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忠烈宮(gong)后的操場,就是達(da)德(de)學(xue)校舊址的主體部分(fen),一所典型的明清風格的四合院。設在禮(li)堂內的達(da)德(de)校史展覽,向游人展示這個開始只有(you)二(er)十幾個小學(xue)生的私立(li)小學(xue),是如何發展成擁有(you)1600多名學(xue)生的門(men)類齊全的學(xue)校的。
該校開創于光緒二十七年(nian)(1901年(nian)),初名算學(xue)(xue)館,達德書社,民立(li)小學(xue)(xue)堂(tang),民國(guo)二年(nian)(1912年(nian))更(geng)名為達德學(xue)(xue)校,后增辦中(zhong)(zhong)學(xue)(xue)。1925年(nian)又增設(she)女中(zhong)(zhong)部,為貴(gui)(gui)州省著名的(de)私立(li)學(xue)(xue)校。由于達德學(xue)(xue)校在貴(gui)(gui)州省反(fan)帝反(fan)封(feng)建的(de)革(ge)命(ming)斗爭(zheng)中(zhong)(zhong)起過積極(ji)作(zuo)用(yong),1982年(nian)2月經省人民政府批準(zhun),列為貴(gui)(gui)州省重點(dian)文物保護單位(wei)。這(zhe)是一所(suo)反(fan)映貴(gui)(gui)陽、也是貴(gui)(gui)州近代教育發展變化(hua)情況的(de)博物館。
達德(de)學(xue)校因中國共產黨著名(ming)共產主(zhu)義(yi)者王若飛烈士1905年入貴(gui)陽(yang)達德(de)學(xue)校讀(du)書,1912年在貴(gui)陽(yang)群旺社書店做店員。1917年在貴(gui)陽(yang)達德(de)學(xue)校任(ren)小學(xue)教員,并積極(ji)參加愛國運動。同年12月,他考(kao)取貴(gui)州省黔中道留學(xue)日本(ben)官費生,在日期間初步接觸馬(ma)克思(si)主(zhu)義(yi)思(si)想。1919年5月回(hui)國。
求學(xue)(xue)和(he)尋找(zhao)革(ge)命真理,10月從上海赴法國(guo)(guo)勤工(gong)儉學(xue)(xue)。1921年(nian)底,王若飛與周恩來(lai)、趙世(shi)炎(yan)等發起組(zu)織旅歐中國(guo)(guo)少年(nian)共產黨。他的(de)(de)二舅父、著名(ming)民(min)主(zhu)人士和(he)教(jiao)育家黃齊(qi)生先(xian)生時任貴州政府出外(wai)聯絡代表曾擔(dan)任校(xiao)長而享有盛(sheng)名(ming)。這(zhe)里不僅(jin)是歷史名(ming)勝,也是緬懷(huai)革(ge)命先(xian)烈、接受愛國(guo)(guo)主(zhu)義教(jiao)育的(de)(de)圣地。
現新增(zeng)達德戲館是(shi)融文(wen)化(hua)內涵與人文(wen)情調(diao)于(yu)一(yi)體的(de),由市文(wen)化(hua)局投(tou)資20余(yu)萬元重建而成(cheng)。按照戲劇傳統制(zhi)成(cheng)的(de)戲臺上裝飾有古色(se)古香(xiang)的(de)木雕(diao)和(he)布(bu)帷,觀眾(zhong)席一(yi)律(lv)是(shi)藤椅和(he)木桌,樓上的(de)包廂讓人回想起久遠的(de)年代。
戲(xi)館規模并(bing)不大(da),可(ke)容納120名觀眾(zhong)。與大(da)型劇院相(xiang)比,達德戲(xi)館的(de)形式更適合劇團的(de)演(yan)出(chu),同時也是為劇團專門開辟出(chu)來的(de)演(yan)出(chu)場地。此外還有書店、茶館,是市民休(xiu)閑的(de)一個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