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03——1981.02,在內蒙古大學(xue)物理系半導體(ti)物理專業(ye)學(xue)習(xi),獲學(xue)士學(xue)位。
1981.03——1985.02,在內蒙古(gu)大(da)學物理系固體(ti)物理專(zhuan)業學習,獲碩(shuo)士學位。
1985.03——1988.08,在中國科學(xue)(xue)院物理(li)研究(jiu)所光物理(li)專業讀博士(shi)研究(jiu)生,獲博士(shi)學(xue)(xue)位。
1988.09——1988.12,中(zhong)國(guo)科(ke)學院物理研究(jiu)(jiu)所助理研究(jiu)(jiu)員。
1989.01——1990.12,在德(de)國馬普學(xue)會(hui)量子光(guang)(guang)學(xue)所洪堡學(xue)者博士后(hou)(從事X射線(xian)激光(guang)(guang)方(fang)面的研究)。
1991.01——1999.01,英國(guo)盧瑟福實(shi)驗(yan)室、牛津大(da)學物理系研究員、課題組組長。
1999.01——2003.12,中國科(ke)學(xue)院物理(li)研(yan)究(jiu)所研(yan)究(jiu)員(yuan)、博士生(sheng)導師、光物理(li)重點實(shi)驗室主(zhu)任(ren)、副所長(1999.09—1999.12 日本東京(jing)大學(xue)訪(fang)問教授)。
2003.12——2006.11,中(zhong)國(guo)科學院基礎科學局局長。
2006.11——2017.02,上(shang)海交通大學校長(副部長級)、黨委(wei)常委(wei)。
2017.02——2017.03,中國科學院(yuan)(yuan)副院(yuan)(yuan)長。
2017.03——2018.06,中國科學院副(fu)院長(chang)、黨(dang)組(zu)成員,中國科學院大學黨(dang)委書記(兼)。
中國共產(chan)黨第(di)十(shi)八屆中央委員(yuan)會候補委員(yuan)。
學術兼職
2003年10月,當選為中國科(ke)學(xue)院數學(xue)物(wu)理學(xue)部院士(shi)。
2007年08月(yue),當選新(xin)一屆亞太物理學會聯合會(AAPPS)主席。
2007年10月,當選德國科學(xue)院(原德意志利奧(ao)波第那自然科學(xue)院)院士。
2007年(nian)12月,被聘為中國(guo)科學(xue)院西安光機所瞬態(tai)光學(xue)與光子技術國(guo)家重點實驗室學(xue)術委員會(hui)主任(任期五年(nian))。
2008年11月,當選(xuan)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2012年05月,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中科院先進工作者(zhe)
中科院優(you)秀共產黨員
全國先進工作者(zhe)等稱號
第(di)三世界科學院TWAS物理獎(jiang)
中(zhong)國(guo)科學院創(chuang)新成就獎
國家自然科學二(er)等(deng)獎(jiang)
香港何梁何利科技獎(jiang)
世界華人物(wu)理學會“亞洲成(cheng)就獎”
中國青(qing)年科(ke)學(xue)家獎
香港“求是”杰(jie)出青年(nian)學者獎
國家杰(jie)出(chu)青(qing)年基金
中(zhong)科院百人計劃(hua)優秀獎
中科院科技進步獎
國防科工委科技(ji)進步獎
中國(guo)物(wu)理學會饒毓泰物(wu)理獎
中(zhong)國光(guang)(guang)學(xue)學(xue)會(hui)王大(da)珩光(guang)(guang)學(xue)獎(jiang)
何梁何利科技獎
世界(jie)華人物理學(xue)會“亞(ya)洲(zhou)成(cheng)就(jiu)獎”
中(zhong)國青(qing)年科學家獎(jiang)
“求是”杰出(chu)青年學(xue)者(zhe)獎
杰出青年基金
百人計劃
中科院科技進步獎
國防(fang)科(ke)工(gong)委科(ke)技進(jin)步獎
中國物理(li)學會(hui)饒(rao)毓(yu)泰物理(li)獎
中國光(guang)學學會王大珩光(guang)學獎
優秀共產黨(dang)員等獎(jiang)項(xiang)和稱號
中國(guo)共產黨第十八(ba)屆中央委員(yuan)會候補委員(yuan);
中(zhong)國共產黨第17屆(jie)、18屆(jie)中(zhong)央委員會候補委員;
兼任亞(ya)太物理學會聯(lian)合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