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7年(清(qing)朝光緒(xu)二十三年)7月13日,潘(pan)菽(shu)出生于江蘇省宜興縣陸平村的(de)書香門第(di),潘(pan)菽(shu)6歲時開始在(zai)父親開辦的(de)蒙館里讀《四書》、《五經》。后始逢清(qing)朝末年廢(fei)科舉辦學(xue)(xue)堂,潘(pan)菽(shu)以優(you)異成績考取了常州江蘇省立(li)第(di)五中學(xue)(xue)插班3年級。
1917年(中(zhong)(zhong)華民國(guo)六年),潘菽中(zhong)(zhong)學(xue)畢業,跳過(guo)兩年預科(ke),直接考(kao)取了大(da)(da)學(xue)本科(ke),就讀(du)于北京大(da)(da)學(xue)哲學(xue)系。在北大(da)(da)讀(du)書期間,深得校長蔡元培欣賞:喜(xi)歡潘菽多(duo)才(cai)多(duo)藝,興趣廣(guang)泛,又(you)甚愛學(xue)習。
1920年(民(min)國(guo)九年),大學(xue)畢業后,抱著“教(jiao)育救國(guo)”的思(si)想,潘菽考取了官費(fei)留(liu)美。
1921年(民國(guo)十年),抵達美(mei)國(guo)入加利福(fu)尼亞大學(xue)(xue)(xue)學(xue)(xue)(xue)習(xi)教(jiao)育學(xue)(xue)(xue)。不(bu)久,思想發生(sheng)變化,轉學(xue)(xue)(xue)到印第安那大學(xue)(xue)(xue)學(xue)(xue)(xue)習(xi)心理學(xue)(xue)(xue),獲碩士學(xue)(xue)(xue)位。
1923年(nian)(民國(guo)十二年(nian)),又轉(zhuan)入芝加哥大學(xue),在H卡爾(Carr)教授指導下,于1926年(nian)完成(cheng)了“背(bei)景(jing)對(dui)學(xue)習和回憶(yi)的影響”論文,獲(huo)得博士學(xue)位。
1927年(nian)(中(zhong)華民(min)國十六年(nian)),潘菽(shu)學(xue)成回國,應聘到(dao)建立心理(li)學(xue)系最早(zao)的第四中(zhong)山(shan)大學(xue)(后改(gai)稱為中(zhong)央(yang)大學(xue))任(ren)副教授,半年(nian)后晉升為教授,兼任(ren)心理(li)系主任(ren)。
1944年(中華民(min)國三(san)十(shi)三(san)年),潘菽還和梁希、涂長望、金善寶等人在共產黨支持下,聯合(he)包括(kuo)竺可楨、李四光等著名科(ke)(ke)學家在內(nei)的一百多人共同(tong)發起組織了“中國科(ke)(ke)學工作者協會(hui)”。
1946年(nian)(nian)(民國(guo)三十五年(nian)(nian))5月,在重慶正式召開九三學社成(cheng)立大會(hui)。創始人有許德(de)珩、潘菽、涂長(chang)望等。
1949年,南(nan)京解(jie)放,潘(pan)菽受命參與接管中央大學(xue),中央大學(xue)更名為南(nan)京大學(xue)后。同年9月,潘(pan)菽作為中國科(ke)學(xue)家代(dai)表團員之一去蘇聯參加(jia)巴甫洛夫100周年誕辰紀念活動。
1951年,潘菽被任命為南京大學首任校長。
1952年,參(can)與了南(nan)京(jing)及華東地區(qu)的(de)大(da)學院系調整工作(zuo),主持院系調整時,考慮(lv)到儀(yi)器設備搬遷問題,沒有把南(nan)京(jing)大(da)學留在(zai)四牌樓原址,這也是潘菽本人認為的(de)潘菽生平辦錯的(de)第一件大(da)事。
1955年(nian),潘菽當選(xuan)為中科院生物(wu)學部委(wei)(wei)員,是(shi)當時中國心理學領域唯一一位學部委(wei)(wei)員。
1956年,南(nan)京大學(xue)心(xin)理系并入中(zhong)國科學(xue)院心(xin)理研(yan)究所(suo),潘菽(shu)擔任了心(xin)理研(yan)究所(suo)所(suo)長。
1957年(nian),潘(pan)菽又(you)率中國(guo)心理學家代表團赴(fu)民主(zhu)德國(guo)訪(fang)問,往(wang)返都路過莫斯科。
1963年(nian),潘(pan)菽突發心肌梗塞病,幾瀕于危(wei),住了一年(nian)多醫院。
1976年,任心理(li)(li)研究(jiu)所(suo)所(suo)長和中(zhong)國心理(li)(li)學會(hui)理(li)(li)事長,潘菽(shu)一方(fang)面不辭辛苦地做了(le)大(da)量組織領導工作(zuo),同時身先士(shi)卒,帶頭從(cong)事研究(jiu)和著述,大(da)力播揚。
1988年(nian)3月26日(ri),因病逝(shi)世(shi)于(yu)北(bei)京(jing),享(xiang)年(nian)91歲(sui)。
《潘菽心理(li)學文集》,《心理(li)學簡札》,《心理(li)學的過去與將來(lai)》,《社會的心理(li)基礎(chu)》,《心理(li)學的應用》。
曾任(ren)南京大學校長,南京市(shi)和江(jiang)蘇省人民(min)委(wei)員(yuan)會(hui)委(wei)員(yuan),省政(zheng)協(xie)(xie)副主席,中(zhong)國科(ke)協(xie)(xie)常委(wei),第一、二(er)、三屆全(quan)國人民(min)代(dai)表(biao)大會(hui)代(dai)表(biao),第五、六(liu)屆全(quan)國政(zheng)協(xie)(xie)常委(wei)等職(zhi)。
1927-1949年,第(di)四中山(shan)大學(xue)、中央大學(xue)理(li)學(xue)院(yuan),兩度兼心理(li)系主任。
1949-1956年,任南(nan)京大學教(jiao)授兼心理系(xi)主(zhu)任、教(jiao)務長,校務委員會主(zhu)席、校長。
1955年(nian),任中國心理(li)學會事長。
1956-1983年,任中國(guo)科學院心理研(yan)究(jiu)(jiu)所研(yan)究(jiu)(jiu)員、所長(chang)。
1983-1988年,任中國科學院心理(li)研究所(suo)研究員、名譽所(suo)長。
1992年獲國家(jia)教委首屆高等(deng)學(xue)校出版社優秀學(xue)術著作(zuo)特等(deng)獎(獲獎)
1991年榮獲(huo)“光明(ming)杯”全國哲學社(she)會科學著作榮譽(yu)獎(獲(huo)獎)
潘菽不(bu)僅是一(yi)位有淵博心(xin)理學(xue)(xue)(xue)思想的科(ke)學(xue)(xue)(xue)家(jia),而且(qie)也是一(yi)位有社(she)會(hui)(hui)影(ying)響的社(she)會(hui)(hui)活(huo)動(dong)家(jia)(九(jiu)三學(xue)(xue)(xue)社(she)評)。
潘(pan)菽是(shi)中國現代心(xin)(xin)理學的(de)(de)奠(dian)基人和理論心(xin)(xin)理學的(de)(de)主(zhu)要開(kai)拓者(zhe),為(wei)中國現代心(xin)(xin)理學的(de)(de)發展做出了巨大(da)貢獻。潘(pan)菽先生是(shi)一位(wei)杰出的(de)(de)教育家。他(ta)在心(xin)(xin)理學教育事業(ye)上(shang)辛勤耕耘(yun),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心(xin)(xin)理學人才。潘(pan)菽先生還是(shi)一位(wei)有影響了社(she)會活動家。作為(wei)九(jiu)三學社(she)的(de)(de)重要創(chuang)始人之一,他(ta)為(wei)九(jiu)三學社(she)的(de)(de)創(chuang)建和組織特色(se)的(de)(de)形成(cheng)做出了特殊貢獻。(九(jiu)三學社(she)副主(zhu)席(xi)邵(shao)鴻評)
潘(pan)菽的一(yi)生(sheng)(sheng)是和他(ta)投身中(zhong)國的心(xin)理學(xue)事(shi)業(ye)密切相(xiang)連的,他(ta)的一(yi)生(sheng)(sheng)是和他(ta)投身中(zhong)國心(xin)理學(xue)事(shi)業(ye)密切相(xiang)連的,有潘(pan)菽先生(sheng)(sheng)的智者、勇者精神的昭示(shi)。(中(zhong)科院心(xin)理學(xue)所所長(chang)、中(zhong)國心(xin)理學(xue)會理事(shi)長(chang)張侃(kan)評)
潘(pan)菽先生是(shi)中(zhong)國(guo)(guo)理(li)(li)論心(xin)理(li)(li)學的(de)開拓者(zhe),他在心(xin)理(li)(li)學的(de)教學、科研及其組(zu)織(zhi)領導崗位上(shang)工作(zuo)了60余年,為中(zhong)國(guo)(guo)心(xin)理(li)(li)學的(de)建立(li)和發展作(zuo)出了杰出貢獻(xian),是(shi)中(zhong)國(guo)(guo)現(xian)代心(xin)理(li)(li)學的(de)重(zhong)要奠基人。潘(pan)菽先生一生從事(shi)心(xin)理(li)(li)學研究的(de)目的(de),歸根到底都是(shi)為了“建立(li)有中(zhong)國(guo)(guo)特色(se)的(de)心(xin)理(li)(li)學”。(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李志軍評)
我們(men)要(yao)緬懷潘菽(shu)先生的歷史(shi)功績,總結潘菽(shu)先生的學(xue)術貢獻,研(yan)究(jiu)他的學(xue)術思想(xiang),感悟他的精神魅力,傳承他的精神財富。(中(zhong)國科學(xue)院北(bei)京(jing)分院副院長李婷評(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