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河(he)寺(si)懸空庵塔(ta)群(qun),年代(dai)為元、明。位于河(he)北省蔚(yu)縣小(xiao)五臺山(shan)金河(he)口峪內(nei),現存歷世禪(chan)師之靈塔(ta)6座,均為磚仿木結構。建筑(zhu)風格、形式及特(te)點(dian)為遼(liao)代(dai)建筑(zhu)。其(qi)中(zhong)第4號塔(ta)是佛教教派“臨濟正宗廿四(si)代(dai)傳(chuan)人資(zi)中(zhong)政公靈塔(ta)”。
當地群眾俗(su)稱南、北塔(ta)(ta)林,據(ju)說原有明塔(ta)(ta)72座(zuo),暗塔(ta)(ta)72座(zuo)。
北塔(ta)林位(wei)距(ju)金河(he)寺約500米的一座小山上,現存5座塔(ta)。其建筑形式有兩種(zhong),即窯(yao)檐(yan)式塔(ta)和喇嘛(ma)式塔(ta)。
金河寺(si)南(nan)、北(bei)塔林(lin),雖歷經幾年(nian)風雨戰亂,至今仍屹立于群峰邊拱(gong)的高山之上。其(qi)建筑雖不甚宏(hong)偉,但其(qi)建筑地勢之險峻,工藝高超,遠(yuan)料之艱(jian)難(nan)。惜金河寺(si)被侵華日軍焚(fen)毀。2013年(nian)5月(yue),成為全國重點文(wen)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