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的養(yang)老方式 外國人怎樣養(yang)老
1、日本退而不休獻余熱
日本老齡化率到2025年預計將(jiang)達30%。由于勞動力不足,老(lao)年人的“余熱”已經(jing)再(zai)次得到社(she)會(hui)的重(zhong)視。
在東京等大城市的老人(ren)大多是(shi)從農村(cun)出來的,退(tui)休(xiu)之后,老人(ren)回到(dao)故鄉,既可以解決(jue)農村(cun)勞動力(li)不足的問題,又能讓(rang)退(tui)休(xiu)老人(ren)自食其力(li),減少國家的財政負擔,得到(dao)了政府的大力(li)支持。
東京有一家特別的看護器材公司,職員年齡都在70歲以上,主要開(kai)發適(shi)合(he)老年人(ren)用(yong)的(de)(de)(de)各種看護器(qi)械。由于該公司(si)都(dou)是老年人(ren),最懂得老年人(ren)的(de)(de)(de)需求,所以開(kai)發出(chu)來的(de)(de)(de)商(shang)品很受歡迎。
日本(ben)政府還推出了(le)看護保險(xian),為那些生活不(bu)能自理或行動不(bu)便(bian)、患有(you)癡呆癥的老人(ren)提供完(wan)善的服務(wu)。
2、德國社區養老成主流
德國的退休保險體制實行的是轉攤法,就是用目前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繳納的退休保險金來支付退休人員的退休金。按照一般規律,最合理、最有效的比例應該是每3個在職(zhi)員工(gong)養活(huo)1個退休人員(yuan)。
目前德國的社區養老方式正成為主流。為了解決老年護理人員的短缺問題,德國政府實施了“儲存時間”制度:公民年滿18歲后,要利用公(gong)休日(ri)或(huo)節假日(ri)到老(lao)年(nian)公(gong)寓(yu)或(huo)老(lao)年(nian)病(bing)康復中(zhong)心義務勞動。參加老(lao)年(nian)看護的義務工(gong)作(zuo)者可以累計服務時間,換取年(nian)老(lao)后享受他(ta)人為自己服務的時間。
3、新加坡老人孩子一起養
新加坡采(cai)取以下三種辦法實現老有所養(yang):
第一種是居家養老。新加坡政府為了防止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家庭出現“空巢現象”,對購房者制定了一個優惠政策,即對愿意和父母親居住在一起或購買房屋與父母親居住較近的購房者,經有關部門審核、批準后可一次性減少3萬新元(yuan),目的是鼓勵年輕人贍養(yang)父母。
第二種是日托養老(lao)。對于(yu)無暇照顧老(lao)年(nian)人(ren)和孩子的雙職工家(jia)庭,新加(jia)坡(po)成立了相應的機構——三合(he)一(yi)家(jia)庭中(zhong)心,這些照顧中(zhong)心將(jiang)托老(lao)所和托兒所有機地結合(he)在(zai)一(yi)起(qi),既照顧了學(xue)齡前(qian)兒童(tong)、小學(xue)生,又(you)兼(jian)顧到(dao)老(lao)年(nian)人(ren)。有些家(jia)庭可能是每(mei)天由年(nian)輕的夫婦將(jiang)老(lao)人(ren)和幼兒一(yi)起(qi)送到(dao)這里。
第三種(zhong)是機構養老(lao)。與我(wo)國目前各類養老(lao)機構創辦的(de)老(lao)年公寓基本一樣,且分為(wei)高、中(zhong)、低等不(bu)同檔(dang)次的(de)收費標準。
4、美國老年公寓受歡迎
美國(guo)有比較好的退(tui)休(xiu)養老制度,其養老方式(shi)大體可分為以(yi)下幾種:住(zhu)(zhu)在老年公寓里獨立(li)生(sheng)活;住(zhu)(zhu)在有各種輔助設備的生(sheng)活區;住(zhu)(zhu)在有人照(zhao)料的退(tui)休(xiu)社區;歲數大的住(zhu)(zhu)在護(hu)理(li)院;住(zhu)(zhu)在自(zi)己家里。
越來越多的美國老人喜歡住在老年公寓里,一般的老年公寓有多個單元房,只租給55歲以上的(de)老年人。這樣(yang)的(de)公(gong)寓比較安靜,在這里還能(neng)結交新的(de)老年朋友。
5、英國社區養老
現在,英國65歲以(yi)上的(de)老年人超過1000萬(wan),約占全國總人口(kou)的18%,75歲以上的(de)老年人亦有370萬(wan)。英國人的平均壽命,男性(xing)已增(zeng)至(zhi)71歲,女性更是增至77歲。如(ru)今(jin)英國(guo)已出(chu)現了一些(xie)“老年人(ren)城市(shi)”,如(ru)貝克斯希爾、海斯汀(ting)、伊斯特邦(bang)等,這些(xie)度(du)假(jia)城市(shi)風(feng)景如(ru)畫,退休的老年人(ren)紛(fen)紛(fen)遷入安(an)度(du)晚年,城市(shi)中老齡人(ren)口已占20~50%。面對日益龐大的老年人群,英國是(shi)如何解決他們的養老問題的呢(ni)?從20世紀(ji)90年(nian)代開始(shi),英國就將(jiang)養(yang)老問題納入社區,對老年(nian)人采取了(le)社區照顧的模(mo)式(shi)。
6、丹麥自助養老
在丹麥,目前最流行是自助養老社區(DIY)。在(zai)那里,老(lao)人們(men)可(ke)以做(zuo)自(zi)己想做(zuo)的(de)事(shi),可(ke)以約上老(lao)友,或是志趣相同的(de)伙伴住在(zai)一(yi)起,一(yi)塊兒(er)(er)釣(diao)釣(diao)魚、養養花,共(gong)同建設屬于他(ta)們(men)自(zi)己的(de)家園,獨享的(de)公寓,共(gong)享的(de)餐(can)飲、花園,個性化(hua)的(de)小手工藝(yi)車間(jian)、小農(nong)場等,老(lao)人們(men)只要想到(dao)的(de),在(zai)這兒(er)(er)都能得(de)到(dao)充分地滿足(zu),他(ta)們(men)還(huan)可(ke)共(gong)同租用特別的(de)照料服務,這種社區在(zai)哥(ge)本哈根(gen)郊區每月要1000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