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品牌分類   知識分類          
移動端
  • 買購網APP
  • 手機版Maigoo
  
★★★

內蒙古歷史十大地震

內蒙古史上十大強震 內蒙古最大的地震 內蒙古歷次大地震盤點
本文章由 MAIGOO榜單研究員855號 上傳提供 2025-01-17 評論 0
內蒙古板塊位于印度板塊、歐亞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境內地形和地質構造極其復雜,同時是我國地震最活躍的省區之一,歷史上也曾出現過多次強震活動,其中6.0級以上地震次數多達十幾次。那么內蒙古歷史大地震有哪些?內蒙古最嚴重的地震是哪次?下文Maigoo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下內蒙古歷史十大地震,有1290年寧城地震、1954年騰格里沙漠地震、849年包頭大地震、1954年阿拉善右旗地震、1976年和林格爾地震等,一起來詳細了解下吧。
  • 01
    1290年內蒙古寧城地震(zhen) 地震6.8級約10萬人遇難
    綜合(he)指數:93.0
    02
    1954年內蒙古騰格里(li)沙(sha)漠地震 地震7.0級5萬人遇難
    綜(zong)合指數(shu):91.4
    03
    849年(nian)內蒙古包頭大地(di)震(zhen) 地震7.0級數千人遇難
    綜合指數(shu):89.7
    04
    1954年內蒙(meng)古阿拉善右旗(qi)地震 地震7.3級47人遇難/332人受傷
    綜合指數:88.3
    05
    1976年內蒙古和林格爾地震 地震6.2級28人遇難/865人受傷
    綜合(he)指數:86.7
    06
    1996年內蒙(meng)古包頭地震 地震6.4級26人遇難/453人受傷
    綜合指數:85.1
    07
    2003年內(nei)蒙古赤峰(feng)地震 地震6.1級4人遇難/約1200人受傷
    綜合指數:83.5
    08
    1979年內蒙古(gu)五原地震 地震6.0級108人受傷
    綜合指數:82.5
    09
    2013年內(nei)蒙古(gu)通(tong)遼(liao)地震(zhen) 地震5.3級12人受傷
    綜合指數:80.9
    10
    1976年內蒙古阿(a)拉(la)善左旗地震 地震6.2級
    綜合指數:79.4

內蒙古史上最大的地震排行榜中榜,CNPP小編(bian)主要依(yi)據(ju)地震等(deng)級(ji)、傷(shang)亡人數、經(jing)濟損失,結(jie)合(he)(he)相(xiang)關數據(ju)統計(ji),并(bing)綜合(he)(he)參(can)考互聯網相(xiang)關排(pai)行(xing)榜/榜單(dan)進行(xing)推薦(jian),數據(ju)僅供娛樂參(can)考,不(bu)具有(you)唯一性和(he)確定性,更(geng)新截至2023年12月(yue)29日(ri)(部分(fen)歷(li)史地震因年代(dai)久遠(yuan),數據(ju)爭議較大而沒收錄于榜單(dan))。

本榜單僅供參考使用,如果對于該榜單您有更好的建議,請

內蒙古歷史十大地震
1、1290年內蒙古寧城地震
地震6.8級約10萬人遇難
在內蒙古地震歷史記錄中,令MAIgoo小編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1290年的寧城地震了。1290年9月27日(元至元二十七年),在內蒙古寧城縣(即元代直隸武平路)發生了一場6.8級地震,地震烈度為IX。據《元史·趙孟頫傳》記載,此次地震約有10萬人遇難,并摧毀了寧城480個倉庫及數不清的房屋,是內蒙古最嚴重的地震。
2、1954年內蒙古騰格里沙漠地震
地震7.0級5萬人遇難
1954年7月31日,在內蒙古騰格里沙漠一帶發生了場大地震,震級達7.0,震中位于北緯38.8度,東經104.2度,為內蒙古大地震之一。在此之前,即1952年2月16日,該地區已經發生過一次5.0級地震。本次地震是左旋逆走滑坡裂性質,最大主壓應力為北北東方向或北東方向,發震構造為紅崖山——四道山斷裂帶。這次地震破壞性很強,堪稱內蒙古最強的地震之一,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共有5萬人遇難,2萬多人受傷。
3、849年內蒙古包頭大地震
地震7.0級數千人遇難
在內蒙古歷年地震名單來看,7.0級以上地震比較少,其中849年的包頭7.0級地震就是其中之一。據史料記載,公元849年10月20日(唐宣宗大中三年十月辛巳),在內蒙古包頭附近發生了一次大地震,造成城堡、軍營和民房破壞等嚴重震害和數千人死亡。本次地震烈度等震線屬于典型的正斷層地震類型,其發震構造為大青山山前斷裂中西段。
4、1954年內蒙古阿拉善右旗地震
地震7.3級47人遇難/332人受傷
歷史上記載的內蒙古最大的地震,發生在甘肅省金昌市、山丹縣和內蒙阿拉善右旗交界處,即1954年2月11日,又稱為“1954年甘肅山丹地震”。這場地震高達7.3級,造成倒塌房屋3804間,窯洞59孔,損壞房屋3473間,壓死47人,傷332人。此外,極震區形成一打蜿蜒20多公里的大破裂帶。
5、1976年內蒙古和林格爾地震
地震6.2級28人遇難/865人受傷
1976年4月6日,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發生一場6.2級大地震。人們正在睡夢中就被隆隆的聲音吵醒了,天邊有強烈的亮光,屋子有強烈的晃動感。此次受災的鄉鎮達67個,其中重災25個,受災戶數達30620戶,受災人數達131613人,死28人,傷865人,房屋倒塌30542間,裂縫114202間,破壞旱井664眼。
6、1996年內蒙古包頭地震
地震6.4級26人遇難/453人受傷
1996年5月3日,在內蒙古包頭市固陽縣發生了一場6.4級強烈地震。此次地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內蒙古自治區發生的最大的一次地震災害,也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首次在百萬人口的城市造成災害的6級以上地震,人員傷亡不大,但經濟損失很嚴重。其共造成 26人死亡,453人受傷,196633人無家可歸,直接經濟損失約15億元。值得maigoo小編一提的是,該地震使得包頭市絕大多數平房倒塌或成為危房,因此包頭市被重新規劃建設。
7、2003年內蒙古赤峰地震
地震6.1級4人遇難/約1200人受傷
內蒙古發生過的地震有哪些?2003年內蒙古赤峰地震就是其中之一。2003年8月16日,在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和赤峰市巴林左旗、阿魯科爾沁旗一帶發生了6.1級地震,震中位于赤峰市北190公里,距通遼市西200公里。多地包括內蒙古東部、遼寧、北京、吉林地區都有震感。此次地震死亡4人,傷約1200人;共有40多個蘇木(鄉鎮)、13.3多萬戶、60多萬人受災;倒塌損壞房屋7912間,損壞房屋多達83100間,直接經濟損失更是高達13.8億元。
8、1979年內蒙古五原地震
地震6.0級108人受傷
1979年8月25日0時59分,在內蒙古五原縣什巴圪圖鄉發生了6.0級地震,震中位于北緯41.2度,東經108.1度,震源深度約18千米。這次地震使五原縣和烏拉特中后聯合旗共13個鄉(蘇木)46個行政村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失和破壞。據不完全統計,地震受災總戶為4868戶;108人受傷(其中重傷16人),無死亡;砸死牲畜幾十頭(只);總經濟損失約1300萬元。
9、2013年內蒙古通遼地震
地震5.3級12人受傷
2013年4月22日17時11分,在內蒙古通遼市科左后旗與遼寧省阜新市彰武縣交界處發生5.3級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震中位于北緯42.9度、東經122.4度。該地區1940年和1942年曾經發生2次6.0級地震,也是通遼市地震活動相對活躍的地區。此次地震發生后,初步統計損壞房屋8915間543460平方米,倒塌11戶;輕傷12人;受災8915戶34168人,直接經濟損失7.6億。截至4月25日9時30分,內蒙古自治區地震臺網共記錄到余震33次,其中,最大余震為此次發生的3.6級地震。
10、1976年內蒙古阿拉善左旗地震
地震6.2級
內蒙古阿拉善位于南北地震斷裂帶上,是地震頻繁的地區,歷史上也曾發生過大規模的地震。1976年9月23日凌晨4時7分,在阿拉善左旗北一帶就發生了一場6.2級強烈地震。這場地震的震中位于北緯39.9度,東經106.4度,震源深度約為20千米,震中烈度達到了7度。不過由于阿拉善左旗屬于沙漠地區,其地域遼闊、地形復雜、人口稀疏,因此無人傷亡。
  • 更多內蒙古歷史大地震盤點:

    1940年1月19日內蒙古奈曼(man)旗地震(zhen)(地震(zhen)6.0級,1人(ren)受傷,多數房子出現裂縫)

    1942年7月9日內蒙古通遼地震(地震6.0級(ji))

    1929年1月14日內(nei)蒙古畢(bi)克齊地(di)震(zhen)(地(di)震(zhen)6.0級)

    2015年4月15日內蒙古阿(a)拉善左旗地震(地震5.8級,無人傷亡;93人受(shou)災,50余間房屋出現裂縫)

    1991年6月16日內蒙古阿拉(la)善(shan)盟阿左旗(qi)地(di)震(zhen)(地(di)震(zhen)5.3級,無人員傷(shang)亡,總經濟損失(shi)近10萬元)

    2013年(nian)6月(yue)20日內蒙古(gu)呼倫貝爾莫力達瓦地震(地震5.0級,無人傷(shang)亡(wang);4棟房屋倒(dao)塌(ta),155棟開裂)

    2017年6月3日內蒙古阿拉善(shan)左旗地(di)震(地(di)震5.0級)

更多相關榜單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注(zhu)明(ming)“MAIGOO編(bian)(bian)輯(ji)”、“MAIGOO榜單研究(jiu)員(yuan)(yuan)”、“MAIGOO文(wen)章編(bian)(bian)輯(ji)員(yuan)(yuan)”上(shang)傳提(ti)供的所有作(zuo)品(pin),均為MAIGOO網(wang)原創、合(he)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shi)用(yong)(yong)(yong)的作(zuo)品(pin),未經(jing)本網(wang)授權不得轉(zhuan)載、摘編(bian)(bian)或利用(yong)(yong)(yong)其它方式(shi)使(shi)用(yong)(yong)(yong)上(shang)述作(zuo)品(pin)。已經(jing)本網(wang)授權使(shi)用(yong)(yong)(yong)作(zuo)品(pin)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shi)用(yong)(yong)(yong),并注(zhu)明(ming)“來(lai)源:MAIGOO網(wang)”。違反上(shang)述聲明(ming)者,網(wang)站會追(zhui)責(ze)到底。 推薦入榜>> 糾錯>> 投訴侵權>>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zui)新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