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
登錄
|
01
天狗
《山海經》記載:“其狀如貍而白首,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兇”。天狗是種像野貓而頭部白色的動物,并是御兇的吉獸,很可能是某種古代食肉的哺乳類動物,是真實存在過的。但后來演變成用來形容彗星和流星,古人將天空奔星視為大不吉,所以天狗也變成了兇星的稱謂。由于古代中國的人缺乏天文學知識,便把日食、月食現象說成是“天狗吃太陽”或“天狗吃月亮”。
查看更多詳細內容>>
02
窮奇
窮奇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古代四兇之一,《山海經·海內北經》記載,指窮奇外貌像老虎,長有一雙翅膀,喜歡吃人,更會從人的頭部開始進食,是一頭兇惡的異獸。可是,同樣在《山海經》中的《西山經》一篇中卻提到窮奇的另一種形象,該篇中的窮奇,外貌像牛,長著刺猬的毛發,與《海內北經》所述者有很大的差別。不過二者都是喜歡食人的兇獸。古人常會拿窮奇來形容那種不重心意、遠君子近小人的人。
查看更多詳細內容>>
03
九(jiu)尾(wei)狐
《山海經》記載:“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九尾狐的形象可謂是幾千年的經典,后傳至漢字文化圈日本、朝鮮、越南等東亞國家。九尾狐最基本的特點就是“九尾”,長有九條尾巴。上古時代中的九尾狐象征著祥瑞,其音如嬰兒,多會吃人。至先秦時略有巫術性形象。至漢代才轉為祥瑞。但到唐代以后再度轉回異獸這一形象。
查看更多詳細內容>>
04
蠱雕
《山海經·南山經》記載:“又東五百里,曰鹿吳之山。澤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水有獸焉,名曰蠱雕,其狀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嬰兒之,是食人”。蠱雕又稱纂雕,是一種似鳥非鳥的食人怪獸,樣子像雕,頭上長角,叫聲像嬰兒的哭啼聲。現今考古學家在陜西神木納林高兔村戰國晚期匈奴墓出土的純金鷹嘴鹿形獸身怪獸,在造型上與《山海經》的蠱雕有相像的地方。這類造型帶有典型的北方草原文化的特點。
查看更多詳細內容>>
05
諸懷(huai)
《山海經·北山經》記載:“有獸焉,其狀如牛而四角、人目、彘耳,其名曰諸懷,其音如鳴雁,是食人”。諸懷有二形:一為四角牛,二為二角牛。古籍多將諸懷描繪成一種外形象牛,卻長著四只角,并有人一樣的眼睛、豬一樣的耳朵的怪異之物。實際上,諸懷就是野豬,它的情狀似牛一樣奔走,四處角戲,一眼望去,就知道是豬,它的叫聲如飛雁叫,是可受納人飼養的動物。
查看更多詳細內容>>
06
蠃(luo)魚(yu)
《山海經·北山經》記載:“邽山,蒙水出焉,南流注于洋水,其中多黃貝;蠃魚,魚身而鳥翼,音如鴛鴦,見則其邑大水”。蒙水從邽山這座山發源,向南流入洋水,水中有很多黃貝,它是一種水生甲蟲。此外水中還有一種蠃魚,蠃魚長著魚一樣的身體,卻又有一對鳥的翅膀,發出的聲音像鴛鴦鳥鳴叫,一旦起飛浪花洶涌,在哪個地方出現那里就會有水災。
查看更多詳細內容>>
07
朱(zhu)厭
《山海經·西山經》記載:“又西四百里,曰小次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赤銅。有獸焉,其狀如猿,而白首赤足,名曰朱厭,見則大兵。”朱厭身形像猿猴,白頭紅腳,是和鳧篌一樣的異獸,都象征著兵燹的發生。只要它出現,天下就會發生大的戰爭。此外還有朱厭是猿這一說法,它有潔凈的毛發,伺機奔跑,通常有二形:一為猴形,二為人面猴身。
查看更多詳細內容>>
08
饕餮
《山海經·北次經》記載:“鉤吾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鴞,是食人”。文中狍鴞即是饕餮。饕餮形狀如羊身人面,眼睛在腋下,虎齒,人手,十分怪異。饕餮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吃,甚至連自己也會吃掉,所以也常拿饕餮形容過于貪婪的人。饕餮雖是兇殘的異獸,連人都吞食,但卻又與人類歷史文化息息相關,商周青銅器的獸面紋飾多運用的是饕餮紋。
查看更多詳細內容>>
09
畢方
《山海經·西山經》記載:“有鳥焉,其狀如鶴,一足,赤文青質而白喙,名曰畢方,其鳴自叫也,見則其邑有訛火”。畢方的外形象丹頂鶴,但是只有一條腿(一說為只有一只翅膀),身體為藍色、有紅色的斑點,喙為白色。據說畢方的出現預示著大火。而傳說黃帝在泰山聚集鬼神之時,乘坐著蛟龍牽引的戰車,而畢方則伺候在戰車旁。后來,畢方被稱為火神的侍寵。
查看更多詳細內容>>
10
修蛇(she)
《山海經·海內經》記載:“西南有巴國,又有朱卷之國,有黑蛇,青首,食象”;“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其為蛇,青黃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修蛇又稱巴蛇,根據《山海經》中的這兩種記載,修蛇的外形有兩種說法,一是黑蛇,青首;二是青黃赤黑。修蛇主要以吞吃過往的動物為生,可生吞大象,也襲擊人類。黃帝曾派遣大羿前往斬殺,大羿將其斬為兩段。修蛇的尸體變成了一座山丘,現在稱為巴陵。
查看更多詳細內容>>
我想代理
收藏頁面
分享頁面
聯系網站
回到頂部