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品牌分類   知識分類          
移動(dong)端
  • 買購網APP
  • 手機版Maigoo
  

2023年度中國十大科技成就盤點 2023國內重大科技成果有哪些

本文章由 MAIGOO榜單研究(jiu)員194號(hao) 上傳提供 2024-12-29 評論 0
2023年在廣大科技工作者的不斷努力下,中國在科技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傲人的成就,那么2023國內重大科技成果有哪些呢?下面,maigoo小編為大家盤點2023年度中國十大科技成就,包括中國人造太陽刷新世界紀錄、國產大飛機C919實現商業運營、中國首次火星探測火星全球影像圖發布等等,一起來了解下吧。
2023年中國十大科技成果
  • 中國人造太陽刷新世界紀錄
    2023年4月12日,中國正在運行的世界首個全超導托卡馬克EAST裝置(又稱“人造太陽”)獲重大成果——成功實現403秒穩態長脈沖高約束模等離子體運行,這創造了托卡馬克裝置高約束模式運行新的世界紀錄。2023年8月25日,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三號”又取得重大科研進展,首次實現100萬安培等離子體電流下的高約束模式運行,再次刷新中國磁約束聚變裝置運行紀錄,是中國核聚變能開發進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標志著我國磁約束核聚變研究向高性能聚變等離子體運行邁出重要一步。
  • 國產大飛機C919實現商業運營
    2023年5月28日,中國東方航空使用中國商飛全球首架交付的C919大型客機,執行MU9191航班,從上海虹橋機場飛抵北京首都機場,本場全程1178公里,共計1小時59分鐘。這是C919全球首次商業載客飛行,標志著C919的“研發、制造、取證、投運”全面貫通,中國民航商業運營國產大飛機正式“起步”,中國大飛機的“空中體驗”正式走進廣大消費者。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火星全球影像圖發布
    2023年4月24日,國家航天局和中國科學院聯合發布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火星全球影像圖,其中包括按照制圖標準分別制作的火星東西半球正射投影圖、魯賓遜投影圖和墨卡托投影加方位投影圖,將為開展火星探測工程和火星科學研究提供質量更好的基礎底圖,也標志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目標圓滿完成。
  • 中國天眼首次觀測到黑洞脈搏
    2023年7月27日,中國科學家領導的國際合作團隊近期利用“中國天眼”發現,著名微類星體GRS 1915+105的黑洞存在亞秒級低頻射電準周期振蕩現象,就像微弱的射電“脈搏”,相關成果已發表在國際科學期刊《自然》上。這是國際首次在射電波段觀測到黑洞“脈搏”,有望打開黑洞射電觀測和理論研究的新思路。
  • 中國國家太空實驗室正式運行
    2023年8月18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宣布:中國國家太空實驗室正式運行,空間應用正有序展開、成果頻現。作為中國航天史上規模最大、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實驗平臺,運行后的國家太空實驗室將利用太空中的環境優勢展開科研,其中多數在地球上都無法模擬。而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天和核心艙部署的多個實驗柜將開展上千項科學實驗,探索宇宙中的奧秘,并將孵化的科技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應用,惠及地球上普通人的生活。
  • 墨子巡天望遠鏡正式啟用
    2023年9月17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大視場巡天望遠鏡——墨子巡天望遠鏡正式啟用,能夠每三個晚上巡測整個北天球一次,為北半球光學時域巡天能力最強設備。墨子巡天望遠鏡同日成功發布首光獲取的仙女座星系圖片,標志著經過一個月左右的設備運行測試,該望遠鏡設備基本達到設計標準,已經可以開展天文觀測研究。
  • 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三號”研制成功
    2023年10月11日,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刊登了這一科研成果,根據公開正式發表的最優經典精確采樣算法,“九章三號”處理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比上一代“九章二號”提升一百萬倍,比目前全球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前沿”快一億億倍,這一研究進一步鞏固了中國在光量子計算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
  • 世界最深地下實驗室錦屏大設施正式運行
    2023年12月7日,投集團雅礱江水電與清華大學校企共建的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錦屏大設施”土建公用工程完工,具備實驗條件,標志著世界最深、最大的極深地下實驗室正式投入科學運行。錦屏大設施是國內第一個極深地下實驗室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也是國際上最大規模建設具有極低輻射本底的綜合實驗設施。
  • 布局AI for Science前沿科技研發體系
    2023年科技部會同自然科學基金委啟動“人工智能驅動的科學研究”(AI for Science)專項部署工作,緊密結合數學、物理、化學、天文等基礎學科關鍵問題,圍繞藥物研發、基因研究、生物育種、新材料研發等重點領域科研需求展開,布局AI for Science前沿科技研發體系。
  • 人體免疫系統發育圖譜繪制成功
    2023年9月12日,來自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等單位的科研人員成功繪制了覆蓋組織范圍最廣、時間跨度最長、采樣密度最高的人體免疫系統發育圖譜,有望推動全球免疫學和發育生物學領域的發展。這項研究拓展了人們對人體免疫發育特別是巨噬細胞多樣性、分化和功能的認知,有助于深入理解免疫系統的功能和調控機制,為疾病診斷、免疫治療和新療法開發提供重要的基礎。
  • 更多國內重大科技成就

    2023年5月5日(ri),中國(guo)科學(xue)家(jia)繪(hui)制了(le)首個馬(ma)鈴薯(shu)有害突變(bian)的基(ji)因二維圖譜,顯著提高馬(ma)鈴薯(shu)產(chan)量預測準確度;

    2023年5月10日,高海拔(ba)宇(yu)宙線觀測(ce)站“拉索(suo)”通過國家驗收(shou),是目(mu)前(qian)世界上海拔(ba)最高、規模最大(da)、靈敏度最強的宇(yu)宙線觀測(ce)站;

    2023年10月2日,第二次青藏(zang)高原綜(zong)合科考(kao)首次登頂卓奧友峰,具備(bei)了開(kai)展(zhan)極高海拔綜(zong)合科學考(kao)察的體系化能力;

    2023年(nian)10月22日,北(bei)京大學(xue)(xue)電子學(xue)(xue)院研(yan)制出(chu)全球(qiu)首個(ge)110GHz純(chun)硅調(diao)制器(qi),硅基光電子領域取(qu)得重大突(tu)破。

    2023年(nian)11月1日,中國第四(si)十(shi)次南極考察(cha)隊啟程,將建(jian)設中國第五個南極考察(cha)站——羅(luo)斯海新站;

    2023年(nian)12月6日,全球(qiu)首座第(di)四代核電站(zhan)-華能石島灣高(gao)溫氣(qi)冷堆核電站(zhan),正式(shi)商(shang)運(yun)投(tou)產;

    2023年12月18日,中國自(zi)主(zhu)設計建造的首艘(sou)大洋鉆探船——“夢(meng)想”號正式命名,并(bing)在廣州(zhou)南(nan)沙(sha)首次試航;

    2023年國際十大科技成果》》

2023年中國十大科技成果排排榜,CNPP小編主要盤點了中國在2023年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結合科研價值、應用價值及國際影響力,并綜合參考互聯網相關排行榜/榜單進行推薦,榜單僅供娛樂參考,不具有唯一性,更新截止2023年12月28日。
本榜單僅供參考使用,如果對于該榜單您有更好的建議,請
更多相關榜單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注(zhu)明(ming)“MAIGOO編(bian)(bian)輯”、“MAIGOO榜單(dan)研究員”、“MAIGOO文(wen)章編(bian)(bian)輯員”上(shang)傳提供(gong)的所有(you)作(zuo)(zuo)品(pin)(pin)(pin),均為MAIGOO網(wang)原創、合法擁有(you)版(ban)權(quan)或有(you)權(quan)使(shi)用(yong)的作(zuo)(zuo)品(pin)(pin)(pin),未經本網(wang)授權(quan)不得轉載(zai)、摘編(bian)(bian)或利用(yong)其(qi)它方式使(shi)用(yong)上(shang)述作(zuo)(zuo)品(pin)(pin)(pin)。已經本網(wang)授權(quan)使(shi)用(yong)作(zuo)(zuo)品(pin)(pin)(pin)的,應(ying)在授權(quan)范圍內使(shi)用(yong),并注(zhu)明(ming)“來源:MAIGOO網(wang)”。違反(fan)上(shang)述聲明(ming)者,網(wang)站會追責(ze)到底。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zui)新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