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中(zhong)醫(yi)叫什(shen)么
蕁麻疹中(zhong)醫稱為“癮疹”,是皮膚科常見病、多發病之一。以突然發作、皮膚出現鮮紅色或蒼白色風團、癢而不痛、時隱時現、消退后不留痕跡為特征。本病多發生于冬春季節,病史長短不一易反復發作,一般病程在3個月以上者(zhe)稱為慢性蕁麻(ma)疹。本病(bing)病(bing)因復雜,現代醫(yi)學認為,與(yu)機體對某些(xie)物質(zhi)過敏、產生變態反應有關。
中醫則認為是由于“邪(xie)之所湊,其氣必虛”所造成(cheng)。由于人體正氣相對虛弱(ruo),且(qie)患(huan)者體質各異,或(huo)(huo)內(nei)有食滯、邪(xie)熱,復(fu)感(gan)風寒、風熱之邪(xie);或(huo)(huo)平素體弱(ruo),陰血(xue)不足,皮疹(zhen)反復(fu)發作(zuo),經(jing)久(jiu)不愈(yu),氣血(xue)被耗;或(huo)(huo)患(huan)有慢性疾(ji)病(如腸寄生蟲、肝炎(yan)、腎(shen)炎(yan)、月經(jing)不調等)致內(nei)不得疏泄,外不得透達(da),郁于皮膚(fu)腠理之間,邪(xie)正交爭而發病。
?
蕁麻(ma)疹(zhen)治療方法有(you)哪些
1、組成:生芝麻180克。
主治:蕁麻疹。
用法:搗爛,裝于薄布袋中,頻擦患處(chu)。
2、組成:鮮桃(tao)樹葉適量(liang)。
主(zhu)治(zhi):蕁(qian)麻疹。
用法:反復摩擦患部(bu),至愈為止(zhi)。
3、組成:地膚子100克。
主治(zhi):蕁麻(ma)疹。
用(yong)法:水煎2次,混合液縮濃至(zhi)400毫升。
每日(ri)1劑,2次分服(fu),小兒酌(zhuo)減(jian)。同時(shi),將藥渣用紗布包(bao)好(hao),趁熱涂擦(ca)患部。3天為1個療程。
4、組成:地膚子、何首(shou)烏各30克,益母(mu)草15克(ke),荊(jing)芥、防風(feng)各(ge)10克。
主治(zhi):蕁麻(ma)疹(zhen)。
用法:水(shui)煎,每日1劑,2次(ci)分服,每次(ci)加紅糖15克,熱服避風,取微汗(han)。
5、組(zu)成:浮萍、防風(feng)、蟬蛻20克,白鮮皮、胡(hu)麻(ma)仁各15克,甘草10克。
主治:用于頑固性蕁麻(ma)疹。
用法:加水泡15分鐘,煮沸20分(fen)鐘。每日(ri)1劑,2次分服。
6、組成:徐(xu)長卿60克,白薇15克。
主治(zhi):蕁麻(ma)疹。
用法:水煎,洗患處。每日2-3次。
7、組(zu)成:敗醬草30克(ke)。
主(zhu)治:蕁麻疹(zhen)。
用法(fa):水煎洗患處,每(mei)日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