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nian) - 1955年(nian),在北京俄(e)文專科學(xue)校學(xue)習兩(liang)年(nian)俄(e)文。
1955年 - 1960年,在莫斯科大學(xue)地質系學(xue)習。
1960年(nian)12月 - 1972年(nian)02月,任華(hua)東師范大學地質系助教。
1972年(nian)(nian)02月 - 1981年(nian)(nian)03月,先后(hou)任(ren)同濟(ji)大學(xue)海(hai)洋地質系(xi)助教、副教授。
1981年03月 - 1982年09月,獲洪堡(bao)獎學(xue)金(jin),在德(de)國基爾大學(xue)訪問學(xue)者身份(fen)學(xue)習。
1982年09月起,先后任(ren)同濟大學副(fu)教(jiao)授(shou)、教(jiao)授(shou)、副(fu)系主任(ren)、系主任(ren)、實(shi)驗室主任(ren)。
1983年(nian) - 1993年(nian),擔(dan)任第六、七屆全國人民(min)代(dai)表大(da)會代(dai)表。
2011年起,任(ren)國家“南海深部計劃”指導專(zhuan)家組組長。
1991年,當選中國(guo)科學(xue)院院士(shi)。
1998年,榮獲“何梁(liang)何利科技(ji)進(jin)步獎(jiang)”。
2019年11月(yue)18日(ri),榮(rong)獲(huo)全國(guo)“五一”勞動獎章。
2021年(nian)11月(yue),榮(rong)獲(huo)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稱號。
1985年,研究項目《我國(guo)(guo)近海沉(chen)積中鈣質微體化石的(de)分布及其古環境意義》榮獲“國(guo)(guo)家教(jiao)委科技進步一(yi)等獎(jiang)”。
1987年,榮(rong)獲“國(guo)家(jia)自然(ran)科(ke)學(xue)四等獎(jiang)”。
1998年,研究項(xiang)目《我(wo)國干旱(han)、半干旱(han)地區15萬年來環境演變的動(dong)態過程與發(fa)展趨勢(shi)》榮(rong)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bu)一等獎”。
2000年,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1998年(nian),獲得“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之后,就(jiu)將(jiang)獎金全(quan)數捐出,設立“海洋(yang)地質學(xue)(xue)獎學(xue)(xue)金”,以此幫助國(guo)家培養海洋(yang)學(xue)(xue)科研究(jiu)人才。
2021年09月15日,與妻子(zi)孫(sun)湘君共同(tong)(tong)捐(juan)贈(zeng)200萬元人(ren)民幣,設立“同(tong)(tong)濟大學(xue)海洋獎學(xue)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