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lu)山名人別墅(shu)】廬(lu)山名人別墅(shu)景點介紹 廬(lu)山名人別墅(shu)故事
廬山別墅建筑群位于廬山牯嶺上。19至20世紀之交,這里出現了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1895年,英國傳教士李德立發現這里氣候清涼,便決定在這里興建別墅,把它辟為避暑勝地。前后共建造的英、美、法、德、日、俄、瑞典等歐美亞別墅139棟。這里曾經是共和國高級干部療、休養的地方。黨和(he)國家領(ling)導(dao)人鄧小平、朱德、葉劍英、董必(bi)武(wu)、劉伯承、陳毅(yi)、韋國清、陶鑄、華國鋒,越共主(zhu)席胡志明,著名(ming)(ming)作家郭沫(mo)若、茅盾、柯(ke)林、周小舟、丁(ding)玲(ling)及著名(ming)(ming)科學家李四(si)光等中外名(ming)(ming)人都曾在此下榻。
1996年“廬山會(hui)議”舊址及廬山別墅建筑群,包括:美廬別墅、劉少奇(原俄羅斯亞洲銀行別墅)、中八路359號別墅(原稱美國威廉姆斯別墅)等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供人們游覽。
美廬別墅
廬(lu)山別(bie)(bie)墅群眾,最有名的是美(mei)廬(lu)別(bie)(bie)墅。這幢英國建(jian)筑(zhu)風格的別(bie)(bie)墅,曾經為英人赫莉女(nv)士(shi)所建(jian),后來半賣(mai)半送給(gei)了(le)蔣介石(shi)和(he)宋(song)美(mei)齡,蔣介石(shi)在別(bie)(bie)墅內的石(shi)頭上,親筆提上“美(mei)廬(lu)”兩字。
美廬(lu)是廬(lu)山所特有(you)的(de)一處(chu)人文景(jing)觀,它展(zhan)示了風云變幻(huan)的(de)中國現代史(shi)的(de)一個(ge)側面。 “美廬(lu)”曾作為蔣介石(shi)的(de)夏都官邸,“主席行轅”,是當年“第一夫(fu)人”生活的(de)“美的(de)房子”,它演化出的(de)歷史(shi)軌(gui)跡與世紀風云緊密相(xiang)聯。
美廬別墅曾經是一處(chu)“禁苑”,日夜被包裹在漂浮的煙云中(zhong),令人神往(wang),又(you)令人困惑。如(ru)今“美廬”敞開它(ta)的真(zhen)面目,以它(ta)獨有的風姿和魅力,吸引(yin)著海內外的游人。
劉少奇別墅
劉少(shao)奇別(bie)墅——原(yuan)為俄(e)國亞洲銀行。建于(yu)1919年,是廬山目前(qian)保存最(zui)好的一棟俄(e)式別(bie)墅。解(jie)放前(qian)曾為江西省(sheng)主席(xi)朱培德(de)的官邸和堅守(shou)廬山抗日的江西省(sheng)保安團總指揮(hui)部。面(mian)積為599平方米。庭院面(mian)積4928平方米。現為九江市(shi)財政(zheng)基地(di)柴鎮(zhen)賓館(guan)所屬。
這棟(dong)俄式(shi)別(bie)(bie)墅現為(wei)(wei)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wei)。位(wei)于(yu)長(chang)沖(chong)河上游的(de)(de)(de)黃金地段(duan)。為(wei)(wei)二層石木結構。別(bie)(bie)墅的(de)(de)(de)主體面(mian)(mian)十分生動、富麗。除(chu)了隔潮層墻(qiang)(qiang)體為(wei)(wei)亂石砌筑,其他二層墻(qiang)(qiang)體為(wei)(wei)打磨精致的(de)(de)(de)塊(kuai)石砌成(cheng)。別(bie)(bie)墅的(de)(de)(de)庭院布(bu)置充(chong)分的(de)(de)(de)利用南面(mian)(mian)山坡和(he)坡下的(de)(de)(de)溪流,適當點綴石桌石凳和(he)半圓形花臺,充(chong)滿(man)了情趣。
別墅的屋頂由四重四坡水構成,主體面屋頂前后對稱的設計了二個長方型老虎窗,增加了屋面的層次感。房間內部的格調也以復古的俄式風格為裝修特(te)色。在(zai)目前的廬山尚屬別墅珍品。
中八路359號別墅
中八路359號別墅位(wei)于中國(guo)(guo)江西省廬山牯嶺東谷中八路359號,1996年被列(lie)為全國(guo)(guo)重點文物保護單位(wei)。
中八(ba)(ba)路359號別墅(shu)原(yuan)稱美(mei)國(guo)威廉(lian)姆(mu)斯(si)別墅(shu),是1902年(nian)美(mei)國(guo)“北長老會(hui)”傳教士威廉(lian)姆(mu)斯(si)(John Elias Williams,中文(wen)名文(wen)懷(huai)恩)建造的。1932年(nian)3月(yue)被熊(xiong)式(shi)輝買(mai)下,30年(nian)代(dai)國(guo)民政府曾多次在此開會(hui)。1959年(nian)中共八(ba)(ba)屆八(ba)(ba)中全(quan)會(hui)和(he)1961年(nian)中央工作會(hui)議期間(jian),朱德在此居(ju)住。1970年(nian)中共九屆二中全(quan)會(hui)期間(jian),陳伯(bo)達在此居(ju)住。
別(bie)墅依(yi)山而建,坐(zuo)東朝(chao)西,共兩層,建筑面積(ji)856平方米(mi),是(shi)廬山近代別(bie)墅群(qun)中面積(ji)最大的(de)一幢,庭院面積(ji)4878平方米(mi)。墻(qiang)體由(you)毛(mao)石(shi)砌成,石(shi)縫(feng)以水泥勾縫(f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