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區革命遺(yi)址群位于(yu)廣(guang)東(dong)省河(he)源市紫金縣城東(dong)南45公里(li)的(de)蘇區圩(wei)鎮(原名(ming)炮子圩(wei),1957年冬經中央批準(zhun)改為(wei)蘇區)。
1927年4月26日,在中國(guo)共產(chan)黨的領導下,紫(zi)金(jin)縣舉行了威(wei)震中外的“4·26”武裝暴(bao)動,推(tui)翻(fan)紫(zi)金(jin)反動偽政權,活(huo)捉偽縣長,并宣布(bu)成(cheng)立紫(zi)金(jin)縣人民政府,向全國(guo)通(tong)電討伐蔣介石,之后輾轉數月,策應海(hai)陸(lu)豐農民運(yun)動。
紫(zi)金縣(xian)于192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炮(pao)子圩(wei)召開工農兵代表大會,建立(li)了蘇維(wei)埃政府。彭湃(pai)、周恩(en)來等領(ling)導曾多次來炮(pao)子圩(wei)指導工作。現蘇區留下的(de)遺址(zhi)群計有(you)紅屋紀念(nian)館(guan)、血田、紅軍(jun)亭(ting)等革(ge)命(ming)遺址(zhi),以及周恩(en)來和徐向前等老(lao)一輩無產階級革(ge)命(ming)家在蘇區揮戈征(zheng)戰的(de)足(zu)跡。
1923年(nian)春,在中國共(gong)產黨領導下,炮子成立了(le)全(quan)縣(xian)第一個農(nong)(nong)會,貧苦農(nong)(nong)民和革命群(qun)眾從此掀起了(le)轟(hong)(hong)轟(hong)(hong)烈(lie)烈(lie)的農(nong)(nong)民運動(dong)。1927年(nian),紫金縣(xian)蘇維埃政府(fu)建立。從此,革命烈(lie)火迅速燃遍全(quan)縣(xian),蘇區成了(le)海(豐)陸(豐)惠(陽)紫(金)重(zhong)要根據地之一。但是,由于黨內右傾機會主義路線的影響(xiang),大革命遭到慘(can)重(zhong)失(shi)敗。
1928年3月,國民(min)黨軍(jun)隊向紅色蘇(su)區大(da)舉進攻。農歷(li)4月初,僅在蘇(su)區“古井(jing)”里(li),國民(min)黨軍(jun)就(jiu)用機槍(qiang)集體(ti)屠殺(sha)革(ge)命干(gan)部和(he)群眾(zhong)280多人。農歷(li)10月5日(ri),國民(min)黨軍(jun)又在這(zhe)(zhe)里(li)瘋狂屠殺(sha)革(ge)命干(gan)部和(he)群眾(zhong)170多人。在蘇(su)區“古井(jing)”里(li),450多名革(ge)命干(gan)部和(he)群眾(zhong)的(de)鮮血(xue)一時(shi)灑滿了稻(dao)田,將革(ge)命者(zhe)視(shi)死(si)如歸的(de)大(da)無畏精神和(he)浩然(ran)之氣(qi)演繹得(de)淋(lin)漓(li)盡(jin)致。后來,人們稱(cheng)這(zhe)(zhe)里(li)為“血(xue)田”。為緬懷革(ge)命先(xian)烈的(de)豐功(gong)偉績,紫(zi)金在這(zhe)(zhe)里(li)建立了“血(xue)田”碑。
1977年12月(yue),“血田”被正式(shi)列(lie)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dan)位(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