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nong)村(cun)(cun)生活有(you)很多(duo)的好處(chu),比如可以(yi)在自己的宅(zhai)基地蓋房、吃健康的蔬菜等(deng),以(yi)前很多(duo)名(ming)人也(ye)是居(ju)(ju)住在農(nong)村(cun)(cun)的,所(suo)以(yi)農(nong)村(cun)(cun)也(ye)留(liu)下(xia)了許多(duo)名(ming)人故居(ju)(ju)。隨著(zhu)現(xian)代(dai)農(nong)村(cun)(cun)的不斷發展(zhan),越(yue)(yue)來越(yue)(yue)多(duo)的富裕村(cun)(cun)、美(mei)麗(li)鄉村(cun)(cun)、長(chang)(chang)壽(shou)之(zhi)鄉等(deng)涌現(xian)出來。下(xia)面MAIGOO編輯將為您(nin)介紹一(yi)下(xia)農(nong)村(cun)(cun)建房、墓(mu)地風水(shui)知(zhi)識,還(huan)有(you)一(yi)些適合(he)旅(lv)游、居(ju)(ju)住的鄉村(cun)(cun)比如美(mei)麗(li)鄉村(cun)(cun)、長(chang)(chang)壽(shou)之(zhi)鄉,一(yi)起來看看吧!
自建房(fang)要選在山環(huan)水(shui)抱,風景秀(xiu)美的地(di)方(fang),有左輔(fu)右(you)弼,正前方(fang)要有明(ming)堂(tang),后面(mian)要有靠(kao)山,避(bi)免(mian)陰(yin)暗、潮濕和一(yi)些有煞氣的地(di)方(fang),如(ru)路沖、死巷、垃圾場(chang)、墳地(di)旁(pang)等地(di)方(fang),也不適合(he)建在屠宰場(chang)、醫院(yuan)、寺(si)廟、古井(jing)附近。
建(jian)房(fang)怎么看地基?在風(feng)水上大多認為方(fang)方(fang)正(zheng)正(zheng)、四方(fang)平(ping)穩的(de)(de)房(fang)屋有利于居住和(he)納氣(qi),不(bu)平(ping)穩缺角的(de)(de)房(fang)屋會破壞居住的(de)(de)磁場(chang)和(he)人的(de)(de)運(yun)氣(qi),是不(bu)好(hao)的(de)(de),不(bu)適(shi)合居住。
選(xuan)的(de)自建房宅基地日照條件好,一年(nian)四季(ji)房屋(wu)四面都(dou)要(yao)有不錯(cuo)的(de)采光,采用(yong)前院后屋(wu)的(de)格局,大門是需要(yao)開在生氣之(zhi)方,也就是陽氣重的(de)地方。
三(san)角形戶型的(de)房(fang)子藏(zang)不住財運而(er)且有掃把星格局(ju),容易讓人(ren)(ren)(ren)人(ren)(ren)(ren)財兩(liang)空,對家人(ren)(ren)(ren)也不好;倒梯形的(de)房(fang)子容易讓家庭發(fa)生很(hen)多(duo)變(bian)故,家人(ren)(ren)(ren)也會有諸多(duo)的(de)麻煩(fan)。但(dan)是把房(fang)型做成正(zheng)梯形卻能保佑家人(ren)(ren)(ren)一生都平安(an)富貴,財運不斷(duan)。
maigoo編輯認為正方(fang)形是客廳布局(ju)最好(hao)的(de)(de)選擇,而臥(wo)室宜四平八穩因此(ci)以正方(fang)形為最佳,給人(ren)安穩的(de)(de)感覺,容易(yi)入眠(mian)。廚房應該(gai)朝向東方(fang)或東南方(fang),是大吉的(de)(de)方(fang)位,因為東為木,東南為水,是相互關(guan)系。
墓(mu)(mu)地風(feng)水決定著每(mei)個(ge)人及其子孫(sun)后代(dai)一生的財運(yun)、官運(yun)、成就、地位、功名、禍(huo)福、學業、吉兇(xiong)以及后代(dai)子孫(sun)的數量、優劣等,所以選擇好的風(feng)水墓(mu)(mu)地很重(zhong)要。
選擇地(di)勢(shi)平整開闊,靠山(shan)、靠水的地(di)方(fang),不能(neng)低洼潮濕也不能(neng)在高山(shan)絕境,周圍不要(yao)有新開發的公路或十(shi)字路口,墓地(di)入口開闊不要(yao)有遮擋。
土為黃色或白色、陰(yin)歷(li)十月(yue)(yue)墳地溫度不低(di)、最熱的三個月(yue)(yue)埋雞蛋七天(tian)挖出雞蛋沒壞為好墓(mu)地。
光線(xian)充足、依山傍水,周(zhou)圍(wei)不(bu)宜有(you)(you)橋(qiao),墓地(di)周(zhou)圍(wei)不(bu)宜有(you)(you)橋(qiao)梁、村莊(zhuang),火窯、工廠等建筑(zhu)。內部明堂寬闊、墓穴與墓穴之間要有(you)(you)界限,而且(qie)墓穴周(zhou)圍(wei)不(bu)能(neng)全鋪設石(shi)板水泥,墓穴上方不(bu)能(neng)有(you)(you)高壓線(xian)通過(guo)。
凹陷、墓地常(chang)被(bei)(bei)人(ren)踐踏、常(chang)年照不到陽光(guang)、長(chang)期被(bei)(bei)水浸、旁邊(bian)有(you)高大(da)樹木、祖墳被(bei)(bei)盜(dao)且尸(shi)骨外露、墳上插(cha)木棍(gun)或(huo)有(you)磚石等廢物壓(ya)在上面、正前方有(you)高大(da)建筑物或(huo)者墓地、遮蔽。
忌寸草不生、地勢低、向陽、不排水、環境嘈雜等符合任何一項的墓地。 查看更多 >>
中(zhong)國(guo)長壽之(zhi)鄉是(shi)中(zhong)國(guo)老(lao)年學學會(hui)評選認定(ding)的(de)(de)稱號,截至2017年5月,共有77個(ge)中(zhong)國(guo)長壽之(zhi)鄉。1991年11月,國(guo)際自然醫學會(hui)正式宣(xuan)布,原蘇聯的(de)(de)高加(jia)索地區(qu)、巴(ba)基斯坦的(de)(de)罕(han)薩、厄瓜多爾的(de)(de)比爾卡班巴(ba)、中(zhong)國(guo)新疆的(de)(de)南(nan)疆和(he)廣西的(de)(de)巴(ba)馬為(wei)全球五大長壽之(zhi)鄉。
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是指2020年農業農村部發布的248個“2020中國美麗休閑山村”。申請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條件主要條件包括鄉村特色、服務設施完善、鄉風習俗良好、品牌效應突出等。查看詳細 >>
序號 | 鄉村名稱 | 序號 | 鄉村名稱 |
1 | 北京市門頭溝區清水鎮梁家莊村 | 125 | 河南省信陽市商城縣伏山鄉里羅城村 |
2 | 北京市房山區霞云嶺鄉堂上村 | 126 | 河南省洛陽市嵩縣黃莊鄉三合村 |
3 | 北京市懷柔區橋梓鎮口頭村 | 127 | 河南省南陽市鄧州市十林鎮習營村 |
4 | 北京市通州區張家灣鎮西永和屯村 | 128 | 河南省開封市鼓樓區仙人莊街道余店村 |
5 | 天津市寧河區廉莊鎮木頭窩村 | 129 | 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李老家鄉劉莊村 |
6 | 天津市薊州區羅莊子鎮楊家峪村 | 130 | 河南省三門峽市陜州區張卞鄉曲村 |
7 | 天津市津南區北閘口鎮前進村 | 131 | 河南省濟源示范區大峪鎮王莊村 |
8 | 天津市武清區汊沽港鎮二街村 | 132 |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區新店鎮堯河廟村 |
9 | 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安子嶺鄉詩上莊村 | 133 | 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王家河街道勝天村 |
10 | 河北省邯鄲市武安市淑村鎮白沙村 | 134 | 湖北省黃石市大冶市保安鎮沼山村 |
11 |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縣渠溝鄉周家務村 | 135 | 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柳陂鎮龍韻村 |
12 | 河北省邢臺市內丘縣獐么鄉黃岔村 | 136 | 湖北省襄陽市樊城區牛首鎮花園村 |
13 | 河北省衡水市饒陽縣王同岳鎮王同岳村 | 137 | 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東山街道遮湖崗村 |
14 | 河北省張家口市尚義縣南壕塹鎮十三號村 | 138 | 湖北省恩施州巴東縣茶店子鎮朱砂土村 |
15 | 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區大新寨鎮王漢溝村 | 139 | 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安福寺鎮秦家塝村 |
16 | 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范家莊鄉虎山村 | 140 |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文峰鄉太和村 |
17 | 山西省呂梁市臨縣安業鄉前青塘村 | 141 | 湖北省咸寧市通山縣南林橋鎮石門村 |
18 |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劉家堡鄉王吳村 | 142 | 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洗馬鎮萬當鋪村 |
19 | 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烏金山鎮后溝村 | 143 | 湖南省永州市江永縣蘭溪瑤族鄉勾藍瑤村 |
20 | 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潤城鎮上莊村 | 144 | 湖南省常德市澧縣澧南鎮喬家河村 |
21 | 山西省陽泉市盂縣孫家莊鎮禪房村 | 145 | 湖南省衡陽市常寧市塔山瑤族鄉獅園村 |
22 | 山西省晉城市沁水縣土沃鄉杏則村 | 146 | 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區井龍街道九郎山村 |
23 | 山西省長治市沁源縣靈空山鎮五龍川村 | 147 | 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吉慶鎮油溪橋村 |
24 | 山西省臨汾市曲沃縣楊談鄉石橋堡村 | 148 | 湖南省邵陽市城步苗族自治縣丹口鎮桃林村 |
25 | 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鎮布拉格嘎查 | 149 | 湖南省郴州市桂東縣漚江鎮金洞村 |
26 |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阿榮旗新發鄉東光村 | 150 | 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銀田鎮銀田村 |
27 |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和林縣經濟開發區臺格斗村 | 151 |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古丈縣默戎鎮龍鼻嘴村 |
28 | 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察右后旗烏蘭哈達蘇木七頃地村 | 152 | 湖南省懷化市中方縣桐木鎮大松坡村 |
29 | 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寶昌鎮邊墻村 | 153 | 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城郊街道西和村 |
30 |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左中旗花吐古拉鎮浩日彥艾勒嘎查 | 154 | 廣東省東莞市麻涌鎮麻三村 |
31 | 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干召廟鎮民主村 | 155 |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杏壇鎮逢簡村 |
32 | 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烏蘭浩特市義勒力特鎮義勒力特嘎查 | 156 | 廣東省潮州市湘橋區意溪鎮桂坑村 |
33 | 遼寧省遼陽市弓長嶺區湯河鎮柳河湯村 | 157 | 廣東省清遠市英德市九龍鎮河頭村 |
34 | 遼寧省鞍山市千山風景名勝區韓家峪村 | 158 | 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睦洲鎮石板沙村 |
35 | 遼寧省沈陽市法庫縣大孤家子鎮半拉山子村 | 159 | 廣東省云浮市羅定市蘋塘鎮良官村 |
36 | 遼寧省阜新市細河區四合鎮黃家溝村 | 160 | 廣東省肇慶市高要區樂城鎮社播村 |
37 | 遼寧省本溪市本溪縣小市鎮同江峪村 | 161 |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青秀區南陽鎮施厚村 |
38 | 遼寧省營口市老邊區柳樹鎮東崗子村 | 162 |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融水鎮新國村 |
39 | 遼寧省盤錦市大洼區平安鎮平安村 | 163 |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靈川縣海洋鄉小平樂村 |
40 | 遼寧省遼陽市遼陽縣劉二堡鎮前杜村 | 164 | 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長洲區長洲鎮泗洲村 |
41 | 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土們嶺街道馬鞍山村 | 165 | 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浦北縣北通鎮那新村 |
42 | 吉林省吉林市樺甸市樺郊鄉友誼村 | 166 | 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覃塘區覃塘街道龍鳳村 |
43 | 吉林省遼源市東豐縣小四平鎮四平村 | 167 | 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北流市新圩鎮河村 |
44 | 吉林省通化市集安市太王鎮錢灣村 | 168 |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田陽區五村鎮巴某村 |
45 |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縣乾安鎮陶字村 | 169 | 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富川瑤族自治縣朝東鎮岔口村 |
46 | 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市大崗子鎮大崗子村 | 170 | 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思恩鎮陳雙村 |
47 | 吉林省延邊州和龍市南坪鎮柳洞村 | 171 | 海南省三亞市吉陽區吉陽鎮博后村 |
48 |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小楊鄉古城村 | 172 | 海南省文昌市潭牛鎮大廟村 |
49 |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湯原縣湯旺朝鮮族鄉金星村 | 173 | 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滿鄉新村 |
50 | 黑龍江省七臺河市茄子河區鐵山鄉四新村 | 174 | 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區石山鎮施茶村 |
51 |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鐵鋒區扎龍鎮查罕諾村 | 175 | 重慶市萬州區大周鎮五土村 |
52 |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長汀鎮哈達村 | 176 | 重慶市長壽區洪湖鎮稱沱村 |
53 | 黑龍江省綏化市蘭西縣蘭西鎮永久村 | 177 | 重慶市綦江區三角鎮紅巖村 |
54 | 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呼瑪縣鷗浦鄉三合村 | 178 | 重慶市開州區大進鎮紅旗村 |
55 | 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寶清縣小城子鎮太平村 | 179 | 重慶市武隆區芙蓉街道堰塘村 |
56 | 黑龍江省大慶市林甸縣四合鄉聯合村 | 180 | 重慶市城口縣嵐天鄉嵐溪村 |
57 | 上海市崇明區港西鎮北雙村 | 181 | 重慶市墊江縣太平鎮牡丹村 |
58 | 上海市浦東新區惠南鎮海沈村 | 182 | 重慶市云陽縣清水土家族鄉歧山村 |
59 | 上海市嘉定區華亭鎮聯一村 | 183 | 重慶市奉節縣平安鄉文昌村 |
60 | 上海市松江區新浜鎮胡家埭村 | 184 | 重慶市巫山縣曲尺鄉柑園村 |
61 | 江蘇省蘇州市昆山市錦溪鎮計家墩村 | 185 | 重慶市巫溪縣紅池壩鎮茶山村 |
62 | 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白馬鎮石頭寨村 | 186 | 重慶市石柱縣中益鄉坪壩村 |
63 | 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東港鎮山聯村 | 187 | 四川省廣安市岳池縣白廟鎮鄭家村 |
64 |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石港鎮睹史院村 | 188 | 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竹海鎮永江村 |
65 | 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潘黃街道仰徐村 | 189 | 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新安鎮黑灘村 |
66 | 江蘇省揚州市高郵市菱塘回族鄉清真村 | 190 |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赤溪鎮西廂村 |
67 | 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三水街道小楊村 | 191 |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董場鎮祥和村 |
68 | 江蘇省連云港市灌云縣同興鎮伊蘆村 | 192 | 四川省樂山市犍為縣羅城鎮菜佳村 |
69 | 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市張渚鎮省莊村 | 193 | 四川省廣元市朝天區兩河口鎮老林村 |
70 | 江蘇省鎮江市句容市茅山鎮丁莊村 | 194 | 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區中峰鎮海棠村 |
71 | 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天泉湖鎮陡山村 | 195 | 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三墩土家族鄉大窩村 |
72 |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震澤鎮眾安橋村 | 196 | 四川省攀枝花市東區銀江鎮阿署達村 |
73 |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徑山鎮徑山村 | 197 | 四川省阿壩州汶川縣漩口鎮趙公村 |
74 | 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東洲街道黃公望村 | 198 | 四川省德陽市綿竹市九龍鎮新龍村 |
75 |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天荒坪鎮余村村 | 199 | 貴州省安順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幺鋪鎮羊場村 |
76 | 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大畈鄉上河村 | 200 | 貴州省黔西南州義龍新區魯屯鎮章磨村 |
77 | 浙江省臺州市天臺縣赤城街道塔后村 | 201 | 貴州省黔東南州錦屏縣隆里鄉隆里所村 |
78 | 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龍西鄉龍溪村 | 202 | 貴州省銅仁市松桃縣正大鎮薅菜村 |
79 | 浙江省麗水市縉云縣舒洪鎮仁岸村 | 203 | 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興發鄉中營村 |
80 | 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丁橋鎮新倉村 | 204 | 貴州省六盤水市六枝特區落別鄉牛角村 |
81 |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漓渚鎮棠棣村 | 205 | 貴州省貴陽市烏當區偏坡鄉偏坡村 |
82 | 浙江省寧波市北倉區春曉街道三山村 | 206 | 貴州省黔西南州興仁市屯腳鎮鯉魚村 |
83 |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白沙鄉白沙港村 | 207 | 云南省保山市騰沖市清水鄉三家村 |
84 | 浙江省衢州市開化縣華埠鎮金星村 | 208 | 云南省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勐罕鎮曼聽村 |
85 | 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溪口鎮祖源村 | 209 | 云南省麗江市玉龍縣拉市鎮海東村 |
86 |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 | 210 | 云南省文山州丘北縣雙龍營鎮普者黑村 |
87 | 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烔煬鎮鳳凰村 | 211 | 云南省大理州漾濞縣蒼山西鎮光明村 |
88 | 安徽省池州市東至縣香隅鎮漕東村 | 212 | 云南省迪慶州維西縣塔城鎮啟別村 |
89 | 安徽省安慶市桐城市黃甲鎮黃鋪村 | 213 | 云南省紅河州瀘西縣永寧鄉城子村 |
90 | 安徽省馬鞍山市當涂縣護河鎮興禾村 | 214 | 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區倚象鎮大寨村 |
91 | 安徽省宣城市廣德市盧村鄉笄山村 | 215 |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堆龍德慶區乃瓊鎮波瑪村 |
92 | 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區梅橋鎮淝北村 | 216 | 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桑珠孜區東嘎鄉雪沖村 |
93 | 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吳圩鎮高埂村 | 217 | 西藏自治區林芝市波密縣八蓋鄉雄吉村 |
94 | 安徽省蕪湖市無為市紅廟鎮海云村 | 218 | 陜西省延安市安塞區高橋鎮南溝村 |
95 | 安徽省宣城市涇縣丁家橋鎮后山村 | 219 | 陜西省安康市石泉縣饒峰鎮勝利村 |
96 |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立倉鎮炮臺溝村 | 220 | 陜西省商洛市柞水縣小嶺鎮金米村 |
97 | 福建省漳州市華安縣新圩鎮官畬村 | 221 | 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金雞灘鎮白舍牛灘村 |
98 |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梧桐鎮春光村 | 222 | 陜西省漢中市漢臺區武鄉鎮吳莊村 |
99 |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國寶鄉佛嶺村 | 223 | 陜西省咸陽市涇陽縣安吳鎮龍源村 |
100 | 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上青鄉崇際村 | 224 | 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藺店鎮蒲陽村 |
101 | 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湖洋鎮文光村 | 225 | 陜西省楊凌示范區五泉鎮王上村 |
102 | 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下黨鄉下黨村 | 226 | 甘肅省隴南市康縣長壩鎮福壩村 |
103 | 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興田鎮南源嶺村 | 227 | 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城關鎮李家莊村 |
104 | 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汀溪鎮古坑村 | 228 | 甘肅省酒泉市金塔縣金塔鎮紅光村 |
105 | 江西省景德鎮市浮梁縣湘湖鎮進坑村 | 229 | 甘肅省臨夏州臨夏市折橋鎮折橋村 |
106 | 江西省上饒市德興市香屯街道辦事處楊家灣村 | 230 | 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土門關鄉上山莊村 |
107 | 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縣梅棠鎮楊嶺村 | 231 | 青海省西寧市湟源縣和平鄉小高陵村 |
108 | 江西省撫州市廣昌縣旴江鎮彭田村 | 232 | 青海省海東市互助縣威遠鎮卓扎灘村 |
109 |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縣黃馬鄉羅渡村 | 233 | 青海省海東市民和縣核桃莊鄉排子山村 |
110 | 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貢江鎮紅峰村 | 234 |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金鳳區良田鎮園子村 |
111 | 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市白鹿鎮玉京村 | 235 | 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青銅峽市大壩鎮韋橋村 |
112 |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興橋鎮釣源村 | 236 | 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原州區張易鎮宋洼村 |
113 | 江西省萍鄉市上栗縣上栗鎮達塘村 | 237 | 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惠農區紅果子鎮馬家灣村 |
114 | 江西省宜春市銅鼓縣永寧鎮坪田村 | 238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拜城縣康其鄉阿熱勒村 |
115 | 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高村鎮慈口觀村 | 239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富蘊縣吐爾洪鄉托留拜克孜勒村 |
116 | 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坊安街道洼里村 | 240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州博湖縣烏蘭再格森鄉烏圖阿熱勒村 |
117 | 山東省煙臺市萊陽市姜疃鎮濯村 | 241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樂市貝林哈日莫墩鄉決肯村 |
118 | 山東省德州市臨邑縣臨盤街道前楊村 | 242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花園鄉卡日塔里村 |
119 | 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東里鎮下柳溝村 | 243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洛浦縣多魯鄉托勒尕什村 |
120 | 山東省泰安市新泰市放城鎮東石井村 | 244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地區沙灣縣大泉鄉三道溝村 |
121 | 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大王莊鎮王石門村 | 245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新源縣那拉提鎮阿爾善村 |
122 | 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徐莊鎮葫蘆套村 | 246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29團11連 |
123 | 山東省菏澤市東明縣武勝橋鎮玉皇廟村 | 247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67團5連 |
124 | 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諸葛鎮耿家王峪村 | 248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121團7連 |
徐(xu)悲鴻(hong)(hong)故居(ju)位于廣西桂林陽(yang)朔縣前路(lu),是一座三進堂的小屋。1937年(nian),徐(xu)悲鴻(hong)(hong)為美麗(li)的漓江風光所陶(tao)醉(zui),租屋住下。李宗(zong)仁先生(sheng)知道(dao)后,派人購(gou)下此屋,加(jia)以修建(jian),贈與徐(xu)悲鴻(hong)(hong)。
李(li)宗仁故居位于廣西桂(gui)林臨桂(gui)區兩江鎮浪(lang)頭村,由安樂第(di)、將軍第(di)、學(xue)館、三(san)進客廳、炮樓(lou)等(deng)組成(cheng)。故居是李(li)宗仁舉行婚禮(li)、家人(ren)長居并(bing)接待蔣介石等(deng)大批(pi)國民黨要人(ren)、桂(gui)系將領之地。
葉挺故居坐(zuo)落(luo)在廣(guang)東(dong)惠陽秋長(chang)鎮東(dong)北面6公里處的(de)一個(ge)小(xiao)山村,故居里擺設了(le)150多件珍貴的(de)照片、實(shi)物、文物,大致(zhi)概括(kuo)了(le)葉挺的(de)一生。
鄧稼先故居即鄧石(shi)如(ru)故居,位于安(an)徽省安(an)慶市宜秀區五(wu)橫鄉白(bai)林村,主體建筑名為(wei)鐵硯山房,是清(qing)書法(fa)篆(zhuan)刻藝(yi)術大家鄧石(shi)如(ru)和第六代謫孫“兩彈元勛”鄧稼先居所,已有百余年歷史(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