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防曬你不得不知的那些知識
一、什(shen)么(me)是UVA和UVB?
對人體皮(pi)(pi)膚(fu)造成傷(shang)害(hai)的(de)紫外線分為UVA和UVB兩(liang)種(zhong)。UVB會使皮(pi)(pi)膚(fu)在短時(shi)間內曬(shai)(shai)傷(shang)、曬(shai)(shai)紅;UVA則可以(yi)穿透皮(pi)(pi)膚(fu)表層,產(chan)生皺紋,造成肌膚(fu)的(de)老化。
防曬產品PA值是(shi)表示產品阻擋陽(yang)光中UVA長波的指數。SPF值是(shi)UVB的防曬指數。
PA系(xi)數(shu)則(ze)劃分成3個等級,最低為PA+,最高為PA+++,SPF指數(shu)一般在15~60之間(jian)。
對于黃種(zhong)人來(lai)說,每(mei)增加SPF1,能增加15分(fen)鐘防曬(shai)(shai)時(shi)(shi)間,如(ru)防曬(shai)(shai)霜(shuang)標注SPF20就代表具有15*20=300分(fen)鐘(5小時(shi)(shi))的防曬(shai)(shai)時(shi)(shi)間。
二、如何選購(gou)防(fang)曬(shai)霜?
選購防曬(shai)(shai)霜時,最好選擇百分(fen)之百純天然植物(wu)成(cheng)分(fen)的產(chan)品或成(cheng)分(fen)單一的物(wu)理性防曬(shai)(shai)產(chan)品。防曬(shai)(shai)指(zhi)數(SPF值)至(zhi)少達(da)到(dao)15以上。SPF8~20適(shi)合(he)(he)日常使用,SPF20~50適(shi)合(he)(he)戶(hu)外(wai)使用。PA+適(shi)合(he)(he)日常使用,PA++適(shi)合(he)(he)戶(hu)外(wai)使用,PA+++適(shi)合(he)(he)日光浴使用。
三、防曬霜要(yao)涂多少?
出門(men)前20~30分鐘涂抹防曬(shai)霜(shuang),防曬(shai)霜(shuang)用美國杏(xing)仁(ren)般(ban)大(da)小(xiao),防曬(shai)液大(da)約一元硬幣的分量(liang)。
四、防曬霜隔多長時間涂一次?
防曬霜經過紫外線照射會被(bei)氧化(hua),應隔(ge)2小(xiao)時補(bu)擦一次(ci)。
五、如何通過食療防曬?
1、蔬菜水果類:蔬菜首推番茄,而且是熟的番茄。番茄富含抗氧化劑番茄紅素,每天攝入16mg番茄紅素,可將曬傷的危險系數下降40%。同時進食胡蘿卜會更有效,因為β胡蘿卜素能有效阻擋紫外線。水果推薦番石榴、草莓、圣女果、橘子和番石榴等高維生素C抗氧化美白(bai)的水果。
2、魚(yu)類:科學研究(jiu)表明,一周如果吃魚(yu)三次,相當于給身體一種類似于防(fang)曬霜的自然保護(hu),使皮膚(fu)變白,并可保護(hu)皮膚(fu)免受紫外線侵(qin)害。
六、PA和SPF是(shi)什(shen)么意(yi)思?
PA表(biao)(biao)示(shi)產品(pin)防護(hu)長波紫外線的能力(li)(li),也就(jiu)是防止(zhi)皮膚曬黑的能力(li)(li)。PA+代表(biao)(biao)有效(xiao),PA++代表(biao)(biao)相(xiang)當有效(xiao),PA+++代表(biao)(biao)非(fei)常有效(xiao),+號(hao)越多代表(biao)(biao)防曬能力(li)(li)越強。
SPF指產(chan)品防(fang)護中波紫外線的(de)能(neng)力(li),也就(jiu)是防(fang)止皮(pi)膚(fu)曬(shai)紅、曬(shai)傷的(de)能(neng)力(li)。一(yi)般來說(shuo),人的(de)皮(pi)膚(fu)正(zheng)常紅斑量的(de)產(chan)生約需20分鐘左右,即沒有任何防(fang)曬(shai)措施時,在陽(yang)光下(xia)裸露20分鐘后皮(pi)膚(fu)就(jiu)會變紅,如(ru)果防(fang)曬(shai)霜的(de)SPF值(zhi)為(wei)8,用它涂抹一(yi)次(ci),理論上它對皮(pi)膚(fu)的(de)保護時間就(jiu)是20×8=160分鐘左右。若(ruo)選擇SPF為(wei)15的(de)防(fang)曬(shai)霜,則可(ke)在陽(yang)光下(xia)停留15倍的(de)時間,即300分鐘,依(yi)次(ci)類(lei)推(tui)。但實際上,人的(de)皮(pi)膚(fu)對陽(yang)光中紫外線的(de)承(cheng)受力(li)是因人、因時、因地而異(yi)的(de)。
聲明:以上方法源于程序系統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使用,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證明有效,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申請刪除>>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