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
登錄 |    
東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
01
傳統(tong)香制(zhi)作技藝(yi)
宋元時期,廣東種植香樹的地域甚多,香料產地也甚多,但自有莞香名世以后,其它地方的香料從此一并沒落。傳統的莞香制作是將莞香樹種至四五年后,把樹身斬掉,只留尺許用泥土掩蓋,讓其抽旁枝兩三年即可開土鑿香頭,每年十月鑿幾片。莞香第一次開鑿取香俗稱開香門。一般莞香的采集,是將含香油的木塊大范圍地鑿下,再用人工精心地將無香油積聚的木質鏟去,留下的油質部分就是莞香。采鑿的莞香依質地分為“白木香”、“鐮頭香”、“牙香”、“沉香”。據清《貢摺》和《貢檔》的記載看,東莞進香始于雍正六年,止于清乾隆五十九年,共記載了十批次。2014年11月,廣東省東莞市申報的“莞香制作技藝”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02
寮步(bu)香市(shi)
寮步香市是一種傳統民俗活動。明萬歷年間,莞香的香味每天都氤氳在東莞寮步鎮的上空。無數的莞香從東莞運至香港,再從香港分散到東南亞乃至世界各國,莞香因而得以和茶葉、陶瓷等成為同期出口海外的名貴貨物。寮步香市,始于宋朝,繁榮于明代,蕭索于清末。在明清時期,久負盛名的“莞香”集散于此,經廣州、香港遠銷于東南亞、西亞等世界各地,故素有“香市”之稱,被譽為廣東四大名市之一。 2014年12月,廣東省東莞市申報的寮步香市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03
木(mu)魚歌
木魚歌簡稱木魚,也叫摸魚歌,是廣東省的傳統說唱藝術之一,屬于彈詞系統。流行于廣東省珠江三角洲、西江和南路一帶。起源于明末,清代以后興盛。早期木魚歌都是隨編隨唱,后來才記錄曲詞,輾轉傳抄,或刻印傳唱木魚歌流行于晚明,到清代以后極為興盛。清人屈大均《廣東新語》及羅天尺《五山志林》中都記載過當時演唱的盛況。早期的木魚歌都是隨編隨唱,憑記憶演唱,后來才記錄曲詞,輾轉傳抄,或者先編好曲詞,刊印成書傳唱。這種抄本或刻本,叫木魚書,既可作演唱的腳本,也可供閱讀。2011年5月23日,廣東省東莞市申報的“木魚歌”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注冊用戶(hu)提供(gong)信(xin)(xin)息(xi)(xi)存(cun)儲空間服務(wu),由于更新時(shi)(shi)間等問題(ti)(ti),可能存(cun)在(zai)信(xin)(xin)息(xi)(xi)錯誤的情況,本站不保證所(suo)提供(gong)信(xin)(xin)息(xi)(xi)的準確性、完(wan)整性、合法性和真實性,如有侵(qin)權、錯誤信(xin)(xin)息(xi)(xi)或(huo)任何問題(ti)(ti),請及時(shi)(shi)聯系我們,我們將在(zai)第一時(shi)(shi)間刪除或(huo)更正。 版權申明>> 糾錯>> 申請刪除>> 投訴侵權>> 網(wang)頁(ye)上相關信息的知識產權(quan)歸網(wang)站(zhan)方所有(you)(包括(kuo)但不限于文(wen)字、圖片、圖表、著作(zuo)權(quan)、商標(biao)權(quan)、為用(yong)(yong)戶提(ti)供的商業信息等(deng)),非經(jing)許可不得抄(chao)襲或使用(yong)(yong)。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3844941個品牌入駐 更新518072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80318個代理需求 已有1329576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