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1958年,蕭山縣(xian)博物(wu)館(guan)成立,當時設于縣(xian)文(wen)化(hua)館(guan),由文(wen)化(hua)館(guan)工(gong)作人員兼(jian)任,不到一年撤銷。
1977年成立蕭山縣文(wen)(wen)物(wu)管理(li)(li)委員會(hui),作為蕭山文(wen)(wen)物(wu)管理(li)(li)協調機(ji)構,具體工作落實在(zai)縣文(wen)(wen)化館。
1987年(nian),縣文(wen)化館(guan)設文(wen)物(wu)組,1991年(nian)改為文(wen)物(wu)部,同年(nian),設立市文(wen)物(wu)管理(li)委員會辦(ban)公(gong)室,由文(wen)化館(guan)文(wen)物(wu)部負責具(ju)體工作。
1993年9月(yue)經蕭(xiao)山市編委批(pi)準建(jian)立(li)市博物(wu)館,與文(wen)物(wu)管理委員會辦(ban)(ban)公(gong)室合署辦(ban)(ban)公(gong),辦(ban)(ban)公(gong)地點設于江寺和祇園寺,至此,博物(wu)館正式獨立(li)建(jian)制(zhi)。
1999年7月,蕭山博(bo)物館在江寺掛牌。
2003年2月(yue),博物館(guan)新(xin)館(guan)建設(she)項目立項,江寺于2004年10月(yue)遂改(gai)為“江寺民俗文(wen)化(hua)園(yuan)”并免(mian)費開(kai)放。
2009年(nian)3月20日,蕭山(shan)博物館(guan)新館(guan)建成并免(mian)費開放。
主要功能
蕭(xiao)山博物館主(zhu)(zhu)要功能為文物收(shou)藏(zang)、陳列展覽、學(xue)術研究、社會教育,并承擔(dan)全區(qu)文物保(bao)護和(he)管理(li)工作。辦(ban)館宗(zong)旨為傳承蕭(xiao)山歷史(shi),弘揚(yang)陶瓷(ci)文化(hua)。服務理(li)念為以(yi)文物為根本,以(yi)觀眾(zhong)為核心。服務口(kou)號為探索觀眾(zhong)愿望,滿足(zu)觀眾(zhong)期望。先后(hou)被命(ming)名為杭(hang)州市青(qing)少年學(xue)生第(di)二(er)課堂活動基(ji)地、蕭(xiao)山區(qu)愛國主(zhu)(zhu)義教育基(ji)地、蕭(xiao)山對(dui)外(wai)(wai)形象(xiang)基(ji)地,是(shi)蕭(xiao)山對(dui)外(wai)(wai)進行文化(hua)交流、弘揚(yang)傳統歷史(shi)文化(hua)的重(zhong)要窗口(kou)。
機構設置
蕭山博物(wu)館下設辦(ban)公(gong)室、陳列保(bao)管部(bu)(bu)、文保(bao)考(kao)古(gu)部(bu)(bu)、社會服(fu)務部(bu)(bu)、產業部(bu)(bu)、綜合(he)部(bu)(bu)、江祇文保(bao)部(bu)(bu)。現有職(zhi)工43人(ren),其中(zhong)高級(ji)(ji)職(zhi)稱1人(ren),副(fu)高職(zhi)稱1人(ren),中(zhong)級(ji)(ji)職(zhi)稱4人(ren),初(chu)級(ji)(ji)職(zhi)稱4人(ren)。
歷年榮譽
1999年(nian)度蕭山市級治(zhi)安安全單位(wei)
2000年度蕭山市級治(zhi)安(an)安(an)全單位
跨湖橋遺址考(kao)古發掘被(bei)評(ping)為“2001年(nian)全國十大考(kao)古新發現”
2003年(nian)度(du)蕭山區(qu)文明單位
2003年度(du)杭州(zhou)市文(wen)物(wu)工作先進單位
跨湖(hu)橋(qiao)文(wen)化命(ming)名(ming)被評(ping)為蕭山(shan)區(qu)2004年度全區(qu)宣傳思想工作創新獎一等獎
2004年度(du)蕭山區(qu)經濟文(wen)化保衛工作(zuo)先(xian)進集體
2005年度杭州市(shi)文(wen)物工作先進單位
2005年獲全(quan)國文物工作(zuo)先(xian)進縣(xian)
2009年(nian)被命名為(wei)杭州市青少年(nian)學(xue)生第二課堂活動基(ji)地
2009年被命名為(wei)蕭山區愛國主義教(jiao)育(yu)基地
2010年(nian)被命名為蕭(xiao)山區(qu)對(dui)外形象基地
2010年越(yue)窯青(qing)瓷文房用具(ju)榮(rong)獲(huo)蕭(xiao)山(shan)區首屆旅游文化紀念(nian)品(pin)設計大賽一等(deng)獎
2010年榮(rong)獲首屆中國國際(ji)(蕭(xiao)山)跨湖橋文化(hua)(hua)節(jie)金色文化(hua)(hua)傳(chuan)承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