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fen)類
登錄 |    

無錫十大古橋 無錫10座歷史悠久的老橋 無錫有歷史的橋推薦

本文章由 MAIGOO編輯 上傳提供 ★★★ 評論 發布 反饋 0
導語 / INTRODUCTION
無錫古橋作為江南水鄉交通工具的橋梁,是無錫建筑的一個重要分支,它們既構成無錫的過去,也展示著無錫的今天,講述著古代和現代的歷史。你知道無錫現如今有哪些古橋嗎?下面本文盤點了無錫十大古橋,包括清名橋、無錫市金蓮橋、無錫跨塘橋、西門橋、揚名大橋、無錫興隆橋、伯瀆橋、陸墟橋、耕讀橋、定勝橋等,一起去看看吧!
無錫十大古橋
  • TOP榜
  • 關注榜
  • 投票榜
  • 01
    1093 39
    02
    金蓮橋
    03
    386 13
    04
    西門橋
    05
    揚名大橋
    06
    興隆橋
    07
    伯瀆橋
    08
    陸墟橋
    09
    耕讀橋
    10
    定勝橋
    11
    梓良橋
  • 01
    1093
    02
    386
    03
    金蓮橋
    04
    西門橋
    05
    揚名大橋
    06
    興隆橋
    07
    伯瀆橋
    08
    陸墟橋
    09
    耕讀橋
    10
    定勝橋
    11
    梓良橋
  • 03
    金蓮橋
    04
    西門橋
    05
    揚名大橋
    06
    興隆橋
    07
    伯瀆橋
    08
    陸墟橋
    09
    耕讀橋
    10
    定勝橋
    11
    梓良橋

無錫十大(da)古(gu)橋(qiao)排(pai)行榜,主要(yao)依據(ju)地區的古(gu)橋(qiao)進行選擇(ze),通過對(dui)比古(gu)橋(qiao)的歷史(shi)、知名度(du)、結構、長度(du)等(deng)條(tiao)件,并綜合參考互聯網相關(guan)排(pai)行榜/榜單進行推(tui)薦,希(xi)望對(dui)您(nin)想要(yao)了解無錫有(you)哪些古(gu)橋(qiao)能(neng)有(you)所(suo)幫助,僅供參考,如有(you)疑問,歡迎(ying)在末(mo)尾(wei)評論(lun)/批評指(zhi)正。

無(wu)錫古橋介(jie)紹
清名橋是有著悠久歷史的古橋,始建于16世紀晚些時候的明萬歷年間。它是無錫“寄暢園”的主人秦燿的兩個兒子捐資建造的,因兄弟倆的大名分別是太清、太寧,因此各取一字叫做“清寧橋”。清名橋為單孔石拱橋,橋長43.2米,寬5.5米,高8.5米,橋孔跨度13.1米,全系花崗巖堆砌而成。整座橋造型勻稱,穩固雄偉,是無錫古運河上最著名的景點。1986年,清名橋被列為無錫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地址:江蘇省無錫市梁溪區南長街
2、金蓮橋
金蓮橋惠山寺前的金蓮橋,是市內現存古老的石橋,建于宋,位于惠山寺御碑亭前,是宋代抗金名相、無錫人李綱修建的。距今800多年。金蓮橋造型古樸,優美勻稱。長10.7米 , 寬3.04米 。為三孔石梁橋,每孔有6塊石梁,兩端為石砌橋臺。橋臺兩端有橫帽石梁,雕有怪魚首和螭首。橋兩側各有華版石,上承石欄,外側雕刻宋代典型的 “ 壓地隱起纏枝牡丹間化生(童子) ” 圖案,極為典雅華美,寓意富貴吉祥。石欄桿由蓮花狀望柱和透空欄板組成,雕有荷葉凈瓶和拐杖,橋欄兩端還有抱鼓石。雖歷代重修,但結構未變,當年的石料有的還留在橋上呢,不過所剩無幾,彌足珍貴。
地址:江蘇省無錫市
跨塘橋是無錫古運河貫城而過“水弄堂”文化景觀其中的一個景觀橋之一,與清名橋同在地處南長街區域。古橋始建于明洪武初年,后在2001年古橋因礙于城市交通被拆除。2007年5月南長區政府為凸顯吳文化底蘊,保護清長橋歷史文化街區的傳統風貌,重建古橋。600年歷史的古橋,從此輪奐重光,在跨塘橋上可觀賞古運河的美景,相當愜意!該古橋原名陽春橋。【 詳細>>】
地址:江蘇省無錫市梁溪區南長街167號
4、西門橋
無錫西門橋歷史悠久,可以稱得上是無錫有史可考最早的古橋,始建于隋煬帝楊廣的大業年間(610年左右),南宋咸淳五年(1269年)重建,元代時改建為石梁橋。后歷經戰亂,反復毀建不已。新中國成立后,人民路拓建,路橋對直,原西門橋移位改建,新橋3孔,19米寬,花崗石橋墩,鋼梁橋面,跨長37米,于1960年4月完工,橋隨路名,取名人民橋。2010年3月人民橋拆除重建,2010年9月總長53米,造價1000多萬元的新西門橋正式通車,橋名由原來的“人民橋”恢復為有著四千年歷史的原名“西門橋”。
地址:江蘇省無錫市
5、揚名大橋
揚名大橋始建于明天順二年(1458),嘉靖年間重建,咸豐十年(1860)毀于太平軍,同治八年(1869),由無錫商人丁明奎等人捐資重建,即現在的三孔石拱橋,橋體用花崗巖砌筑,長42米,寬3.4米,三孔,拱圈為縱聯分節并列式,橋面呈梯形,用條石鋪設臺階,七十二石級拾級而上,古樸而典雅,雖歷經風霜,但保存完整,風韻猶存。
地址:江蘇省無錫市
6、興隆橋
西門興隆橋,舊名“興朗橋”,又名外吊橋,坐落在城西棉花巷外環河上,系單孔花崗巖石拱橋,東西跨向,橋高和寬度為3.5米,跨徑為4米,為市級文保單位。該橋相傳于明代1573年為防御倭寇入侵,由湖廣提學副史鄒迪光建,始建為木橋,長6米,寬3.5米,后改建為拱形石橋,橋長21.6米。200多年前,此處商市繁華興隆,后改名為興隆橋。
地址:江蘇省無錫市
7、伯瀆橋
伯瀆橋始建于清末,是由地方窯業、茶樓業主等捐款建造的。它俯臥伯瀆河,與清名橋相望,左右呼應,歷經百年風雨,依然保存完好。伯瀆橋下的這段河道,名叫伯瀆河,它是周太王的兒子泰伯、仲雍“三讓天下”來到吳地,定居在無錫梅里,在南門附近開鑿的第一條灌溉運河,有了它,無錫就開始有了人類建邦定居的歷史。
地址:江蘇省無錫市
8、陸墟橋
陸墟橋在無錫市惠山區陸區鎮,現存一座800多年的古橋。據有關方面的記載:南宋初年,浙江人陸羽帶領兒子陸墟來到江南水鄉安陽山腳下,開荒、種茶、開茶店、發展茶文化。當時其居住地方就是現在的陸區鎮,到安陽山去開荒種茶,要繞過一條小河,深感不便。在陸羽去世后,陸墟就在河上建造了一座單孔黃石橋,取名叫陸墟橋。陸墟橋面上刻有:國泰平安、風調雨順。在橋的兩側刻有"鴨頭春漲綠浸柳堤,鷹齒云排紅迷橋岸"的對聯。據了解,現在陸區地名的來歷,也是從陸墟橋演變而來的。
地址:江蘇省無錫市
9、耕讀橋
耕讀橋原名西菰瀆橋,位于無錫南門外的耕讀河上,始建年代不詳,明、清兩代都有重建,附近有木棲廳、菰川山莊等明代古跡。重修后的耕讀橋為金山石單孔拱橋,橋長27米 ,寬3米 。橋面南北各有石極22 級。橋兩面均置石楹聯,東聯為“沃壤植桑麻抱布貿絲人利涉,佳名易耕讀高車駟馬管留題”,西聯為“南里歲豐穰風送稻花香匝地,西溪波滟云沉孤米水如天”。重建后的耕讀橋,風貌一直保存到了現在。
地址:江蘇省無錫市
10、定勝橋
定勝橋位于南長區虹橋下,原名永勝橋,曾與金鉤、玉帶、知足三橋齊名,相傳是明代宰相莫懷古在此造相府,營建私家花園時,架在溪河上的四座橋。現橋為清代重建,是江南“小橋流水人家”歷史景觀遺跡。至今,只有定勝橋還保持著原汁原味。
地址:江蘇省無錫市
11、梓良橋
梓良橋位于嚴家橋鎮“唐氏倉廳”南面,橫跨在永興河上,清光緒三十年(1904),由發祥于此的唐氏家族出資建造。2006年6月,該橋及萬善橋被定為無錫市文物保護單位,沿岸還包括“唐氏倉廳”、“唐氏宅院”、“唐家碼頭”“百米長廊”及沿河駁岸、永興橋、春源布莊舊址和布莊場等建筑群。該建筑群既吸收了外來文化中的設計理念,又有本土建筑的內涵,將河、橋、碼頭、住宅、倉儲、商貿等有機結合成一體,構思巧妙、布局合理、氣勢宏偉。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唐氏家族發展工商的先進理念和遠見卓識,是唐氏家族早期開創中囯民族工商業的歷史見證。
地址:江蘇省無錫市
更多相關榜(bang)單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注明“MAIGOO編輯上(shang)傳(chuan)提(ti)供”的所有(you)作(zuo)(zuo)品(pin),均為(wei)MAIGOO網(wang)原創、合法擁有(you)版權(quan)或(huo)有(you)權(quan)使用(yong)(yong)的作(zuo)(zuo)品(pin),未(wei)經(jing)本網(wang)授權(quan)不得轉載、摘編或(huo)利(li)用(yong)(yong)其它(ta)方式使用(yong)(yong)上(shang)述作(zuo)(zuo)品(pin)。已(yi)經(jing)本網(wang)授權(quan)使用(yong)(yong)作(zuo)(zuo)品(pin)的,應(ying)在授權(quan)范圍(wei)內(nei)使用(yong)(yong),并注明“來源(yuan):MAIGOO網(wang)”。違(wei)反上(shang)述聲(sheng)明者,網(wang)站會追(zhui)責到底(di)。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1643025個品牌入駐 更新517601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74104個加盟需求 已有1308774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