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譯的類型有哪些
口譯有哪幾種類型?口譯的種類很多,可按照時間工作模式、空間工作模式、活動場合與主題等進行分類,但最基本的兩種類型是交替傳(chuan)譯和同聲傳譯。
一、根據時間工作模式
1、交替傳譯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也稱(cheng)(cheng)連續口(kou)(kou)譯/傳譯、即(ji)席口(kou)(kou)譯/傳譯、逐步口(kou)(kou)譯(臺灣用語)。簡稱(cheng)(cheng)“交(jiao)傳”或(huo)“連傳”;英文簡稱(cheng)(cheng)CI 。
講話人說一段,譯員翻譯一段,然后循環往復、交替進行。交替傳譯常用于新聞發布會、外事會見、商務談判、戶外活動等。3分鐘以上即可稱為長交傳。
2、同聲傳譯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又稱同步口譯、即時傳譯(港臺用語),簡稱“同傳”;英文簡稱SI。講(jiang)話人的“說”與譯(yi)員的“譯(yi)”幾乎同(tong)時(shi)進行。 同聲(sheng)傳(chuan)譯可分為(wei)常(chang)規會議同傳(chuan)和耳語同傳(chuan)兩(liang)種:
常規會議同傳 regular conference SI:2-3人一組(zu),在同(tong)傳間(jian)/同(tong)傳箱(booth)使用同(tong)傳設備。一般譯員每20分鐘輪換一次。包括有稿(gao)同(tong)(tong)傳和無稿(gao)同(tong)(tong)傳兩(liang)種形(xing)式。
耳語同傳 whispered interpreting or chuchotage:只有(you)1-3人需要口譯服(fu)務,無需同傳(chuan)設備。
二、根據空間工作模式
1、現場口譯(yi) live interpreting:當(dang)事雙方(fang)和(he)譯(yi)員(yuan)同時在場。
2、遠程(cheng)口(kou)譯 remote interpreting :當(dang)事雙(shuang)方和(he)譯員不在一地:電話(hua)口(kou)譯、遠程(cheng)視頻(pin)口(kou)譯等。
三、根據活動場合和主題
1、會議口譯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2、陪同口譯 escort interpreting
3、外(wai)交口譯 diplomatic interpreting
4、商務口譯(yi) business interpreting
5、媒體口譯 media interpreting
6、社(she)區口譯 community interpreting
7、導游口譯 guide interpreting
8、醫(yi)學口譯 medical interpreting (國外有資格認證(zheng) )
9、法(fa)(fa)庭/法(fa)(fa)律(lv)口譯 court/legal/judicial interpreting (國(guo)外(wai)有資格(ge)認(ren)證 )
10、法庭譯員被稱為宣誓譯員 sworn interpreter 等等
四、根據活動的性質和正式程度
1、會議口譯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2、聯絡口譯 liaison interpreting
五、根據譯語的流向
1、單向口譯(yi) one-way interpreting:譯(yi)員只(zhi)將A語譯(yi)成B語。
2、雙向(xiang)口(kou)譯 two-way interpreting:譯員要將A語言和B語進行(xing)交(jiao)替(ti)互(hu)譯。
六、根據源語到譯語的直接性程度
1、直接(jie)口譯(yi) direct interpreting:直接(jie)將一種語言(yan)譯(yi)成另一種語言(yan)。
2、接(jie)續口(kou)譯 relay interpreting:也(ye)叫接(jie)力(li)口(kou)譯,簡稱“接(jie)傳(chuan)”。譯員甲將(jiang)講話(hua)人的(de)A語譯成B語,再由譯員乙(yi)將(jiang)B語譯成C語給聽(ting)者(zhe)。
七、其他口譯形式
1、視譯(yi) sight interpreting
2、手(shou)語(yu)口譯 sign language interpreting 在手(shou)語(yu)和口語(yu)間交(jiao)替或同步(bu)翻譯,主要為聾啞人服務。
同聲傳譯和交替傳譯的區別
一、工作模式不同
1、交替傳(chuan)譯(yi): 口譯(yi)員(yuan)坐(zuo)在會議室里(li),一面聽源語講話,一面記(ji)筆記(ji)。
2、同(tong)聲傳(chuan)譯:是指(zhi)譯員(yuan)在不打斷講(jiang)話者講(jiang)話的(de)(de)(de)(de)情況下(xia),不間斷地將內容口譯給聽眾的(de)(de)(de)(de)一種(zhong)翻譯方式,同(tong)聲傳(chuan)譯員(yuan)通過專用的(de)(de)(de)(de)設備提供即時的(de)(de)(de)(de)翻譯,這(zhe)種(zhong)方式適用于大型(xing)的(de)(de)(de)(de)研討會和國際會議(yi)。
二、應用場合不同
1、交替(ti)傳譯(yi):交替(ti)傳譯(yi)多用于規模較小(xiao)且只涉及兩(liang)種工(gong)作語言的場合,如外(wai)交會(hui)(hui)(hui)晤、雙邊(bian)談判、訪(fang)問考察、小(xiao)范(fan)圍磋商、記者采訪(fang)、司法和準司法程序、宴會(hui)(hui)(hui)致(zhi)詞、新聞(wen)發布會(hui)(hui)(hui)以(yi)及時間短的小(xiao)型研討(tao)會(hui)(hui)(hui)等(deng)。
2、同聲傳譯:由于其具有(you)不占(zhan)用(yong)會議(yi)時間(jian)的優勢,已發展(zhan)成為會議(yi)口譯中最常用(yong)的模式(shi),廣泛應用(yong)于各(ge)種國(guo)際(ji)場合。幾乎所有(you)正式(shi)的國(guo)際(ji)多語言會議(yi)以及國(guo)際(ji)組織(如聯合國(guo)和歐盟(meng))都采用(yong)了同傳作為標(biao)準口譯模式(shi)。
三、人數方面有差異
1、交替(ti)傳譯:通(tong)常是一到兩名(ming)譯員進行。
2、同聲傳譯:通常由兩名(ming)到三名(ming)譯員(yuan)輪(lun)換進行。
申明:以上內容源于程序系統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使用,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