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
登錄 |    

明朝十大最出名的皇帝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歷史愛好者 上傳提供 發布 反饋 0
01
朱元璋
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即明太祖(1368年—1398年在位),字國瑞,原名重八,后取名興宗,濠州鐘離人(今安徽鳳陽),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位期間對各個方面都進行了改革,政治上廢丞相,設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分掌權力,進一步的加強了中央集權,嚴懲貪官和不法勛貴;軍事上實施衛所制度,北伐殘元。經過洪武朝時期的努力,社會生產逐漸恢復和發展了,史稱洪武之治。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歲,廟號太祖,謚號高皇帝,葬明孝陵。
02
明(ming)成祖朱棣
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即明成祖(1402年-1424年在位),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年號永樂,故后人稱其為永樂帝、永樂大帝、永樂皇帝等。朱棣生于應天府(今南京),明朝建立后被封為燕王。朱棣在位時,政治上改革機構,設置內閣;對外五次親征蒙古,收復安南,并于東北設奴兒干都司,在西北置哈密衛,在西南置大古刺、底馬撒、底兀刺等宣慰司。朱棣駕崩后謚號體天弘道高明廣運圣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廟號太宗,葬于長陵。
03
明(ming)孝宗:朱(zhu)佑樘
朱祐樘(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即明孝宗(1487年-1505年在位),年號弘治,明朝第九位皇帝。朱祐樘為人寬厚仁慈,躬行節儉,不近聲色,勤于政事,重視司法,大開言路,努力扭轉朝政腐敗狀況,驅逐奸佞,勤于政事,勵精圖治,任用王恕、劉大夏等為人正直的大臣,史稱“弘治中興”。弘治十八年(1505年),朱祐樘駕崩于乾清宮,在位18年,享年36歲,葬泰陵,廟號孝宗 ,謚號“建天明道誠純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04
明世(shi)宗(zong)朱厚熜
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即明世宗,出生地湖廣布政司安陸州(今湖北鐘祥),明憲宗之孫。明朝第十一位皇帝,1521年—1566年在位,年號嘉靖,后世稱嘉靖帝。朱厚熜通過大禮議逐步掌握皇權,在位早期他英明苛察,做了很多大事,嚴以馭官,寬以治民,整頓朝綱、減輕賦役,對外抗擊倭寇,重振國政,開創了嘉靖中興的局面。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嘉靖帝駕崩,享年60歲。廟號世宗,謚號欽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葬于北京明十三陵的永陵。在位時間在明代皇帝中僅次于其孫明神宗。
05
明宣宗:朱瞻(zhan)基
朱瞻基(1398年-1435年1月31日),即明宣宗(1425年-1435年),明朝第五位皇帝。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在位期間文有“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蹇義、夏原吉;武有英國公張輔,地方上又有像于謙、周忱這樣的巡撫,一時人才濟濟,這使得當時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經濟得到空前的發展,朱瞻基與其父親的統治加在一起雖短短十一年,但卻被史學家們稱之為“功績堪比文景”,史稱“仁宣之治”。宣德十年(1435年)駕崩,終年38歲,葬景陵。廟號宣宗,謚號憲天崇道英明神圣欽文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
06
明仁宗:朱高熾
朱高熾(1378年-1425年),即明仁宗(1424年-1425年在位),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長子。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雖然在位時間很短,但是為人寬厚,為政開明,發展生產,與民休息。他赦免了建文帝的許多舊臣,平反了許多冤獄,廢除了許多苛政,停止了朱棣時期的大規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文化得到了復興。朱高熾天稟純明,從善改過,恭檢愛民,因此后世對他的評價很高,為仁宣之治打下基礎。洪熙元年(1425)五月,只做了十個月皇帝的朱高熾病重,不久之后就去世了。終年47歲。
07
明代宗:朱祁(qi)鈺
朱祁鈺(1428年—1457年3月23日),即明代宗,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鎮異母弟。在位時間1449年―1457年,年號景泰(1450年—1457年)。朱祁鈺在位期間,知人善任,啟用于謙等正直之人,勵精圖治,選將練兵,擊退了瓦剌的入侵,使得江山社稷轉危為安,又對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進行了整頓和改革,使當時明朝社會由亂而治漸開中興,可謂英明之主。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奪門之變爆發,明英宗復位,改元天順。二月,明英宗廢朱祁鈺為郕王,軟禁于西苑。不久朱祁鈺去世,享年三十。
08
明思宗朱由(you)檢
朱由檢(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即明思宗(1627年—1644年在位),明朝第十六位皇帝。天啟二年(1622年)被冊封為信王,天啟七年(1627年)登基,改元崇禎(1628年—1644年),后世稱為崇禎帝。崇禎帝繼位后大力鏟除閹黨,勤于政事,生活節儉,曾六下罪己詔,是位年輕有為的皇帝。可惜其生性多疑,無法挽救衰微的大明王朝。在位期間爆發農民起義,關外后金政權虎視眈眈,已處于內憂外患的境地。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軍攻破北京時,于煤山自縊身亡,終年34歲,在位17年。
09
明穆宗:朱載(zai)垕
朱載垕(1537年-1572年),即明穆宗,明朝第十二位皇帝,1566年-1572年在位。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母杜康妃,明世宗病死后繼位。少年因其母緣故而不得父皇寵愛,因其母親杜康妃失寵,又非長子,所以很少得到父愛。登基前的內憂外患使他關心朝局,對他登基后處理政務有著較大的影響。即位后倚靠高拱、陳以勤、張居正等大臣的盡力輔佐,實行革弊施新的政策,海內外得到大治,史稱隆慶新政。朱載垕在位6年,因病去世,終年36歲。廟號穆宗,謚號契天隆道淵懿寬仁顯文光武純德弘孝莊皇帝。葬于十三陵昭陵。
10
明英宗朱祁鎮
朱祁鎮(1427—1464),即明英宗,明宣宗朱瞻基長子,明代宗朱祁鈺異母兄,明憲宗朱見深之父。朱祁鎮前后在位二十二年,在位初期勵精圖治穩定西南疆域。當初寵信王振,后來又寵信曹吉祥、石亨,政治上雖然有不足之處,但是晚年任用李賢,聽信納諫,仁儉愛民,美善很多。還廢除了殉葬制度。天順八年(1464年)明英宗病逝。廟號英宗,謚曰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葬于明十三陵之裕陵。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zhan)為注(zhu)冊用(yong)戶提(ti)供信息(xi)存儲空間(jian)服(fu)務(wu),非“MAIGOO編輯(ji)上傳提(ti)供”的文(wen)章/文(wen)字均(jun)是注(zhu)冊用(yong)戶自主發布上傳,不代表本站(zhan)觀(guan)點,版權歸原(yuan)作者所(suo)有(you),如有(you)侵權、虛(xu)假信息(xi)、錯(cuo)誤信息(xi)或任何(he)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jian)刪(shan)除或更正(zheng)。 版權聲明>> 糾錯>> 申請刪除>> 投訴侵權>> 網(wang)頁上相關(guan)信息的(de)(de)知識產權歸網(wang)站方(fang)所(suo)有(you)(包括但不(bu)限(xian)于文(wen)字(zi)、圖(tu)片、圖(tu)表、著作權、商標權、為用戶提供的(de)(de)商業信息等),非經許可不(bu)得抄襲或使用。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83135個品牌入駐 更新521333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610157個代理需求 已有1393911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