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
登錄 |    
長春市文廟博物館
0 票數:0 #博物館#
2011年,在長春市主要領導崔杰、祝業精、姜治瑩、張元富等關懷下,在省、市、區各級黨委、政府的積極支持下,長春文廟再次進行了改擴建,建成了孔子文化園。文化園包括長春文廟小學和長春市文廟博物館兩家單位。長春市文廟博物館獲準成立于2011年末,現在,占地面積3.1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000多平方米。
  • 官網:
  • 地址: 吉林省長(chang)春市南關區東天街239號
  • 門票: 免費
  • 占地面積: 4000㎡
  • 開放時間: 9:00~16:00
  • 博物館等級: 無級別(文物)
附近有 50 個景點: 孔子文化園(1km)    長春兒童公園(2km)    吉林省長春市朝鮮族群眾藝術館(2km)    長春勞動公園(2km)    吉長道尹公署舊址(2km)    地藏寺(吉林省長春市)(2km)    般若寺(吉林省長春市)(2km)    北觀音寺(2km)    東北淪陷史陳列館(2km)    長春東方游樂園(3km)    長春牡丹園(3km)    偽滿洲國中央銀行舊址(3km)    長春市動植物公園(3km)    長春市劉英俊紀念館(3km)    長春市偽滿皇宮博物院(3km)    吉林省農安縣文化館(4km)    中泰海洋世界(4km)    長春文化廣場(4km)    長春站(4km)    東北亞藝術博物館(4km)    長春地質宮博物館(4km)    吉林省革命博物館(4km)    吉林省東北二人轉博物館(4km)    吉林省廣播電視塔(5km)    王大珩故居(5km)    長春市南湖公園(5km)    南湖公園冰燈大觀園(5km)    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5km)    大佛寺(吉林省長春市)(6km)    長影舊址博物館(6km)    長春國際會展中心(7km)    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文化館(7km)    長春公園(7km)    華北平原(7km)    吉林省酒文化博物館(7km)    東北師范大學東北民族民俗館(7km)    長春世界雕塑園(8km)    伊通河(8km)    長春世界雕塑公園(8km)    長春觀(8km)    百國興隆寺(8km)    吉林省長春市世界雕塑公園旅游景區(8km)    吉林省長春市群眾藝術館(9km)    內蒙古奈曼孟家段國家濕地公園(9km)    吉林省中醫藥博物館(9km)    長春百花百草百木園(10km)    北湖國家濕地公園(10km)    吉林省民間工藝美術館(10km)    吉林國際動漫博物館(10km)    吉林省自然博物館(10km)   
詳細介紹 PROFILE +

基本介紹

長(chang)(chang)春(chun)(chun)(chun)孔子文(wen)化(hua)園是在原長(chang)(chang)春(chun)(chun)(chun)文(wen)廟的基(ji)礎(chu)上修(xiu)(xiu)復擴建(jian)(jian)而(er)成(cheng)。原長(chang)(chang)春(chun)(chun)(chun)文(wen)廟位于長(chang)(chang)春(chun)(chun)(chun)市南關區東(dong)天街,始建(jian)(jian)于清朝同治十(shi)一(yi)年(公元1872年),占地面積約(yue)1.2萬平方米,主(zhu)要為祭(ji)祀至圣先師孔子所修(xiu)(xiu)建(jian)(jian),距(ju)今已有一(yi)百四十(shi)多年的歷(li)史。

2012年(nian),長春(chun)文(wen)廟幾經修(xiu)復與擴(kuo)建(jian)(jian),形(xing)成了現在的(de)規模。長春(chun)孔(kong)子文(wen)化(hua)園分為中、東、西(xi)三個區(qu)(qu)域,中部為文(wen)保區(qu)(qu),東部為教育區(qu)(qu),西(xi)部為文(wen)化(hua)區(qu)(qu),占地面積約5萬平方米(mi)。文(wen)化(hua)園的(de)建(jian)(jian)設(she),將中國傳統文(wen)化(hua)與現代功能(neng)相結合(he),宮廷樓閣通過均衡的(de)空間布(bu)局(ju)與高超(chao)的(de)建(jian)(jian)筑(zhu)手法,將古建(jian)(jian)筑(zhu)群巧(qiao)妙的(de)融為一體,每(mei)一座建(jian)(jian)筑(zhu),斗拱飛檐,雕梁(liang)畫棟;中部崇圣(sheng)殿、東、西(xi)廡開辟了展覽室,為游客提(ti)供了學(xue)習(xi)傳統文(wen)化(hua)的(de)場所。西(xi)部的(de)孔(kong)子文(wen)化(hua)廣(guang)場建(jian)(jian)有仿古牌(pai)坊、荷花池、假山、綠色(se)甬道(dao),融人(ren)文(wen)與自然景觀為一體,營(ying)造出(chu)一種休閑游覽的(de)理想空間,置(zhi)身于此,令人(ren)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總之(zhi),文(wen)化(hua)(hua)園融文(wen)化(hua)(hua)、教育、旅游功能(neng)為(wei)一(yi)體,已(yi)成(cheng)為(wei)長春市(shi)開展傳統民間活動,傳承國學文(wen)化(hua)(hua)的(de)(de)重要(yao)(yao)場所,一(yi)個旅游觀光的(de)(de)新亮點。可以說,長春孔子文(wen)化(hua)(hua)園對于提升(sheng)城市(shi)的(de)(de)文(wen)化(hua)(hua)品位,豐富市(shi)民的(de)(de)文(wen)化(hua)(hua)生活,都具(ju)有重要(yao)(yao)的(de)(de)現實意義。

展廳展館

東廡展廳

東廡展(zhan)(zhan)廳(ting)展(zhan)(zhan)出的(de)是《孔(kong)(kong)子圣跡(ji)圖》藝術精品展(zhan)(zhan)。《孔(kong)(kong)子圣跡(ji)圖》被稱為中國第一(yi)部連環畫(hua),以明代(dai)中期(qi)創作的(de)石刻為原(yuan)型,通過一(yi)百(bai)零四個小故事,講(jiang)述了孔(kong)(kong)子一(yi)生(sheng)的(de)生(sheng)平事跡(ji)。它是一(yi)部較為完整的(de)孔(kong)(kong)子編年史,形象生(sheng)動地刻畫(hua)了至圣先師的(de)一(yi)生(sheng)。展(zhan)(zhan)廳(ting)內有銅(tong)版畫(hua)、木(mu)刻及(ji)油畫(hua),具有很高的(de)藝術價值。展(zhan)(zhan)覽共分四個板塊:

“二龍五(wu)老”——誕生(sheng)與成長

這個部分展示孔(kong)(kong)子(zi)的誕生(sheng)與成長(chang)。孔(kong)(kong)子(zi)出生(sheng)在(zai)魯國(guo)陬邑,在(zai)今山東省曲阜市境內,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早年喪(sang)父,家道中(zhong)落。少時(shi)貧賤,敏而好學。青年時(shi)曾擔任(ren)過管理倉庫(ku)的“委吏(li)”和管理畜牧的“乘田”等小官吏(li)。

“泰(tai)山問政”——立教與從政

主要(yao)講敘的就是孔子的立教與從(cong)政。孔子50歲前后出仕,歷任魯國(guo)中都宰、司空、司寇等(deng)職。

“儒服(fu)儒行”——周游與傳禮

第三部分講述的是孔子辭官后的周(zhou)(zhou)游與傳(chuan)禮(li)。孔子54歲辭官后,周(zhou)(zhou)游列國,宣揚仁政德治(zhi)等政治(zhi)主張(zhang)。他棲棲遑遑,席(xi)不(bu)(bu)暇暖(nuan),歷經衛、曹、宋(song)(song)、陳(chen)、蔡、楚等國,處處碰(peng)壁,“削跡于(yu)衛,伐樹于(yu)宋(song)(song),窮于(yu)商(shang)周(zhou)(zhou),圍(wei)于(yu)陳(chen)蔡”,歷14年(nian)奔(ben)波而不(bu)(bu)餒。

“杏壇禮樂” ——施教與(yu)育人

第(di)四部(bu)分(fen)講述的是孔(kong)子的施教與(yu)育人(ren)。孔(kong)子68歲返歸魯國(guo),專心從(cong)事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獻,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qiu),73歲時(shi)終。孔(kong)子的思想和生平傳承(cheng)于(yu)世,對后(hou)世影響至深。

西廡展廳

西廡展(zhan)廳展(zhan)出的(de)是(shi)《開(kai)科(ke)(ke)取仕——中國科(ke)(ke)舉(ju)(ju)文(wen)化(hua)專題展(zhan)》。科(ke)(ke)舉(ju)(ju)文(wen)化(hua)專題展(zhan)展(zhan)出的(de)是(shi)我國的(de)科(ke)(ke)舉(ju)(ju)制(zhi)度。科(ke)(ke)舉(ju)(ju)開(kai)始(shi)于(yu)隋大業元年(公(gong)元605年),到清末(mo)(公(gong)元1905年)結(jie)束(shu),共經歷(li)了1300多年。它不但是(shi)歷(li)代封建王朝選拔官吏的(de)一種制(zhi)度,也是(shi)一種文(wen)化(hua)現象(xiang)。

本展覽分為三個(ge)部分:

一是科(ke)舉(ju)文化的生成與(yu)演變,創(chuang)始于(yu)隋朝·確立于(yu)唐朝·完備于(yu)宋(song)朝·鼎盛于(yu)明朝·隨(sui)之(zhi)到清末衰敗。

二(er)是科(ke)舉文化的內容與(yu)形式(shi),制度完備時(shi)期包括童試(shi)(shi),鄉試(shi)(shi),會試(shi)(shi),殿試(shi)(shi),四(si)個(ge)階段。

三是科(ke)舉文(wen)化(hua)的(de)時弊與影(ying)響,科(ke)舉文(wen)化(hua)在中國的(de)歷史(shi)上綿(mian)延千余年,其影(ying)響之大,家喻戶曉(xiao)、婦孺(ru)皆知。展覽以(yi)古代社會與科(ke)舉文(wen)化(hua)發展為主線,集(ji)歷史(shi)照片、文(wen)獻、文(wen)物于一體(ti),從多維的(de)角度展示(shi)了(le)科(ke)舉制的(de)興衰(shuai)。

崇圣殿展廳

崇圣殿(dian)展廳展出的(de)(de)(de)(de)是文(wen)廟(miao)(miao)的(de)(de)(de)(de)歷史沿革等相關內容(rong)。文(wen)廟(miao)(miao)又叫(jiao)做孔廟(miao)(miao)、孔子(zi)廟(miao)(miao)、夫子(zi)廟(miao)(miao)、至圣廟(miao)(miao)、文(wen)宣(xuan)王廟(miao)(miao),但以(yi)文(wen)廟(miao)(miao)這個名字較為普遍,它是紀念(nian)祭祀我(wo)國(guo)偉大(da)的(de)(de)(de)(de)思想家(jia)(jia)、教育家(jia)(jia)孔子(zi)的(de)(de)(de)(de)祠廟(miao)(miao)建(jian)(jian)筑(zhu)。作為祭祀孔子(zi)和儒(ru)家(jia)(jia)文(wen)化的(de)(de)(de)(de)重要歷史載(zai)體,文(wen)廟(miao)(miao)的(de)(de)(de)(de)建(jian)(jian)筑(zhu)數量之(zhi)(zhi)多、規格之(zhi)(zhi)高、建(jian)(jian)筑(zhu)藝術(shu)之(zhi)(zhi)精(jing)美,可以(yi)稱得上是我(wo)國(guo)古代建(jian)(jian)筑(zhu)的(de)(de)(de)(de)瑰寶,是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de)(de)(de)(de)響(xiang)譽(yu)世界的(de)(de)(de)(de)文(wen)化遺產。

大(da)成殿(dian)后側為崇(chong)圣殿(dian)原為供奉孔子五世祖先和(he)父親(qin)叔梁紇、母親(qin)顏征在(zai)的地方,現在(zai)展出(chu)《圣跡儒(ru)風——中國(guo)文(wen)廟歷史沿(yan)革展》展廳。

第一(yi)板(ban)塊(kuai)講(jiang)述孔(kong)(kong)子(zi)的生平到(dao)文廟(miao)的由來(lai)再到(dao)祭(ji)孔(kong)(kong)圣地山(shan)東曲阜

第二板塊講(jiang)述了儒風東漸,不僅在中國,對東方(fang)許多國家影響(xiang)至(zhi)深,朝鮮越南(nan)日本韓國也都建有文廟。

第三版塊講述了(le)儒家思想(xiang)許多內(nei)容都成為了(le)后世的行為準則和(he)人生信條。

第四版塊講(jiang)述了以孔(kong)子學院為代表的中華優(you)秀傳統文(wen)化在世(shi)界各(ge)國遍地開花。

最后一(yi)個板塊講述(shu)了長春文廟一(yi)百多年來滄(cang)桑變(bian)(bian)化,在省市(shi)各界(jie)領導的支持與幫助下(xia),在長春文廟自身不懈努力下(xia),產(chan)生(sheng)的翻天覆地的變(bian)(bian)化。

以及一年一度(du)的(de)祭孔大(da)典,啟(qi)蒙禮、成人禮,傳統節日公益(yi)活動的(de)集中展示(shi)。

歷史沿革

長(chang)春(chun)文廟,位于長(chang)春(chun)市南(nan)關區亞泰大街與二(er)(er)道(dao)街交匯處,始(shi)建(jian)于清同(tong)治11年(nian)(公元(yuan)1872年(nian)),由當(dang)地(di)鄉紳朱琛捐資修(xiu)建(jian)。距近已有一百多年(nian)的歷(li)史。在(zai)清光緒(xu)二(er)(er)十一年(nian)(公元(yuan)1895年(nian))和(he)民國十三年(nian)(公元(yuan)1924年(nian)),分別(bie)由長(chang)春(chun)知府楊同(tong)桂和(he)長(chang)春(chun)縣知事趙鵬第主持過兩次大規模的維修(xiu)和(he)擴建(jian)。這(zhe)里曾(ceng)呈現出(chu)“門前古榆參天,花(hua)草滿壇,泮池(chi)如新月,虹橋飛(fei)架其上”的動(dong)人景象。

隨著風雨的(de)侵蝕和“文(wen)革”的(de)影響,長(chang)(chang)春(chun)(chun)文(wen)廟(miao)(miao)遭(zao)到很(hen)大(da)破壞(huai),一度辟(pi)為(wei)校(xiao)舍。2002年,在時任長(chang)(chang)春(chun)(chun)市(shi)(shi)市(shi)(shi)長(chang)(chang)李述的(de)主(zhu)持下(xia),市(shi)(shi)政(zheng)府(fu)出資(zi)對(dui)文(wen)廟(miao)(miao)進行了(le)重建(jian)。2008年,在長(chang)(chang)春(chun)(chun)市(shi)(shi)人大(da)主(zhu)任祝(zhu)業精、長(chang)(chang)春(chun)(chun)市(shi)(shi)政(zheng)協主(zhu)席張元(yuan)富主(zhu)持下(xia),由祝(zhu)業精主(zhu)任募集資(zi)金復(fu)建(jian)了(le)文(wen)昌閣(即國學(xue)大(da)講堂(tang)和市(shi)(shi)民道(dao)德大(da)講堂(tang))。2011年,在長(chang)(chang)春(chun)(chun)市(shi)(shi)主(zhu)要領導崔杰、祝(zhu)業精、姜治瑩、張元(yuan)富等關懷下(xia),在省、市(shi)(shi)、區(qu)各級黨委、政(zheng)府(fu)的(de)積(ji)(ji)極支(zhi)持下(xia),長(chang)(chang)春(chun)(chun)文(wen)廟(miao)(miao)再次進行了(le)改擴(kuo)建(jian),建(jian)成了(le)孔子文(wen)化園。文(wen)化園包(bao)括長(chang)(chang)春(chun)(chun)文(wen)廟(miao)(miao)小(xiao)學(xue)和長(chang)(chang)春(chun)(chun)市(shi)(shi)文(wen)廟(miao)(miao)博物館兩家單位。長(chang)(chang)春(chun)(chun)市(shi)(shi)文(wen)廟(miao)(miao)博物館獲準(zhun)成立(li)于2011年末,現在,占地面積(ji)(ji)3.15萬平方米,建(jian)筑面積(ji)(ji)4000多平方米。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 給生活一把琴 】編輯上傳提供,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示的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長春市文廟博物館】的所屬企業/所有人/主體無關,網站不完全保證內容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場,各項數據信息存在更新不及時的情況,僅供參考,請以官方發布為準。如果頁面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可點擊“反饋”在線向網站提出修改,網站將核實后進行更正。 反饋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zhan)為(wei)注(zhu)冊(ce)用(yong)戶提供信(xin)息存(cun)儲空(kong)間(jian)服務,非“MAIGOO編輯上傳提供”的文章/文字(zi)均(jun)是注(zhu)冊(ce)用(yong)戶自主發布(bu)上傳,不(bu)代表本站(zhan)觀(guan)點,更不(bu)表示本站(zhan)支持(chi)購買和交易,本站(zhan)對網頁中(zhong)內容的合法(fa)性、準確性、真實性、適用(yong)性、安全性等概不(bu)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you),如有(you)侵權、虛假信(xin)息、錯誤(wu)信(xin)息或任(ren)何(he)問題(ti),請(qing)及時聯系我(wo)們,我(wo)們將(jiang)在第(di)一時間(jian)刪除或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提交說明(ming):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233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245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0905個代理需求 已有1356847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