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號 | 人物 | 簡介 |
1 | 周文王 | 四大諸侯之一 |
2 | 周武王 | 西周開國君主 |
3 | 姜子牙 | 齊侯 |
4 | 散宜生 | 西周開國功臣 |
5 | 伯邑考 | 姬昌長子 |
6 | 南宮適 | 西歧元老大將 |
7 | 哪吒 | 伐紂開路先鋒官 |
8 | 楊戩 | 清源妙道真君 |
9 | 雷震子 | 姬昌養子 |
10 | 韋護 | 韋陀 |
11 | 楊任 | 甲子太歲 |
12 | 土行孫 | 土府星君 |
13 | 李靖 | 托塔天王 |
14 | 金吒 | 李靖長子 |
15 | 木吒 | 李靖次子 |
16 | 黃飛虎 | 五岳之首 |
17 | 黃天化 | 黃飛虎長子 |
姬發(fa),姬昌(chang)次(ci)子。后在姜子牙的輔(fu)佐之下推翻商(shang)紂王的統治,開(kai)啟周家(jia)八百年江山。西周開(kai)國君(jun)主。
姜(jiang)尚,字子牙(ya),號飛熊(xiong),世稱姜(jiang)太公。妻(qi)子為掃把(ba)星馬氏,在玉虛宮元始天尊(zun)門(men)下修道40年(nian),后下山代天封神,并輔佐(zuo)周武(wu)王吊民伐(fa)罪,推翻商朝(chao)而起(qi)周八百年(nian)基業。后分封營丘(qiu),為齊侯。弟(di)子武(wu)吉、龍(long)須虎、五路神。
西歧元(yuan)老大將,個人的(de)武(wu)勇出色,兵器(qi)為大砍刀,和(he)散宜生并(bing)稱西岐的(de)文武(wu)雙將,勇冠三(san)軍,為武(wu)王(wang)伐紂立下汗馬(ma)功勞。
李靖第三(san)子(zi),太(tai)乙真人(ren)之徒,為玉虛(xu)奇寶靈(ling)珠子(zi)轉世,伐紂開路先鋒官。身(shen)高一丈六尺(chi),神(shen)通廣大(da),有七種(zhong)八(ba)件(jian)神(shen)器與法(fa)寶。由(you)蓮(lian)花化(hua)身(shen)構成人(ren)形,無魂(hun)無魄,武王伐紂的重要功臣之一。
玉鼎真人之(zhi)徒,會(hui)八九玄功,手持(chi)三尖兩(liang)刃刀,有(you)神獸哮天犬,收徒金毛童(tong)子;屢次救周營(ying)于危(wei)機之(zhi)中,楊戩為清源妙(miao)道真君(jun)。
姬昌養(yang)子(zi),文王(wang)第一百(bai)個兒(er)子(zi),云(yun)中子(zi)之(zhi)(zhi)徒(tu)。肋生雙翅(chi),力大無(wu)窮,使一條黃金(jin)棍,為(wei)武(wu)王(wang)伐紂立下赫赫戰功。封(feng)神(shen)之(zhi)(zhi)后,肉身成圣。
闡(chan)教懼留(liu)孫(sun)之大弟子,其妻為原成(cheng)湯大將鄧九公(gong)之女鄧蟬玉。其身材矮(ai)小,以遁(dun)地術(shu)(shu)稱雄,擅長(chang)遁(dun)地術(shu)(shu),可日行(xing)千里(li),捆仙(xian)繩力(li)克天(tian)下(xia)英雄。
原為商朝陳塘關總兵,金吒、木吒和哪吒之(zhi)父,有燃(ran)燈道(dao)人贈他法寶玲瓏寶塔(ta),肉身成圣,為“托(tuo)塔(ta)天王”。
金庭山(shan)玉屋(wu)洞道行天尊門下(xia)(xia)弟子,和韓毒龍薛惡(e)虎是師兄(xiong)弟;兵器(qi)是降魔(mo)杵,奉師命(ming)下(xia)(xia)山(shan)輔佐姜子牙(ya),后(hou)隨姜子牙(ya)進五(wu)關,捉三(san)妖。后(hou)不愿為(wei)官,肉身成圣成為(wei)韋陀。
黃飛虎長子,青峰山紫陽洞清虛道德真君之徒。騎玉麒麟,手持清虛道德真君鎮山之寶“莫邪寶劍”,另有兩柄錘。為周營主要將領之一。曾用師傅所(suo)授攢心釘斬(zhan)殺魔(mo)家四將,金雞(ji)嶺大戰中被高(gao)繼能所(suo)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