | 名稱 | 遺產名錄等級 |
---|---|---|
尖扎達頓宴 | Ⅹ-181 | |
德都蒙古全席 | Ⅹ-180 | |
藏族刺繡(貴南藏族刺繡) | Ⅶ-132 | |
阿柔逗曲 | Ⅱ-180 | |
藏族民間傳說(年保玉則傳說) | Ⅰ-162 | |
序號 | 名稱 | 所在地區 | 遺產名錄等級 |
---|---|---|---|
皮藝(蒙古族皮藝) | 內蒙古自治區 | Ⅶ-139 | |
毛繡(察哈爾毛繡) | 內蒙古自治區 | Ⅶ-126 | |
蒙古族唐卡(馬鬃繞線堆繡唐卡) | 內蒙古自治區 | Ⅶ-124 | |
烏審走馬競技 | 內蒙古自治區 | Ⅵ-96 | |
鄂溫克族民間故事 | 內蒙古自治區 | Ⅰ-16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