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特點
李(li)茂(mao)貞墓(mu)以唐代帝王墓(mu)葬形制而(er)修建(jian)。位于陵園東北側的(de)(de)李(li)茂(mao)貞寢宮(gong),除前室、中室用石(shi)條(tiao)砌(qi)筑(zhu)外,其余(yu)均為青(qing)磚(zhuan)砌(qi)成,其建(jian)筑(zhu)規模在已發(fa)掘的(de)(de)唐代陵墓(mu)中并不多見。王妃(fei)劉氏寢宮(gong)墓(mu)道盡頭的(de)(de)端門建(jian)造做工精細,用青(qing)磚(zhuan)雕刻出的(de)(de)門窗(chuang)、護欄、筒瓦和(he)人物(wu),栩栩如生。在后室四周墻壁(bi),當年所繪壁(bi)畫依(yi)稀(xi)可見,局部色彩完好。
有關資料顯示,該王陵中的端(duan)門(men)是中國目前發現(xian)的年代最早(zao)的磚(zhuan)砌端(duan)門(men),磚(zhuan)雕中的“兩人轎(jiao)子圖”、“八(ba)人轎(jiao)子圖”在其他地方均未發現(xian)過(guo)。
原墓(mu)(mu)冢(zhong)封土面積約達2000多平方米,因(yin)各種原因(yin)損蝕,今僅存低平丘冢(zhong),封土高僅3米左右。墓(mu)(mu)前原有陪葬(zang)墓(mu)(mu)一(yi)座(zuo),石(shi)(shi)(shi)人、石(shi)(shi)(shi)獅各一(yi)對,及石(shi)(shi)(shi)羊等石(shi)(shi)(shi)刻,現僅存石(shi)(shi)(shi)獅一(yi)只(zhi),石(shi)(shi)(shi)人一(yi)個(ge)(上部(bu)殘(can))。
歷史沿革
清乾(qian)隆十二年(nian)(1747)曾有旨筑墻圍護墓(mu)冢。
1982年6月15日列為寶雞縣重點文(wen)物保護單位(wei)。
2003年9月確立(li)為陜西省(sheng)重(zhong)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nian)5月,李茂貞墓入選第七(qi)批全國重點(dian)文物保護單位。
墓主簡介
李(li)茂(mao)貞(856年(nian)-924年(nian)),原名宋文通,字正(zheng)臣(chen),深州博野(ye)(今河北蠡縣(xian))人(ren)。唐(tang)(tang)末(mo)藩鎮軍閥,五代時期(qi)岐王。曾(ceng)經開(kai)岐王府,妻稱皇后(hou),各種儀示都跟皇帝一樣(yang)。后(hou)向后(hou)唐(tang)(tang)稱臣(chen),封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