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的組成部分
一、 通(tong)用性水工建(jian)筑(zhu)物(wu)
1、擋水建筑物
如各種(zhong)壩、水閘、堤和海塘。用以攔截江河,形成(cheng)水庫或壅高水位(wei),簡單說(shuo)就是(shi)擋(dang)水壩。
2、泄水建筑物
如各種溢流壩、岸邊溢洪道、泄水隧洞、分洪閘。用以宣泄多余水量、排放泥沙和冰凌,或為人防、檢修而放空水庫等,以保證壩體和其他建筑物的安全。
3、輸水建筑物
是為灌(guan)溉、發電和供(gong)水的需要,從上游向下(xia)游輸水用的建(jian)筑物,有隧洞(dong)、渠道、渡槽、倒虹吸等。
4、進水建筑物
也稱(cheng)取水建筑物,如進水閘、深(shen)式(shi)進水口、泵站(zhan)。
二、 專門性水(shui)工建筑物
1、水(shui)電站建筑物(wu),如前池、調壓室(shi)、壓力水(shui)管(guan)、水(shui)電站廠(chang)房。
2、渠(qu)系建筑物,如(ru)節制閘(zha)、分水閘(zha)、渡槽、沉沙(sha)池、沖(chong)沙(sha)閘(zha)。
3、過(guo)壩設施,如船閘、升船機(ji)、放(fang)木道(dao)、筏道(dao)及魚道(dao)等。
有(you)些水(shui)(shui)工建筑(zhu)物(wu)(wu)的功(gong)能(neng)并非單一,難以嚴格區分其類型,如(ru)各種(zhong)溢流壩,既(ji)是(shi)(shi)擋(dang)水(shui)(shui)建筑(zhu)物(wu)(wu),又是(shi)(shi)泄(xie)水(shui)(shui)建筑(zhu)物(wu)(wu);閘(zha)門既(ji)能(neng)擋(dang)水(shui)(shui)和(he)泄(xie)水(shui)(shui),又是(shi)(shi)水(shui)(shui)力發(fa)電、灌(guan)溉、供水(shui)(shui)和(he)航(hang)運等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有(you)時施工導流隧洞(dong)可以與(yu)泄(xie)水(shui)(shui)或引水(shui)(shui)隧洞(dong)等結(jie)合。
水庫的分類
一、按其所(suo)在位置和形成條件分
1、山谷水庫:多(duo)是用攔(lan)河(he)壩截斷河(he)谷,攔(lan)截河(he)川徑(jing)流(liu),抬(tai)高水位(wei)形成(cheng),絕大(da)部分水庫屬于(yu)這一(yi)類型。
2、平(ping)原(yuan)水庫:是(shi)在平(ping)原(yuan)地區,利用天然湖泊(bo)、洼淀、河(he)道,通過(guo)修筑圍堤(di)和(he)控制閘等建筑物形成的水庫。
3、地(di)下水(shui)(shui)(shui)庫:是由地(di)下貯水(shui)(shui)(shui)層中的孔(kong)隙(xi)和(he)天(tian)然的溶洞或通過修建(jian)地(di)下隔水(shui)(shui)(shui)墻攔截地(di)下水(shui)(shui)(shui)形成的水(shui)(shui)(shui)庫。
二、按功能分
1、淡水水庫(ku):主要是蓄存天然降水,用于(yu)生活(huo)用水、工業用水、灌溉耕地等用途。
2、蓄(xu)(xu)洪水(shui)庫(ku)(ku):主要(yao)是(shi)為了防洪而建(jian)的水(shui)庫(ku)(ku),用于蓄(xu)(xu)洪、調節洪峰、防止(zhi)洪災(zai)等。
3、電站水庫:主要是利(li)用(yong)水流動能生成電能,用(yong)于發電、調節(jie)負荷等(deng)用(yong)途。
4、灌溉水(shui)庫:主(zhu)要是為了灌溉農(nong)(nong)田(tian)而建的水(shui)庫,用于農(nong)(nong)業灌溉。
5、復合水庫(ku):主要是(shi)為了綜(zong)(zong)合利(li)用水資源而建的水庫(ku),同時兼有供水、發電、防(fang)洪、灌(guan)溉等多種功(gong)能,是(shi)綜(zong)(zong)合性水利(li)工程(cheng)。
水庫等級劃分標準
Ⅰ等(deng):大(一)型水庫,總(zong)庫容(rong)>10億(yi)立方米。
Ⅱ等:大(二)型水庫,總(zong)庫容1~10億立方米(mi)。
Ⅲ等:中型(xing)水(shui)庫(ku),總庫(ku)容0.1~1億立方米。
Ⅳ等:小(一)型水庫,總(zong)庫容(rong)0.01~0.1億立方米。
Ⅴ等:小(二)型水庫,總庫容0.001~0.01億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