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糯米或黃(huang)米以水淘洗(xi)凈,黃(huang)豆炒(chao)熟磨咸細面(mian)備用。將糯米煮成飯盛于(yu)木(mu)槽內,用木(mu)榔頭蘸水略搗之使(shi)成泥(ni)狀,倒于(yu)事先(xian)備好的石板上,再以木(mu)榔頭蘸水將其(qi)打(da)成面(mian)餅;邊打(da),邊以人從旁撥之,使(shi)其(qi)厚薄均勻,打(da)好后上撒豆面(mian)食用。
制作材料
主料(liao):以糯米為原料(liao),但年糕是(shi)用(yong)(yong)糯米面做成,而打糕則(ze)是(shi)用(yong)(yong)糯米飯捶打而成。
輔料:豆(dou)沙(sha)、熟豆(dou)面、糖、鹽等。
操作步驟
爐子(zi)開(kai)中(zhong)火,把黃豆粉和2湯匙白(bai)糖炒香。
煮熟(shu)糯米,加入3湯匙白糖攪勻,攤涼。
工作臺(tai)墊保鮮(xian)膜(mo),把(ba)糯米平鋪在上面。
用(yong)搟面杖敲(qiao)打糯米(mi)糕,邊敲(qiao)邊撒水,直到(dao)看(kan)不見米(mi)粒,大約40分鐘。
把米(mi)糕切成喜歡的式樣,在黃豆粉里滾一下。
把少量黃豆粉篩在(zai)米(mi)糕上。
制作要領
糯(nuo)米飯用蒸法(fa),而不用煮,是為了使飯糯(nuo)而勁道;
捶(chui)打(da)時(shi)應用力(li)均(jun)勻,最(zui)好(hao)先(xian)在(zai)木槽內打(da)勻,然(ran)后取出打(da)成片(pian),再切成條;
宜現做現吃。
制作心得
用椰(ye)汁(zhi)代(dai)替一部分水燒飯會很香(xiang)。
糖(tang)比較(jiao)少,可(ke)以根(gen)據自己的喜好調整糖(tang)的分量。
用(yong)搟(xian)面(mian)杖豎(shu)著(zhu)錘(chui)打(da)糯米(mi)糕最有效(xiao)。
每次撒水糯米糕都軟(ruan)化一點。
糯(nuo)(nuo)米糕面(mian)積越(yue)錘越(yue)大,建議每次(ci)把糯(nuo)(nuo)米糕從中間折起來,旋(xuan)轉90度(du)再打(da)。。打(da)到(dao)一(yi)定程(cheng)度(du),米糕會粘在(zai)搟面(mian)杖上。建議在(zai)水里(li)涮一(yi)下搟面(mian)杖再打(da)。
切米糕(gao)的時候,米糕(gao)也粘(zhan)刀。建議每切一刀就在水里涮(shuan)一下(xia)刀。
打好的米糕味道像(xiang)糯米飯,只(zhi)是柔軟很(hen)多;沒(mei)有打散的米粒(li)相對(dui)有點硬。
米糕裹上黃豆粉就變得像年糕,帶有濃濃的米味。
用花(hua)生粉代替黃豆粉應(ying)該香(xiang)很多。
新工藝優點
由于采用“冷壓成(cheng)型”,取(qu)消了(le)蒸糕(gao)工(gong)序,消除了(le)產生糊化層的因素、產品外觀、色彩、質量(liang)比老(lao)工(gong)藝均有(you)提高。
生產不受蒸糕溫度、加熱時間、工人技術(shu)水平等因素的影響,壓力、壓縮量等工藝參數易于控制,故產品質量較穩定。
取消蒸糕工序,減少蒸爐、翻盆機、冷卻等設備,使整個(ge)機械(xie)化生產(chan)設備大(da)為簡化,大(da)大(da)降(jiang)低了制造成本(ben)。
取(qu)消(xiao)蒸爐,減(jian)少了熱源,改(gai)善了勞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