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nian)-1997年(nian),在(zai)北京大(da)學(xue)(xue)進行本科階段學(xue)(xue)習。
1997年,被保送攻讀(du)北京大學人工生(sheng)命專(zhuan)業碩士(shi)研究生(sheng),后又繼續在北大攻讀(du)博士(shi)學位(wei)。
1999年,我(wo)國開始承擔1%的人類(lei)基因測定,在人類(lei)基因組計劃中承擔中國部(bu)分的數據分析工(gong)作。
2001年,在中(zhong)國秈稻基因組計(ji)劃中(zhong)負責(ze)生物(wu)信(xin)息(xi)學分析部分。
2002年(nian),獲得北京大學生(sheng)命科學學院理學博士學位(wei)。
2003年,作為"非典(dian)型性(xing)肺炎"早期(qi)診(zhen)斷(duan)的(de)(de)主要參(can)與(yu)者之(zhi)一(yi),在短(duan)時(shi)(shi)間內完成了四株(zhu)與(yu)“SARS”密切相關的(de)(de)冠狀(zhuang)病毒基因組解碼工作。同時(shi)(shi)進行(xing)“非典(dian)型性(xing)肺炎”早期(qi)診(zhen)斷(duan)的(de)(de)科研攻關,以最快(kuai)速(su)度將30萬(wan)份“免疫檢測試劑盒”免費送到(dao)防治(zhi)SARS的(de)(de)第一(yi)線。
2004年,晉(jin)升(sheng)為研究員。
2007年(nian)6月-2008年(nian)11月,帶領團隊在深(shen)圳完成第一(yi)(yi)個黃(huang)種人(ren)的(de)基因組研究(jiu)項目——“炎黃(huang)一(yi)(yi)號”。
2009年(nian)-2012年(nian),帶領科研團(tuan)隊完成國際大(da)熊(xiong)貓基(ji)因組(zu)(zu)(zu)計劃(hua)(hua)、黃瓜基(ji)因組(zu)(zu)(zu)計劃(hua)(hua)和(he)桑(sang)蠶基(ji)因組(zu)(zu)(zu)重測序計劃(hua)(hua)等(deng)一系(xi)列項目,同時提出人(ren)類“泛(fan)基(ji)因組(zu)(zu)(zu)”的(de)(de)概(gai)念,對(dui)格陵蘭約四千年(nian)前的(de)(de)古愛(ai)斯基(ji)摩人(ren)基(ji)因組(zu)(zu)(zu)進行(xing)測序,并聯合(he)歐盟(meng)開展(zhan)“人(ren)體腸道元基(ji)因組(zu)(zu)(zu)研究(jiu)計劃(hua)(hua)(MetaHIT)”的(de)(de)研究(jiu)、組(zu)(zu)(zu)織實施中國人(ren)糖尿病和(he)腸道微生物(wu)研究(jiu)計劃(hua)(hua)等(deng)。
2012年,帶(dai)隊組(zu)織實施“百(bai)萬多(duo)組(zu)學計(ji)劃(hua)”、“代謝性疾病與(yu)其他(ta)數量(liang)性狀組(zu)學水平研(yan)究(jiu)計(ji)劃(hua)”、“單基(ji)(ji)因(yin)(yin)(yin)(yin)及個體水平腫瘤(liu)研(yan)究(jiu)計(ji)劃(hua)”“東(dong)亞(ya)人(ren)群的基(ji)(ji)因(yin)(yin)(yin)(yin)組(zu)多(duo)態(tai)(tai)性研(yan)究(jiu)”、“千種單基(ji)(ji)因(yin)(yin)(yin)(yin)病基(ji)(ji)因(yin)(yin)(yin)(yin)組(zu)計(ji)劃(hua)”“腸道微生物研(yan)究(jiu)計(ji)劃(hua)”“以(yi)及多(duo)個多(duo)態(tai)(tai)性圖譜和分子育種計(ji)劃(hua)(包括水稻、蠶和豬(zhu)基(ji)(ji)因(yin)(yin)(yin)(yin)組(zu))等項目。
2013年,帶領團隊成功(gong)收購美(mei)國上(shang)市(shi)公司:Complete Genomics。
2015年7月(yue)17日,辭去華大(da)基(ji)因研(yan)究院院長、華大(da)基(ji)因CEO職(zhi)務。
2015年10月27日,在(zai)深(shen)圳創建“碳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002年(nian),榮獲中國科學院“重大創新貢獻獎(jiang)”。
2002年(nian),榮(rong)獲復旦大學“談(tan)家楨基(ji)金生命科學九源獎學金一等獎”。
2002年,榮獲北京大學“學術十杰”稱(cheng)號(hao)。
2002年,榮獲香(xiang)港求是科技基(ji)金會“杰出(chu)科技成就集體獎”。
2003年(nian),榮(rong)獲北京大學(xue)“東(dong)盛科學(xue)論文獎”。
2002年,榮獲“中央國家機關優秀青(qing)年”稱(cheng)號(hao)。
2003年,榮獲中國科(ke)學院“杰出科(ke)技成就獎”。
2008年,榮獲(huo)第十屆中國國際高新(xin)技術成(cheng)果交易會(hui)“百名風云人物”稱號。
2008年,榮獲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
2009年,榮(rong)獲“賽默(mo)飛世爾特約之(zhi)2008年度(du)生命科學十(shi)大風云人物”稱號(hao)。
2009年,榮獲“廣東省勞動模(mo)范”。
2010年,榮(rong)獲“全國勞動模范(fan)”稱號。
2011年,榮(rong)獲“2011年深圳市技術(shu)發明獎(jiang)”。
2011年,榮獲第十二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2011年(nian),榮獲第(di)十三屆“廣東(dong)青年(nian)五四(si)獎章(zhang)”。
2010年(nian),榮(rong)獲“2010年(nian)深(shen)圳(zhen)市(shi)自然(ran)科學獎”。
2012年,榮獲《自然》雜志“2012年科學(xue)界年度(du)十大人物”稱號(hao)。
2012年(nian),榮獲“2012年(nian)度廣東省(sheng)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類(lei)二等獎”。
2012年,榮獲深圳(zhen)市鹽(yan)田區“杰出人才獎”。
2013年,榮獲復旦大(da)學“談家(jia)楨生命科學創(chuang)新(xin)獎(jiang)”。
2013年,榮獲“深圳(zhen)市科學技術獎(jiang)之市長獎(jiang)”。
2013年,榮獲(huo)科(ke)學(xue)中(zhong)國人“科(ke)學(xue)中(zhong)國人2012年度人物”稱號。
2013年,被湯森路透社(she)評為“最熱門科學人物之(zhi)一”。
2013年,榮獲“2012年度中(zhong)國糖尿病十(shi)大(da)最具影(ying)響力研究獎”。
2013年,榮獲中國科(ke)協“周光(guang)召科(ke)技獎(jiang)”。
2013年,榮獲(huo)科學研究(jiu)領域(yu)“影響(xiang)世(shi)界華人大獎”。
2019年10月10日,以90億元人(ren)民幣財富(fu)位列《2019年胡潤百富(fu)榜》第(di)444名(ming)。
2020年2月26日,以(yi)100億元人民幣(bi)財(cai)富(fu)名列《2020世(shi)茂深港國際(ji)中心·胡潤(run)全球富(fu)豪榜》第2000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