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號 | 名稱 | 別名/俗名 | 學名 | 分類地位 | 發布時間 | 發布批次 |
1 | 紫莖澤蘭 | 解放草、破壞草 | 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Ageratina adenophora (Spreng.) R. M. King & H. Rob.) | 菊科 | 2003年 | 第一批 |
2 | 薇甘菊 | / | Mikaina micrantha H. B. K. | 菊科 | 2003年 | 第一批 |
3 | 空心蓮子草 | 水花生、喜旱蓮子草 | 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Mart.) Griseb | 莧科 | 2003年 | 第一批 |
4 | 豚草 | / | 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 | 菊科 | 2003年 | 第一批 |
5 | 毒麥 | / | Lolium temulentum L. | 禾本科 | 2003年 | 第一批 |
6 | 互花米草 | / | 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 | 禾本科 | 2003年 | 第一批 |
7 | 飛機草 | 香澤蘭 | Eupatorium odoratum L.(Chromolaena odorata (L.) R. M. King & H. Rob.) | 菊科 | 2003年 | 第一批 |
8 | 鳳眼蓮 | 鳳眼藍、水葫蘆 | Eichhornia crassipes(Mart.)Solms | 雨久花科 | 2003年 | 第一批 |
9 | 假高梁 | 石茅、阿拉伯高梁 | Sorghum halepense (L.) Pers. | 禾本科 | 2003年 | 第一批 |
10 | 馬纓丹 | 五色梅、如意草 | Lantana camara L. | 馬鞭草科 | 2010年 | 第二批 |
11 | 三裂葉豚草 | 大破布草 | Ambrosia trifida L. | 菊科 | 2010年 | 第二批 |
12 | 大薸 | 水浮蓮 | Pistia stratiotes L. | 天南星科 | 2010年 | 第二批 |
13 | 加拿大一枝黃花 | 黃鶯、米蘭、幸福花 | Solidago Canadensis L. | 菊科 | 2010年 | 第二批 |
14 | 蒺藜草 | 野巴夫草 | Cenchrus echinatus L. | 禾本科 | 2010年 | 第二批 |
15 | 銀膠菊 | / | Parthenium hysterophorus L. | 菊科 | 2010年 | 第二批 |
16 | 黃頂菊 | Flaveria bidentis (L.) Kuntze | 菊科 | 2010年 | 第二批 | |
17 | 土荊芥 | 臭草、殺蟲芥、鴨腳草 | 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 | 藜科 | 2010年 | 第二批 |
18 | 刺莧 | 野莧菜(該屬統稱)、土莧菜、刺刺菜、野勒莧 | Amaranthus spinosus L. | 莧科 | 2010年 | 第二批 |
19 | 落葵薯 | 藤三七、藤子三七、川七、洋落葵 | Anredera cordifolia (Tenore) Steenis | 落葵科 | 2010年 | 第二批 |
20 | 反枝莧 | 野莧菜 | Amaranthus retroflexus L. | 莧科 | 2014年 | 第三批 |
21 | 鉆形紫菀 | 鉆葉紫菀 | Aster subulatus Michx. | 菊科 | 2014年 | 第三批 |
22 | 三葉鬼針草 | 粘人草,蟹鉗草,對叉草,豆渣草,鬼針草,引線草 | Bidens pilosa L. | 菊科 | 2014年 | 第三批 |
23 | 小蓬草 | 加拿大飛蓬,飛蓬,小飛蓬,小白酒菊 | Conyza canadensis (L.) Cronquist | 菊科 | 2014年 | 第三批 |
24 | 蘇門白酒草 | 蘇門白酒菊 | Conyza bonariensis var. leiotheca (S.F.Blake) Cuatrec. | 菊科 | 2014年 | 第三批 |
25 | 一年蓬 | 白頂飛蓬,千層塔,治瘧草,野蒿 | Erigeron annuus Pers. | 菊科 | 2014年 | 第三批 |
26 | 假臭草 | 貓腥菊 | Praxelis clematidea(Grisebach.) King et Robinson | 菊科 | 2014年 | 第三批 |
27 | 刺蒼耳 | / | Xanthium spinosum L. | 菊科 | 2014年 | 第三批 |
28 | 圓葉牽牛 | 牽牛花, 喇叭花,紫花牽牛 | Ipomoea purpurea (L.) Roth | 旋花科 | 2014年 | 第三批 |
29 | 長刺蒺藜草 | 草蒺藜 | Cenchrus pauciflorus Benth. | 禾本科 | 2014年 | 第三批 |
30 | 長芒莧 | 綠莧,野莧 | Amaranthus palmeri S.Watson | 莧科 | 2016年 | 第四批 |
31 | 垂序商陸 | 十蕊商陸,美商陸,美洲商陸,美國商陸,洋商陸,見腫消 | Phytolacca americanaL. | 商陸科 | 2016年 | 第四批 |
32 | 光莢含羞草 | 簕仔樹,光葉含羞草 | Mimosa bimucronata (DC.) Kuntze | 豆科/蝶形花科 | 2016年 | 第四批 |
33 | 五爪金龍 | 假土瓜藤,黑牽牛,牽牛藤,上竹龍,五爪龍 | Ipomoea cairica (L.) Sweet | 旋花科 | 2016年 | 第四批 |
34 | 喀西茄 | 苦顛茄,苦天茄,刺天茄 | Solanum aculeatissimum Jacquin | 茄科 | 2016年 | 第四批 |
35 | 黃花刺茄 | 刺萼龍葵,刺茄,尖嘴茄 | Solanum rostratum Dunal | 茄科 | 2016年 | 第四批 |
36 | 刺果瓜 | 刺果藤,棘瓜,單子刺黃瓜,星刺黃瓜 | Sicyos angulatusL. | 葫蘆科 | 2016年 | 第四批 |
37 | 藿香薊 | 勝紅薊 | Ageratum conyzoides L. | 菊科 | 2016年 | 第四批 |
38 | 大狼杷草 | 接力草,外國脫力草,大花咸豐草,大狼把草 | Bidens frondosa L. | 菊科 | 2016年 | 第四批 |
39 | 野燕麥 | 燕麥草,烏麥,香麥,鈴鐺麥 | Avena fatua L. | 禾本科 | 2016年 | 第四批 |
40 | 水盾草 | / | Cabomba caroliniana Gray | 莼菜科 | 2016年 | 第四批 |
地理分布:原產北美,在(zai)北半球溫帶(dai)栽培和歸化。
入侵歷史:1935年作為觀賞植物引進,20世紀80年代擴散蔓延成為雜草(cao)。各地作為花卉引種,目(mu)前在浙江、上海、安徽、湖北、湖南郴(chen)州、江(jiang)蘇、江(jiang)西等地已對生(sheng)態系統形(xing)成危害(hai)。
入侵危害:以種子和根狀莖繁殖,根狀莖發達,繁殖力極強,傳播速(su)度(du)快,生長迅速(su),生態適應(ying)性廣闊(kuo),從山坡林地到沼(zhao)澤地帶均可生長。常入侵城鎮(zhen)庭(ting)園、郊(jiao)野、荒地、河岸高速公(gong)路(lu)和鐵路(lu)沿(yan)線等處,還入侵低山疏林濕地(di)生態系統,嚴重消耗土壤肥力;花期長、花(hua)粉量大,可導致花(hua)粉過(guo)敏癥。
控制方法:手工拔除并徹底根除其根狀莖;采用草甘膦等除草劑進(jin)行噴施防除。
地理分布:巴西(xi)東北部;現(xian)分布于全世界溫暖地區(qu)。
中國分布現狀:遼寧(ning)南部(bu)、華北、華東、華中和華南的19個省(自治區、直(zhi)轄市)有(you)栽培,在長江(jiang)流域及其以(yi)南地(di)區逸生為雜(za)草。
引入擴散原因和危害:1901年從(cong)日(ri)本引(yin)入(ru)臺灣(wan)作(zuo)花卉(hui),20世(shi)紀50年代(dai)作(zuo)為(wei)豬飼料推廣后(hou)大量逸生,堵塞河道,影響(xiang)(xiang)航運、排(pai)灌(guan)和水(shui)產(chan)品養(yang)殖(zhi);破壞(huai)水(shui)生生態系統,威脅本地生物(wu)多樣性(xing);吸附重金屬等有毒(du)物(wu)質(zhi),死(si)亡后(hou)沉入(ru)水(shui)底,構成對(dui)水(shui)質(zhi)的二次(ci)污染(ran);覆蓋水(shui)面,影響(xiang)(xiang)生活用水(shui);滋生蚊蠅。
控制方法:(1)人工(gong)打(da)撈;(2)專食性天敵(di)昆(kun)蟲Neochetina eichhorniae和N. bruchi有控制效果(guo);(3)除草劑在短(duan)時(shi)間內有效。
地理分布:原(yuan)產南美(mei)洲,世界各地廣(guang)泛栽培和歸化。
入侵歷史:1890年我國(guo)已有栽培。該種主要為(wei)人為(wei)引種而引起的(de)傳播(bo)和擴散(san),現分布(bu)安(an)徽、北(bei)京、福建、甘(gan)肅、廣東、廣西(xi)(xi)、貴州(zhou)、海(hai)南(nan)(nan)、河北(bei)、河南(nan)(nan)、湖(hu)北(bei)、湖(hu)南(nan)(nan)、吉林、江(jiang)蘇、江(jiang)西(xi)(xi)、遼寧(ning)、內蒙古、寧(ning)夏(xia)、青海(hai)、山(shan)東、山(shan)西(xi)(xi)、陜西(xi)(xi)、上海(hai)、四川、臺灣、天津、西(xi)(xi)藏、香港、新疆、黑龍江(jiang)、云南(nan)(nan)、浙江(jiang)、重慶。
入侵危害:旱田、果園及苗圃雜(za)草(cao),可纏繞和覆蓋其他植(zhi)物,導致后者生長不良(liang)。
控制方法:可(ke)在(zai)幼(you)苗(miao)期人(ren)工鏟除,亦可(ke)在(zai)結果(guo)前刈割滅(mie)除。化學防除,二(er)甲(jia)四氯和 2,4-D 丁(ding)酯,可(ke)使(shi)圓葉(xie)牽(qian)(qian)牛(niu)(niu)種(zhong)子不(bu)能萌(meng)發,幼(you)苗(miao)致死,葉(xie)片噴灑可(ke)殺滅(mie)圓葉(xie)牽(qian)(qian)牛(niu)(niu)成熟植株。
地理分布:原產熱帶美洲。
中國分布:20世紀50年代由廣東中山縣旅美華僑引入我國。現主要分布于福建、江西、湖南(nan)(nan)、廣(guang)東、廣(guang)西、海南(nan)(nan)、云南(nan)(nan)、香港(gang)、澳門。
入侵危害:常生于村邊、溪流邊、果園及荒地中,適應性強,具有較強的抗逆性,生(sheng)長(chang)迅速,栽(zai)后當年就能(neng)長(chang)到2m左(zuo)右;具有較(jiao)強的競爭能(neng)力,能(neng)在短時間內形成單優群落,排擠本地物種,可造(zao)成(cheng)嚴重的生(sheng)態或經濟損害(hai)。該(gai)種入侵(qin)性很強,在(zai)我國已侵(qin)入自然保護(hu)區(qu)內(nei),威脅當地生物(wu)多(duo)樣(yang)性。
控制方法:嚴格限制引種栽培。可開花前定期砍伐后連根挖除,但由于該種為有刺的大灌木,人為進行(xing)物理(li)治(zhi)理(li)較為困難,后續應開發(fa)生物防治(zhi)技術。
地理分布:原產歐洲南部及地中海沿岸,現歐、亞、非三洲的溫寒地帶均有分布,北美也(ye)有輸入。
中國分布:該種是世界性的惡性農田雜草,可隨其它種子或鳥類啄食后異地擴散,19世紀中葉曾先(xian)后在(zai)香港和福州采到標本(ben)。現主要分(fen)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gu)、遼(liao)寧、吉林、黑龍(long)江(jiang)、上(shang)海、江(jiang)蘇、浙江(jiang)、安徽(hui)、福建、江(jiang)西、山東、河南、湖北(bei)、湖南(nan)(nan)、廣東、廣西(xi)、海(hai)南(nan)(nan)、重慶、四川、貴(gui)州、云南(nan)(nan)、西(xi)藏、陜西(xi)、青海(hai)、寧夏、新疆、臺(tai)灣(wan)、香港、澳門。
入侵危害:該種海拔4300m以下均可分布,常見于荒野或田間,根系發達,分蘗能力強(qiang),為農(nong)田惡性雜草,可與農(nong)作物爭(zheng)水、爭(zheng)光、爭(zheng)肥,降低(di)作物產量(liang);同(tong)時種子易混雜于作物(wu)中,降低作物(wu)品質。野(ye)燕麥(mai)能傳播小麥(mai)條銹病(bing)、葉(xie)銹病(bing),同時是(shi)小麥(mai)黃矮病等毒(du)病和(he)多種(zhong)害蟲的中間(jian)寄主和(he)越冬(dong)越夏的棲息場(chang)所。
控制方法:開展化學防除,單獨使用野麥畏乳劑或驃馬濃乳劑對野燕麥具有良好防除效果(guo),對小麥及下茬作物比較安全,施(shi)一(yi)次藥即可(ke)控制當(dang)季(ji)野燕(yan)麥危(wei)害。加強(qiang)植物檢疫,尤其是種子(zi)(zi)檢疫工作,防止播種含有野燕麥(mai)的種子(zi)(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