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
登錄 |    
東北(bei)師范(fan)大學東北(bei)民族(zu)民俗館(guan)
0
票數:0 #博物館#
東北民族民俗博物館,位于吉林省長春市南關區經濟技術開發區衛星路,是東北地區規模較大、展示東北古代及近現代民族民俗最全面、古今民俗事象最豐富的綜合性博物館。博物館占地面積31000平方米,建筑面積22000平方米,展廳面積13000平方米,館內各展區采用實物、圖表、文字、沙盤、場景復原等傳統展出方式及電子模擬、影像合成等現代技術手段,展示了東北民族民俗事象及其最新研究成果。
  • 官方網站:
  • 門票參考: 50元
  • 所在地/隸屬: 吉林省長春市二道區(qu)經濟技(ji)術開發區(qu)衛星(xing)路98號
  • 開放時間: 09:00~16:00(周一閉館)
  • 適宜季節: 全年
  • 建議游玩時間: 2~3小時
  • 旅游景區級別: 4A
  • 博物館等級: 國家二級(行業)
附近有 56 個景點: 長春國際會展中心(1km)    吉林省中醫藥博物館(2km)    吉林省民間工藝美術館(3km)    吉林省自然博物館(3km)    吉林省農安縣文化館(4km)    農業博覽園(4km)    吉林省東北二人轉博物館(4km)    巴蜀映巷(5km)    伊通河(5km)    長春世界雕塑園(6km)    長春凱撒溫泉迪士尼水上樂園(6km)    長春勞動公園(6km)    凈月潭雪世界(6km)    北普陀寺(吉林省長春市)(6km)    北觀音寺(6km)    吉林省酒文化博物館(6km)    吉林省長春市世界雕塑公園旅游景區(6km)    長春革命烈士陵園(7km)    吉林省長春市朝鮮族群眾藝術館(7km)    王大珩故居(7km)    長春東方游樂園(7km)    東北亞藝術博物館(7km)    長春市動植物公園(7km)    長春世界雕塑公園(7km)    孔子文化園(7km)    大佛寺(吉林省長春市)(7km)    長春市文廟博物館(7km)    東北抗日聯軍紀念館(7km)    長春兒童公園(8km)    吉林省長春市群眾藝術館(8km)    長春牡丹園(8km)    南湖公園冰燈大觀園(8km)    長春凈月潭水庫水利風景區(8km)    吉林凈月潭國家森林公園(8km)    吉林省科技館(9km)    中泰海洋世界(9km)    吉林省廣播電視塔(9km)    長春市南湖公園(9km)    吉長道尹公署舊址(9km)    偽滿洲國中央銀行舊址(9km)    地藏寺(吉林省長春市)(9km)    般若寺(吉林省長春市)(9km)    長春市劉英俊紀念館(9km)    東北淪陷史陳列館(9km)    吉林省博物院(9km)    長春市長影世紀城旅游區(9km)    凈月潭(9km)    長春市偽滿皇宮博物院(9km)    長春文化廣場(10km)    長春東北虎園(10km)    長春百花百草百木園(10km)    長春地質宮博物館(10km)    吉林省革命博物館(10km)    長春凈月潭滑雪場(10km)    長影舊址博物館(10km)    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10km)   
價格參考
介紹攻略

基本介紹

東(dong)(dong)北(bei)(bei)(bei)(bei)師范(fan)大(da)學東(dong)(dong)北(bei)(bei)(bei)(bei)民(min)族(zu)民(min)俗(su)(su)(su)館,毗鄰長春國際會展(zhan)中(zhong)心和凈月潭(tan)國家(jia)森林公(gong)園,是公(gong)眾學習和了解東(dong)(dong)北(bei)(bei)(bei)(bei)民(min)族(zu)民(min)俗(su)(su)(su)的課堂,也是旅(lv)游觀光(guang)的重要景點(dian)。民(min)俗(su)(su)(su)館設有“東(dong)(dong)北(bei)(bei)(bei)(bei)古代(dai)民(min)族(zu)民(min)俗(su)(su)(su)”、“東(dong)(dong)北(bei)(bei)(bei)(bei)近現代(dai)民(min)族(zu)民(min)俗(su)(su)(su)”、“東(dong)(dong)北(bei)(bei)(bei)(bei)代(dai)表性行(xing)業作(zuo)坊”三個基本展(zhan)區(qu),“紅山文化”、“高(gao)句麗王(wang)城、王(wang)陵及貴(gui)族(zu)墓葬”等若干(gan)專題(ti)展(zhan)區(qu),并建造多處(chu)東(dong)(dong)北(bei)(bei)(bei)(bei)傳統民(min)居等人文景觀。民(min)俗(su)(su)(su)館秉承“促進(jin)民(min)族(zu)交流、傳承民(min)俗(su)(su)(su)文化”的工作(zuo)理念,加(jia)強高(gao)校博物(wu)(wu)館教育功能、充實教育資源、豐富教育活動,為充分發揮新時期(qi)高(gao)校博物(wu)(wu)館作(zuo)用而(er)不斷(duan)努力(li)。

陳列展覽

東北古代民族民俗展區

東北地區是中國古人類、古文明和多民族起源、發展的重要地區,在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和全國統一版圖的形成過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共同生活在東北的眾多民族,學術界將其分為肅慎、穢貊、東胡和華夏—漢族四大族系。由于他們種族源流和分布地區諸方面的不同,逐漸形成了各具特色而又相互影響的生產、生活習俗和文化藝術,共同促進了中華文明的繁榮發展。東(dong)北古代(dai)民族民俗展區展現(xian)了從40萬年前廟后山(shan)人古人類開始東(dong)北地(di)區古代(dai)民族的(de)源流與歷代(dai)建(jian)置(zhi)。

東北近現代民族民俗展區

蒙古族展區

蒙(meng)古族(zu)(zu)源自(zi)(zi)(zi)東胡族(zu)(zu)系,與室韋(wei)族(zu)(zu)中(zhong)的(de)蒙(meng)兀室韋(wei)有密切的(de)淵源關系,歷經民族(zu)(zu)融合(he)、發展,于13世(shi)紀初正式形成蒙(meng)古族(zu)(zu)。人(ren)口約581.4萬人(ren)(2000年),東北地區(qu)約占(zhan)半數以(yi)上。主要分布(bu)在內蒙(meng)古自(zi)(zi)(zi)治區(qu)東部,以(yi)及遼寧省喀(ka)喇沁(qin)左翼蒙(meng)古族(zu)(zu)自(zi)(zi)(zi)治縣(xian)(xian)、阜(fu)新蒙(meng)古族(zu)(zu)自(zi)(zi)(zi)治縣(xian)(xian),吉林省前郭爾(er)羅斯蒙(meng)古族(zu)(zu)自(zi)(zi)(zi)治縣(xian)(xian),黑龍江省杜(du)爾(er)伯特蒙(meng)古族(zu)(zu)自(zi)(zi)(zi)治縣(xian)(xian)。

撮羅子

“撮(cuo)羅(luo)(luo)子”又(you)作(zuo)“仙人柱”,是(shi)鄂(e)倫春等游獵民(min)族較為(wei)原始的(de)住房。其建造方法是(shi)先用(yong)三或五(wu)根頂(ding)端(duan)帶杈的(de)粗實(shi)木桿,斜立(li)、互相(xiang)咬合撮(cuo)在地(di)上(shang),鄂(e)倫春語稱它為(wei)“刷那(nei)”,起支撐固定作(zuo)用(yong)。然后用(yong)木桿依次斜搭在“刷那(nei)”上(shang),有時還(huan)用(yong)“烏(wu)魯(lu)包藤”(柳條圈)纏繞頂(ding)部(bu)以加固。撮(cuo)羅(luo)(luo)子覆(fu)蓋物因季節而不同,冬(dong)季一般覆(fu)以狍皮,夏(xia)季多用(yong)樺(hua)樹皮、茅草等。

漢族歲時節日

東北漢(han)族使用漢(han)語(yu)(yu),屬漢(han)—藏語(yu)(yu)系漢(han)語(yu)(yu)族漢(han)語(yu)(yu)支,方言特征明(ming)顯,通(tong)用漢(han)字(zi)。歲時(shi)節(jie)(jie)日較多,以春節(jie)(jie)、清明(ming)、端(duan)午、中秋為四大傳統節(jie)(jie)日,廟會十分興盛。尊崇儒家文化,傳統宗教為佛教、道(dao)教,民間亦流行多神崇拜(bai)。

東北代表性行業作坊展區

鐵匠鋪

過去東北的村鎮中都有鐵匠鋪,也稱“鐵匠爐”。鐵匠鋪中有與風箱相連的洪爐,要鍛打的鐵料先在爐火中燒紅,再放于砧子上,由師徒合力打造成型。鋤、鎬、鐮、耙、門環、馬掌等老百姓常用的各種生產、生活用具以及刀、槍、劍、戟等冷兵器,無不出自鐵匠鋪。鐵(tie)(tie)(tie)匠(jiang)鋪收益是很高(gao)的,故有“泥瓦匠(jiang)干一天,不如鐵(tie)(tie)(tie)匠(jiang)鋪冒(mao)股煙”的俗諺。但工作(zuo)也非常辛苦,鐵(tie)(tie)(tie)匠(jiang)師(shi)傅需要(yao)(yao)伴著洪爐(lu)高(gao)溫長(chang)時(shi)間揮動鐵(tie)(tie)(tie)錘,做(zuo)活時(shi)赤(chi)膊上(shang)陣(zhen),仍會(hui)汗流浹背。要(yao)(yao)打(da)造出結實(shi)耐用(yong)的鐵(tie)(tie)(tie)器,除了肯吃苦,還需要(yao)(yao)扎實(shi)、精(jing)湛的技(ji)術。這也是將打(da)鐵(tie)(tie)(tie)與撐(cheng)船(chuan)、做(zuo)豆腐并(bing)稱為世上(shang)最難三件事的原因(yin)。

錢莊

錢莊是明代中葉以后出現的一種信用機構,亦稱票號、錢店,是銀行的雛形。唐代,城市里出現了經營借貸業務的質庫和替人寄存、保管財物的柜坊,可視為錢莊的前身。明代前期,官府放開貨幣流通,經營銀錢兌換的錢莊應運而生。至明末,錢莊還發展出存款、放貸、匯兌等業務,且兼營米、布買賣。隨著錢莊的迅猛發展,各地還出現了錢莊的行會組織,其中以晉商票號最為著名。中(zhong)國直至清(qing)末(mo)才出現真正意義的銀行(xing)。錢莊在促(cu)進(jin)商(shang)業(ye)發展(zhan)、密切各(ge)地區間經(jing)濟聯系等方面發揮了重(zhong)要作(zuo)用(yong)。

專題展區

薩滿文化展

薩(sa)滿教產生于母系氏(shi)族社會(hui)晚期(qi),是包(bao)括自(zi)(zi)然崇(chong)拜、圖騰崇(chong)拜和祖先英雄崇(chong)拜的(de)原始宗教。薩(sa)滿為(wei)通古斯語,義為(wei)“曉(xiao)(xiao)徹”,指能通達、知曉(xiao)(xiao)神的(de)旨(zhi)意之(zhi)人。因此,薩(sa)滿是天的(de)使者,向神報告人的(de)行動并祈求愿望,向人傳達神的(de)旨(zhi)意。“薩(sa)滿”一(yi)詞最早見于《三(san)朝北盟會(hui)編(bian)》卷三(san),“兀室奸猾(hua)而有才(cai)。自(zi)(zi)制女真(zhen)法律、文字,成其一(yi)國。國人號為(wei)珊(shan)蠻。珊(shan)蠻者,女真(zhen)語巫嫗也,以其通變如神”。后通稱作“薩(sa)滿”。薩(sa)滿教,即由薩(sa)滿而得(de)名。

紅山文化展

紅(hong)(hong)山(shan)文(wen)(wen)(wen)化(hua)(hua)因內蒙古(gu)赤峰紅(hong)(hong)山(shan)后遺址的(de)(de)(de)發(fa)掘而得(de)名,是中(zhong)(zhong)國東北(bei)地(di)(di)區最(zui)著名的(de)(de)(de)史前考古(gu)學文(wen)(wen)(wen)化(hua)(hua)之一。其(qi)主體(ti)分布范(fan)圍(wei)在內蒙古(gu)的(de)(de)(de)東南部(bu)和(he)遼寧的(de)(de)(de)西(xi)部(bu)地(di)(di)區,年代距(ju)今(jin)6500-5000年。紅(hong)(hong)山(shan)文(wen)(wen)(wen)化(hua)(hua)在形成(cheng)和(he)發(fa)展(zhan)的(de)(de)(de)過(guo)程中(zhong)(zhong),出色地(di)(di)承繼了(le)本地(di)(di)區興(xing)隆洼(wa)文(wen)(wen)(wen)化(hua)(hua)和(he)趙寶溝文(wen)(wen)(wen)化(hua)(hua)的(de)(de)(de)優勢因素(su),同(tong)時受到了(le)東北(bei)平(ping)原諸多原始(shi)文(wen)(wen)(wen)化(hua)(hua)及中(zhong)(zhong)原仰韶文(wen)(wen)(wen)化(hua)(hua)的(de)(de)(de)強烈影響。距(ju)今(jin)約5500-5000年的(de)(de)(de)紅(hong)(hong)山(shan)文(wen)(wen)(wen)化(hua)(hua)晚期,牛河(he)梁大型(xing)祭祀中(zhong)(zhong)心和(he)玉(yu)禮制系統的(de)(de)(de)出現,標志著西(xi)遼河(he)流域的(de)(de)(de)史前社會結(jie)構發(fa)生了(le)重(zhong)大變(bian)化(hua)(hua),使(shi)其(qi)在中(zhong)(zhong)國文(wen)(wen)(wen)明起源(yuan)和(he)早期社會發(fa)展(zhan)進程中(zhong)(zhong)占據(ju)了(le)顯要位(wei)置(zhi)。

實用信息

門票價格

成人票:50元

學生/老人票(piao):30元

交通指南

1、乘坐輕軌車3號線(xian)至(zhi)世(shi)紀廣場站。

2、乘(cheng)坐公交車167、170、102、334、335、336、337、338、339、341、342、343、345、346、347、348、349、350、160路至世紀廣場站。

3、乘坐公交車103、115、B120路(lu)至新城(cheng)大街口(輕軌)站。

4、乘坐公交車(che)292路(lu)至(zhi)會(hui)展中心站。

5、乘坐公交車(che)349、350路至世紀大街站。

地(di)圖坐(zuo)標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 給生活一把琴 】編輯上傳提供,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示的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東北師范大學東北民族民俗館】的所屬企業/所有人/主體無關,網站不完全保證內容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場,各項數據信息存在更新不及時的情況,僅供參考,請以官方發布為準。如果頁面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可點擊“反饋”在線向網站提出修改,網站將核實后進行更正。 反饋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xin)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zhan)為(wei)注冊用戶(hu)提供信(xin)(xin)息存儲空間(jian)服務,非(fei)“MAIGOO編(bian)輯上(shang)傳(chuan)提供”的文(wen)章/文(wen)字均是注冊用戶(hu)自主發(fa)布上(shang)傳(chuan),不代表(biao)本站(zhan)觀點(dian),版權歸原作者(zhe)所(suo)有,如有侵權、虛(xu)假(jia)信(xin)(xin)息、錯誤信(xin)(xin)息或任何問題,請及時(shi)聯系我(wo)們,我(wo)們將在第一時(shi)間(jian)刪除或更(geng)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頁上(shang)相關(guan)信息的(de)知識產權歸網站方所有(包括但不(bu)限于文字、圖片、圖表、著作權、商標權、為用戶提(ti)供的(de)商業信息等),非經許可(ke)不(bu)得抄襲或使用。
提交說(shuo)明(ming):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771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458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2540個代理需求 已有1361164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