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 INTRODUCTION
早在鄭成功時代,廈門就有宣教士進入,廈門歷史上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使得廈門留下了許多具有西方各國建筑特色的教堂,為鷺島的異國文化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廈門著名的教堂有新街禮拜堂、竹樹堂、廈門基督教新區福音堂、廈門曾厝垵教堂、鼓浪嶼協和禮拜堂等。下面本文整理了廈門十大基督教堂,來看看這篇文章了解下廈門還有哪些基督教堂吧!
廈(sha)門(men)十大基(ji)督(du)教(jiao)堂(tang)排行榜,主(zhu)要依據廈(sha)門(men)基(ji)督(du)教(jiao)堂(tang)的(de)建造時(shi)間、歷(li)史、建筑特色、結構(gou)等因素進行篩選,結合教(jiao)堂(tang)在(zai)各大相關平(ping)臺網(wang)站 (攜程、去哪兒、途牛(niu),飛豬(zhu),同程、百度)的口碑評價,公眾知(zhi)名(ming)度, 網絡關注指數等情況,并綜合參考互聯(lian)網相關排(pai)行榜/榜單(dan)(dan)進行推薦,榜單(dan)(dan)僅(jin)供參考,希望對您想(xiang)要了解廈門有哪些教堂能(neng)有所(suo)幫助(zhu)。如有疑問,歡迎在末(mo)尾評論(lun)/批評指(zhi)正(zheng)。
新街禮拜堂位于思明區臺光街29號,又名為中華第一圣堂,始建于1848年,是我國較早供華人使用的基督教堂。鴉片戰爭后,廈門被迫開放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1842年美國歸正教會和美以美會派牧師到廈門傳教,廈門成為鴉片戰爭后除廣州之外較早傳入基督教的城市。美國傳教士最初在水仙宮寮仔后(今同文路水仙路附近)租賃民房開設“布道所”傳教,后因教徒增加,乃于1848至1849年在新街仔(即臺光街現址)建成一座磚木結構的禮拜堂,占地面積約860平方米,可容納350-400人禮拜。除正堂外,還有小禮拜堂、牧師樓、傳道樓等附屬建筑物。
地址:福建省廈門市
竹樹堂全稱廈門市竹樹基督教堂,始建于1849 年,次年落成并正式開堂禮拜聚會,迄今已有一百六十年的歷史。現有建筑系 1935 年重建,以原街名命名為竹樹腳禮拜堂。禮拜堂所屬范圍面積為 2751 平方米,圣殿面積為391.5 平方米。 由于歷史原因,本堂于 1981 年 12 月 20 日才恢復聚會,蒙主的引導與祝福,各項事工更是日漸完善,教會日漸興旺。現任會正牧師:陳美滿,牧師:吳瑞章、藍美華、三位傳道:盧貺、朱代平、陳進展,長老執事31人,在冊信徒 5000 多人,并設有內部刊物《葡萄園》。
地址:福建省廈門市
廈門市基督教新區福音堂,簡稱新區堂。設計之初是按照“諾亞方舟”的構想建造,設計感十足。教堂地處廈門島幾何中心,位于仙岳路與成功大道交匯處,新區福音堂的外形就像一座方舟,端莊質樸,別具一格,在喧囂的城市中靜靜地見證神的圣名。教堂擁有圣歌團、青年詩班、迦勒詩班、晨禱等,圣誕節是紀念耶穌基督降生的日子,每年的平安夜都有很多基督教徒前去聚會,每年的圣誕節期間,教堂都會舉辦“贊美會”及洗禮活動。
地址:福建省廈門市
在廈門新興旅游景點曾厝垵,有一條街道被稱為教堂街,她得名于一座教堂——曾厝垵堂。曾厝垵從一個小小的漁村成為今天的旅游熱點,在曾厝垵里的這座教堂也漸漸為人所知。曾厝垵是廈門較早建立教堂的地方,早在鄭成功時期,羅馬天主教宣教士利畸就在此修建教堂,后因年代久遠而荒廢。上世紀二十年代,平和傳道人蔡振勲來到曾厝垵社居住,并在此傳福音。1926年,曾厝垵的信徒已有60人左右。蔡傳道遂在此建立一座教堂,即曾厝垵堂。
地址:福建省廈門市
19世紀中期,不少西方人離開歐美,遠涉重洋來到鼓浪嶼工作、生活。這些來鼓的外國人多為虔誠的基督徒,他們為了舉行主日崇拜,遂決定在鼓浪嶼建一所教堂。于是各差會(美國歸正教會、英國倫敦公會、英國長老會)的信徒紛紛捐款,在鼓浪嶼的鹿礁頂(亦稱上鹿礁)建造教堂。1863年,這座新古典主義風格的教堂竣工,時稱“國際禮拜堂”。此為鼓浪嶼上最早的教堂。
地址:福建省廈門市
鼓浪嶼天主堂位于鹿礁路34號,該址原為西班牙領事館,后西班牙領事館撤消,改為法國領事館。該建筑為典型的哥特式建筑,西班牙建筑師設計。鼓浪嶼天主堂的主保是耶穌君王,也稱耶穌君王堂。整座教堂以哥特式尖塔為主,尖拱尖窗,連立面裝飾、門媚窗櫺、鏤空女牆也都是尖形的。特別是正面,舉目光所望,均為尖塔藝術,四層塔式尖頂,遞次上升,尖端置十字架,高聳挺立。
【 詳細>>】
地址:福建省廈門市鹿礁路34 號
三一堂(基督教堂)坐落于風景如畫的鼓浪嶼上,門牌號是安海路67號。三一堂的主體建筑在1934年基本落成(由于種種原因,堂內天花板的裝修及屋頂八角形鐘樓的工程延至1945年秋才修建完成)。1935年1月8日三堂會長執聯合會在廈門基督教青年會召開,廈門區會亦派人參加,會議決定把新堂會定名為“三一堂”,三一堂既寓意三個教會聯合興建之意,更蘊含圣父、圣子、圣靈三位一體的教義。鼓浪嶼三一堂屬于近代優秀建筑,2006年05月2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福建省廈門市
廈門基督教鼓浪嶼復興堂坐落于風景秀美的鼓浪嶼島上,從輪渡往皓月園方向步行約幾分鐘即可到達。堂內綠樹紅墻,鮮花簇擁,建筑造型典雅端莊,也是鼓浪嶼建筑風貌游覽區的一道亮麗的風景。本堂已有悠久的歷史,前身原為“基督徒聚會處”創立於二十世紀初期,教會純粹是由中國信徒自已創辦管理的教會。歷史上曾在《四樅松》《黃家渡》《思東》聚會。
地址:福建省廈門市
根據《閩南倫敦會基督教史》記載:1901年,福音堂由廈門泰山、關隘內兩堂聯合提倡創建的,在鼓浪嶼晃巖山(今著名之巖仔山)麓購地(當時華人購地大為不便,乃藉西人差會之名代購),由華人信徒自籌資金(西人捐助一小部份)著手開建,于1903年落成,該堂設計技巧,建筑牢固,體形可觀,占地面積375平方米,建筑面積421平方米,可容納一千左右人,周圍平房環繞,集中整潔。1926年,經廈門區會審批為“鼓浪嶼堂會”。此會為華人自治、自養、自傳之教會。
地址:福建省廈門市
高浦天主堂位于廈門市杏林區高浦村,建于光緒二十七年。1990年12月,由高浦堂口教友集資奉獻,在廈門市天主教愛國會支持幫助下,進行重新翻建,于1992年底竣工,1992年12月20日正式復堂,由高浦教友成立教堂管理小組負責管理,由廈門天主教堂管委會不定期派神父主持宗教活動。
【 詳細>>】
地址: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杏濱路與高浦路交叉口
安獻堂”,由中國建筑師設計,學校建筑形式。采用條石砌造,粗獷美觀,女兒墻也采用花崗巖石裝飾,像城堡鋸齒,入口大臺階和主柱雨篷,洗練明快,造型獨特,是鼓浪嶼以條石砌筑而成的二層建筑。新教堂落成后,召開閩南支會聯誼會,牧師安禮遜主持新教堂的“奉獻典禮”,故名“安獻堂”。解放后黨和政府在此辦小學,取名“康泰小學”,后改名“工農小學”。80年代起,改為專業的音樂學校。從此成為造就音樂家的搖籃。現在是美華老人療養院。
地址:福建省廈門市
雙圳頭禮拜堂位于廈門市同安區雙圳頭村,是同安歷史第一座基督教堂,始建于清同治5年(公元1866年),至19世紀末信徒大有發展,于是分設了后河、杜橋、湖井、石潯、竹壩、五顯等幾處教堂。20世紀初,雙圳頭教堂創辦了啟悟學校(即今之東山小學與啟悟中學)和同安醫院(即今廈門市第三醫院前身),促進了同安當時文化教育和醫療衛生的發展。
地址:福建省廈門市
廈門市體系(xi)文(wen)章(zhang)推薦(jian)
申明:生活十大、生活排行榜等內容源于程序系統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開心娛樂,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