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xin)安江(jiang)(jiang)濱水(shui)旅(lv)游(you)(you)區(qu),是黃(huang)山(shan)市(shi)(shi)加快建設現代(dai)國(guo)際旅(lv)游(you)(you)城(cheng)(cheng)市(shi)(shi)的(de)“十大工程”之一(yi),被列入中國(guo)農業發展銀行與黃(huang)山(shan)市(shi)(shi)政府進(jin)行開(kai)發性金融合(he)作(zuo)的(de)重(zhong)點項目,總(zong)投(tou)資13.85億元。該工程主要對黃(huang)山(shan)市(shi)(shi)中心城(cheng)(cheng)區(qu)至花(hua)山(shan)謎(mi)窟景區(qu)長約10公里(li)的(de)新(xin)安江(jiang)(jiang)進(jin)行綜合(he)整治開(kai)發,包括修建水(shui)利樞(shu)紐,建設旅(lv)游(you)(you)碼(ma)頭,營(ying)造(zao)景觀水(shui)面(mian),實現河道通航,開(kai)發水(shui)上旅(lv)游(you)(you),恢復古徽州(zhou)水(shui)上絲綢之路;拓(tuo)寬(kuan)疏浚河道,興建防洪堤岸(an)(an),使城(cheng)(cheng)市(shi)(shi)防洪標準達到25年一(yi)遇,帶動兩岸(an)(an)綜合(he)開(kai)發,拓(tuo)展城(cheng)(cheng)市(shi)(shi)發展空間;同(tong)步(bu)建設發電、污水(shui)處理、供水(shui)等設施,改善新(xin)安江(jiang)(jiang)水(shui)質和自然生態環境,提升(sheng)城(cheng)(cheng)市(shi)(shi)品位。旅(lv)游(you)(you)區(qu)以新(xin)安十景為依托,描繪了(le)(le)一(yi)幅氣勢磅礴的(de)新(xin)安江(jiang)(jiang)景圖。給那原(yuan)本美麗異常的(de)山(shan)水(shui)自然風(feng)光(guang)增(zeng)添了(le)(le)幾許厚重(zhong)的(de)人文色彩。
“徽州照壁”由三大塊組成,中間主體照壁長39米,高8米,面積312平方米;兩邊分列照壁長36米,高6米,面積各為216平方米,三塊總長度為111米。照壁鑲崁浮雕,正面為人物及故事,反面為新安江山水長卷。主照壁由“無徽不成鎮”和兩側“徽州歷史人物”組成。其中有乾隆下江南、四大徽班進京、榮歸故里等12組徽商故事和胡雪巖、程霖生等16位著名徽商。照壁還有29位“徽州歷史人物”,涵蓋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教育家、文學家、藝術家、工匠等,稱為“徽州人文之光”。背朝新安江(jiang)的(de)北面(mian)照壁(bi)為《新安山水勝(sheng)境》,從新安江(jiang)正源六(liu)股尖發(fa)端,經齊(qi)云山、黃(huang)山至千(qian)島湖,延至錢塘江(jiang)入海整個流(liu)域過程。沿途有西(xi)遞民居、屯溪(xi)老(lao)街、棠樾牌坊(fang)、黃(huang)山仙境、太平(ping)湖影等(deng)風景名勝(sheng)30余(yu)處(chu)。三塊總長度為(wei)108米(mi),單面面積(ji)(ji)800平(ping)方米(mi),總面積(ji)(ji)1600平(ping)方米(mi),是中國最大的徽派照壁。
古村落項目由中國著名“十大策劃師”蔣永生、深圳大學環境藝術系主任教授蔡強、清華大學科班出身古建專家姜前永等組成的團隊進行業態策劃設計,借鑒成都寬窄巷、錦里、蘇州的“李公堤”等成功經營業態模式,分析了屯溪老街、宏村等景點的經營情況,按照“本地化、特色化、差異化”的理念,提出整體業態設計。項目總經營面積11150平方米(含露天茶吧),其中客棧2050平方米,餐飲4900平方米,酒吧3000平方米,包括了戲樓、書院、非物質文化傳承等場所業態,并按照交通、環境特點進行了空間布局。在業態策劃通過規劃、旅游、建設、文化等部門評審的基礎上,展開了古村落項目的建筑形態設計,總體要求達到并傳承并弘揚徽州古村落、古建筑的精髓、原則、特點,基本符合策劃業態的經營使用需要。整個(ge)設計依據(ju)“起(qi)、承、轉、合”的基本組(zu)織原(yuan)則,將自然(ran)空間、水口(kou)、街(jie)巷、宅院(yuan)等各要(yao)素有(you)機結合,并(bing)運用街(jie)巷空間開闔收放、層次(ci)豐富,達到“步(bu)移景異”的藝(yi)術效果。
為重現“歸帆”之徽風,相關部門將“屯浦歸帆”作為重要景觀節點進行設計,廣場空間布局為二層,一層為一個龐大的船形廣場,約4000平方米;二層為主題標志性雕塑——“歸帆”。清查錫恒有《屯浦歸帆》一詩云:“碧水蒙恛最上游(you),垂(chui)楊夾岸泊歸舟。漁歌遠(yuan)近(jin)從風遞,帆影(ying)高低(di)帶(dai)月收。飛(fei)倦劇憐投樹(shu)鳥,長閑終羨(xian)傍灘鷗。村煙(yan)起處樓臺好,一片波澄萬(wan)頃秋(qiu)。”1934年5月,著(zhu)名作家郁(yu)達夫浪游到屯溪,曾在新(xin)安江邊夜泊。盡管當時(shi)屯(tun)溪(xi)遭土匪朱(zhu)老五火燒后,墻倒屋摧,尚未恢復元(yuan)氣,詩人仍以極(ji)大的(de)熱情贊美她。他“斜倚著枕(zhen)頭,合著船(chuan)篷上的(de)雨韻,在朦(meng)朧的(de)夢(meng)里”寫下了游記精品《夜泊屯(tun)溪(xi)記》。留下了(le)膾炙(zhi)人口(kou)的絕句:“新安江水碧悠悠,兩岸人家散若(ruo)舟,幾夜屯溪橋下夢,斷腸春色(se)似(si)揚州”。
林廊清影節點是延伸段十大節點之一,該節點長廊亭的建設充分體現徽州傳統建筑特色和廊亭文化,所有木結構均采用名貴香樟為材料,建成后將與新安江江山水畫廊優美的自然風光融為一體,為打造流光溢彩新安江精品旅游產品增添亮色。古(gu)色古(gu)香的長廊,來自異國的櫻(ying)花林(lin),以及名揚四海的徽式建(jian)筑,真是(shi)(shi)好一(yi)派壯(zhuang)觀喜(xi)人(ren)的景觀,真可謂是(shi)(shi),林(lin)廊始建(jian)遠山近水堪入畫,清影(ying)重來飛鳥(niao)游魚(yu)促詩情。
黃(huang)山市—華山路(lu)(lu)—(老街)—濱(bin)江(jiang)西路(lu)(lu)—濱(bin)江(jiang)中路(lu)(lu)—濱(bin)江(jiang)東路(lu)(lu)—新安江(jiang)濱(bin)水旅游(you)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