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年8月(yue)12日(ri),艾偉出(chu)生于湖(hu)北沙(sha)市(shi),青年對曾為(wei)錢莊學徒,參加中國同盟會。
1919年,畢業于上海(hai)圣約翰大學。早年加入孫中(zhong)山所創(chuang)立的(de)同盟會,并且參加過辛亥革命。不久,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專攻心理學。
1922年,獲碩(shuo)士學位。后轉入華盛頓大學研究院研究教育心理學,兼(jian)任中國留(liu)美(mei)學生監(jian)督處秘書(shu)。
1925年,獲哲學(xue)(xue)(xue)博士(shi)學(xue)(xue)(xue)位。同年回國,任南(nan)京國立東南(nan)大學(xue)(xue)(xue)(中央(yang)大學(xue)(xue)(xue)前身)心理學(xue)(xue)(xue)教(jiao)授(shou),兼(jian)任上海大夏大學(xue)(xue)(xue)(今華東師(shi)范大學(xue)(xue)(xue))教(jiao)授(shou)暨師(shi)范科(ke)主任。
1926年起,受聘為中華(hua)教(jiao)(jiao)育文化基金會教(jiao)(jiao)育心(xin)理學(xue)講(jiang)座(zuo)教(jiao)(jiao)授,從事中學(xue)各(ge)學(xue)科學(xue)習(xi)心(xin)理的研(yan)究工(gong)作。
1927年,任(ren)南京國立(li)中央大學教育系主。
1932年,入倫敦大學(xue)(xue)進(jin)修教(jiao)(jiao)育(yu)(yu)統計學(xue)(xue),任該(gai)校研究(jiu)員。次(ci)年回國,受聘為教(jiao)(jiao)育(yu)(yu)部首(shou)屆部聘教(jiao)(jiao)授,任中央大學(xue)(xue)教(jiao)(jiao)育(yu)(yu)學(xue)(xue)院院長(chang),后任師范學(xue)(xue)院院長(chang),教(jiao)(jiao)育(yu)(yu)心理研究(jiu)所主任。
1937年,抗日戰爭(zheng)爆(bao)發,隨中央(yang)大學(xue)遷(qian)重慶沙(sha)坪壩,次年辭去中央(yang)大學(xue)師范學(xue)院(yuan)(yuan)院(yuan)(yuan)長職務,專(zhuan)任該校師范科研究(jiu)(jiu)部(bu)主任、研究(jiu)(jiu)院(yuan)(yuan)教(jiao)育心理(li)學(xue)部(bu)主任。同時(shi)創立我國教(jiao)育心理(li)研究(jiu)(jiu)所(suo)(suo),任所(suo)(suo)長。招碩士學(xue)位(wei)研究(jiu)(jiu)生,培(pei)養教(jiao)育心理(li)學(xue)專(zhuan)業人才。
1939年,湖(hu)北臨時(shi)參議會在(zai)思(si)(si)施成(cheng)立(li),艾以學者當(dang)選為第一(yi)屆(jie)、第二屆(jie)參議員(yuan)。其間對當(dang)時(shi)全省學校遷集(ji)之思(si)(si)施、建(jian)始、巴東三縣的中小學生進行大(da)規模的測驗研究,提出發展(zhan)和(he)提高(gao)湖(hu)北教育的建(jian)議。抗(kang)日戰爭勝利后,艾在(zai)中央大(da)學受排擠(ji),研究所亦(yi)奉(feng)令停辦。
1946年7月,出席澳洲新教育國際會議,會后留澳洲講學半年。
1947年后以教育部(bu)部(bu)聘(pin)教授身(shen)份,應邀(yao)在(zai)國內各大學巡(xun)回(hui)演講(jiang)。
1949年(nian)5月,應(ying)香港羅富國(guo)師范學院之聘(pin),任高級教授。
1950年去臺(tai)灣,任國民政(zheng)府考試委員。1954年應聘為臺(tai)灣肥(fei)料公司顧(gu)問,從事(shi)(shi)工(gong)業(ye)心(xin)理學研究。著(zhu)有《人(ren)事(shi)(shi)與工(gong)業(ye)心(xin)理學》等著(zhu)作(zuo)。
1955年9月27日,病逝于(yu)新(xin)竹。
《高級統(tong)計學(xue)(xue)(xue)》、《初級統(tong)計學(xue)(xue)(xue)》、《初級教(jiao)育(yu)(yu)心(xin)理(li)學(xue)(xue)(xue)》、《師范科(ke)教(jiao)育(yu)(yu)心(xin)理(li)學(xue)(xue)(xue)》、《教(jiao)育(yu)(yu)心(xin)理(li)學(xue)(xue)(xue)》、《教(jiao)育(yu)(yu)心(xin)理(li)學(xue)(xue)(xue)論(lun)叢(cong)》、《教(jiao)育(yu)(yu)心(xin)理(li)學(xue)(xue)(xue)大觀》、《小(xiao)學(xue)(xue)(xue)兒童能力測量(liang)》、《漢字問題》、《中(zhong)學(xue)(xue)(xue)國文(wen)教(jiao)學(xue)(xue)(xue)心(xin)理(li)學(xue)(xue)(xue)》、《英語教(jiao)學(xue)(xue)(xue)心(xin)理(li)學(xue)(xue)(xue)》和《人事與工業心(xin)理(li)學(xue)(xue)(xue)》。
《漢字問題》(1949)、《高(gao)級統(tong)計學》(1933、1935)、《教育心(xin)理(li)學叢論》(1936)、《教育心(xin)理(li)學大觀》(上、中、下冊)(1945、1946)、《國(guo)語問題》(1948)、《閱(yue)讀心(xin)理(li)》、《英語教學心(xin)理(li)學》(1957)、《人事與工(gong)業心(xin)理(li)學》(1956)等數十(shi)本(ben),學術論文(wen)百余篇。
1934年,艾偉(wei)與夫人(ren)范(fan)冰心(xin)在南京創辦萬青(qing)試驗(yan)小學(xue),以(yi)智力測驗(yan)選拔優秀兒童,因材施(shi)教,進行(xing)心(xin)理(li)(li)實(shi)驗(yan)研究。因學(xue)生進步甚(shen)速,成(cheng)績卓著,學(xue)校被(bei)譽為“天才小學(xue)”。同時(shi)創立中國測驗(yan)學(xue)會,運用統(tong)計學(xue)理(li)(li)論測驗(yan)教育(yu)心(xin)理(li)(li),以(yi)求改(gai)進教育(yu)。
艾偉長期致力于教育心理學(xue)的教育和研(yan)究,對中小學(xue)學(xue)科(ke)(ke)的測驗研(yan)究范圍,涉及(ji)各門(men)科(ke)(ke)學(xue),推行地域(yu)遍及(ji)京、滬、杭、華(hua)(hua)南(nan)、華(hua)(hua)中、華(hua)(hua)北及(ji)西南(nan)各省,每種測驗人數常在萬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