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渡曲(qu)》是(shi)唐代劉(liu)(liu)禹(yu)錫(xi)詩作(zuo)。劉(liu)(liu)禹(yu)錫(xi)這首(shou)《競渡曲(qu)》記敘(xu)的是(shi)沅(yuan)江一次賽龍舟的活動。在州刺(ci)史的主持下,各(ge)隊(dui)龍舟決一勝(sheng)負。勝(sheng)者歡欣,敗(bai)者沮喪。賽后女子(zi)在水中嬉(xi)戲,與岸邊彩旗相映生輝(hui),為(wei)節日(ri)增添了無限(xian)的生趣(qu)。
《競渡曲》
唐·劉禹錫
作(zuo)者自注:競渡始于(yu)武陵。及今舉楫而相和之(zhi),其音咸呼云(yun):“何在?”斯招屈之(zhi)意。事見《圖經》。
沅江五月平(ping)堤流,邑人相將浮(fu)彩(cai)舟。
靈(ling)均何年(nian)歌已(yi)矣,哀謠振楫從此起(qi)。
揚桴(fu)擊節(jie)雷闐(tian)闐(tian),亂流齊進聲(sheng)轟然(ran)。
蛟龍(long)得(de)雨(yu)耆鬣動,螮(di)蝀飲河形影聯。
刺史臨流褰(qian)翠幃,揭竿命爵分(fen)雄雌。
先鳴(ming)余(yu)勇爭(zheng)鼓舞,未至銜枚顏(yan)色(se)沮。
百勝本自有前期,一(yi)飛由來無定所。
風俗如狂重(zhong)此時,縱觀云(yun)委江之(zhi)湄(mei)。
彩(cai)旗夾(jia)岸(an)照蛟室,羅襪凌波呈水(shui)嬉,
曲終人散空(kong)愁暮(mu),招屈亭(ting)前水東注。
按《隋書·地(di)理志》:“屈(qu)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羅,土人追到洞(dong)庭不(bu)見(jian),湖大船小,莫得(de)濟者(zhe),乃歌曰(yue):‘何由得(de)渡(du)湖!’因爾鼓(gu)棹(zhao)爭(zheng)歸,競會亭上(shang),習(xi)以相(xiang)傳,為競渡(du)之戲。”
劉(liu)禹錫,字夢得,彭城(cheng)(今江蘇(su)徐州)人(ren)(ren),是匈(xiong)奴人(ren)(ren)的(de)后裔。唐(tang)代中期詩人(ren)(ren)、哲(zhe)學家(jia)。他的(de)家(jia)庭是一個(ge)世代以儒學相傳的(de)書香門弟。政治上(shang)主張革(ge)新(xin),是王叔文派政治革(ge)新(xin)活動的(de)中心人(ren)(ren)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