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zhan)分類
登錄 |    
歸義庵
0 票數:0 #佛教寺廟#
歸義庵建于清順治十四年(1657),坐落在麻涌五元坊(現麻四小學所在地),是明代官至大中丞的蕭奕輔為成全其次女守孀盡節而建。1968年,拆歸義庵改建成麻四小學。1993年,由德高望重老尼姑劉景柏發起,向佛教學會申請并獲批準后,由麻四村在原址附近水圍西苑塘邊(地名)劃地700平方米,由民間天主堂捐資重建歸義庵一座,并招攬四方尼姑入主事,現香火不減當年。
  • 所在地/隸屬: 廣東(dong)省東(dong)莞市麻(ma)涌(yong)鎮(zhen)麻(ma)四村七坊
詳細介(jie)紹 PROFILE +

基本介紹

歸義(yi)庵(an)(an),位(wei)于東莞市麻(ma)涌鎮麻(ma)四村,始建于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距今357年歷史。相傳明(ming)朝清初,南粵大地正值動蕩之(zhi)期,曾(ceng)官(guan)至(zhi)明(ming)廷大中丞的(de)(de)蕭奕(yi)輔(fu)(東莞麻(ma)涌人),養有一(yi)女,甚(shen)孝,但少而(er)守孀(shuang),長居父母(mu)家,愿至(zhi)老不嫁(jia)以事父母(mu)。一(yi)次,奕(yi)輔(fu)由京(jing)乞(qi)假回(hui)家,其(qi)女跪而(er)請日:“兒愿削發為尼(ni),求父母(mu)在附近擇(ze)地建一(yi)庵(an)(an)堂(tang),使兒居此皈依我佛,既可(ke)(ke)盡節,亦(yi)可(ke)(ke)常見親顏(yan)。”奕(yi)輔(fu)嘉其(qi)志,乃擇(ze)定鄰近荒園建此庵(an)(an)以成全之(zhi)。并親筆命名,題為“歸義(yi)庵(an)(an)”。自此暮鼓晨鐘(zhong)(zhong),發人深省。庵(an)(an)內佛像雄偉(wei),香火鼎盛。在這個(ge)感人至(zhi)深的(de)(de)典故里(li),這位(wei)忠義(yi)孝親的(de)(de)女士(shi)甚(shen)至(zhi)未曾(ceng)留(liu)下一(yi)個(ge)名字,做了尼(ni)姑也未能有個(ge)道名留(liu)下,但是(shi)(shi)因她而(er)敲響的(de)(de)歸義(yi)鐘(zhong)(zhong)聲,留(liu)給麻(ma)涌人的(de)(de)卻是(shi)(shi)永遠的(de)(de)美談。可(ke)(ke)以說,后(hou)人供奉庵(an)(an)內的(de)(de)香火,一(yi)半是(shi)(shi)市民的(de)(de)祈愿,一(yi)半是(shi)(shi)對忠義(yi)孝道的(de)(de)傳承紀(ji)念(nian)。這也是(shi)(shi)后(hou)來“歸義(yi)鐘(zhong)(zhong)聲”被譽為“麻(ma)涌八(ba)景”的(de)(de)重要原因之(zhi)一(yi)。

經(jing)歷代比丘尼精勤修(xiu)持,歸(gui)義(yi)庵法鼓遠(yuan)振,香(xiang)火日盛,遠(yuan)近聞名(ming),成了信眾(zhong)禮佛(fo)朝拜(bai)的(de)(de)(de)神(shen)圣(sheng)之地。近代以來,逐漸沒落。1968年(nian)(nian),拆歸(gui)義(yi)庵改(gai)建成麻(ma)四小學。改(gai)革開(kai)放(fang)后,落實宗(zong)教(jiao)政策,1993年(nian)(nian),德高望重(zhong)的(de)(de)(de)老尼姑劉景(jing)柏發起,在現(xian)址重(zhong)建歸(gui)義(yi)庵。1998年(nian)(nian)經(jing)東莞市政府宗(zong)教(jiao)部門批準,登(deng)記為合(he)(he)法開(kai)放(fang)的(de)(de)(de)宗(zong)教(jiao)活(huo)動場所。2010年(nian)(nian)擴建,現(xian)占(zhan)地1500多(duo)平方米(mi)(mi),建筑面積1000多(duo)平方米(mi)(mi),其中大雄寶殿仿明朝建筑風格,占(zhan)地280多(duo)平方米(mi)(mi),殿宇采用水泥(ni)及(ji)磚木結合(he)(he)的(de)(de)(de)建筑結構。大雄寶殿內的(de)(de)(de)釋(shi)迦牟尼佛(fo)像(xiang)造型古樸、凝重(zhong)、祥(xiang)和、莊(zhuang)嚴。大堂兩側,1700多(duo)尊小佛(fo)像(xiang)把(ba)整(zheng)個大堂妝點得金碧(bi)輝煌;僧舍、居(ju)士(shi)樓占(zhan)地400多(duo)平方米(mi)(mi),干凈整(zheng)潔,設(she)施完善,為居(ju)士(shi)學佛(fo)修(xiu)行提(ti)供(gong)了方便;庭院寬敞,香(xiang)花(hua)滿園(yuan),景(jing)色宜人,走進庵堂頓覺清凈舒(shu)適。隨著當地城鎮(zhen)化的(de)(de)(de)快速發展(zhan),以前(qian)偏僻空曠的(de)(de)(de)環境,迅速被周(zhou)邊(bian)興建的(de)(de)(de)民居(ju)包圍。2000年(nian)(nian)至今,比丘尼釋(shi)靜航擔任住持,現(xian)有佛(fo)教(jiao)教(jiao)職人員1人。

每逢農歷正月二十四、四月初八、九月初一(yi)、初九,諸佛菩薩圣誕,歸義(yi)庵都擠滿(man)了信眾。經(jing)常(chang)舉(ju)辦講經(jing)說法(fa)、誦經(jing)、普佛、拜(bai)懺、供諸天等(deng)(deng)活動(dong),是(shi)一(yi)個清(qing)凈莊嚴的(de)佛門凈地(di)。多年(nian)來(lai),積極參與市(shi)民(min)族宗教(jiao)局和(he)市(shi)佛教(jiao)協(xie)會組織(zhi)倡(chang)導(dao)的(de)宗教(jiao)慈(ci)善(shan)和(he)社會公益活動(dong),如義(yi)務植樹(shu)、佛教(jiao)放生、捐(juan)款(kuan)賑(zhen)災(zai)、扶(fu)貧助學等(deng)(deng),特別是(shi)2008年(nian)汶(wen)川大地(di)震、2010年(nian)青海玉(yu)樹(shu)地(di)震、2013年(nian)四川雅安地(di)震等(deng)(deng)歷次災(zai)害(hai)發生后(hou),都踴躍捐(juan)款(kuan),奉獻愛心,為弘法(fa)利(li)生事業做出(chu)了應有(you)貢獻。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 給生活一把琴 】編輯上傳提供,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示的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歸義庵】的所屬企業/所有人/主體無關,網站不完全保證內容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場,各項數據信息存在更新不及時的情況,僅供參考,請以官方發布為準。如果頁面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可點擊“反饋”在線向網站提出修改,網站將核實后進行更正。 反饋
相關內容推薦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lun)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wei)注冊(ce)用(yong)戶提(ti)(ti)供(gong)(gong)信息(xi)存儲空間服務(wu),非“MAIGOO編(bian)輯上傳提(ti)(ti)供(gong)(gong)”的文(wen)章/文(wen)字均是注冊(ce)用(yong)戶自主發布上傳,不(bu)代表本站觀點,版權歸(gui)原作者所有(you),如有(you)侵(qin)權、虛假信息(xi)、錯誤信息(xi)或任何問題(ti),請及時聯系我們(men),我們(men)將在第一(yi)時間刪除或更(geng)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頁上相關信息的(de)知(zhi)識(shi)產(chan)權歸網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xian)于文字、圖(tu)片、圖(tu)表(biao)、著作權、商標(biao)權、為用戶提(ti)供的(de)商業信息等),非經許(xu)可不得抄襲或使用。
提交說明(ming):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378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309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1878個代理需求 已有1359225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