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zhu)(zhu)三(san)角(jiao)(jiao)是指哪幾個城市?珠(zhu)(zhu)三(san)角(jiao)(jiao)地(di)區(qu)即珠(zhu)(zhu)江三(san)角(jiao)(jiao)洲(zhou),位于中(zhong)國(guo)(guo)(guo)廣東省中(zhong)南部(bu),是廣府文(wen)化的(de)(de)核心(xin)地(di)帶和興(xing)盛之(zhi)地(di)。珠(zhu)(zhu)三(san)角(jiao)(jiao)經濟區(qu)有全(quan)球影(ying)響力的(de)(de)先進制(zhi)造業(ye)基(ji)地(di)和現代服務(wu)業(ye)基(ji)地(di),是中(zhong)國(guo)(guo)(guo)人口集聚最(zui)多、創新能(neng)力最(zui)強(qiang)、綜(zong)合實力最(zui)強(qiang)的(de)(de)三(san)大城市群之(zhi)一,有“南海明珠(zhu)(zhu)”之(zhi)稱。珠(zhu)(zhu)三(san)角(jiao)(jiao)是我國(guo)(guo)(guo)改革開放(fang)的(de)(de)先行地(di)區(qu),是我國(guo)(guo)(guo)重(zhong)要的(de)(de)經濟中(zhong)心(xin)區(qu)域(yu),在全(quan)國(guo)(guo)(guo)經濟社(she)會發展和改革開放(fang)大局中(zhong)具有突出的(de)(de)帶動作用和舉足輕重(zhong)的(de)(de)戰略(lve)地(di)位。如今,珠(zhu)(zhu)三(san)角(jiao)(jiao)在國(guo)(guo)(guo)家戰略(lve)的(de)(de)推動下(xia),正攜手(shou)香港、澳門建(jian)設粵港澳大灣(wan)(wan)區(qu),成為(wei)與紐約灣(wan)(wan)區(qu)、舊金山灣(wan)(wan)區(qu)、東京(jing)灣(wan)(wan)區(qu)比肩的(de)(de)世界四大灣(wan)(wan)區(qu)之(zhi)一。
廣州、深(shen)圳、佛山、珠海、東莞、中(zhong)山、惠(hui)州、江門、肇慶9個城市組成的區域,這也就(jiu)是通(tong)常(chang)所指的“珠三角”或“珠三角經濟區。
通常所說的“大珠三角”就是指廣(guang)東、香港、澳門三地構成的區域(yu)。
包括廣東、福建(jian)、江西(xi)、湖南、廣西(xi)、海南、四川、貴州、云南9個省(sheng)區(qu)(qu)和香港、澳門2個特別行政區(qu)(qu),簡稱“9+2”,是內地沿海南部通(tong)向世界的重(zhong)要門戶(hu)地區(qu)(qu)。
按照地理學定義,三面環陸,一面向海(hai)即為海(hai)灣(wan)(wan),多個(ge)相鄰的海(hai)灣(wan)(wan)以及與之(zhi)相鄰的大陸、島嶼則被稱為灣(wan)(wan)區(qu)(qu)。粵港澳大灣(wan)(wan)區(qu)(qu)包括香港特(te)別(bie)行政區(qu)(qu)、澳門特(te)別(bie)行政區(qu)(qu)和(he)廣州(zhou)市(shi)(shi)、深圳市(shi)(shi)、珠(zhu)海(hai)市(shi)(shi)、佛(fo)山(shan)市(shi)(shi)、惠州(zhou)市(shi)(shi)、東莞市(shi)(shi)、中山(shan)市(shi)(shi)、江門市(shi)(shi)、肇(zhao)慶(qing)市(shi)(shi),總面積(ji)5.6萬(wan)平方(fang)公里,是(shi)我國開(kai)放程度最高、經(jing)濟活力最強(qiang)的區(qu)(qu)域之(zhi)一。
根據《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粵港澳大灣區要建成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區,打造成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綱要實際上是在珠三角城市群的基礎上納入了香港和澳門,珠三角的九個城市與兩個特別行政區,開啟了一體化發展的局面。 詳細>>
到2022年:粵(yue)(yue)港澳大灣區(qu)綜合實力(li)顯著增強,粵(yue)(yue)港澳合作更加深(shen)入廣(guang)泛,區(qu)域內(nei)生(sheng)發展(zhan)(zhan)動力(li)進一(yi)步提升,發展(zhan)(zhan)活力(li)充(chong)沛、創新能力(li)突(tu)出、產業結構優化、要素流(liu)動順暢、生(sheng)態(tai)環境優美的(de)國際一(yi)流(liu)灣區(qu)和世(shi)界級城市群框架基(ji)本形成(cheng)。
到2035年:大灣區形成以創新為主要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大幅躍升,國際競爭力、影響力進一步增強,宜居宜業宜游的國際一流灣區全面建成。
綱要指出要以香港、澳門(men)、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cheng)市作為區域(yu)(yu)發(fa)展核心引擎,繼續(xu)發(fa)揮比(bi)較優勢做(zuo)優做(zuo)強(qiang),增強(qiang)對周(zhou)邊區域(yu)(yu)發(fa)展輻射帶(dai)動作用。
根據澳(ao)門統(tong)計局官(guan)網《粵港(gang)澳(ao)大(da)灣(wan)區(qu)統(tong)計專頁》數(shu)據,截(jie)止(zhi)至2019年末,大(da)灣(wan)區(qu)基本數(shu)據為:
城市 | 人口 | GDP | 人均DDP |
廣州 | 1530.59萬人 | 23628.60億元? | 156427元 |
深圳 | 1343.88萬人 | 26927.09億元? | 203489元 |
珠海 | 202.37萬人 | 3435.89億元? | 175500元 |
佛山 | 815.86萬人 | 10751.02億元? | 13400元 |
惠州 | 488.39萬人 | 4177.41億元? | 86043元 |
東莞 | 846.45萬人 | 9482.50億元? | 112507元 |
中山 | 338萬人 | 3101.10億元? | 92709元 |
江門 | 463.03萬人 | 3146.64億元? | 68194元 |
肇慶 | 418.71萬人 | 2248.80億元? | 53936元 |
香港 | 752.08萬人 | 28656.79億港元 | 381714港元 |
澳門 | 67.96萬人 | 4346.7億澳門元 | 645438澳門元 |
城市 | 月最低工資標準 | 小時最低工資標準 |
深圳 | 2200元/月 | 20.3元/小時 |
廣州 | 2100元/月 | 20.3元/小時 |
珠海 | 1720元/月 | 16.4元/小時 |
佛山 | 1720元/月 | 16.4元/小時 |
惠州 | 1720元/月 | 16.4元/小時 |
東莞 | 1720元/月 | 16.4元/小時 |
中山 | 1720元/月 | 16.4元/小時 |
江門 | 1550元/月 | 15.3元/小時 |
肇慶 | 1550元/月 | 15.3元/小時 |
香港 | 暫無 | 37.5港元/小時 |
澳門 | 6656澳門元/月 | 30澳門元/小時 |
城市 | 第一產業 | 第二產業 | 第三產業 |
廣州 | 1.10% | 27.30% | 71.60% |
深圳 | 0.10% | 39% | 60.90% |
珠海 | 1.70% | 44.50% | 53.80% |
佛山 | 1.50% | 56.20% | 42.30% |
惠州 | 4.90% | 51.90% | 43.20% |
東莞 | 0.30% | 56.50% | 43.20% |
中山 | 2.10% | 49.10% | 48.90% |
江門 | 8.10% | 43% | 48.90% |
肇慶 | 17.10% | 41.20% | 41.70% |
香港* | 0.10% | 6.80% | 93.10% |
澳門* | 0% | 4.20% | 95.80% |
城市 | 進出口貨值 | 出口貨值 | 進口貨值 |
香港 | 10725.02億美元 | 5090.21億美元 | 5634.81億美元 |
深圳 | 4296.05億美元 | 2409.18億美元 | 1886.78億美元 |
東莞 | 2000.68億美元 | 1250.82億美元 | 749.86億美元 |
廣州 | 1448.98億美元 | 762.19億美元 | 686.79億美元 |
佛山 | 699.8億美元 | 540.36億美元 | 159.44億美元 |
珠海 | 421.67億美元 | 239.84億美元 | 181.83億美元 |
惠州 | 392.8億美元 | 264.08億美元 | 128.73億美元 |
中山 | 346.05億美元 | 279.65億美元 | 66.39億美元 |
江門 | 206.62億美元 | 164.69億美元 | 41.94億美元 |
澳門 | 127.54億美元 | 15.86億美元 | 111.68億美元 |
肇慶 | 58.62億美元 | 39.39億美元 | 19.24億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