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lei)
登錄 |    
馮玉祥泰山紀念館
0 票數:0 #博物館#
馮玉祥泰山紀念館位于泰山管委竹林寺景區內,館內現有展出照片167幅,實物93件,石刻84件。馮玉祥曾先后于1932年、1933年兩次隱居泰山,在泰山上留下了許多值得紀念的歷史遺跡。泰安人對馮先生懷有深厚的感情,1991年,就把普照寺馮玉祥故居即當時的“馮玉 祥紀念室”擴建為紀念館,1998年因主展室年久失修、普照寺為宗教場所與紀念館不協調等原因撤展閉館,僅留東南院的小展室繼續對外開放。社會各界知名人士出席了昨天的開館儀式,馮玉祥之子馮洪志發來了賀詞。
  • 門票參考: 免費(fei)
  • 所在地/隸屬: 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紅門路54號
  • 適宜季節: 全(quan)年
  • 博物館等級: 無級別(文物)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我心明亮"編輯上傳提供,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示的百科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馮玉祥泰山紀念館的所屬企業/主題/所有人主體無關,詞條主體可以提供資料認證申請管理本詞條權限免費更新資料,也可以因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快速在線向網站提出反饋修改! 反饋
詳細(xi)介紹 PROFILE +

概況

馮(feng)(feng)玉祥(xiang)泰(tai)山紀念(nian)館(guan)位于(yu)泰(tai)山管委竹林(lin)寺景(jing)區(qu)內,館(guan)內現(xian)(xian)有(you)展出照(zhao)片167幅,實物(wu)93件,石(shi)刻84件。馮(feng)(feng)玉祥(xiang)曾(ceng)用過的(de)皮帶、軍用地圖(tu)、地契石(shi)刻等實物(wu)都是很(hen)珍(zhen)貴(gui)的(de)歷史文物(wu)。 馮(feng)(feng)玉祥(xiang)先生是中國(guo)(guo)現(xian)(xian)代史上與泰(tai)山淵(yuan)源很(hen)深的(de)一位名人。他曾(ceng)顯赫一時(shi),在(zai)國(guo)(guo)民(min)黨內有(you)一段時(shi)間是僅次于(yu)蔣介石(shi)的(de)二號人物(wu)。他曾(ceng)在(zai)泰(tai)山生活過很(hen)長(chang)時(shi)間,對泰(tai)安(an)民(min)眾多有(you)義舉。死后安(an)葬(zang)在(zai)泰(tai)山。

背景資料

馮玉(yu)祥(1882~1948),字煥章。安徽巢縣人。曾在北洋陸(lu)軍(jun)任職。1924年發動北京政變(bian),改所部為(wei)國民軍(jun),任總司令。1933年開始與中(zhong)國共(gong)產黨合作,在張(zhang)家口組織民眾(zhong)抗日(ri)同盟(meng)軍(jun)。

馮(feng)玉祥是(shi)民革創(chuang)始人之一。1932年(nian)至(zhi)1935年(nian)間曾兩次卜居(ju)泰(tai)山(shan)(shan)普(pu)照寺(si)正殿后(hou)的(de)一座(zuo)二(er)層小樓里。在此期間,他創(chuang)辦(ban)了(le)15所武訓小學(xue),出(chu)資修(xiu)建了(le)大眾橋、辛(xin)亥灤(luan)州起(qi)義烈士祠等,為泰(tai)山(shan)(shan)人民做(zuo)了(le)不少實(shi)事。1990年(nian),泰(tai)山(shan)(shan)風景(jing)名勝區(qu)管理委員(yuan)會(hui)經過籌劃調研,決定把普(pu)照寺(si)馮(feng)玉祥故(gu)居(ju)即當時的(de)“馮(feng)玉祥紀(ji)念(nian)(nian)(nian)室(shi) ”擴建為馮(feng)玉祥泰(tai)山(shan)(shan)紀(ji)念(nian)(nian)(nian)館。1991年(nian)11月(yue)11日灤(luan)州起(qi)義紀(ji)念(nian)(nian)(nian)日,紀(ji)念(nian)(nian)(nian)館建成(cheng)開館。

原來的主展室是普照寺內的二層小樓,上下左(zuo)右共4間,約300平方(fang)米。進入(ru),主展室東南方(fang)那個80平方(fang)米的小院是馮(feng)先生的書(shu)房和會客室,被開辟為小展室;西南方(fang)側(ce)院中央(yang)立(li)有馮(feng)玉(yu)祥(xiang)塑像和周恩來慶祝馮(feng)玉(yu)祥(xiang)60壽辰撰(zhuan)文紀念碑,48塊馮(feng)玉(yu)祥(xiang)手書(shu)的詩配畫石碑圍(wei)立(li)四周。

現況介紹

紀念館開館后(hou),馮(feng)玉祥的(de)親屬(shu)舊部、黨和(he)國(guo)家領導人及慕名而來(lai)的(de)海(hai)內外游客(ke)絡(luo)繹不絕,幾年來(lai)粗略統(tong)計接待參觀者50人次以上,受到普遍歡迎(ying)。1995年,中共山東省委(wei)宣傳(chuan)部將該館正式(shi)命名為(wei)“山東省愛(ai)國(guo)主義教育基地”。

1997年,由于主展(zhan)室年久失修(xiu)已(yi)成(cheng)危房,管轄普照寺的泰山管委竹林寺景區將該處(chu)關閉,進行維修(xiu),僅(jin)留東南院(yuan)的小展(zhan)室繼續對外開放(fang),現今僅(jin)余(yu)十幾幅(fu)圖(tu)片。原(yuan)來的主展(zhan)室里已(yi)經塑起神像(xiang),愛國(guo)主義教育(yu)基地變成(cheng)燒香拜佛的地方(fang)了,馮玉祥(xiang)故居一(yi)層正中供奉(feng)著神像(xiang),除此別無他物,通向(xiang)二(er)層的樓梯已(yi)被(bei)封(feng)死。

一是在現館(guan)的附近原武訓小(xiao)學舊(jiu)址和普照寺西鄰的景點內新建,二是將(jiang)烈士祠重修改建,三(san)是在泰(tai)安市擬建的博物(wu)館(guan)內開辟專門展室(shi)。

由(you)于(yu)在原址(zhi)重建雖然簡(jian)單,但(dan)從長遠來(lai)看該處與(yu)紀念館的發展并(bing)不協調,場地有限不能全面展示其生平事(shi)跡。而普照寺是佛教(jiao)(jiao)用地,前面正殿(dian)舉(ju)行宗教(jiao)(jiao)活動,香(xiang)煙繚繞,后(hou)面房室展出近現代史進(jin)行愛國主義教(jiao)(jiao)育,兩下里也實(shi)在不太協調。

所以,管委傾向(xiang)于異(yi)地(di)新(xin)建方案(an),但因(yin)為選址(zhi)問(wen)題一(yi)直未確定(ding)(ding),直至2001年才決(jue)定(ding)(ding)將紀念館(guan)新(xin)址(zhi)定(ding)(ding)在(zai)(zai)烈(lie)士祠以北(bei)的臺地(di)上。規劃修建兩(liang)進院落,與烈(lie)士祠連在(zai)(zai)一(yi)起合并(bing)成(cheng)一(yi)組建筑群,與馮(feng)玉祥(xiang)小學、大(da)眾橋、普照寺、馮(feng)玉祥(xiang)墓構(gou)成(cheng)一(yi)條“歷史軸線”,形成(cheng)一(yi)個新(xin)景區(qu)。

由(you)于泰(tai)山風(feng)景區是世(shi)界自然、文化(hua)雙遺(yi)產單位,所有規劃(hua)建設項目必(bi)須(xu)經(jing)國家(jia)文物事業(ye)管理(li)局(ju)批準(zhun)。這一方案連同具體規劃(hua)、預算等已(yi)報送國家(jia)文物局(ju),一旦方案獲通(tong)過,管委將立即開始新(xin)建工(gong)作。都準(zhun)備在(zai)新(xin)博物館內(nei)開設“泰(tai)山將軍馮(feng)玉祥”展廳,“畢竟馮(feng)玉祥是我國近現代史(shi)上(shang)著名(ming)的(de)(de)愛國將領(ling),其(qi)在(zai)泰(tai)安(an)的(de)(de)經(jing)歷和事跡是獨一無二的(de)(de)歷史(shi)資源。”

相關資料

馮玉祥(xiang)墓在大眾(zhong)橋東首,1952年破土(tu)動工,1953年10月15日(ri)安(an)(an)葬,舉行骨(gu)灰安(an)(an)葬儀(yi)式。毛澤(ze)東、朱德(de)、周恩來、黃炎(yan)培贈送挽聯,李(li)濟深、于毅夫(fu)、梅龔彬、張治中、余心清、王昆侖、邵力子、馮夫(fu)人李(li)德(de)全(quan)及其子女和(he)泰(tai)安(an)(an)地方各級(ji)領導、群眾(zhong) 800 余人參加了安(an)(an)葬儀(yi)式。

馮玉(yu)(yu)(yu)祥(xiang)(xiang)墓前臨深(shen)澗,背(bei)依科學山(shan),松柏蒼郁,肅(su)穆莊嚴。墓壁上正方(fang)橫鐫郭沫若手筆“馮玉(yu)(yu)(yu)祥(xiang)(xiang)先生之(zhi)墓”七個(ge)(ge)金色大字。骨灰盒在墓壁中央,外(wai)嵌馮玉(yu)(yu)(yu)祥(xiang)(xiang)先生側面(mian)銅質鎏(liu)金浮雕頭(tou)像以(yi)封(feng)穴(xue)。頭(tou)像下嵌黑色磨(mo)光花崗石方(fang)碣(jie),上刻隸書馮玉(yu)(yu)(yu)祥(xiang)(xiang)于(yu)收1940年5月30日(ri)(ri)自題(ti)詩《我》。墓階(jie)4層(ceng),共66級(ji),四(si)層(ceng)代(dai)(dai)表(biao)他一生走過的(de)四(si)個(ge)(ge)階(jie)段:第(di)一層(ceng),代(dai)(dai)表(biao)從出(chu)生到(dao)弱冠(guan)從軍(jun);第(di)二層(ceng)14 級(ji),代(dai)(dai)表(biao)從青年到(dao)成年;第(di)三層(ceng)14級(ji),代(dai)(dai)表(biao)他由一個(ge)(ge)舊軍(jun)人轉變(bian)為堅定的(de)民主戰士;第(di)四(si)層(ceng)18級(ji),記(ji)述他堅持抗日(ri)(ri),反對分裂,為祖國的(de)民主與和平奮斗不懈的(de)戰斗生涯。66級(ji)象(xiang)征他一生渡過了66個(ge)(ge)春秋。

1988年公(gong)布(bu)為全國重點文(wen)物保護單位。

馮(feng)(feng)(feng)玉(yu)祥(xiang)墓碣1953年碣刻(ke)馮(feng)(feng)(feng)玉(yu)祥(xiang)詩(shi)《我》,嵌入(ru)墓壁。碣高1.09米(mi),寬1.9米(mi),隸書。墓左側有馮(feng)(feng)(feng)玉(yu)祥(xiang)先生(sheng)原配夫人(ren)劉(liu)德貞之墓。馮(feng)(feng)(feng)玉(yu)祥(xiang)先生(sheng)于1946年9月(yue)赴美國(guo)考(kao)察。1948年7月(yue)31日(ri)響應中國(guo)共產黨的(de)召喚,離(li)美回國(guo)參加(jia)新(xin)成(cheng)立(li)的(de)政治協商會議籌備(bei)工作,9月(yue)1日(ri)行至黑海(hai),因輪船(chuan)起火而遇難(nan)。黨中央為紀念馮(feng)(feng)(feng)玉(yu)祥(xiang)先生(sheng)的(de)歷(li)史功績,按其遺囑而安(an)葬泰山。

相關內容推薦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xin)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為注冊(ce)用(yong)戶(hu)提供信息(xi)存儲(chu)空間(jian)服務,非(fei)“MAIGOO編輯上傳提供”的(de)文(wen)章/文(wen)字(zi)均是注冊(ce)用(yong)戶(hu)自主發布上傳,不代表(biao)本(ben)站觀點(dian),更不表(biao)示本(ben)站支持(chi)購買和交易,本(ben)站對網頁(ye)中內容的(de)合(he)法性(xing)(xing)、準確性(xing)(xing)、真實性(xing)(xing)、適用(yong)性(xing)(xing)、安全性(xing)(xing)等概不負責。版權(quan)歸原作(zuo)者所有(you)(you),如(ru)有(you)(you)侵權(quan)、虛假信息(xi)、錯誤信息(xi)或(huo)任何(he)問題(ti),請及時聯系我(wo)們,我(wo)們將在(zai)第一時間(jian)刪除或(huo)更正(zheng)。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提交說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3844885個品牌入駐 更新518029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80199個代理需求 已有1329082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